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斜面偏心调整定位套管。
背景技术:
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技术)由德国Hoogland在2002年实用新型了,这是一种腰椎侧后路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内行内镜下突出物摘除技术,其核心是利用环锯或骨钻对上关节突部分切除,进行椎间孔成形,放置直径7.5或8mm工作套管,在工作套管内放置椎间孔镜,在内镜下对椎间盘突出进行摘除、神经根周围减压松解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
TEssYS技术螺旋骨钻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获侧卧位。采用C臂透视,根据术前X线,目标椎间盘靶点与上关节突尖部连线作为穿刺线,结合髂骨高度、横突位置、患者体型及椎弓根距离适度调整幷确定皮肤穿刺点,一般距离中线8-14cm,头倾30°向前下穿刺。进针点及穿刺路径局部麻醉,上关节突处麻醉。18号穿刺针穿刺,C臂透视确认经过上关节突外缘,正位、侧位透视确认针尖位于目标靶点(突出物)。如位置不理想使用双孔调整器进行调整,或使用Hoogland实用新型的TOM针在上关节突打孔,位置满意后即可放置导丝幷留置,拔出穿刺针,沿导丝插入定位导杆进行软组织扩张至上关节突。沿导丝插入使用利用骨钻Hoogland实用新型的MaxMoreSpine(从小到大,直径4mm,6mm,7mm,8mm)对上关节突部分逐级磨削,进行椎间孔成形,幷放置工作套管。一般情况下工作套管理想位置为正位像套筒远端尖位于在穿刺侧的行走根内侧,不越过棘突间连线,侧位经上关节突前方下位于椎体后上缘。
TEssYS技术核心是利用骨钻对上关节突部分切除,进行椎间孔成形。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以下问题:(1)穿刺点定位常有偏差,需要反复透视穿刺定位;(2)上关节突增生、椎间孔狭窄造成只能依靠TOM针敲击调整或配合双孔调整器调整,双孔调整器容易移动,需要反复透视调整。(3)TOM针在上关节突打孔时针尖点容易出现滑移,尤其在L5S1。(4)打孔后放入小导丝可能受肌肉张力变形而影响扩孔方向偏差、不到位,以及偏下偏后引起神经根、硬膜囊损伤。(5)上关节突处椎间孔从上往下逐渐变小,磨削时容易向腹、头侧偏移。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斜面偏心调整定位套管,从而克服定位穿刺点常存在偏差,需反复透视穿刺定位;双孔调整器容易发生移动,需反复调整等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斜面偏心调整的定位套管,所述定位套管套于定位导杆上,所述定位导杆套于导丝上,所述导丝置于关节突出物附近,所述定位套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偏心管,所述管体的管壁厚度不同,所述管体前端较厚的管壁呈斜面状,向端部延伸的斜面状管壁的横截面逐渐变小;以及手柄,其设于所述管体的后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状管壁处的一侧设有半包围边,所述管体后端到所述半包围边的边缘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管体后端到所述斜面状管壁的端部的长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半包围边边缘与所述斜面状管壁圆弧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半包围边的边缘面为斜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状端部到半包围边边缘的距离为0.5-2c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状管壁为直斜面管壁。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状管壁长度为20-40m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状管壁的端部呈斜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长斜面偏心套管,能轻易调整及精准进入椎管内目标靶点。按术前穿刺点穿刺确认穿刺针尖过了上关节突外、出行根内,或在上关节突上,在导丝引导下使用7mm软组织扩张定位导杆,在定位导杆外插入新型长斜面偏心套管,根据之前穿刺针尖位置调整长斜面套管方向向椎管内推进,因为套管强度足够对抗肌肉张力,很容易调整成功,利用单侧半包围对上关节突尖部进行部分包饶幷可以以关节突尖部作为支点可以进行上下方向调整,减少反复穿刺。侧隐窝狭窄的病例,可以通过敲击方法进入。
