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ET设备诊断床的调心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801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PET设备诊断床的调心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调整PET诊断床与主体设备中心对齐的工装。



背景技术:

核医学成像凭借其在肿瘤早起诊断方面的突出优势正逐步成为相关医疗领域无法代替的检测手段。而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作为运送病人的装置,检查床与探测环中心轴线必须保持同轴,而目一般来说前检查床轴向尺寸较长,探测环中间是直径较大的圆孔,需有配套的工装来找出探测轴线并以此为基准进行诊断床位置的调整。

目前普遍做法是通过设备主体基座与床体基座依据尺寸工装进行调整。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直接,但是探测环与基座与床板之间的装配精度需有很高精度,且采用此方法或工装进行调整后的结果无法直接验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精度满足要求的用于PET设备中诊断床与主体设备调心对齐的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PET设备诊断床的调心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1、激光加持调整器2、激光校准筒3、诊断床标定板4和激光器5;其中,定位板1两端外边缘定位面与PET设备的探测环6圆孔同轴配合,定位板1中心设有一孔,激光校准筒3通过该孔与定位板1连接,且该孔与激光校准筒3的轴线同轴,激光校准筒3后端面中心设有一通光单元,该激光加持调整器2位于该激光校准筒3前端,激光器5安装在该激光加持调整器2上,且激光器5的光束能够通过激光校准筒3上的该通光单元;诊断床标定板4的底侧、外侧分别与PET设备诊断床7的底面、单侧面匹配,且诊断床标定板4上设有定位孔,当PET设备诊断床7位于设定位置时,从该通光单元出射的激光器5的光束能够通过位于PET设备诊断床7上的诊断床标定板4上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该激光加持调整器2与定位板1连接。

进一步的,激光加持调整器2上设有用于调整激光器5姿态的调节螺栓。

进一步的,激光器5通过螺钉固定在激光加持调整器2上。

进一步的,包括两个诊断床标定板4,两诊断床标定板4分别设置在PET设备诊断床7的前端和后端。

进一步的,该通光单元为一通光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ET设备中诊断床与主体设备调心对齐的工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精度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装的截面图。

其中,1-定位板,2-激光加持调整器,3-激光校准筒,4-诊断床标定板,5-激光器,6-探测环,7-诊断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该工装包括定位板1,激光加持调整器2,激光校准筒3,诊断床标定板4,激光器5。

定位板1中心留有圆孔,与激光校准筒3轴孔配合,激光校准筒3通过该孔与定位板1连接;定位板1两端外边缘定位面与探测环6圆孔同轴配合,激光校准筒3中间留有细小圆孔,激光光束可以通过,以此来检验激光是否与探测环6的轴线同轴。

该激光加持调整器2位于该激光校准筒3前端,该激光加持调整器2与定位板1连接;激光器5通过螺钉固定在激光加持调整器2上,并能够通过各方向螺栓进行调整,当激光光束能够通过激光校准筒3时,代表激光与探测环6的轴线同轴。

诊断床标定板4的底侧、外侧分别与诊断床7床板的底部圆弧面及单侧面配合,诊断床标定板4中心位置留有小孔,允许激光穿过。依据激光光束在诊断床标定板4上的位置,进行诊断床7位置的调整。当PET设备诊断床7位于设定的标准位置时,从该通光单元出射的激光器5的激光同时穿过两块标定板4的小圆孔时,即可认为诊断床7与探测环6已经调整成同轴。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