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口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2564阅读:49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口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口袋。



背景技术:

造口袋用于储蓄人体排泄物的容器物、如尿液、粪便。现有的造口袋的接口一般都需要根据造口形状的大小来进行剪切,如申请号为201620055309.5的中国专利《造口袋》公开了一种造口袋,包括袋体以及设于袋体中部的粘胶盘,所述袋体呈椭圆形,其一端设有排放口,所述粘胶盘的圆心处设有可裁剪的引流孔,所述袋体具有所述排放口一端上设有至少一道折叠虚线,所述袋体内侧位于所述粘胶盘的下端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沿所述袋体中心线固定于所述袋体内侧,其上设有一个贯通的圆形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引流管直径。袋体的内部设置卡接件,引流管穿过卡接件上通孔,并通过自身的软形变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引流管回缩入患者体内的情况。

虽然,这种造口袋的袋体采用共挤的PE高阻隔膜或EVA膜,具有柔软、舒适、摩擦声音小,隔臭效果好的特点。

但是,由于这种造口袋的引流孔在使用之前需要先进行裁剪,而裁剪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引流孔出现不规则的情况,从而很有可能会导致引流管与引流孔连接密封性不高的可能性,进而造成排泄物从袋中溢出,使得环境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孔能够轻松扩大的造口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造口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一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多个自外向内排列的塑料环片,每个塑料环片均为同心圆,相邻两个塑料环片之间通过多个连接凸块相连接,且沿最外侧的塑料环片的外边缘还设有医用胶环,所述开口于袋体内部设有带引流孔的硅胶块,所述硅胶块可自引流孔的边缘向外卷曲,所述引流孔与塑料环片同圆心。

这样造口袋在使用前,使用者根据需要插入的输送管的管径大小,将相应的塑料环片之间的连接凸块掰断,并将断裂后的内部的塑料环片取出即可。然后,再将原有的引流孔向外卷曲翻动,从而将引流孔的孔径扩大到与需要对接的输送管的管径相匹配的状态。这样当输送管插入到引流孔后,引流孔的孔边又能够紧紧地与输送管的外壁相紧贴,从而起到了密封的作用,防止了排泄物的溢出。并且塑料环片能够对输送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了输送管发生摆动而从引流孔上脱落。而且,医用胶环与塑料环片是位于同一袋体一面的,这样可以当袋体提在人体上的时候,引流孔就能够面向人体,这样能够保证输送管的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块上表面设有若干与引流孔同圆心的环形的凹槽。

由于环形的凹槽的底部厚度往往要不硅胶块的原有厚度要小的多,这样硅胶块在凹槽处的柔软性会比较的好,而且凹槽的数量众多,从而使用者在翻动引流孔边缘的时候能够更加的顺利。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块于袋体的内侧一面设有若干环形的凸起,凸起与引流孔同圆心。

当硅胶块沿着引流孔的边缘向外卷曲翻动的时候,凸起刚好也会与硅胶块外表面的凹槽相接触,从而大大提高了硅胶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使用者将引流孔向外卷曲扩大孔径后,引流孔的边缘又迅速向内复原的程度及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于开口同一面上设有无纺布。

由于袋体一般都是由不透气的材料制成的,所以当袋体贴在身体上的时候,容易造成人体皮肤的汗液排泄不畅,从而也比较容易导致造口处的细菌感染。而无纺布的设置,可以将人体的汗液吸收掉,并能够将其转移到与皮肤未接触的地方,再通过蒸腾作用快速地蒸发掉。从而有利于保证造口处皮肤的洁净。

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与袋体的边缘相缝制。

将无纺布和袋体进行相互缝制,这样可以有效的将无纺布和袋体固定在一起,从而保证了整个造口袋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的边缘设有排泄管,所述排泄管带有管塞一。

这样当造口袋内的排泄物积满的时候,使用者就可以将排泄物通过排泄管通到指定位置,从而可以提高造口袋的使用次数,并且也能够避免造口袋发生排泄物溢出的问题。而平时的时候,只要用管塞一将排泄管堵住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管塞一的周面上带有若干环形的凸缘一。

凸缘一的设置,使得管塞一和排泄管的之间的配合更加的紧密,降低了造口袋在受到轻微挤压的情况下,排泄物就直接冲顶开管塞一而溢出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的边缘设有带管塞二的排气管,所述管塞二的周面上设有凸缘二,所述排气管于袋体内的管口处设有过滤块。

由于肠道内排泄物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气体,其也会进入到造口袋内,这样也就进一步加大了管塞一被冲顶开的可能性。而排泄管又主要是为了能够快速地将袋内的排泄物排尽所设置的,所以比较的畅通。因此,气体如果从排泄管排出的话就容易将排泄物一并带出,而过滤块刚好起到了阻挡排泄物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块的上上设有可卡住排气管于袋体外侧处管口的卡爪。