(2)减少透视次数。在套筒内使用TOM针及骨钻时,对比长斜面套管长度,一般可以不用透视,减少患者及术者辐射幷说短手术时间。
(3)安全性高,由于前端圆钝,不会造成神经损伤。管壁前端最厚0.5mm,套筒内使用TOM针针尖达到在下位椎体后上缘中点位置时针尖位置距离椎体后缘为4mm,不会造成神经根和硬膜囊损伤。
(4)上关节突切除精确有效。由于位置固定,不会造成对上关节突切除过多。
(5)插入相配套的空心定位杆使中心固定,TOM针在上关节上打孔不会滑动。提高放置导丝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长斜面偏心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长斜面偏心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长斜面偏心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长斜面偏心调整的定位套管。定位套管1套于定位导杆2上,定位导杆2设有内通孔21,定位导杆2端部设有卡口22。导丝穿过内通孔21,即可将定位导杆2套于导丝上,导丝置于关节突出物附近。
定位套管1包括管体11和手柄12。管体11为偏心管,管体的管壁厚度不同,分为薄壁区13和厚壁区14。管体11前端较厚的管壁呈斜面状,向端部延伸的斜面状管壁15的横截面逐渐变小。即管体11的前端为长斜面管壁15。优选地,斜面状管壁为直斜面管壁。手柄12设于管体11的后端。套管管体11为偏心设计,厚的一侧管壁部分做成长斜面,有足够硬度对抗扭力,远端逐渐变小,幷光滑减少神经损伤可能。
优选地,一个较好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如图2所示,斜面状管壁处的左侧设有左半包围边16,管体后端到半包围边的边缘面的长度小于管体后端到斜面状管壁的端部的长度。斜面状端部到半包围边边缘面的距离为0.5-2cm。半包围边边缘与斜面状管壁圆弧连接。半包围边的边缘面为斜面。半包围边16的设计,能在沿定位导杆插进后包饶上关节突尖部幷以此为节点向上下调整。
优选地,作为另一个较好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如图3所示,斜面状管壁处的右侧设有右半包围边17,管体后端到半包围边的边缘面的长度小于管体后端到斜面状管壁的端部的长度。斜面状端部到半包围边边缘面的距离为0.5-2cm。半包围边边缘与斜面状管壁圆弧连接。半包围边的边缘面为斜面。半包围边16的设计,能在沿定位导杆插进后包饶上关节突尖部幷以此为节点向上下调整。
优选地,斜面状管壁长度为20-40mm。满足所有腰椎椎间盘节段需要,长度足够到底椎骨内所有目标靶点。
优选地,斜面状管壁15的端部呈斜面设置。定位套管在进行定位时穿入或移动更为便捷。
使用本实用新型长斜面偏心调整的定位套管的操作步骤如下:
体表定位、麻醉同TEssYS技术。18号穿刺针穿刺,C臂透视确认经过上关节突外缘,正位像针尖位于上关节突前方下位椎体后缘,侧位在穿刺侧的出行根内侧,即可放置导丝幷留置,拔出穿刺针,沿导丝插入7或8mm定位导杆进行软组织扩张至上关节突。在定位导杆外插入新型长斜面偏心套管,斜面在腹侧,使新型长斜面偏心套管滑过上关节突,半包围包容上关节突尖部,拔出导丝及定位导杆,插入定位杆以上关节突为支点,调整方向及角度,向目标椎间盘下位椎体后上缘插入,如有插入困难,可通过敲击方法使长斜面偏心套管进入椎管内。(如椎间孔过于狭小,可使用本方案提出的无保围长斜面套筒,以避免挤压出行神经根。)使用Hoogland实用新型的TOM针在上关节突打孔,位置满意后即可放置导丝幷留置,拔出穿刺针,沿导丝插入定位导杆进行软组织扩张至上关节突。沿导丝插入使用利用Hoogland实用新型的MaxMoreSpine骨钻(从小到大,直径4mm,6mm,7mm,8mm)对上关节突部分逐级磨削,进行椎间孔成形,幷放置工作套管。一般情况下工作套管理想位置为正位像套筒远端尖位于在穿刺侧的行走根内侧,不越过棘突间连线,侧位经上关节突前方下位于椎体后上缘。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