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止血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66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心内科用止血绷带。



背景技术:

传统的心内科止血方法大都是人工按压方法或者是使用止血带,人工按压方法由于按压时间长,导致按压过程中用力不均匀,容易造成血肿问题,同时也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强度。现有的止血带是通过大面积勒紧止血部位去止血,止血位置不准确,容易造成组织坏死,影响治疗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止血带上设有气囊,通过向气囊充气按压止血部位,但由于气囊压力小,往往止血效果不理想。在临床上也存在一些止血装置,但止血装置成本较高,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使用不便,携带更不便。公告号为205569005U,名称为“一种心内科介入止血器”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止血器,其结构为环形臂套,由两个半圆环组成,两半圆环一端铰接,一端通过连接扣连接,为了支撑压力装置,两半圆环为硬性结构,因此导致此环形臂套直径大小无法调节,不能很好的贴合人体,也不能适用于不同粗细的胳膊,且佩戴后会让病患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舒适方便、准确、止血效果佳的止血绷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内科止血绷带,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一冰袋袋,冰袋袋内装有冰袋,弹性带上表面位于冰袋袋两侧位置分别设有支撑片,支撑片向上一体连接有支撑柱,两侧支撑柱通过一横柱连接,横柱中间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设有把手,下端一体连接一加压片;所述弹性带两端设有对应的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片为塑料硬片或金属硬片。

进一步的,支撑片与冰袋袋距离为1mm-10mm。

优选的,所述冰袋袋、冰袋、加压片均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冰袋袋的直径为1cm-3cm。

优选的,所述冰袋为一次性冰袋。

进一步的,所述冰袋包括外袋和位于外袋内的内袋,外袋内装有生物制剂,内袋装有水。

本实用新型的止血绷带,使用时,首先挤破内袋后将冰袋放入冰袋袋内,接着对准需要止血部位将冰袋按压在止血部位,然后弹性带缠绕通过魔术贴固定,这时旋动把手将螺纹柱向下旋进,将加压片压紧下方冰袋,对止血部位逐渐加压,实现止血。

本实用新型的止血绷带,通过冰袋按压止血,止血快效果好,且止血绷带松紧大小可调,适用于不同的病患,佩戴舒适性好。并且能准确按压止血部位,压力可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快捷,携带方便,适于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带,2冰袋袋,3支撑片,4支撑柱,5横柱,6螺纹孔,7螺纹柱,8把手,9加压片,10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该实施例包括弹性带1,弹性带1为医用弹性绷带,弹性带1两端设有对应的魔术贴10。所述弹性带1下表面(贴紧皮肤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冰袋袋2,冰袋袋2内装有冰袋,优选的,冰袋为一次性冰袋,冰袋包括外袋,在外袋里装有内袋,外袋内装有生物制剂,生物制剂为干燥的小颗粒状,内袋装有水,当需要用的时候,用手挤压内袋,然后内袋破损,水和生物制剂相溶,发生反应成为冰袋,这样的冰袋是一种常见的公知产品,这里不再赘述其原理。在弹性带1上表面紧挨冰袋袋2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支撑片3,支撑片3与冰袋袋2距离为1mm-10mm之间,本实施例优选1mm。支撑片3可为塑料硬片或金属硬片,本实施例优选支撑片3为金属硬片。支撑片3向上一体连接有支撑柱4,两侧支撑柱4通过一横柱5连接,横柱5中间设有螺纹孔6,螺纹孔6内设有螺纹柱7,所述螺纹柱7的上端设有把手8,下端一体连接一加压片9。进一步,优选上述的冰袋袋2、冰袋、加压片9均为圆形,冰袋袋2的直径在1cm-3cm之间,优选冰袋袋2直径为2cm。

本实施例的止血绷带,使用时,首先挤破内袋后将冰袋放入冰袋袋2内,接着对准需要止血部位将冰袋按压在止血部位,然后弹性带1缠绕通过魔术贴10固定,这时旋动把手8将螺纹柱7向下旋进,将加压片9压紧下方冰袋,对止血部位逐渐加压,实现止血。

本实施例的止血绷带,通过冰袋按压止血,止血快效果好,且止血绷带松紧大小可调,适用于不同的病患,佩戴舒适性好。并且能准确按压止血部位,压力可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快捷,携带方便,适于普遍推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