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通气孔的旋阀式过滤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6111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通气孔的旋阀式过滤注射针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通气孔的旋阀式过滤注射针头,属于医疗器械用品。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临床使用的针剂多封装在玻璃瓶中,用注射器的针头扎橡胶塞或用砂轮割破玻璃瓶抽取药液时,瓶塞料屑或玻璃粉末会进入注射液中。传统的注射器不具有过滤功能,抽取液体药物时会将这些杂质抽到注射器内并直接注射给患者,从而诱发静脉炎症等疾病。

专利CN103721322A,公开了一种过滤型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和过滤注射针,所述注射针有针管和针座组成,针管安装在上针座的前端,下针座的后端连接到注射器的锥头上,下针座的前端与上针座结合形成吸液入口和注射出口,下针座上安装有止回阀,止回阀在吸液入口的吸液方向及注射出口的注射方向打开,注射出口上安装有过滤器。由于在针座有限的结构尺寸里同时设计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致使两通道都比较狭窄,且止回阀的存在在过液通道前形成障碍,均会影响抽液及推液阻力,致使抽液及推液用力都较常规普通注射针大幅度增大,且抽液时狭小的通过再覆盖过滤膜,进液流速缓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工作时间,致使临床无法接受应用。再者,在抽液和推液时,都要先冲开止回阀形成过液通道,一旦冲开通道,瞬间阻力变小,尤其在推液注射时,不能控制好注射速度,易对患者造成伤害。再者,止回阀的进液止出液结构和出液止进液结构一体,因此在抽液时,进液止出液结构收起会拉动出液止进液结构,造成出液口张开,导致液体会从非过滤通道进入注射器内,使得液体杂质不被完全过滤,致使产品设计理念失去意义。

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目前临床已出现不同物理特性的药物,如皮下注射的部分粉剂药物在只要过程中,为更好的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多采用真空包装。临床注射粉剂药品前,需先用生理盐水溶解配制,即注射器先抽取生理盐水注入粉剂药瓶,此时药物瓶内仍是负压状态,若直接抽取药液比较困难,目前临床解决办法是拔下注射器针管,药瓶内外通过针头形成通道,使得药瓶内恢复至大气压状态,此时用注射器针管抽取药液等量空气注入药瓶内后,抽取药液进行皮下注射。此临床操作存在风险,病房内的空气直接接触药液,存在于空气中的微生物等污染物融入药液,注入人体,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皮下注射前,医护人员要先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因为注射器针筒内径较大,出液口处于针筒中央部位,而气泡易存在于针筒的边缘,很难顺利排净气泡,需要医护人员不断弹动注射器,才能将气泡排出,比较费时费力,增加医护人员的配药时间,同时在排气的同时会排出一定的药液,造成药物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一种带通气孔的旋阀式过滤注射针头,尤其适合临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通气孔的旋阀式过滤注射针头,包括钢针和针座,钢针安装在针座的前端,针座的后端连接到注射器锥头上,针座内设置四通旋转阀,所述四通旋转阀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注射器和钢针相连接,壳体内可旋转的设有球体,球体内设有十字通道,十字通道中一个通道内部垂直设有滤膜,壳体外部设旋头,旋头连接在球体外侧壁上,所述球体内设有与十字通道中心相连接的第五通道,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与第五通道相配合的出气通道,出气通道内设有垂直设有疏水膜。

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五通道,使用时将钢针插入药剂瓶中,旋转旋头使第五通道与针座前端的钢针相配合,这时,十字通道中的一个不带有滤膜的通道与出气通道相配合,可平衡药剂瓶中的气压,使药剂瓶中的气体通过出气通道的疏水膜排出。

所述旋头包括连接部和手柄,连接部的一端与球体的外侧壁相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出壳体与手柄相连接。

