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55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医院在进行消毒时,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工具,如将医疗器具浸泡在装有消毒液的容器内,对其进行消毒,但该种方式,因消毒液无法有效的流动,且消毒后的病菌无法被带走,导致消毒效果不佳,给后续医疗器具使用带来极大的影响,此外传统的消毒装置,也无法进行定时消毒,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消毒装置,无法有效达到消毒效果以及无法定时消毒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包括壳体、定时器、药水罐、水泵、水管、连接管、套筒、引流腔体、放置筒、隔板、筒盖、密封盖、引流罐、排水管、电磁阀,所述的定时器位于壳体左侧上端,所述的定时器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药水罐位于壳体内部右侧,所述的药水罐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水泵位于药水罐左侧上端,所述的水泵与药水罐螺纹相连,所述的水管位于水泵右侧,所述的水管与水泵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水泵左侧,所述的连接管与水泵螺纹相连,所述的套筒位于壳体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套筒与壳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套筒与连接管螺纹相连,所述的引流腔体位于套筒内部,所述的放置筒位于套筒内壁,所述的放置筒与套筒活动相连,所述的隔板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隔板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于放置筒内部,所述的隔板与放置筒焊接相连,所述的筒盖位于放置筒前端,所述的筒盖一端与放置筒转动相连,且所述的筒盖另一端与放置筒卡扣相连,所述的密封盖位于放置筒顶部,所述的密封盖与放置筒焊接相连,所述的引流罐位于壳体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引流罐与壳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引流罐与套筒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水管位于引流罐左侧下端,所述的排水管与引流罐螺纹相连,所述的电磁阀位于排水管中端,所述的电磁阀与排水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左侧上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壳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内部下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壳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药水罐前端还设有观察板,所述的观察板与药水罐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药水罐顶部还设有水罐盖,所述的水罐盖与药水罐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套筒内壁还设有若干数量的第一漏水孔,所述的第一漏水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套筒底端和引流罐顶端还均设有避空孔,所述的避空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放置筒四周、隔板内部以及筒盖内部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第二漏水孔,所述的第二漏水孔为圆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使用前,医护人员首先将水罐盖旋转而出,再将消毒液倒入药水罐内,再将水罐盖重新旋入药水罐,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握住密封盖,将放置筒整体抽出,因筒盖与放置筒为卡扣相连,医护人员可打开筒盖,将所需消毒医疗器具放置在隔板上,再将筒盖转动关闭,然后便可将放置筒重新插入到套筒内,再打开开关,使电磁阀与水泵同步开启,即电磁阀开启后,使得排水管处于畅通状态,同步,水泵将药水罐内的消毒液通过水管吸入,再通过连接管排入到套筒内部引流腔体,然后消毒液通过第一漏水孔以及第二漏水孔,即消毒液进入到放置筒内部与医疗器具相互接触,此时通过消毒液的作用,对医疗器具进行有效的消毒,同时因重力作用,当消毒液对医疗器具消毒完后,便会通过避空孔进入到引流罐内,然后通过引流罐流入到排水管,再从排水管对外界排出即可,此外,医护人员还可根据需要,预先设定定时器时间,当定时器到达设定时间后,通过定时器的作用,使得水泵关闭,即使得消毒液停止对医疗器具消毒,同时,因电磁阀打开的作用,使多余消毒液从排水管部位流出,即使得医疗器具能够有效的沥干,该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能够对医疗器具进行液体流动消毒,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医疗器具消毒的效果,此外还能够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定时,从而满足了临床多种使用需要,同时,因观察板材质为透明PVC,从而使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板看清药水罐内的消毒液剩余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及时添加,蓄电池是为了给水泵、定时器以及电磁阀进行能量供应,使得该装置能够无线使用,因蓄电池与水泵、定时器以及电磁阀都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

附图说明

图1是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放置筒抽出状态剖视图;

