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护车上的固定设备,尤其是一种输液瓶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救护车上通常会放置各种输液瓶,由于输液瓶在车辆移动过程中会晃动,没有专门的固定装置则会造成意外坠落,摔破或输液外溢,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的输液瓶固定架要么结构复杂,要么占用空间较大,这样不仅增加设备成本,而且由于救护车空间有限,不利于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瓶固定器,能够针对不同的输液瓶进行固定,在不适用时也可进行折叠收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瓶固定器,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折叠架,折叠架上设有活动卡箍;所述固定架包括水平框架和竖直框架;所述折叠架包括多组折叠单元,折叠单元由交叉杆铰接而成、且折叠单元下端通过定位块设置在竖直框架上;所述活动卡箍包括设置在每个折叠单元上的左半卡箍、右半卡箍,其中,左半卡箍套在第一横梁的第一套筒中、下端通过第一限位板限位;所述右半卡箍套在第二横梁的第二套筒中、下端通过第二限位板限位。
所述交叉杆上下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交叉杆之间铰接有T型折叠杆。
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多组并排、且与折叠单元交替分布。
所述右半卡箍通过丝杆安装在活动座,活动座通过套环设置在第二套筒中。
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瓶固定器,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固定架、折叠架及活动卡箍,针对不同的输液瓶,可通过调节丝杆进行卡紧。由于折叠架采用交叉杆、连接杆及T型折叠杆,这样可保证在锁紧固定的过程中输液瓶的稳定性,在不需要使用时可进行折叠,腾出更多的空间。另外,由于左半卡箍、右半卡箍均采用套接方式且由限位板进行限位,这样可在救护操作过程中可直接取输液瓶,简单快捷,满足急救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中:固定架1,折叠架2,活动卡箍3,水平框架4,竖直框架5,折叠单元6,交叉杆7,定位块8,左半卡箍9,右半卡箍10,第一横梁11,套筒12,第一限位板13,第二横梁14,套筒15,第二限位板16,连接杆17,T型折叠杆18,丝杆19,活动座20,套环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输液瓶固定器,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上安装有折叠架2,折叠架2上设有活动卡箍3;所述固定架1包括水平框架4和竖直框架5,水平框架4和竖直框架5均由多根支杆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其中将竖直框架5通过螺栓与救护车上连接;所述折叠架2包括多组折叠单元6,多组折叠单元6之间上端分别通过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4连接。多组折叠单元6上端通过第一横梁11与竖直框架5上端连接,下端直接与竖直框架5下端连接。所述折叠单元6包括交叉铰接的交叉杆7,交叉杆7上下端分别铰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与交叉杆7之间铰接有T型折叠杆18,通过设置交叉杆7,可实现装置的可折叠性,通过设置连接杆、T型折叠杆,可使张开过程中支撑部分较为稳定。折叠单元6按一定距离间隔分布,每个折叠单元6 下端通过定位块8设置在竖直框架5的滑槽上,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最低端能形成良好的支撑、定位,避免车辆移动引起折叠单元过大晃动。所述活动卡箍3包括设置在每个折叠单元6的横梁上的左半卡箍9、右半卡箍10,其中,左半卡箍9套在第一横梁11的第一套筒12中、下端通过第一限位板13限位;所述右半卡箍10通过丝杆19安装在活动座20,活动座20通过套环21套在第二横梁14的第二套筒15中、下端通过第二限位板16限位。这样根据不同的输液瓶,旋动丝杆,调节左半卡箍、右半卡箍之间的间距,实现对不同输液瓶的锁紧。由于左半卡箍和右半卡箍均采用套接方式,当需要使用时,可直接向上提起输液瓶即可,这样满足救护车急救时紧急取输液瓶的客观需求,保证急救的每一秒。当不需要固定时,可将折叠架2的T型折叠杆向交叉杆中间的铰点折叠,带动两边的交叉杆靠拢,完成折叠后形成较大空间,固定架可用于放置其他物品。
所述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15分多组并排、且与折叠单元交替分布。这样折叠单元与卡箍互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