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814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刀。



背景技术:

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

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现有的针刀结构简易,医生在使用时不易操作,也不利于消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操作和便于消毒的针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刀,其包括针刀本体、与针刀本体的尾端固定连接的手柄、以及设置在手柄尾端的捻针柄。

进一步的,所述捻针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槽。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为三个内凹曲面围合而成的梭形,三个所述内凹曲面呈螺旋排布。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内凹曲面上均设置有防滑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针刀本体通过连接装置与手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手柄前端固定连接的内筒以及套置在内筒外侧的套筒,所述内筒的外壁和套筒的内壁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内筒的前端部为圆锥形夹持体,所述圆锥形夹持体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针刀本体的针刀孔;所述圆锥形夹持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夹紧凸台以及夹紧缝。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针刀本体、手柄以及捻针柄内设置有贯通的给药孔,所述捻针柄的外端设置有与给药孔连通的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复合人体工学的手柄,方便操作;手柄尾端连接有捻针柄,捻针柄上设置有螺旋槽,有效的增大进针和提针时的摩擦力,还可以指示针头方向;通过连接装置可以方便的更换各钟类型的针刀,利于针刀本体的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针刀本体、2手柄、3捻针柄、4螺旋槽、5内凹曲面、6防滑凹槽、7连接装置、8内筒、9套筒、10圆锥形夹持体、11针刀孔、12夹紧凸台、13夹紧缝、14防滑凸台、15给药孔、16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3所示,一种针刀,其包括针刀本体1、与针刀本体1的尾端固定连接的手柄2、以及设置在手柄2尾端的捻针柄3。所述捻针柄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槽4。捻针柄3为圆柱形,螺旋槽4在捻针柄3的外表面绕其轴线螺旋,增大医生捻针时的摩擦力,方便操作,同时可以为医生在捻针时进针和提针提示方向。

所述手柄2为三个内凹曲面5围合而成的梭形,三个所述内凹曲面5呈螺旋排布。三个所述内凹曲面5上均设置有防滑凹槽6。三个内凹曲面5贴合医生手指,表面设置的防滑凹槽6可增大摩擦力,方便医生扎针操作。

所述针刀本体1通过连接装置7与手柄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7包括与手柄2前端固定连接的内筒8以及套置在内筒8外侧的套筒9,所述内筒8的外壁和套筒9的内壁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内筒8的前端部为圆锥形夹持体10,所述圆锥形夹持体10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针刀本体1的针刀孔11;所述圆锥形夹持体10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夹紧凸台12以及夹紧缝13。所述套筒9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台14。

针刀本体1可以连接装置7上从拆卸下来,方便消毒。套筒9通过螺纹与内筒8配合连接,内筒8的前端设置有圆锥形夹持体10,三个夹紧缝13和两个夹紧凸台12在圆锥侧壁间隔设置。使用时,针刀本体的尾端置于针刀孔11内,旋紧套筒9,当套筒9旋转至内筒8的前端后,挤压夹紧凸台12,夹紧缝13收缩,从而实现对针刀本体的夹紧。拆卸时,方法相反。

所述针刀本体1、手柄2以及捻针柄3内设置有贯通的给药孔15,所述捻针柄3的外端设置有与给药孔15连通的连接管16。针刀本体1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中空或实心针体。需要给药时,可以通过给药孔15向穴位给药,捻针柄3为的尾端这只有连接管16,用于与给药装置连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