图4是套筒横向截面视图。

壳体1、定时器2、药水罐3、水泵4、水管5、连接管6、套筒7、引流腔体8、放置筒9、隔板10、筒盖11、密封盖12、引流罐13、排水管14、电磁阀15、开关101、蓄电池102、观察板301、水罐盖302、第一漏水孔701、避空孔702、第二漏水孔9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包括壳体1、定时器2、药水罐3、水泵4、水管5、连接管6、套筒7、引流腔体8、放置筒9、隔板10、筒盖11、密封盖12、引流罐13、排水管14、电磁阀15,所述的定时器2位于壳体1左侧上端,所述的定时器2与壳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药水罐3位于壳体2内部右侧,所述的药水罐3与壳体2螺纹相连,所述的水泵4位于药水罐3左侧上端,所述的水泵4与药水罐3螺纹相连,所述的水管5位于水泵4右侧,所述的水管5与水泵4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6位于水泵4左侧,所述的连接管6与水泵4螺纹相连,所述的套筒7位于壳体1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套筒7与壳体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套筒7与连接管6螺纹相连,所述的引流腔体8位于套筒7内部,所述的放置筒9位于套筒7内壁,所述的放置筒9与套筒7活动相连,所述的隔板10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隔板10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于放置筒9内部,所述的隔板10与放置筒9焊接相连,所述的筒盖11位于放置筒9前端,所述的筒盖11一端与放置筒9转动相连,且所述的筒盖11另一端与放置筒9卡扣相连,所述的密封盖12位于放置筒9顶部,所述的密封盖12与放置筒9焊接相连,所述的引流罐13位于壳体1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引流罐13与壳体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引流罐13与套筒7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水管14位于引流罐13左侧下端,所述的排水管14与引流罐13螺纹相连,所述的电磁阀15位于排水管14中端,所述的电磁阀15与排水管14螺纹相连,所述的壳体1左侧上还设有开关101,所述的开关101与壳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壳体1内部下端还设有蓄电池102,所述的蓄电池102与壳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药水罐3前端还设有观察板301,所述的观察板301与药水罐3一体相连,所述的药水罐3顶部还设有水罐盖302,所述的水罐盖302与药水罐3螺纹相连,所述的套筒7内壁还设有若干数量的第一漏水孔701,所述的第一漏水孔701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套筒7底端和引流罐13顶端还均设有避空孔702,所述的避空孔702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放置筒9四周、隔板10内部以及筒盖11内部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第二漏水孔901,所述的第二漏水孔901为圆形通孔。

该烧伤科用多功能医疗器具消毒装置,使用前,医护人员首先将水罐盖302旋转而出,再将消毒液倒入药水罐3内,再将水罐盖302重新旋入药水罐3,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握住密封盖12,将放置筒9整体抽出,因筒盖11与放置筒9为卡扣相连,医护人员可打开筒盖11,将所需消毒医疗器具放置在隔板10上,再将筒盖11转动关闭,然后便可将放置筒9重新插入到套筒7内,再打开开关101,使电磁阀15与水泵4同步开启,即电磁阀15开启后,使得排水管14处于畅通状态,同步,水泵4将药水罐3内的消毒液通过水管5吸入,再通过连接管6排入到套筒7内部引流腔体8,然后消毒液通过第一漏水孔701以及第二漏水孔901,即消毒液进入到放置筒9内部与医疗器具相互接触,此时通过消毒液的作用,对医疗器具进行有效的消毒,同时因重力作用,当消毒液对医疗器具消毒完后,便会通过避空孔702进入到引流罐13内,然后通过引流罐13流入到排水管14,再从排水管14对外界排出即可,此外,医护人员还可根据需要,预先设定定时器2时间,当定时器2到达设定时间后,通过定时器2的作用,使得水泵4关闭,即使得消毒液停止对医疗器具消毒,同时,因电磁阀15打开的作用,使多余消毒液从排水管14部位流出,即使得医疗器具能够有效的沥干,同时,因观察板301材质为透明PVC,从而使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板301看清药水罐内的消毒液剩余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及时添加,蓄电池102是为了给水泵4、定时器2以及电磁阀15进行能量供应,使得该装置能够无线使用,因蓄电池102与水泵4、定时器2以及电磁阀15都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