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726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按摩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按摩装置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用若干个独立软触按摩头,可放松肌肉、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弹性,可缓解疲劳、明显减轻各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和肌肉酸痛,放松身体减轻压力,减少皮肤皱纹。

现有的按摩装置,主要有揉捏动作和敲打动作,要实现上述两个动作的话,一般需要两套独立的作动系统来实现,因而会使得按摩装置结构复杂,结构体积增大,成本提高,而且操作会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成本降低,结构紧凑的按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按摩装置,包括第一按摩结构、第二按摩结构、驱动装置和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壳体内并包括电机、蜗杆、转动轴和传动带,电机与蜗杆连接并控制蜗杆转动,电机通过传动带控制传动轴转动,电机工作时,可分别带动蜗杆和传动轴进行转动;

所述第一按摩结构包括齿轮组和固定在齿轮组上的第一按摩部,齿轮组与蜗杆啮合并实现第一按摩部的转动,蜗杆转动时,通过齿轮组传动,从而实现第一按摩部的转动,第一按摩部转动时,实现揉捏动作;

所述第二按摩结构包括偏心轮、底座和第二按摩部,所述传动轴与偏心轮连接,偏心轮与底座连接,偏心轮带动底座做往复运动,底座上在其径向方向延伸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与第二按摩部连接,传动轴转动时,带动偏心轮转动,使得底座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接杆,从而实现第二按摩部的往复敲打动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仅需一个电机作为动力装置,便可实现按摩装置的揉捏和敲打动作,上述的结构更加紧凑,成本降低,由于只有一个动力装置,因而控制逻辑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而通过皮带轮对传动轴进行传动,传动上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按摩部包括转轴、固定盘和按摩头,转轴与齿轮组配合,固定盘固定在转轴上,按摩头固定在固定盘上,所述按摩头具有半球形的端部且至少设置有两组。固定盘转动时,按摩头可对使用者产生揉捏按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按摩部包括一个半球形的敲击部。敲击部用于敲击被按摩的部位,半球形的敲击部,其舒适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具有两组输出轴,蜗杆设置为两组,且这两组蜗杆分别与上述的两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一按摩结构和第二按摩结构均设置有两组。

本实用新型所述偏心轮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与转轴同轴设置并与转轴连接,而第二连接部相对转轴为偏心设置,第二连接部与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橡胶缓冲垫,橡胶缓冲垫设置在连接杆上并抵在第二按摩部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仅需一个电机作为动力装置,便可实现按摩装置的揉捏和敲打动作,上述的结构更加紧凑,成本降低,由于只有一个动力装置,因而控制逻辑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而通过皮带轮对传动轴进行传动,传动上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按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按摩装置去掉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偏心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按摩装置包括第一按摩结构1、第二按摩结构2、驱动装置3和壳体4。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3固定在壳体4内并包括电机31、蜗杆32、传动轴33和传动带34,电机31与蜗杆32连接并控制蜗杆32转动,电机31通过传动带34控制传动轴33转动,电机31工作时,可分别带动蜗杆32和传动轴33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的传动带34选用的是多楔带,而电机31的输出轴和传动轴33上均设置有对应的多楔带轮,从而实现传动带34的传动。上述的多楔带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采用传动带传动,其传动稳定性好于其他的传动形式,结构更加可靠。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按摩结构1包括齿轮组11和固定在齿轮组11上的第一按摩部12,齿轮组11与蜗杆32啮合并实现第一按摩部12的转动,蜗杆32转动时,通过齿轮组11传动,从而实现第一按摩部12的转动,第一按摩部12转动时,实现揉捏动作,此处的齿轮组11可以为单个齿轮组成,也可以由多个齿轮构成,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按摩部12的转动,具体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选用设计。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按摩结构2包括偏心轮21、底座22和第二按摩部23,传动轴33与偏心轮21连接,偏心轮21与底座22连接,偏心轮21带动底座22做往复运动,底座22上在其径向方向延伸设置连接杆221,连接杆221与第二按摩部23连接,传动轴33转动时,带动偏心轮21转动,使得底座22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接杆221,从而实现第二按摩部23的往复敲打动作。此处的偏心轮21与底座22的连接,采用的是铰接的形式,即偏心轮21转动时,底座22仅沿偏心的轨迹往复运动,而不发生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按摩部12包括转轴121、固定盘122和按摩头123,转轴121与齿轮组11配合,固定盘122固定在转轴121上,按摩头123固定在固定盘122上,按摩头123具有半球形的端部且至少设置有两组。固定盘122转动时,按摩头123可对使用者产生揉捏按摩的效果。优选的,按摩头123设置有四组,且相邻两组的按摩头大小不一致,且高度也不一致。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按摩部23包括一个半球形的敲击部231。敲击部231用于敲击被按摩的部位,半球形的敲击部231,其舒适性较好。敲击部231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形式。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31具有两组输出轴,蜗杆32设置为两组,且这两组蜗杆32分别与上述的两组输出轴固定,第一按摩结构1和第二按摩结构2均设置有两组。

本实施例中的偏心轮21包括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其中,第一连接部211与转轴121同轴设置并与转轴121连接,而第二连接部212相对转轴121为偏心设置,第二连接部212与底座22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部212与底座22连接的具体连接形式为,底座22上开设通孔,第二连接部212与通孔配合,实现与底座22的铰接。

本实施例还包括橡胶缓冲垫13,橡胶缓冲垫13设置在连接杆221上并抵在第二按摩部23上,橡胶缓冲垫13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敲打动作更加柔和。

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轴33是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4内的。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