这样可以对过滤块进行拆卸更换,从而提高了造口袋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降低过滤块被堵塞的排气管被堵塞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块内带有活性炭和固态二氧化氯。

过滤块在装有活性炭,这样可以对气体中臭味进行吸附,使得从袋体内排出的气体不会有很重的异味。而且,固态二氧化氯具有是一种高效的杀菌剂,其能够对排出的气体直接进行消毒杀菌,从而降低了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硅胶块上的引流孔能够向外进行卷曲,这样省去了裁剪引流孔孔径的步骤,也保证了引流孔边缘的整齐度,减少了引流孔与输送管之间的空隙,而且,塑料环片能够对输送管起到固定支撑作用,防止输送管从引流孔上脱离;

2.在造口袋表面上设置无纺布,这样造口袋贴合在人体上的时候也能够保证人体的正常排液;

3.管塞一的周面上设有环形的凸缘一,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大管塞一和排泄管之间的配合牢固度,降低造口袋受到轻微挤压的同时排泄物将管塞一冲顶开;

4.排气管上设置带有活性炭和固体二氧化氯的过滤块,这样可以使袋体内的气体经过活性炭吸附后不会有过多的异味残留,从而避免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造口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造口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造口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硅胶块的后视图;

图6是造口袋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是图6的B出放大图;

图8是图6的C处放大图;

图9是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袋体;11、开口;2、塑料环片;21、连接凸块;22、医用胶环;3、硅胶块;31、引流孔;32、凹槽;33、凸起;4、无纺布;5、排泄管;51、管塞一;511、凸缘一;6、排气管;61、管塞二;611、凸缘二;7、过滤块;71、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造口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包括聚氨酯树脂制成的袋体1,该袋体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袋体1的一个表面上靠近上边缘处设有圆形的开口11,开口11上设有自外向内的不同半径的塑料环片2,每个塑料环片2都是同心圆,并且相邻两个塑料环片2的内边与外边通过连接凸块21相连接,连接凸块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此处,相邻两个塑料环片2是通过均匀分布的四个连接凸块21连接的。同时,开口11于袋体1内还设置了圆形的硅胶块3,且硅胶块3的圆心出带有引流孔31,此处,引流孔31与塑料环片2同圆心。且开口11和硅胶块3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硅胶块3和开口11的边缘是通过加热互熔在一起的。此处的硅胶块3能够自引流孔31向外进行卷曲,而且沿着最外侧的塑料环片2的外边缘还设有医用胶环22。

实施例二:

一种造口袋,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基于实施一的基础上,在硅胶块3的外表面上设置了多个与引流孔31同圆心的且半径不同的环形的凹槽32,此处凹槽32的数量为十个。而且此处凹槽32底部的厚度为硅胶块3整体厚度的八分之一,这样可以使硅胶块3在卷曲的时候能够更加的方便。而且,在硅胶块3于袋体1内一面还设有若干环形的凸起33,这样当硅胶块3于袋体1内一面向外翻出的时候,部分就能够嵌在凹槽32中,从而增大了摩擦力,降低了引流孔31复原的趋势。从而,使用者在操作的时候也更加的方便。

实施例三:

一种造口袋,如附图6所示,基于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袋体1与硅胶块3处于同一面上设有无纺布4,无纺布4的边缘与袋体1的边缘缝制在一起,这样通过无纺布4对人体汗液的吸收,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地排汗,进而也降低了造口感染的可能性。

实施例四:

一种造口袋,如附图6至附图7所示,基于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袋口的下边缘设有排泄管5,排泄管5上带有管塞一51,沿着管塞一51的周面还设有环形的凸缘一511,这样管塞一51在和排泄管5配合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牢固。同时,当造口袋中的排泄物过满的时候,使用者也可以将排泄物从排泄管5中挤出,之后再进行清洗,这样就到达了重复利用的效果。

另外,如附图6、附图8和附图9所示,由于造口袋内经常会积蓄气体,而之间将气体从排泄管5中放出往往就会导致排泄物也会被带出。因此,在袋体1的上边缘处还设有一个排气管6,该排气管6带有管塞二61,而且管塞二61的周面上也带有环形的凸缘二611。并且,排气管6于袋体1的内部的管口处设有一个带有活性碳的过滤块7,过滤块7上设有用于卡住排气管6外侧管口的卡爪71,这样就可以定期对过滤块7进行更换,这样造口袋就能够重复地进行使用。而且活性炭中还混合有固体二氧化氯,这样一方面在排处袋体1内气体的时候,排泄物会被阻挡过滤块7阻挡在袋体1内,而气体经过活性炭的吸附及固体二氧化氯的灭菌消毒之后,就能够达到比较洁净的状态,避免了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这个过滤块7是卡接在排气管6的管口处的,这样多次使用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更换,大大提高了造口袋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