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9832阅读:2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固定效果好,使用方便的桡骨远端骨折夹板。



背景技术:

骨折复位后会发生再移位,因骨骼在折断并移位时,骨骼折断的形状已有向移位方向移位的倾向,移位侧骨膜撕裂,移位路径上的软组织遭受损伤,就形成了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复位后的骨骼存在着通过这些薄弱环节循原有移位径路再移位的倾向。伤侧远段肢体的重量和肌肉牵拉促使发生再移位。小夹板是中西医结合外固定治疗骨折的成就之一,小夹板固定技术是骨折外固定技术中一种较常用的方法。现代研究表明,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原理是将小夹板和纸压垫的固定力与束带的约束力相结合,达到骨折端复位、制动的目的,重新恢复肢体内部动力的平衡。夹板固定后,通过扎带、夹板、压垫的综合作用,能控制造成骨折端成角、旋转、分离等再移位的活动,又保留对向挤压以利骨折愈合的活动。

手腕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受伤者中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跌倒后手掌着地所致。骨折多发生在桡骨远端近关节2cm处。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腕关节将遗有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以及关节疼痛等症状,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诊治时必须做到正确的复位、良好的固定。手腕骨折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主要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虽然保守治疗可以做到早期的关节功能锻炼,但由于保守治疗有骨折固定不牢固之虑,骨折可能发生再移位,而导致治疗的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桡骨远端骨折后,骨折固定不牢固,导致治疗失败的问题,提供一种固定效果好,使用方便的桡骨远端骨折夹板。

本实用新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包括前、后和左、右两组共四块夹板,其特征在于每块夹板前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囊,四个气囊长度相同,任意一个气囊的长度不超过夹板长度的一半,两组夹板上的气囊相互连接,即前、后夹板上的两个气囊通过气管连接,左、右夹板上的两个气囊通过另一气管连接。

在治疗桡骨患者远端骨折时,首先将四块夹板包裹在患者前臂与腕部的连接部位,然后在患者前臂处,用固定带将夹板紧紧固定在患者前臂上,然后根据患者具体骨折位置,选择前、后夹板或内、外夹板的气囊进行充气,利用相对应位置的两个气囊固定桡骨远端的骨折处,能够提供很好的固定效果,还能避免其他气囊同时充气造成的骨折移位,提高患者恢复效果。

所述的两组夹板其相邻两块夹板背面上均设置有气嘴,两个气嘴分别与两组夹板气囊的气管连接,通过设置在夹板背面的气嘴为两个气囊进行充气,提高充气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夹板,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将四块夹板分成相对的两组,根据患者具体骨折位置,对每组夹板上的气囊进行单独充气,更好的提供固定效果,而且能够避免其他气囊同时充气造成的骨折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夹板1,气囊2,气嘴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包括前、后和左、右两组共四块夹板1,其特征在于每块夹板1前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囊2,四个气囊2长度相同,任意一个气囊2的长度不超过夹板1长度的一半,两组夹板1上的气囊2相互连接,即前、后夹板1上的两个气囊2通过气管连接,左、右夹板1上的两个气囊2通过另一气管连接。两组夹板1其相邻两块夹板1背面上均设置有气嘴3,两个气嘴3分别与两组夹板1气囊2的气管连接,通过设置在夹板1背面的气嘴3为两个气囊2进行充气,提高充气便捷性。

在治疗桡骨患者远端骨折时,首先将四块夹板1包裹在患者前臂与腕部的连接部位,然后在患者前臂处,用固定带将夹板1紧紧固定在患者前臂上,然后根据患者具体骨折位置,选择前、后夹板1或内、外夹板1的气囊2进行充气,利用相对应位置的两个气囊2固定桡骨远端的骨折处,能够提供很好的固定效果,还能避免其他气囊2同时充气造成的骨折移位,提高患者恢复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