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病人气道湿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道湿化: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痰痂一旦形成,可阻塞支气管,使气道阻力增大,引起周围性呼吸困难、窒息。气管切开容易感染,置管时间过长,易造成气管黏膜缺血坏死,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气道湿化显得十分重要。
现有的气道湿化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湿化后的气体在螺纹管存在液化凝结现象:时间久了之后,凝结形成的液体可能顺着螺纹管回流至病人气道,会对病人造成伤害。
2、湿化后的气体流速不可控:流速过快或过缓、湿化不足或过度、氧浓度过高,都不利于病人的健康恢复。如:湿化不足会引发病人痰液粘稠,不容易吸引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鸣声,导管可有痰痂形成,病人可能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等;湿化过度会引发病人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增多,患者频咳嗽,烦躁不安,可出现发绀、SpO2下降及心率、血压的改变。
3、湿化后的气体温度不可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增加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人气道湿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病人气道湿化装置,它包括湿化罐,与湿化罐连接的螺纹管,以及通过氧气表接头与湿化罐连接的氧气表,湿化罐内插有吸水管,螺纹管的末端分别引出下垂支管和水平支管,所述下垂支管连接接水杯,所述水平支管连接病人气道;所述下垂支管设置于螺纹管的最低点,介于水平与垂直的交界处;下垂支管与接水杯通过螺纹接口连接。
更优的,下垂支管与接水杯的连接处通过密闭带紧固密闭。
优选的,所述接水杯的下端设置有铁块。
在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管的管体外包裹有加热带,加热带上连接有电源线和温度调节按钮;在螺纹管未被加热带包括的下端管体上设置有温度计。
在更优的实施例中,氧气管接头的上方与氧气表连接段设置有进氧管,进氧管受氧气开关控制其通断。
在更优的实施例中,氧气管接头的下方与湿化罐连接段设置有氧气浓度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接水杯设置在螺纹管的最底端,螺纹管内的蒸汽凝结后形成液体并汇流至接水杯内,有效地避免了液体回流至病人气道。
优选的实施例中,密闭带保证了整个气道湿化装置的密闭性与无污染性,当接水杯中储存的水需要倒出时,卸下密闭带即可拧开接水杯。
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铁块的重量确保接水杯连接的下垂支管所处的水平面低于螺纹管的最底端。
改进方案中,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痰液的粘稠度,基于氧气浓度调节阀通过氧气的流量调节来控制湿化的效果,避免湿化不足和湿化过度对病人造成的伤害。
另一个改进方案中,医护人员基于温度计所显示温度,通过温度调节按钮控制螺纹管内气体的温度为病人气道所适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和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结合图1,一种病人气道湿化装置,它包括湿化罐1,与湿化罐1连接的螺纹管2,以及通过氧气表接头3与湿化罐1连接的氧气表11,湿化罐1内插有吸水管12,螺纹管2自然垂下,其末端分别引出下垂支管2-1和水平支管2-2,所述下垂支管2-1连接接水杯6,所述水平支管2-2连接病人气道;所述下垂支管2-1设置于螺纹管2的最低点,介于水平与垂直的交界处;下垂支管2-1与接水杯6通过螺纹接口连接。接水杯6设置在螺纹管2的最底端,螺纹管2内的蒸汽凝结后形成液体并汇流至接水杯6内,有效地避免了液体回流至病人气道。
在更优的实施方式中,下垂支管2-1与接水杯6的连接处通过密闭带7紧固密闭。密闭带7保证了整个气道湿化装置的密闭性与无污染性。
实施例2:结合图2,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病人气道湿化装置,所述接水杯6的下端设置有铁块9,通过铁块9的重量确保接水杯6连接的下垂支管2-1所处的水平面低于螺纹管2的最底端。
实施例3:结合图1,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病人气道湿化装置,氧气管接头3的上方与氧气表11连接段设置有进氧管4,进氧管4受氧气开关10控制其通断;氧气管接头3的下方与湿化罐1连接段设置有氧气浓度调节阀5(基于公式:吸氧浓度(%)=21+4×氧流量 (l/min)来控制氧浓度大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痰液的粘稠度,基于氧气浓度调节阀5通过氧气的流量调节来控制湿化的效果,避免湿化不足和湿化过度对病人造成的伤害:唯有当湿化满意时,即使是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病人,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从而保证有效的呼吸道分泌物引流,确保使用人工气道的病人气道通畅。
实施例4:结合图3,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病人气道湿化装置,所述螺纹管2的管体外包裹有加热带8,加热带8上连接有电源线8-1和温度调节按钮8-2;在螺纹管2未被加热带8包括的下端管体上设置有温度计10;医护人员基于温度计10所显示温度,通过温度调节按钮8-2控制螺纹管2内气体的温度为病人气道所适宜(温度调节方法可以是通过调节按钮8-2来改变加热带8的内阻阻值,从而改变加热带8的温度,此方法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以往对病人气道进行湿化时,或采取对湿化罐1直接进行加热,但此方法加热后的气体到了螺纹管2末端后,温度不能保持且无法控制。本实施例中,对螺纹管2进行包裹加热,管内气体可保持并可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示出了加热带8的一段,实际中根据需要可以是多段组合包裹或整段包裹,图3所示结构仅为公众理解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不应视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5:结合图4,如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病人气道湿化装置,所述螺纹管2的管体外包裹有加热带8,加热带8上连接有电源线8-1和温度调节按钮8-2;在螺纹管2未被加热带8包括的下端管体上设置有温度计10。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如实施例3和实施例5相结合,构成如图4所示的一个新的实施例6,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