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短波电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208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短波电疗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短波电疗机。



背景技术:

超短波电疗机是应用高频电对患者肌体进行治疗的仪器。其作用主要是超短波电流通过电容电极以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人体作为输出回路的一部分,电力线通过人体组织使肌体患部的分子和离子在其平行位置上移动,并相互摩擦而产生内热效应,这种效应使患者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达到止痛、解痉、消炎等治疗目的,适用于鼻炎、结膜炎、咽喉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现有的超短波电疗机通常使用硅橡胶电极板,在临床使用时发现,硅橡胶电极板很难完全接触到病患部位,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得定定的坐着并双手扶紧硅橡胶电极板才能接触好,这对于年纪太小的患者以及治疗时间较长的大龄患者都不是很方便,疗效也会相应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超短波电疗机,可实现电极板的有效固定,使电极板与病患部位紧密接触,保证电疗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短波电疗机,包括电疗机本体、输出线及电极板,所述电疗机本体与电极板之间通过输出线相连; 所述电极板上设置有用于将电极板固定于病患部位的粘胶片和/或真空吸边,所述粘胶片和/或真空吸边固定于电极板与病患部位的接触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粘胶片为环状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真空吸边内设有真空槽且所述真空槽上连通有抽真空设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抽真空设备为气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真空吸边与电极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极板的外沿设置有凸槽,所述真空吸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槽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真空吸边通过凹槽套设于所述电极板的凸槽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真空吸边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超短波电疗机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输出线及电极板的方向治疗臂,所述方向治疗臂的一端与电疗机本体固定,另一端与电极板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输出线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绝缘层及用于对输出线进行支撑定位的定位层。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超短波电疗机在电极板上设置有定位件(粘胶片和/或真空吸边),通过定位件可实现电极板的有效固定,使电极板与病患部位紧密接触,保证电疗效果。其中,定位件可以为固定于电极板与病患部位的接触面上的粘胶片,通过粘胶片自身的粘性可实现电极板与病患部位的紧密接触,方便可靠。定位件还可以为固定于电极板与病患部位的接触面上的真空吸边,通过对真空吸边进行抽真空处理,可实现电极板与病患部位的紧密接触,方便可靠。

同时,本实用新型超短波电疗机中输出线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绝缘层及用于对输出线进行支撑定位的定位层,具体地,通过将绝缘层包覆与输出线外侧可防止输出线高频漏电炽伤人体,通过定位层的定型功能,可实现输出线及电极板的有效定位。

另外,本实用新型超短波电疗机还包括用于支撑输出线及电极板的方向治疗臂,具体地,方向治疗臂与输出线为分体式设置,可有效减轻输出线的负担,提高输出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短波电疗机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极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输出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超短波电疗机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参见图1,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超短波电疗机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电疗机本体1、输出线2及电极板3,所述电疗机本体1与电极板3之间通过输出线2相连。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极板3上设置有用于将电极板3固定于病患部位的定位件(4,5),所述定位件(4,5)固定于电极板3与病患部位的接触面上。通过定位件(4,5)可实现电极板3的有效固定,使电极板3与病患部位紧密接触,保证电疗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件(4,5)可以为粘胶片4,优选为导电粘胶片。所述粘胶片4固定于电极板3与病患部位的接触面上,并通过粘胶片4自身的粘性实现电极板3与病患部位的紧密接触,方便可靠。

更佳地,所述粘胶片4为环状结构,可使电极板3四周的受力一致,从而有效保证电极板3与病患部位的全方位定位。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定位件(4,5)还可以为真空吸边5,所述真空吸边5固定于电极板3与病患部位的接触面上,并通过对真空吸边5进行抽真空处理实现电极板3与病患部位的紧密接触,方便可靠。

具体地,所述真空吸边5内设有真空槽5a且所述真空槽5a上连通有抽真空设备,所述抽真空设备优选为气囊。电疗前,患者佩戴电极板3,先用手掐紧气囊以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将电极板3置于病患部,并将电极板3及真空吸边5与病患处贴合,使真空吸边5内的真空槽5a与病患处形成密闭腔体;最后,松开气囊使真空吸边5内的真空槽5a形成负压状态,从而将电极板3稳稳地固定于病患部。电疗后,用手掐紧气囊以将减小真空吸边5内真空槽5a的真空度,从而将真空吸边5及电极板3从病患部取出。

进一步,所述真空吸边5与电极板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清洗、消毒,灵活性强。具体地,所述电极板3的外沿设置有凸槽3a,所述真空吸边5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槽3a相适配的凹槽5b,所述真空吸边5通过凹槽5b套设于所述电极板3的凸槽3a上,易于拆卸。所述真空吸边5优选由弹性材料制成,可通过弹性将电极板3紧急地包裹与真空吸边5内。

如图5所示,所述输出线2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绝缘层2a及用于对输出线2进行支撑定位的定位层2b。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绝缘层2a包覆与输出线2外侧可防止输出线2高频漏电炽伤人体;同时,通过定位层2b的定型功能,可实现输出线2及电极板3的有效定位,其中,定位层2b内设有金属或其它定位材料。

参见图6,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超短波电疗机的第二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超短波电疗机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输出线2及电极板3的方向治疗臂6,所述方向治疗臂6的一端与电疗机本体1固定,另一端与电极板3固定,其中,方向治疗臂6与输出线2为分体式设置,可有效减轻输出线2的负担,提高输出线2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