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3408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器改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注射器改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护人员在配药及为病人注射药剂时,普遍采用注射器作为使用工具,而一般的药剂瓶上都是采用橡胶作为药剂瓶的封口盖,这样,医护人员在采用注射器对药剂瓶进行穿刺工作时,很容易将药剂瓶盖上的橡胶颗粒误吸入注射器内,由于橡胶颗粒较小,很难被医护人员发现,当医护人员为病人配药及注射药剂时,很容易将橡胶颗粒误注入人体内,给病人的健康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医护人员使用注射器时,注射器内易存在橡胶颗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改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注射器改良装置,其包括:注射器主体、注射针接头、注射针、活塞、推杆、密封塞、下部过滤网和上部过滤网,所述注射器主体为空心圆柱状,其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注射针接头,所述注射针接头上安装有普通注射针,所述活塞上部安装有推杆,并安装在注射器主体内,所述密封塞为圆形结构,其上中间位置开有药液过孔,放置在注射器主体底部,所述下部过滤网和上部过滤网为扇形结构,倾斜安装在密封塞的上端面,覆盖在密封塞药液过孔的上端,且下部过滤网在下,上部过滤网在上,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绕其安装在密封塞的位置做一定程度的转动。

使用时,根据不同注射器的尺寸,选用不同直径的密封塞,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活塞和推杆从注射器主体内抽出,把密封塞连同上面的下部过滤网和上部过滤网放入到注射器主体内,用活塞和推杆将密封塞推到注射器主体的底部,安装上注射针,刺入药剂瓶内,提拉活塞吸取药液,此时,密封塞牢牢的固定在注射器主体的底部,而下部过滤网和上部过滤网在药液的作用下,分别向左右打开,使药液和混在药液中的橡胶颗粒一起进入到注射器主体内,并向靠近活塞的方向运动,停止吸取药液后,下部过滤网和上部过滤网在自身原有状态的作用下,恢复至原有位置,当将药液推入人体时,下部过滤网和上部过滤网在药液推力的作用下,紧紧贴在密封塞药液过孔的上方,防止橡胶颗粒进入人体内,从而保证了注射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密封塞的外径略大于注射器主体的内径,使密封塞能够在注射器主体内完全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密封塞中间药液过孔的直径大于注射针接头直径。

优选地,所述下部过滤网的外形尺寸小于上部过滤网的外形尺寸,使上部过滤网完全覆盖在下部过滤网的上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下部过滤网的过滤孔径小于上部过滤网的过滤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射器改良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所述注射器改良装置的结构组成和工作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误吸入注射器内的橡胶颗粒进入人体或其他输液装置的内部,保证了注射的安全性,且可根据注射器的不同型号,采用不同的尺寸的密封塞,满足不同需求注射器的使用要求,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注射器改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注射器改良装置局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注射器主体;2-注射针接头;3-注射针;4-活塞;5-推杆;6-密封塞;7-下部过滤网;8-上部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依照这些详细的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各个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获得新的实施方式,或者替代某些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获得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注射器改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注射器改良装置局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注射器改良装置包括:注射器主体1、注射针接头2、注射针3、活塞4、推杆5、密封塞6、下部过滤网7和上部过滤网8,所述注射器主体1为空心圆柱状,其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注射针接头2,所述注射针接头2上安装有普通注射针3,所述活塞4上部安装有推杆5,并安装在注射器主体1内,所述密封塞6为圆形结构,材质为高弹性、耐低温橡胶,其外径尺寸略大于注射器主体1的内径,使密封塞6能够在注射器主体1内完全固定,密封塞6中间位置开有药液过孔,且药液过孔的直径大于注射针接头2直径,并放置在注射器主体1底部,所述下部过滤网7和上部过滤网8为扇形结构,倾斜安装在密封塞6的上端面,覆盖在密封塞6药液过孔的上端,下部过滤网7在下,上部过滤网8在上,且下部过滤网7的外形尺寸小于上部过滤网8的外形尺寸,使上部过滤网8完全覆盖在下部过滤网7的上面,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绕其安装在密封塞6的位置做一定程度的转动,其中,下部过滤网7的过滤孔径为0.2mm,上部过滤网8的过滤孔径为0.5mm。

尽管在上文中参考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原理和范围内,可以针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配置和细节做出许多修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并且权利要求意在涵盖权利要求中技术特征的等同物文字意义或范围所包含的全部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