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报警器的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789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报警器的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带报警器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液器都没有报警或者提醒功能,患者输液时需要随时注意液面的高度。由于输液的时间通常都比较长,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很容易遗忘输液的进程,从而导致血液反流或者空气进入血管,会给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报警器的输液器,能够监测输液瓶内的液面高度,能够在液体输完前发出预警,提醒患者或者医护人员,使用方便,能够避免空气输入血管等事故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报警器的输液器,包括由导管依次连接的头皮针、过滤器、流速控制器、滴斗、瓶针,所述瓶针底端侧面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自由端设有过滤膜,所述瓶针的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瓶针的底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导管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包括控制器、蜂鸣器、开关,所述液位传感器、蜂鸣器、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报警器内装有电池,所述电池给控制器、蜂鸣器、液位传感器供电。由于液位传感器的位置高于进液口的位置,液体全部进入输液器之前,就会使得液位传感器从液体中暴露在空气中,从而使其监测的液位变为零,进而给控制器发出信号,指导蜂鸣器发出警报。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还包括报警灯,所述报警灯与控制器电连接,报警灯由电池供电。报警灯有利于听力不足的患者接受警报。

优选的,所述瓶针、进气管、过滤膜分别有两个,瓶针与滴斗之间的导管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分别与滴斗和两个瓶针连接,两个进气管分别与两个瓶针连接,两个过滤膜分别与两个进气管连接。使得输液器可以同时连接两个输液瓶。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设置在三通管的三管交汇处。能够方便控制操作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有两个,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瓶针上的液位传感器。可以实现单瓶输液和两瓶一起输液。

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包埋在导管的管壁内。既可以保证液体不受污染,也可以保证导线的传输。

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嵌装在瓶针的侧壁。能够避免瓶针插入输液瓶时,损坏液位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部的放大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视图;

图中:1-头皮针、2-过滤器、3-导管、4-流速控制器、5-滴斗、6-报警器、7-瓶针、8-进气管、9-过滤膜、61-蜂鸣器、62-开关、63-报警灯、71-液位传感器、72-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报警器的输液器,包括由导管3依次连接的头皮针1、过滤器2、流速控制器4、滴斗5、瓶针7,瓶针7底端侧面连接进气管8,进气管8的自由端设有过滤膜9,瓶针7的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71,瓶针7的底部设有进液口72,导管3上设有报警器6,报警器6包括控制器、蜂鸣器61、开关62、报警灯63,液位传感器71、蜂鸣器61、开关62、报警灯63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瓶针7、进气管8、过滤膜9分别有两个,瓶针7与滴斗5之间的导管3为三通管,三通管分别与滴斗5和两个瓶针7连接,两个进气管8分别与两个瓶针7连接,两个过滤膜9分别与两个进气管8连接,报警器6设置在三通管的三管交汇处,开关62有两个,两个开关62分别控制两个瓶针7上的液位传感器71,液位传感器71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导线包埋在导管3的管壁内,液位传感器71嵌装在瓶针7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前为确保报警器6能够正常工作,在将瓶针7插入输液瓶之前,可以打开开关62,看蜂鸣器61和报警灯63是否发出警报。

使用时,将瓶针7插入输液瓶中,直至进液口72进入输液瓶内,待液体充满输液器后给患者进行输液,然后打开开关62,液位传感器71开始监测输液瓶内的液面高度,当输液瓶内的液面低于液位传感器71的位置时,即液位传感器71测得的液位为零时,控制器控制蜂鸣器61和报警灯63发出警报。

连接一瓶输液瓶时,就只打开该侧的开关62;同时连接两瓶输液瓶时,就同时打开两侧的开关62,任何一边液位传感器71给控制器发出信号都可以激发警报。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