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侧纵向变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88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操作侧纵向变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侧纵向变距装置。



背景技术:

纸尿裤因其方便携带、不必清洗,更换方便,越来越受到妈妈们的欢迎,在纸尿裤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将不连续的半成品进行换向转移或变速传递,由于纸尿裤材质柔软具有弹性,且传递机构存在着负压吸力,因此在换向转移或变速传递过程中,产品受到不平衡的气流冲击力,容易导致产品褶皱、脱离时的振动等一些不良品出现,产品尺寸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使制造过程简单而且产品尺寸得到保证,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有效解决耳片在传递转移过程中由于振动引起的起皱变形问题的操作侧纵向变距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变距方便,且能够有效解决耳片在传递转移过程中脱离时的振动、以及由于振动引起起皱变形问题的操作侧纵向变距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操作侧纵向变距装置,其中,包括:

空心的操作侧变距支撑座,所述操作侧变距支撑座安装在纸尿裤生产设备的主支撑板上;

操作侧旋转单元,所述操作侧旋转单元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变距支撑座外侧的操作侧变距转盘和连接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一端的操作侧变距同步带轮;

若干个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若干个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沿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的外周上,所述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包括操作侧旋转杆和连接在所述操作侧旋转杆一端的操作侧变距连杆;

操作侧吸附单元,所述操作侧吸附单元包括操作侧配气盘、操作侧单盘吸气座、操作侧单盘吸气管和操作侧吸盘,所述操作侧配气盘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另一端,所述操作侧单盘吸气座和操作侧吸盘均沿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的外周上,所述操作侧单盘吸气管贯通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单盘吸气座和所述操作侧吸盘之间;

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滚轮滚针轴承座、旋转轴和滚轮滚针轴承,所述滚轮滚针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上,所述旋转轴活动设置在所述滚轮滚针轴承座内,且与所述操作侧旋转杆相连接,所述滚轮滚针轴承的一端与延伸到操作侧变距转盘外侧的旋转轴相连接,所述滚轮滚针轴承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侧变距支撑座活动连接;

限流机构,所述限流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吸盘的吸附孔内,所述限流机构用于平衡所述吸附孔的上腔与所述吸附孔的进气通道的压力,进而减少耳片在脱离所述操作侧吸盘时的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还包括操作侧变距槽轮,所述操作侧变距槽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变距支撑座的外周上,所述操作侧变距槽轮的外周上环绕设置有轨道槽,所述滚轮滚针轴承活动设置在所述轨道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滚针轴承的一端与延伸到操作侧变距转盘外侧的旋转轴偏心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还包括若干个操作侧滑轨滑座和若干个操作侧滑块,若干个操作侧滑轨滑座均匀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的表面上,且所述操作侧吸盘通过操作侧滑块可在所述操作侧滑轨滑座上滑动,所述操作侧变距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侧吸盘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流机构包括限流件、控制件、环形的减振件和支撑件,所述限流件的固定部抵挡在所述吸附孔的内壁上,所述控制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流件的弹性部上,所述控制件的另一端抵挡在所述吸附孔内壁的进气通道上,所述减振件位于所述限流件形成的凹腔内,所述支撑件抵挡在所述限流件的固定部和所述弹性部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减振件连接在所述限流件的弹性部上,所述减振件包括头部、收缩部和连接部,所述收缩部连接在头部和连接部之间,所述头部的环形端面具有第一环内孔和若干个第二环内孔,若干个第二环内孔位于所述第一环内孔的上侧。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凹腔内气流变动时,所述头部的环形端面扩大或缩小,进而消除耳片在脱离所述操作侧吸盘时的振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和弹性部之间连接有弯曲部,所述弹性部的顶端具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内侧具有弹性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柄和控制块,所述控制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导流环的一侧,所述控制柄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控制块上,所述控制块抵挡在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凸起、凹槽、和第二凸起,所述凹槽位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嵌设在所述吸附孔的内壁上。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变距方便,可有效对耳片进行纵向变距,确保耳片满足产品的位置要求,使得该装置可以满足不同大小规格产品的使用,而且使得产品稳定性较好。