所述连接部垂直于十字通道所在平面,所述手柄与连接部相垂直。

所述第五通道设置在十字通道相邻的两个通道的角平分线上,所述出气通道与钢针之间的夹角为45°。

所述第五通道设置在十字通道相邻的两个没设有滤膜的通道的角平分线上。

旋转旋头使第五通道与针座后端的注射器锥头相配合,十字通道的一个不带有滤膜的通道与出气通道相配合,这样可以将外界空气通过出气通道吸入到注射器中。

旋转旋头使十字通道中不带有滤膜的通道两端分别与钢针和注射器锥头相连接,可将注射器内空气通过钢针推出,也可以将药液从药剂瓶中吸入到注射器中。

旋转旋头使十字通道中带有滤膜的通道两端分别与钢针和注射器锥头相连接,可将注射器内药液通过过滤后从钢针排出。

所述出气通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一端与壳体外侧壁相连接,第一部分的另一端与第二部分相连接,第二部分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部分的外径,所述疏水膜超声焊接在第一部分另一端端部,疏水膜的直径等于第二部分的内径。

所述第二部分内部设有圆筒形的固定塞,所述固定塞的长度等于第二部分的长度,所述固定塞的内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部分的内径,所述固定塞的外径等于第二部分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射器内空气排出和平衡药剂瓶内气压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药液过滤完全、安全性高、临床使用便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通气孔的旋阀式过滤注射针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通气孔的旋阀式过滤注射针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钢针 2、针座 3、壳体 4、球体 5、十字通道

6、旋头 7、第五通道 8、滤膜 9、出气通道 10、疏水膜

11、手柄 12、连接部 13、第一部分 14、第二部分 15、固定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通气孔的旋阀式过滤注射针头,包括钢针1和针座2,钢针1安装在针座2的前端,针座2的后端连接到注射器锥头上,针座2内设置四通旋转阀,四通旋转阀包括壳体3,壳体3的两端分别与注射器和钢针1相连接,壳体3内可旋转的设有球体4,球体4内设有十字通道5,十字通道5中一个通道内部垂直设有滤膜8,壳体3外部设旋头6,旋头6连接在球体4外侧壁上,球体4内设有与十字通道5中心相连接的第五通道7,壳体3侧壁上设有与第五通道7相配合的出气通道9,出气通道9内设有垂直设有疏水膜10。

如图2所示,旋头6包括连接部12和手柄11,连接部12的一端与球体4的外侧壁相连接,连接部12的另一端伸出壳体3与手柄11相连接。进一步的,连接部12垂直于十字通道5所在平面,手柄11与连接部12相垂直。

第五通道7在十字通道5相邻的两个通道的角平分线上,出气通道9与钢针1之间的夹角为45°。

更进一步的,第五通道7设置在十字通道5相邻的两个没设有滤膜的通道的角平分线上。

如图1所示,出气通道9包括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第一部分13的一端与壳体3外侧壁相连接,第一部分13的另一端与第二部分14相连接,第二部分14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部分13的外径,疏水膜10超声焊接在第一部分13另一端端部,疏水膜10的直径等于第二部分14的内径。

为了进一步增加疏水膜10的稳定性,可在第二部分14内部设有圆筒形的固定塞15,固定塞15的长度等于第二部分14的长度,固定塞15的内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部分13的内径,固定塞15的外径等于第二部分14的内径。这样通过固定塞15的端部将疏水膜10牢牢的压合固定在第一部分13的另一端端部,在排出气体压力过大时,不易将疏水膜10损坏,导致药液泄露。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根据医护人员个人的操作习惯,自行选择抽液过滤推液不过滤,或抽液不过滤推液过滤。使用时将钢针1插入药剂瓶中,旋转旋头6的手柄11使第五通道7与针座2前端的钢针1相配合,这时,十字通道5中的一个不带有滤膜8的通道与出气通道9相配合,可平衡药剂瓶中的气压,使药剂瓶中的气体通过出气通道9的疏水膜10排出。

旋转旋头6的手柄11使第五通道7与针座2后端的注射器锥头相配合,十字通道5的一个不带有滤膜的通道与出气通道9相配合,这样可以将外界空气通过出气通道9吸入到注射器中。

旋转旋头6的手柄11使十字通道5中不带有滤膜的通道两端分别与钢针1和注射器锥头相连接,可将注射器内空气通过钢针1推出,也可以将药液从药剂瓶中吸入到注射器中。

旋转旋头6的手柄11使十字通道5中带有滤膜8的通道两端分别与钢针1和注射器锥头相连接,可将注射器内药液通过过滤后从钢针1排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