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759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病情严重不能进行口鼻字数呼吸的患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插套管手术,并使用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为病人提供呼吸。气管插管一般包括插管体和气囊,插管体末端插入病人气管后,向气囊内充气使气囊与气管相适应,从而使的插管体相对固定而不晃动、脱出。气囊起固定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使病人的气管与外界隔离,使呼吸机提供的氧气进入病人气管内,以辅助呼吸,避免漏气。因此,若气囊出现破损,则会危险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此外,使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时,病人口腔长期持续性开放,且气管内置有气囊,口腔内易产生唾液等分泌物,且唾液等分泌物无法被正常吞咽而积聚在口腔内,从而容易导致口腔卫生问题出现,继而引发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降低气囊破损造成的危害性,并有利于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的气管插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其包括插管体和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所述插管体的靠近插管体末端的近端部,在插管体的前端设有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管体的靠近气囊的位置处设有积液出口,所述积液出口和插管体末端分别位于气囊的两侧, 在所述插管体内设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一端与所述积液出口连接,该吸引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插管体外,在所述吸引管的末端设有负压接头,其用于连接负压发生装置。

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在所述插管体内设有第一气囊管和第二气囊管,所述第二气囊套设于第一气囊内,所述第一气囊管的一端与第一气囊贯通,其另一端延伸至插管体外,并与第一气囊管接头连接,其用于连接加压装置;所述第二气囊管的一端与第二气囊贯通,其另一端延伸至插管体外,并与第二气囊管接头连接,其用于连接加压装置。

在所述插管体内设有给药导管,所述给药导管的一端位于插管体末端与气囊之间,其另一端延伸至插管体外,用于连接给药装置。

所述吸引管、第一气囊管、第二气囊管和给药导管的直径为0.2~0.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管体外壁上设置积液出口,在插管体内设置吸引管,并在吸引管的末端连接负压接头,用于连接负压发生装置,从而使得病人在使用气管插管时,口腔内产生的分泌物可通过吸引管被吸走,从而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证口腔卫生,避免口腔疾病及并发病的产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两个气囊,两个气囊可分别通过气囊管与加压装置连接,从而可在第一气囊破损时启用第二气囊,避免气囊破损造成安全问题。此外,还可根据需要交替使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避免气囊长期压迫患者气管,导致气管壁缺血坏死。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包括插管体1、气囊、吸引管2、气囊管。

所述气囊设于插管体1的靠近插管体末端的近端部。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所述第二气囊4套设于第一气囊3内。在所述插管体1内设有第一气囊管5和第二气囊管7。所述第一气囊管5的一端与第一气囊3贯通,其另一端延伸至插管体1外,并连接有第一气囊管接头6。所述第一气囊管接头6用于连接加压装置,从而利用加压装置可通过第一气囊管5向第一气囊3内充气。所述第二气囊管7的一端与第二气囊4贯通,其另一端延伸至插管体1外,并连接有第二气囊管接头8。所述第二气囊管接头8用于连接加压装置,从而利用加压装置通过第二气囊管7相第二气囊4内充气。

在所述插管体1的外壁上设有积液出口9。所述积液出口9和插管体末端设于气囊的两侧。在所述插管体1内设有吸引管2,所述吸引管2的一端与积液出口9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插管体1外,并连接有负压接头10。所述负压接头10用于连接负压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负压而将患者口腔内分泌物通过吸引管2吸出。

在所述插管体1内还设有给药导管11,所述给药导管11的一端位于插管体末端,并不伸出于插管体末端,所述给药导管11的另一端延伸至插管体1外,用于连接给药装置,通过给药导管11向气管内滴入药物。

在所述插管体1的与插管体末端相对的前端设有固定架12,其可参考公知技术。

籍此,便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使用时,将插管体末端插入患 者气管内后,将第一气囊3注满气,充盈的第一气囊3保证了整个管路不漏气,并且有效阻断了口腔的分泌物进入气道。当口腔分泌物积蓄一定量时,在负压接头10上连接负压发生装置,利用负压将口腔内分泌物从积液出口9、吸引管2吸吸出,从而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其卫生。

如果第一气囊3破损,启用第二气囊4,通过第二气囊管接头8连接加压装置使第二气囊4注满气,以保证整个管路不漏气,并使气管插管相对固定。

此外,当使用气管插管较长时间时,并在使用吸引管2清楚口腔内分泌物时,可交替使用另一气囊,在气囊充放气间歇过程中,使气管透透气,避免气囊长时间的压迫气管而导致气管壁缺血坏死。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