2、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避免了气流的冲击导致耳片大幅度振动而发生褶皱变形,还进而消除耳片在脱离操作侧吸盘时的振动,提高了纸尿裤耳片的质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限流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件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传动侧轴承座-240、操作侧轴承座-250、滚轮滚针轴承座-260、滚轮滚针轴承-261、旋转轴-262、操作侧旋转单元-310、操作侧变距同步带轮-311、操作侧变距转盘-312、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320、操作侧变距槽轮-321、轨道槽-3211、操作侧旋转杆-322、操作侧变距连杆-323、操作侧滑轨滑座-324、操作侧滑块-325、操作侧吸附单元-330、操作侧配气盘-331、操作侧单盘吸气座-332、操作侧单盘吸气管-333、操作侧吸盘-334、进气通道-3341、吸附孔-3342、操作侧吸气嘴-335、限流机构-370、上腔-371、下腔-372、限流件-373、固定部-3731、第一凸起-37311、凹槽-37312、第二凸起-37313、弯曲部-3732、弹性部-3733、导流环-37331、开口-37332、弹性面-37333、控制件-374、控制柄-3741、控制块-3742、减振件-375、头部-3751、第一环内孔-37511、第二环内孔-37512、内腔-3752、收缩部-3753、连接部-3754、弹簧-376、支撑件-377、膨胀腔-378、凹腔-379、操作侧变距支撑座-380、主支撑板-500、面板-600、挡板-700、耳片-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7,如图1所示的一种操作侧纵向变距装置300,包括:空心的操作侧变距支撑座380、操作侧旋转单元310、若干个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320、操作侧吸附单元330、摆动机构和限流机构370,所述操作侧变距支撑座380安装在纸尿裤生产设备的主支撑板500上;所述操作侧旋转单元31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变距支撑座380外侧的操作侧变距转盘312和连接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一端的操作侧变距同步带轮311;若干个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320沿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的外周上,如图2所示,所述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320包括操作侧旋转杆322和连接在所述操作侧旋转杆322一端的操作侧变距连杆323,该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使用方便,可有效确保耳片900的大小规格,使得产品稳定性较好,可实现多品种、多规格耳片900的纵向变距。

如图1所示,所述操作侧吸附单元330包括操作侧配气盘331、操作侧单盘吸气座332、操作侧单盘吸气管333和操作侧吸盘334,所述操作侧配气盘331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另一端,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操作侧单盘吸气座332和操作侧吸盘334均沿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的外周上,所述操作侧单盘吸气管333贯通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单盘吸气座332和所述操作侧吸盘334之间,使用方便。

所述操作侧吸附单元330还包括操作侧吸气嘴335,所述操作侧吸气嘴335设置在所述操作侧配气盘331的一侧,且所述操作侧吸气嘴335与操作侧吸盘334相贯通。

如图1所示,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滚轮滚针轴承座260、旋转轴262和滚轮滚针轴承261,所述滚轮滚针轴承座260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上,所述旋转轴262活动设置在所述滚轮滚针轴承座260内,且与所述操作侧旋转杆322相连接,所述滚轮滚针轴承261的一端与延伸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外侧的旋转轴262相连接,所述滚轮滚针轴承261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侧变距支撑座380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机构活动流畅,转动灵活,保证了生产效率。

如图4所示,所述限流机构37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吸盘334的吸附孔3342内,所述限流机构370用于平衡所述吸附孔3342的上腔371与所述吸附孔3342的进气通道3341的压力,进而减少耳片900在脱离所述操作侧吸盘334时的振动。

如图1所示,所述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320还包括操作侧变距槽轮321,所述操作侧变距槽轮321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变距支撑座380的外周上,所述操作侧变距槽轮321的外周上环绕设置有轨道槽3211,所述滚轮滚针轴承261活动设置在所述轨道槽3211内,所述滚轮滚针轴承261的一端与延伸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外侧的旋转轴262偏心连接,便于对耳片900进行等距放大,确保产品的大小规格。

如图2所示,所述操作侧距离调节单元320还包括若干个操作侧滑轨滑座324和若干个操作侧滑块325,若干个操作侧滑轨滑座324均匀设置在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的表面上,且所述操作侧吸盘334通过操作侧滑块325可在所述操作侧滑轨滑座324上滑动,所述操作侧变距连杆323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侧吸盘334相连接,所述操作侧吸盘334吸附耳片900,结构简单,变距效率高。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限流机构370包括限流件373、控制件374、环形的减振件375和支撑件377,所述限流件373的固定部3731抵挡在所述吸附孔3342的内壁上,所述控制件37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流件373的弹性部3733上,所述控制件374的另一端抵挡在所述吸附孔3342内壁的进气通道3341上,所述减振件375位于所述限流件373形成的凹腔379内,所述支撑件377抵挡在所述限流件373的固定部3731和所述弹性部3733之间,所述支撑件377与弯曲部3732之间具有膨胀腔378,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避免了气流的冲击导致耳片900大幅度振动而发生褶皱变形。

