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样针及取液配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08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加样针及取液配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样针及取液配液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医药行业经常需要对各种试剂进行提取和配制等操作,传统的方法是人工进行取液配液。但是人工取液配液的效率极低,而且人工测量时,测量数据的读数误差较大。

如果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取液配液,由于机械设备基本都是刚性结构,而且设备的定位的精度有限,容易发生吸液管与存储试剂的试剂瓶相互接触后,驱动机构依然驱动洗液管继续运动,以至于吸液管与试剂瓶激烈碰撞导致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样针,能有效防止针管与硬物激烈碰撞以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液配液设备,能有效防止针管与硬物激烈碰撞以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加样针,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针管、滑动块、限位块、挡片和光电传感器,所述针管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端靠近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滑动块之间还设有弹簧;

所述挡片的一端与所述针管连接,所述挡片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轴线与所述针管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具体地,当针管触碰到取液槽、清洗槽、污水槽或配液槽等的槽底或者其他物体,依靠弹簧的弹力作用,加样针即可发挥其防碰撞功能。当针管碰到硬物,例如取液槽的底部,针管和挡片停止往下运动,驱动机构继续带动光电传感器继续往下运动,当挡片离开光电传感器的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之间的区域时,光电感应器发出信号给控制设备,使驱动机构停止动作,当针管往上运动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片复位,挡片重新回到光电传感器的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之间的区域。如此一来,加样针就可以起到防止碰撞的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管包括竖管和横管,所述竖管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挡片与所述横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针管为直管,所述挡片与所述直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竖管贯穿所述第一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包括下盖,所述下盖的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光电传感器和限位块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的槽底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针管贯穿所述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滑动块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上,所述第一滑动部在垂直于所述滑动块的滑动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滑动部在垂直于所述滑动块的滑动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在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方向上,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二通孔滑动连接。

具体地,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底部与所述下盖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的底部连接有旋转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和第一电机,所述升降杆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绕所述升降杆的中心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升降杆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升降杆平行,所述升降杆上设有带轮,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升降杆通过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下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升降杆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转鼓、皮带和升降台;

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转鼓之间设有皮带,所述升降台与所述皮带的一侧连接;

所述升降台与所述升降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升降杆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导轨,所述升降台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液配液设备,包括以上任一种所述的加样针,还包括注射泵;所述注射泵与所述针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取液配液设备还包括控制设备、取液槽、清洗槽、污水槽和配液槽,所述取液槽、清洗槽、污水槽和配液槽位于所述针管的下方,且取液槽、清洗槽、污水槽和配液槽到升降杆的水平距离等于竖管到升降杆的水平距离,所述注射泵与所述针管远离所述取液槽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注射泵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加样针,通过光电传感器与弹簧的联合作用,可以有效防止针管与硬物激烈碰撞以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加样针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加样针的部分零部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加样针的部分零件爆炸示意图。

图1~图4中:

1、上盖;2、下盖;3、针管;4、第一电机;5、升降杆;6、转鼓;7、升降台;8、第二电机;9、导轨;10、挡片;11、限位块;12、滑动块;13、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加样针,包括上盖1、下盖2和旋转升降机构,上盖1和下盖2之间还设有针管3、滑动块12、限位块11、挡片10和光电传感器13。针管3包括竖管和横管,竖管与滑动块12固定连接,横管与挡片10连接;滑动块12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端靠近限位块11;限位块11与凹槽滑动连接,限位块11与滑动块12之间还设有弹簧;光电传感器13上设有具有一定间隔距离的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挡片10的一端与针管3的横管连接,挡片10的另一端位于光电传感器13的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之间;光电传感器13和限位块11与下盖2固定连接,限位块11上设有第一通孔,竖管贯穿第一通孔与横管连接。限位块11的两端设有安装孔,螺栓或者螺丝贯穿安装孔将限位块11与下盖2进行连接。

下盖2上位于限位块11的下方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槽底设有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孔的轴线方向上,限位槽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滑动块12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凹槽设置在第一滑动部上,第一滑动部在垂直于滑动块12的滑动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滑动部在垂直于滑动块12的滑动方向上的横截面积。第一滑动部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第二滑动部与第二通孔滑动连接。

旋转升降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升降杆5和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与升降杆5平行,升降杆5上设有带轮,输出轴与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电机4与升降杆5之间还可以通过齿轮连接,当驱动第一电机4时,第一电机4带动升降杆5绕升降杆5的轴线转动。

