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活检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6898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活检穿刺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性医疗器械,是一种人体组织活检取样装置,尤其是用于肿瘤活检取样针。



背景技术:

骨与软组织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对肿瘤疾病的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诊断的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多学科相结合检查,其中的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而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

穿刺活检又称针刺活检,其优点是操作方法简便,对组织的损伤小、出血少,感染机会小,也不影响早期化疗或放疗。在CT、MRI超声及透视引导下,针刺活检成功率得以大大提高。活检包括穿刺切割和开放活检两种形式,开放活检是采用手术切开的方法,操作起来不仅十分麻烦、费时费力,而且手术切口比较大,愈合缓慢,取出的肿瘤组织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遭受污染,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临床上多使用穿刺针获取肿瘤组织标本,但由于其针尖均为斜面刀刃,不能对组织进行有效切割,所以,在此类标本的取材过程中,很难获取有效的组织标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肿瘤活检取样针,其具有插入创伤小、定位准确、卫生方便等特点,可以解决标本取材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活检穿刺针,包括针管、针芯、尾盖,针芯置于针管内,针芯末端通过尾盖与针管相连。

所述针管包括管体、手柄,手柄固定在管体的中后部;管体前端为尖刺部,尖刺部的尖端与管体中轴线重合;管体末端具有向外沿展的凸边,凸边与管体中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尖刺部侧面设有取样口。

所述针芯包括轴杆、切割头、旋转控制轮,切割头位于轴杆的前端,旋转控制轮位于轴杆的末端,轴杆前端设有外螺纹。

所述切割头包括连杆、刀片I、固定环,连杆衔接刀片I和固定环,固定环中间有通孔,通孔设有内螺纹,固定环与轴杆螺纹连接。

所述刀片I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切割头为锥形,切割头的锥形外轮廓能与针管前端尖刺部的内轮廓紧密贴合;锥形底面与轴杆固定连接,切割头一侧设有凹槽,凹槽的一侧棱边上设有刀片II。

所述旋转控制轮上设有位置标记。

所述位置标记与刀片II处于同一立面上。

所述轴杆上设有螺旋片,螺旋片与切割头固定连接,螺旋片的前端固定在凹槽装有刀片II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活检穿刺针,结构简单,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a是第一种实施例中尖刺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b是第一种实施例中尖刺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c是第一种实施例中尖刺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中切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第二种实施例中切割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b是第二种实施例中切割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c是第二种实施例中切割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a是第二种实施例中旋转控制轮内凹形位置标记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第二种实施例中旋转控制轮外凸形位置标记的结构示意图;

图7c是第二种实施例中旋转控制轮侧面凸点形位置标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可见:1针管、2针芯、3尾盖、4管体、5手柄、6尖刺部、7取样口、8轴杆、 9切割头I、10旋转控制轮、11连杆、12刀片I、13固定环、14切割头II、15刀片II、 16螺旋片、17位置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3a、3b、3c、4所示,所述实施例一包括针管1、针芯2、尾盖3,针芯2置于针管1内。针管1为一细长、中空的管状结构,主体为管体4,在管体4的中后部设有手柄5,以方便操作者抓握;管体4前端为尖刺部6,尖刺部呈正圆锥形,其尖端与管体4中轴线重合,尖刺部的内部轮廓亦为正圆锥形,呈轴对称;管体4的末端具有向外沿展的凸边,凸边与管体4中轴线方向垂直,该凸边用于与尾盖3配合,可将针管1和针芯2封装在一起;尖刺部6侧面设有取样口7,图3a为取样口7的俯视结构,图3b为取样口7的主视结构,图 3c为取样口7的剖视结构,由图3a、3b、3c可见,取样口7设在尖刺部的侧面,其边缘为锋利刃口,心口外尚与尖刺部6平滑过渡。

所述针芯2包括轴杆8、切割头I 9、旋转控制轮10,轴杆8前端设有外螺纹,切割头I 9位于轴杆8的前端,旋转控制轮10位于轴杆8的末端;切割头I 9包括连杆11、刀片I 12、固定环13,连杆11衔接刀片I 12和固定环13,固定环13中间设有通孔,通孔设有内螺纹,固定环13与轴杆8螺纹连接,刀片I 12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轴杆8旋转时,受螺纹作用,固定环13带动切割头I 9前后移动,且因刀片I 12的弹性回弹,刀片I 12将与尖刺部6紧密贴合,从而使刀片I 12封闭取样口7或切割陷入取样口7的样本材料。

使用时,先将旋转控制轮10顺时针转动,使切割头I 9向前移动,封闭取样口7;再将穿刺针刺入检测者体内,待尖刺部6抵达病灶处时,逆时针转动旋转控制轮10,使切割头I 9向后移动,病灶样本组织将陷入取样口7,再次顺时针转动旋转控制轮10,使切割头I 9向前移动切割样本;最后将穿刺针拔出,转移样本保存。

实施例二:

上述实施例一在移动切割头I 9时,是通过螺纹转动控制其前后位置,操作不便。如图5、 6a、6b、6c、7a、7b、7c所示,实施例二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设计了切割头II 14,其外形为锥形,如图6a是切割头II 14的主视图,图6b是切割头II 14的俯视图,图6c是切割头II 14的左视图;切割头II 14的锥形外轮廓能与针管1前端尖刺部6的内轮廓紧密贴合,切割头II 14一侧设有凹槽,凹槽的一侧棱边上设有刀片II 15;为使操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刀片II 15的停留位置,在旋转控制轮10上设有位置标记17,如图7a为内凹形的位置标记,如图7b为外凸形的位置标记,如图7c为侧面凸点形的位置标记;位置标记17与刀片II 15 处于同一立面上,以使刀片II 15处于与位置标记17一致的位置;切割头II 14直接固定安装在轴杆8上,这样转动旋转控制轮10时,可实现切割头II 14、轴杆8、旋转控制轮10的同步转动,大大方便了操作。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为实现在穿刺针一次刺入、多次取样的目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轴杆 8上设有螺旋片16,螺旋片16与切割头II 14固定连接,螺旋片16的前端固定在切割头II 14凹槽装有刀片II 15的一侧,以保证在进行取样过程中,随着刀片II 15的转动,切割下来的组织样本将顺着凹槽,滑动到螺旋片16上;当继续转动旋转控制轮10,进行多次取样时,旋转的螺旋片16会将切割下来的样本依次传送到针管1的内部,很好地避免了多次取样中,大量的样本拥塞取样口7。取样完毕后,将穿刺针拔出,扭开尾盖3,将针芯2缓慢地从针管1中抽出,因为有螺旋片16的隔离作用,多次取样的样本将依次排列,方便了操作者对所取样本的辨识,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