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82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



背景技术:

注册专利第10-1198247号公开一种冲击吸收用拐杖头,包括:上部构件,其能拆卸地配备于支撑管下部;连接构件,其在所述上部构件下端延长形成,具有比所述上部构件的端面小的端面;下部构件,其在所述连接构件下端延长形成,具有比所述连接构件的端面大的端面,朝向前方凸出并长长地形成;插入构件,其呈环状,插入于所述连接构件外周面。

公开专利10-2014-0018721号公开一种冲击吸收拐杖,所述拐杖在冲击吸收拐杖支柱管的上侧部结合有腋支撑部,在支柱管的下侧部结合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其为了缓冲当拄所述拐杖时传递到腋窝的冲击而结合固定于腋支撑部的下侧部;固定体,其形成有结合固定于所述插座内部的插入部;固定板,其易于升降地结合于所述固定体的插入部;弹力构件,其为了赋予所述固定板与固定体间的弹力而结合于固定板与固定体之间的插入部,对它们进行弹力支撑;销,其为了防止结合于所述固定板的固定体的插入部自旋,结合于与固定板的切孔一致的插入部的销孔;支柱管,其结合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外周面;延长部,其为了使得所述固定板与插入部的结合部位隐蔽得不露出于外部,在插座的下侧外周缘部形成;插入环,其结合固定于所述延长部。

现有的拐杖或者不具备冲击吸收功能,或者仅在拐杖底部设置冲击吸收部件,冲击吸收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能够使拐杖的长度调节杆与下端杆之间的结合坚固,吸收迈步时发生的长度调节杆及下端杆结合体的振动,减小冲击音,在下端杆下端加装冲击吸收头,使得能够预先减小迈步时构成拐杖的杆发生振动。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一种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所述拐杖在两侧主体杆1之间结合有长度调节杆3,下端杆7插入中空的所述长度调节杆3中,借助于长度调节杆3上的长度调节手段6而调节长度;

拐杖还包括使所述主体杆1与长度调节杆3结合的结合手段、结合于所述下端杆7的下部的冲击吸收手段,

所述结合手段由结合件上体10与结合件下体30构成,所述冲击吸收手段为树脂材料冲击吸收头40;

所述结合件上体10包括:

结合件上体主体部11,其形成供在两侧形成的所述主体杆1下端插入的两个主体杆插入口11a、在所述主体杆插入口11a之间形成并供所述长度调节杆3下端插入支撑的长度调节杆插入口11b;

中空的上体结合部15,其在所述结合件上体主体部11的下部形成,构成与所述长度调节杆插入口11b连通的插入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第1螺纹部15a;

沿着所述上体结合部15的下端部外周面按均一间隔形成切开部20a,并向下一体形成有加压手段部20,其在下部形成有越向下越细的第1倾斜部21;

中空的所述结合件下体30在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1螺纹部15a相应的第2螺纹部31,在所述第2螺纹部31下部形成对所述第1倾斜部21加压的第2加压部35;

在所述结合件下体30的第2螺纹部31与所述上体结合部15的第1螺纹部15a结合的过程中,所述结合件下体30的第2加压部35对所述加压手段部20的第1倾斜部21加压,

所述第1倾斜部21的内面与所述下端杆7的外周面面接触并加压,下端杆7一体结合于所述结合手段、主体杆1及长度调节杆3结合体,下端杆7的振动因加压手段部20而衰减;

在所述下端杆7的下端,结合有树脂材料冲击吸收头40。

可选地,所述冲击吸收头40包括:上部中空的杆插入部41、在所述杆插入部41下部一体形成的中间连接部43、一体结合于所述中间连接部43下部且一部分折叠的冲击吸收部45。

可选地,所述杆插入部41为越向下宽度越宽的中空形状,在下部形成有供所述下端杆7的端部支撑的底面错层面41a;

所述中间连接部43在外面交替形成有凹陷部43b与凸出部43a,

所述冲击吸收部45包括:

外侧的裙缘部45a,其具备形成了内部中空部45a-1的倾斜形内面部45a-2,当与地面倾斜地接地时,裙缘部45a一部分歪斜而折叠;

深部凸出部45b,其从所述中间连接部43的底部中心向下凸出形成;

