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226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及(/或)美容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



背景技术:

目前,皮肤是人体与环境间的天然屏障和沟通桥梁。大面积暴露于外部环境的皮肤组织,可能因为多种因素(如烧伤、机械创伤、紫外辐射、慢性疾病等)造成皮肤组织缺损和功能丧失。目前,基于皮肤修复的研究已是当前皮肤组织工程领域的重要议题。理想的皮肤修复产品应该同时满足材料、结构、营养成分等要求。在材料上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如可降解性、降解产物无细胞毒性),能粘附并调控细胞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在结构上具备高孔隙率和适宜的孔径尺寸,为细胞粘附、细胞外基质再生、空气交换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还应包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促进皮肤的生长,再生和修复。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全血经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产生的血小板浓缩物。PRP在被激活的过程中能够释放大量的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β2(TGF-β1、β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以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等。这些细胞因子通过多因子的协调作用,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调节成纤维细胞及其他间叶组织来源细胞外基质如胶原与纤维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促进局部毛细血管的生成等生物学功能。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可以刺激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够调节细胞新陈代谢,对表皮细胞介导的胶原合成和分泌具有调控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够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促进毛细血管生产。

壳聚糖是一种良好的人工皮肤支架制备材料,属于天然多糖大分子。壳聚糖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再生、抗菌止血等生物学功能,同时壳聚糖带有密度较高的正电荷,能有效诱导细胞粘附,明显改善材料的细胞亲和性。加速Ⅲ胶原蛋白的分泌从而促进了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的形成。然而,由于高分子量的CS降解速度过于缓慢,超过12周,且降解过程之中,由于材料逐渐的崩坍,并不能持续提供给细胞和组织一个稳定的生长模板。

硼酸盐生物活性纤维(Borate Glass,BG)最初发现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诱导骨生成能力。最新研究表明,生物活性纤维可以促进血管生成,这对于应用于组织再生和软组织创伤修复至关重要。同时,与其他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类似,硼酸盐生物活性纤维降解能力突出,在4-6周时间内可被探测到完全降解。细菌纤维素作为独立的材料已经使用在外科烧伤病人的创伤修复中并已获得了优良的治疗效果。相比较于其他的材料,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硅胶等,细菌纤维素具有类似于皮肤的网状结构和类似于皮肤的机械支持力,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只需要简单的细菌培养就可以形成外形可控的水合胶,低于胶原蛋白的免疫排异性等优点。

目前用于医学美容的相关产品主要有:

1)血小板源性生物活性物质凝胶、悬液或冻干粉:目前在临床医疗、整形美容等领域或医疗机构被使用,通常以手术植入、注射或微针导入等微创的方式给药。既往,上述血小板源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常以新鲜制备的凝胶(或胶冻)状物或含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物质悬液等形式通过植入、注射或微针等方式即时给药,它们应在体内进一步释放并发挥功效作用。当前,为了克服上述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性质不稳定,易降解失效,难以长时间保存等因素导致的一些应用限制,已有相关冻干粉制品见诸报道。如CN104906052A申请公开的一种自体PRP血小板部分冻干粉、PRP血浆部分冻干粉及氯化钙激活后PRP冻干粉的制备方法。

2)重组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冻干粉:市场上已有重组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冻干粉产品,如含有重组EGF、FGF等细胞因子生物活性物质的冻干粉。

3)目前已有一些由生物材料制备而成的生物敷料:如由纤维素制备的面膜;由壳聚糖制备的止血粉,由硼酸盐制备的骨组织修复材料等。其主要特点是生物材料单一,功能性较低,生物相容性较低。如一种与重组的细胞因子相结合后,细胞因子容易降解失活,不利于细胞因子生物学功能的发挥。CN1872022A公开了一种由木葡糖酸醋杆菌在椰子水中静置培养而得到细菌纤维素凝胶面膜,可以认为此凝胶面膜是均质的。CNI02525837A公开了一种含有虾青素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最终成型的面膜为机械切剖,易导致膜的不均匀性。CN204814985U公开了一种皮肤修复敷料,内层是由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再生蚕丝蛋白多孔材料,中层是一种类似海绵的高分子层,外层为由聚氨酷无纺布构成。

针对目前已有产品,如何生产一种具有促进皮肤创面修复、促进皮肤或毛发新生、抗皮肤光老化和和减少疤痕形成等多种生物学功效并且使用便捷舒适、依从性好、实用性强的修复套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复套装可广泛用于促进皮肤和/或毛发新生,改善皮肤质量或日常皮肤保养,促进皮肤损伤、皱纹或疤痕修复,促进伤口愈合等,使用便捷舒适、依从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其包括盒体、可开启的盒盖、修复单元和位于盒体内部的凹槽,所述修复单元位于凹槽内;所述修复单元包括生物敷料修复单元和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修复单元。