旋转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第二电机8、转鼓6、皮带、导轨9和升降台7。第二电机8与所转鼓6之间设有皮带,升降台7与皮带的一侧连接;升降台7与升降杆5连接;升降台7靠近导轨9的一侧设有滑槽,滑槽与导轨9滑动连接。当启动第二电机8时,第二电机8带动升降台7沿导轨9进行上下运动。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与升降杆5在一条直线上,输出轴的一端与升降杆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4设置在升降机构上。

如果对第一电机4或者第二电机8预设设定的参数有误或者与实际不匹配,导致针管3触碰到硬物,本实施例中的加样针即可发挥其防碰撞功能。当针管3碰到硬物,例如取液槽的底部,针管3和挡片10停止往下运动,第二电机8继续带动光电传感器13往下运动,当挡片10离开光电传感器13的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之间的区域时,光电感应器发出信号给控制设备,使第二电机8停止动作,当驱动第二电机8使针管3往上运动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片10复位,挡片10重新回到光电传感器13的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之间的区域。如此一来,加样针就可以起到防止碰撞的功能。

于其它实施例中,针管3为直管,挡片10的一端设置在直管上,另一端位于挡片10的另一端位于光电传感器13的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之间。

实施例二

一种取液配液设备,包括实施例一的加样针和注射泵,注射泵与针管3连接;取液配液设备还包括控制设备、取液槽、清洗槽、污水槽和配液槽,取液槽、清洗槽、污水槽和配液槽位于针管3的下方,且取液槽、清洗槽、污水槽和配液槽到升降杆5的水平距离等于竖管到升降杆5的水平距离,注射泵与针管3远离取液槽的一端相连,控制设备与注射泵电气连接。

具体地,首先是取液操作。在控制设备上输入需要的试制种类以及各种试剂相应的体积,控制设备驱动第一电机4带动针管3转动相应的角度,使针管3移动至对应的试剂所在的取液槽的正上方。根据针管3的长度和取液槽的高度预设针管3下上运动时第二电机8所需的转动时间或者其他控制参数,通过驱动第二电机8,就可以使针管3上下运动的距离为预设距离。启动第二电机8,使其带动针管3往下运动至针管3进入取液槽底部,然后停止第二电机8。控制设备根据输入的该试剂所需要的体积使注射泵吸取等体积的试剂。

接着是配液操作。驱动第二电机8使针管3往上运动至针管3的底部离开取液槽。接着启动第一电机4,使针管3转动到配液槽的正上方,再驱动第二电机8,使针管3的底部靠近配液槽,然后驱动注射泵,将注射泵中的试剂注射进配液槽中。

然后是清洗操作。驱动第二电机8使针管3往上运动至针管3的底部离开配液槽。接着启动第一电机4,使针管3转动到清洗槽的正上方,再驱动第二电机8,使针管3的底部进入配液槽,然后驱动注射泵,将清洗槽中的清洗液吸入。然后驱动第二电机8使针管3往上运动至针管3的底部离开清洗槽。接着启动第一电机4,使针管3转动到污水槽的正上方,再驱动第二电机8,使针管3的底部靠近污水槽,然后驱动注射泵,将注射泵中的清洗液注射进污水槽中。如此重复1次、2次、3次或者多次,使注射泵与针管3得到清洗。

于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在控制设备上的输入内容进行一次到多次取液、配液。但是每次取液之前应该先进行清洗操作。

如果对第一电机4或者第二电机8预设设定的参数有误或者与实际不匹配,导致针管3触碰到取液槽、清洗槽、污水槽或配液槽的槽底或者其他物体,本实施例中的加样针即可发挥其防碰撞功能。当针管3碰到硬物,例如取液槽的底部,针管3和挡片10停止往下运动,第二电机8继续带动光电传感器13往下运动,当挡片10离开光电传感器13的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之间的区域时,光电感应器发出信号给控制设备,使第二电机8停止动作,当驱动第二电机8使针管3往上运动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片10复位,挡片10重新回到光电传感器13的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之间的区域。如此一来,加样针就可以起到防止碰撞的功能。

于本实施例中,针管3的下端设有液位感应器,当针管3插进试剂中时,液位感应器感应到试剂,然后让第二电机8停止运动,防止针管3继续运动至试管底部,破坏试管。随着试管3中的试剂被吸入注射泵,试管3中的液面逐渐下降,驱动第二电机8使针管3随着液面下降而往下运动,以保证针管3能持续与液面接触。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