中间支撑环部45c,其以从所述深部凸出部45b隔开并环绕的形状凸出,且不露出于所述裙缘部45a的下前端之外,比所述深部凸出部45b更向下部凸出。

可选地,所述底面错层面41a下方及冲击吸收部45之间的中间连接部43为中空,在中空深部,插入有金属加强环47。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能够使拐杖的长度调节杆与下端杆之间的结合坚固,吸收迈步时发生的长度调节杆及下端杆结合体的振动,减小冲击音,在下端杆下端加装冲击吸收头,使得能够预先减小迈步时构成拐杖的杆发生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整体构成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长度调节杆及下端杆结合件详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长度调节杆及下端杆结合件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长度调节杆及下端杆结合件剖面图。

图5(a,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端杆的树脂材料冲击缓和头外观图、剖面图。

符号说明

1:两侧主体杆 3:长度调节杆

7:下端杆 40:冲击吸收头

10:结合件上体 11a:主体杆插入口

11b:长度调节杆插入口 15:上体结合部

15a:第1螺纹部 20:加压手段部

20a:切开部 21:第1倾斜部

30:结合件下体 35:第2加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整体构成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长度调节杆及下端杆结合件详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长度调节杆及下端杆结合件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长度调节杆及下端杆结合件剖面图,图5(a,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端杆的树脂材料冲击缓和头外观图、剖面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涉及一种拐杖,在两侧主体杆1之间结合有长度调节杆3,在中空的所述长度调节杆3中,下端杆7借助于长度调节手段6而能够调节长度地插入,拐杖还包括使所述主体杆1与长度调节杆3结合的结合手段、结合于所述下端杆7的下部的冲击吸收手段。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备冲击吸收功能的拐杖中,结合手段由结合件上体10和结合件下体30构成,所述冲击吸收手段为树脂材料冲击吸收头40。

图1至图5所示,结合件上体10包括:结合件上体主体部11,其形成供在两侧形成的所述主体杆1下端插入的两个主体杆插入口11a、在所述主体杆插入口11a之间形成并供所述长度调节杆3下端插入支撑的长度调节杆插入口11b;中空的上体结合部15,其在所述结合件上体主体部11的下部形成,构成与所述调节杆插入口11b连通的插入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第1螺纹部15a。沿着所述上体结合部15的下端部外周面,按均一间隔形成切开部20a,并向下一体形成有加压手段部20,其在下部形成有越向下越细的第1倾斜部21。

如图1至图5所示,中空的所述结合件下体30在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1螺纹部15a相应的第2螺纹部31,在所述第2螺纹部31下部形成对所述第1倾斜部21加压的第2加压部35。在结合件下体30的第2螺纹部31与所述上体结合部15的第1螺纹部15a结合的过程中,所述结合件下体30的第2加压部35对所述加压手段部20的第1倾斜部21加压,从而,第1倾斜部21的内面与所述下端杆7的外周面面接触并加压,下端杆7一体结合于结合手段、主体杆1及长度调节杆3结合体,下端杆7的振动因加压手段部20而衰减。在下端杆7的下端,结合有树脂材料冲击吸收头40。

如图5(a,b)所示,冲击吸收头40包括:上部中空的杆插入部41、在所述杆插入部41下部一体形成的中间连接部43、一体结合于所述中间连接部43下部且一部分折叠的柔软性冲击吸收部45。杆插入部41为越向下宽度越宽的中空形状,在下部形成有供所述下端杆7的端部支撑的底面错层面41a。中间连接部43在外面交替形成有凹陷部43b与凸出部43a。

如图5(a,b)所示,柔软性冲击吸收部45包括:外侧的柔软裙缘部45a,其具备形成了内部中空部45a-1的倾斜形内面部45a-2,以便当与地面倾斜地接地时,一部分歪斜而折叠;深部凸出部45b,其从中间连接部43的底部中心向下凸出形成;中间支撑环部45c,其以从深部凸出部45b隔开并环绕的形状凸出,且不露出于所述柔软裙缘部45a的下前端之外,比所述深部凸出部45b更向下部凸出。

如图5(a,b)所示,优选底面错层面41a下方及柔软性冲击吸收部45之间的中间连接部43为中空,在中空深部插入有金属加强环47,保护冲击吸收头40不因负载而被撕开。

本实用新型就以上言及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限定于这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根据以下的权利要求书而确定,包括属于与本实用新型均等范围的多样的修订及变形。

需要指出的是,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附图符号单纯用于辅助实用新型的理解,不影响权利范围的解释,不得根据记载的附图符号,缩窄解释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