本实用新型中的生物敷料修复单元包括纳米生物敷料,所述纳米生物敷料优选自纤维素纳米生物敷料、壳聚糖纳米生物敷料或硼酸盐纳米生物敷料,通过利用生物敷料修复单元,其解决了目前材料组成单一、生物相容性高低不一、应用范围较窄,其所携带的生物活性成分种类单一且性质不稳定,导致生物学功能有限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生物敷料修复单元由上到下依次为剥离层、功能层和支撑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功能层和支撑层形状相同,例如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椭圆形或长方形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功能层与支撑层尺寸相同,所述剥离层完全覆盖剥离层与功能层的接触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功能层具有孔,所述孔的直径为50-100nm,例如50nm、60nm、70nm、80nm、85nm、90nm、95nm、100nm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1-3mm,例如1mm、1.2mm、1.5mm、2mm、2.2mm、2.5mm、3mm等;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0.5-1.5mm,例如0.5mm、0.6mm、0.8mm、1mm、1.2mm、1.3mm、1.5mm等;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1.5-3.5mm,例如1.5mm、1.6mm、1.8mm、2mm、2.2mm、2.5mm、2.8mm、3mm、3.5mm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层为医用高分子聚氨酯层;所述剥离层为轧花膜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修复单元含有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其中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可以由PRP中的血小板经超声破碎后而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修复套装还包括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专用溶媒储存单元和溶液喷雾单元;所述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专用溶媒储存单元和溶液喷雾单元位于盒体的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专用溶媒储存单元含有所述冻干粉溶媒,其优选自无菌水、丙三醇、丙二醇、透明质酸或薄荷醇等,经过过滤除菌、分装等工艺制备而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溶液喷雾单元可以采用喷雾瓶,例如容量为10ml的无菌喷雾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修复套装的盒体内可以设置有四个凹槽,其中第一凹槽用于安放生物敷料修复单元;第二凹槽用于安放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修复单元;第三凹槽用于安放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专用溶媒储存单元;第四凹槽用于安放溶液喷雾单元;除了可以设置这四个凹槽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成对增加的设计。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复套装在使用时,生物敷料中的功能层与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结合使用发挥功效,可广泛用于促进皮肤和/或毛发新生,改善皮肤质量或日常皮肤保养,促进皮肤损伤、皱纹或疤痕修复,促进伤口愈合等,使用便捷舒适、依从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的内含物示意图,其中1-生物敷料修复单元,2-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修复单元,3-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专用溶媒储存单元,4-溶液喷雾单元;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内生物敷料修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5-剥离层,6-功能层、7-支撑层;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内生物敷料修复单元的剖视图,其中5-剥离层,6-功能层、7-支撑层。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其由盒体、可开启的盒盖、修复单元和位于盒体内部的凹槽组成,修复单元为生物敷料修复单元1和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修复单元2,分别安放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

生物敷料修复单元1具有三层结构,其由上到下依次为剥离层5、功能层6和支撑层7,功能层6和支撑层7均为正方形,剥离层5完全覆盖剥离层5与功能层6的接触面;功能层6具有孔径为60nm的孔;功能层的厚度为1mm,支撑层7的厚度为1mm,剥离层5的厚度为1.5mm。

生物敷料修复单元中的剥离层5为轧花膜层,功能层6为纤维素、壳聚糖和硼酸盐复合生物膜,支撑层7为医用高分子聚氨酯层。

本实施例的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其使用方法包括:

(1)提供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专用溶媒,利用其将修复套装中的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进行溶解,形成溶液;

(2)提供喷雾瓶,利用其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均匀喷至修复套装中撕去剥离层的生物敷料上,即可用于促进皮肤和/或毛发新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其由盒体、可开启的盒盖、修复单元和位于盒体内部的凹槽组成,修复单元为生物敷料修复单元1和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修复单元2,分别安放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

生物敷料修复单元1具有三层结构,其由上到下依次为剥离层5、功能层6和支撑层7,功能层6和支撑层7均为长方形,剥离层5完全覆盖剥离层5与功能层6的接触面;功能层6具有孔径为100nm的孔;功能层的厚度为2mm,支撑层7的厚度为1.5mm,剥离层5的厚度为2mm。

生物敷料修复单元中的剥离层5为轧花膜层,功能层6为纤维素、壳聚糖和硼酸盐复合生物膜,支撑层7为医用高分子聚氨酯层。

本实施例的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其使用方法包括:

(1)提供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专用溶媒,利用其将修复套装中的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进行溶解,形成溶液;

(2)提供喷雾瓶,利用其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均匀喷至修复套装中撕去剥离层的生物敷料上,即可用于改善皮肤质量或日常皮肤保养。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其由盒体、可开启的盒盖、修复单元、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专用溶媒储存单元、溶液喷雾单元和位于盒体内部的凹槽组成,修复单元为生物敷料修复单元1和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修复单元2,分别安放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专用溶媒储存单元和溶液喷雾单元分别安放于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内。

生物敷料修复单元1具有三层结构,其由上到下依次为剥离层5、功能层6和支撑层7,功能层6和支撑层7均为椭圆形,剥离层5完全覆盖剥离层5与功能层6的接触面;功能层6具有孔径为50nm的孔;功能层的厚度为1.5mm,支撑层7的厚度为1.2mm,剥离层5的厚度为2mm。

生物敷料修复单元中的剥离层5为轧花膜层,功能层6为纤维素、壳聚糖和硼酸盐复合生物膜,支撑层7为医用高分子聚氨酯层。

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修复单元采用5ml西林瓶,其内装有1ml的冻干粉,其专用溶媒储存单元采用5ml西林瓶,其内装有3ml的专用溶媒。

本实施例的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修复套装,其使用方法包括:

(1)利用修复套装中的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专用溶媒将修复套装中的含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冻干粉进行溶解,形成溶液;

(2)利用修复套装中的喷雾瓶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均匀喷至修复套装中撕去剥离层的生物敷料上,即可用于促进皮肤损伤、皱纹或伤疤修复。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复套装可广泛用于促进皮肤和/或毛发新生,改善皮肤质量或日常皮肤保养,促进皮肤损伤、皱纹或疤痕修复,促进伤口愈合等,使用便捷舒适、依从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特征,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