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3715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



背景技术:

一些对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需要装入胶囊壳中制成胶囊,现有胶囊包装盒/板简单,每当服用有剩余并在保质期内可能以后继续服用时,总会因为胶囊后面的覆盖膜残缺不全而不清楚是什么药或者用法用量,直接扔掉造成了很大浪费。而且,家中有婴幼儿时,不小心拿到容易抠破覆盖膜而误食。此外,老人或快节奏生活工作的年轻人,不方便仔细去看使用说明,老人视力不好对胶囊后面的用法用量难以辨识,而年轻人则更喜欢直接、简单、直观的服用指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胶囊包装板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包装板和第二包装板,在所述第一包装板和所述第二包装板上均设有多个胶囊放置腔,所述第一包装板和所述第二包装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包装板和所述第二包装板之间设有折叠线;在所述第一包装板内侧的边沿设有多个凹槽;在所述第二包装板内侧的边沿设有与所述的多个凹槽相对应的多个凸起。

在每个所述胶囊放置腔的下方均设有干燥防腐剂放置腔。

在所述第一包装板和所述第二包装板的外侧均设有缓冲腔;在所述缓冲腔内填充有缓冲材料。

在所述第一包装板和所述第二包装板的外侧表面均设有包装层。

所述包装层包括密封层、抗菌层、防水层、纸基层和印刷层;所述抗菌层和所述纸基层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水层的两侧;所述密封层设置在所述抗菌层远离所述防水层的一侧;所述印刷层设置在所述纸基层远离所述防水层的一侧;所述密封层靠近所述胶囊放置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通过在第一包装板和第二包装板之间设置折叠线,使其能够对折,节省空间;在第一包装板和第二包装板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凹槽和凸起,使在第一包装板和第二包装板对折后能够卡合,将包装层包裹在里面,可有效防止幼儿误拆包装层而发生误食胶囊的事故发生。

2.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在每个胶囊放置腔的下方均设有干燥防腐剂放置腔,相比于现有胶囊干燥防腐剂集中放置,能使每个胶囊均能得到有效的干燥和防腐。

3.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通过设置缓冲腔,可有效防止胶囊因受到冲击而发生损坏。

4.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通过在包装层上设置密封层、抗菌层、防水层,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防水、抗菌的功能,且环保无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装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误食的胶囊包装板,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包装板1和第二包装板4,在所述第一包装板1和所述第二包装板4上均设有多个胶囊放置腔2,在每个所述胶囊放置腔2的下方均设有干燥防腐剂放置腔21,通过对每个胶囊分开独立干燥防腐,使胶囊的干燥防腐效果更佳。每个所述胶囊放置腔2的内表面均设有纤维涂层,所述纤维涂层由玉米淀粉纤维组成。

所述第一包装板1和所述第二包装板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包装板1和所述第二包装板4之间设有折叠线3;在所述第一包装板1内侧的边沿设有多个凹槽11;在所述第二包装板4内侧的边沿设有与所述的多个凹槽11相对应的多个凸起41。所述的多个凹槽11均为条形凹槽,所述的多个凸起41均为条形凸起。

通过在第一包装板1和第二包装板4之间设置折叠线3,使其能够对折,节省空间;在第一包装板1和第二包装板4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凹槽11和凸起41,使在第一包装板1和第二包装板4对折后能够卡合,将包装层6包裹在里面,可有效防止幼儿误拆包装层而发生误食胶囊的事故发生。

在所述第一包装板1和所述第二包装板4的外侧均设有缓冲腔5;在所述缓冲腔5内填充有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为PE塑料、PU泡棉、PORON泡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第一包装板1和所述第二包装板4的外侧表面均设有包装层6。

如图3所示,所述包装层6包括密封层61、抗菌层62、防水层63、纸基层64和印刷层65;所述抗菌层62和所述纸基层64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水层63的两侧;所述密封层61设置在所述抗菌层62远离所述防水层63的一侧;所述印刷层65设置在所述纸基层64远离所述防水层63的一侧;所述密封层61靠近所述胶囊放置腔2。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防水、抗菌的功能,且环保无毒。

在所述缓冲腔5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包装层6相同的纸基层64和印刷层65,在印刷层65上印刷有相同的胶囊食用说明书,对于用量可用大写字体表示,从而即使包装层6撕去较多而使说明不完整,难易辨别,也有缓冲腔5外侧的食用说明书做指导,避免了胶囊的浪费和合理而科学的服用。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