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减振件375连接在所述限流件373的弹性部3733上,所述减振件375包括头部3751、收缩部3753和连接部3754,所述收缩部3753连接在头部3751和连接部3754之间,所述头部3751的环形端面具有第一环内孔37511和若干个第二环内孔37512,若干个第二环内孔37512位于所述第一环内孔37511的上侧,所述头部3751的一侧设置有内腔3752,在所述凹腔379内气流变动时,所述头部3751的环形端面扩大或缩小,进而消除耳片900在脱离所述操作侧吸盘334时的振动,减振效果好。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固定部3731和弹性部3733之间连接有弯曲部3732,所述弹性部3733的顶端具有导流环37331,所述导流环37331的内侧具有弹性面37333,所述控制件374包括控制柄3741和控制块3742,所述控制柄374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导流环37331的一侧,所述控制柄374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控制块3742上,所述控制块3742抵挡在所述进气通道3341的一端,所述控制件374可控制外界气流从进气通道3341进入到上腔371内,进而有效控制对耳片900的吸附。

所述固定部3731的一端具有第一凸起37311、凹槽37312、和第二凸起37313,所述凹槽37312位于第一凸起37311和第二凸起37313之间,所述第一凸起37311和第二凸起37313均嵌设在所述吸附孔3342的内壁上,连接可靠,在气流的冲击下不易松脱。

如图1所示,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和操作侧变距支撑座380之间设置有传动侧轴承座240和操作侧轴承座250,所述传动侧轴承座240和操作侧轴承座250内均安装有轴承,所述传动侧轴承座240的一侧抵挡在操作侧变距同步带轮311上,所述操作侧轴承座250的一侧通过挡板700与所述操作侧配气盘331相连接,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旋转顺畅,生产效率高,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的外侧还设置有面板600,且所述面板600位于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的一侧,所述面板600用于支撑所述操作侧变距转盘312。

当大耳片原料带经过耳片分切装置后,材料被分切成独立的耳片900小块材料,然后被转送到操作侧纵向变距装置300,对材料进行纵向等距放大。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限流机构370的上侧具有上腔371,所述限流机构370的下侧具有下腔372,当与所述操作侧吸气嘴335相连接的吸风泵负压吸气时,设置在导流环37331上的弹簧376弹性张开,位于弹性面37333之间的开口37332打开,且所述控制件374的控制块3742抵挡在所述进气通道3341的一端,连接在弹性部3733上的减振件375在气流冲击作用下活动,所述头部3751的第一环内孔37511和第二环内孔37512端面扩大,进而消除耳片900在脱离所述操作侧吸盘334时,受到气流的强大冲击力的影响在传送过程中发生振动导致起皱变形,减振效果好。

当与所述操作侧吸气嘴335相连接的吸风泵停止负压吸气时,所述弹簧376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弹性收缩,使得所述弹性面37333之间的开口37332闭合,抵挡在所述进气通道3341内的控制块3742在控制柄3741的作用下,与进气通道3341相分离,外界气流从进气通道3341进入到上腔371内,所述减振件375的头部3751的第一环内孔37511和第二环内孔37512端面收缩,外界气流从进气通道3341进入到上腔371内,此时吸附在操作侧吸盘334表面上的耳片900容易被接收辊瞬间吸附带走,进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如图1所示,所述操作侧纵向变距装置300的工作原理是:所述滚轮滚针轴承261在绕操作侧变距槽轮321旋转的过程中会一直沿着所述操作侧变距槽轮321的轨道槽3211旋转,而滚轮滚针轴承261的固定端固定在旋转轴262上,当滚轮滚针轴承261在操作侧变距槽轮321的导槽2211里绕操作侧变距槽轮321轴向旋转的过程中,按导槽2211的轨迹左右摇摆得到相对应的角度,紧接着安装在旋转轴262另一端的操作侧旋转杆322也跟其角度进行角度放大,操作侧变距连杆323与安装在操作侧滑轨滑座324上的操作侧吸盘334、按操作侧旋转杆322所摆的弧度进行连杆机构模式来回摆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