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7302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应用的便于贴合的口腔插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临床上急救复苏、抢救呼吸肌麻痹和手术麻醉、开放气道中最常用的方法,而对经口腔气管插管的安全固定是插管成功的保证,目前,大多采用胶布固定的方法,同时,为了防止病人牙齿啮合破坏插管,还会在口腔内放置牙垫。操作方法是插管插入口腔后,将牙垫及插管用胶布缠绕,再将胶布粘合在面颊部。但是,当手术部位临近口周部位时,无法在面颊部处使用胶布进行固定。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医护人员在手术现场用胶布在插管的适当部位缠绕起一个凸起,将该凸起部位放入患者的口中。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也浪费了胶布。并且,由于每个人的口腔大小不一样,有的病人状态也不同,如有昏迷的患者,因此,口腔插管不能很好的与病人的口腔相匹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贴合的的口腔插管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便于贴合的口腔插管固定装置,为一块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体由第一块状体和第二块状体构成,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分别具有各自的接合面,在各自的接合面的中心部位分别具有与口腔插管对应的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在接合面上对合固定于口腔插管的适当部位。并且,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具有压片,橡胶层,弹簧片以及控制器,其中,压片被口腔夹住,当压片受到较大压力时,即压片即将完全压入到块状体中时,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弹簧片收缩橡胶层,使得块状体与口腔咬合舒适;当压片受到较小压力时,即压片外漏较大时,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弹簧片放松橡胶层。

优选的是,所述块状体设有牙垫部。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凹面设有凸点。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直径略小于插管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块状体及所述第二块状体的连接方式为榫接、粘接、卡扣相接或钳式夹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在各自的接合面上涂敷一层压敏胶,所述压敏胶上粘贴一层保护膜。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块状体的接合面具有至少一个卯眼,所述第二块状体的接合面具有至少一条榫头,所述榫头压入所述卯眼内使所述第二块状体和第一块状体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个块状体的相互固接形成口腔插管的固定装置,两个块状体夹紧插管固定于插管上,操作简便、牢固安全、舒适且美观,防止皮肤过敏,减少管道移位,减少护理工作量,确保病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实施例1横切剖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实施例2横切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榫接结构径切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粘接结构径切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卡扣连接结构径切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钳式夹接结构径切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块状体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便于贴合的口腔插管固定装置,为一适合人体口腔大小并外表圆滑的块状体1,所述块状体至少由两部分构成,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块状体2和第二块状体3,所述第一块状体2和所述第二块状体3分别具有各自的接合面,在各自的接合面的中心部位分别具有与口腔插管对应的半圆形凹槽4,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在接合面上对合固定于口腔插管5的适当部位。

凹槽4的凹面可设有凸点(或刺)41,凸点41作用于插管5的外壁,起加强固定的作用,优选凹槽4的直径略小于对应的插管5的直径,这样扣合后会起到夹紧的作用。为了防止病人牙齿啮合破坏插管,所述块状体1可设有牙垫部11。

如图7所示,第一块状体2及第二块状体3的机构包括压片21,橡胶层22,弹簧片23以及控制器24,其中,弹簧片23的上下两侧都连接有橡胶层,橡胶层22在两个块状体的内外表面内,压片21当被口腔夹住,当压片受到较大压力时,即压片即将完全压入到块状体中时,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4,控制器24控制弹簧片23收缩橡胶层22,使得块状体与口腔咬合舒适;当压片受到较小压力时,即压片外漏较大时,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4,控制器24控制弹簧片23放松橡胶层22,使得块状体与口腔咬合舒适。

第一块状体2及第二块状体3可采用多种可拆分结构的连接方式固接于插管上,如榫接、粘接、卡扣相接或钳式夹接。

榫接。在第一块状体的接合面具有至少一个卯眼61,所述第二块状体的接合面具有至少一条榫头62,所述榫头压入所述卯眼内使所述第二块状体和第一块状体连接在一起。

粘接。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在各自的接合面上涂敷一层压敏胶,所述压敏胶上粘贴一层保护膜7,撕掉保护膜7后将二者粘合连接。压敏胶可以涂敷于接合面的平面部分,也可以在凹槽的凹面也涂敷压敏胶。如果凹面部分涂敷压敏胶,则凹面上不设置凸点。或者直接采用胶布将第一块状体2及第二块状体3压紧缠绕粘接在一起。

还可以采用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如在第一块状体2及第二块状体3的外侧设置子母扣8,通过卡扣连接。或者采用发夹的原理,第一块状体2及第二块状体3通过夹柄9及弹簧实现钳式夹接。

在临床应用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插管的适当位置,将本装置的两部分对合固定于插管上,然后放入病人的口中,不再需要胶布固定。经过临床试用,本装置操作简便、牢固安全、舒适且美观,防止皮肤过敏,减少管道移位,减少护理工作量,确保病人的安全。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