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530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架,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正常使用,又便于进行眼睛调节能力和眼肌训练的眼镜架。



背景技术:

当下,全民近视发病率日益增高,特别是儿童及青少年、学生近视不容忽视,对于近视的防控,目前眼肌操训练与字母表操训练是眼视光行业医疗防控近视的主要有效手段与方法,这两种好的方法,因医疗机构的局限性与具体操作实施所要求的工具、器材、环境的固有苛刻性、不方便性,最终导致普及困难,使得这两种防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性受到限制,使得近年来近视发病率日益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镜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眼镜架,包括眼镜框1、眼镜腿2和连接两个眼镜框1的眼镜横梁3,同时,在眼镜框1 的框圈上设有训练用的指示部件4,指示部件4沿着眼镜框1框圈的圆周方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眼镜架还包括L型连接杆5和视近调节点6,连接杆5的一端与眼镜横梁3相连,另一端与视近调节点6相连。

更优选地,眼镜横梁3上设有转动轴7,连接杆5通过转动轴7与眼镜横梁3连接。这样可以使连接杆5左右方向旋转,在不进行眼睛调节能力与眼肌训练使用时,可以使视近调节点6旋转至侧方,不影响眼镜正常使用功能,此转动轴可确保普通眼镜使用功能与眼部锻炼快捷转换。

优选地,连接杆5与眼镜横梁3以插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连接杆5与眼镜横梁3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地,连接杆5与眼镜横梁3通过卡槽或卡扣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示部件4在两个眼镜框内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指示部件4通过滑槽与眼镜框1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示部件4朝向眼镜框1的内部或外部。

优选地,所述指示部件4的数量为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融合了眼睛调节能力锻炼与眼肌锻炼两种技术,即有普通眼镜架正常的使用功能,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眼睛调节能力与眼肌锻炼。适用于屈光不正、斜弱式、眼肌不灵活、不协调,眼镜调节能力及双眼视功能弱的人群,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眼视光学训练方法中难以普及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难题,具有眼镜的普通使用功能与眼部锻炼快捷转换的特性,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简洁、易操作,方便,应用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中眼镜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眼镜框;2、眼镜腿;3、眼镜横梁;4、指示部件;5、连接杆;6、视近调节点; 7、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以下详细说明不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中眼镜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知,该眼镜架由左右两个眼镜框1,连接在眼镜框1两端外侧的眼镜腿2,连接两个眼镜框1的眼镜横梁3,通过转动轴7与眼镜横梁3活动连接的L型指示部件4以及连接在指示部件4末端的视近调节点6。其中,指示部件4为L型,其长端与眼镜横梁3上的转动轴7连接,短端与视近调节点6连接。指示部件4一共八个,左右镜框中各四个,每个镜框的上下各两个指示部件4。指示部件4位于眼镜框1的框圈内部。

在使用时,佩戴眼镜后眼睛按四个指示部件作一定的规律转动,指示部件4能有效进行眼外肌训练,达到伸展收缩六条眼外肌的作用,使六条眼外肌更加协调、灵活,对因长时间视近工作造成的眼疲劳,有着明显的缓解改善。以近视眼为例,操作时双眼平视不小于5米远外的目标,一段时间后,收回目光盯住视近调节点6一段时间,反复此过程可随时锻炼眼睛调节三联动,使眼睛远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达到健眼目的。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