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0940发布日期:2018-09-29 04:2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过插入到形成于血管、胆管、胰管等体内管腔的狭窄部或者堵塞部来对狭窄部或者堵塞部进行扩张,从而确保血液、胆汁(胆液)、胰液等的流动的气囊导管。



背景技术:

若在血管、胆管、胰管等体内管腔形成狭窄部或者堵塞部,则血液、胆汁(胆液)、胰液等的流动变差。一直以来,作为治疗这种狭窄部或者堵塞部的方法,广泛推行使用了气囊导管的治疗方法。

气囊导管主要由作为扩张体的气囊、紧固于气囊的基端的外管、以及插入到气囊与外管的内部的内管构成。为了使导丝插通而使用内管,为了使用于对气囊进行扩张的液体(造影剂、生理盐水等)流通而使用设于外管与内管之间的扩张管腔。

一般地,气囊导管以将气囊折叠于内管的外周的状态,插入到血管、胆管、胰管等体内管腔,在插入到狭窄部或者堵塞部之后,在狭窄部或者堵塞部扩张。

在此,在以将气囊折叠于内管的外周的状态插入时,为了使气囊迅速地插入到狭窄部或者堵塞部,优选极力降低气囊与体内管腔的摩擦力。

另一方面,在使气囊在狭窄部或者堵塞部扩张时,为了将气囊可靠地固定于狭窄部或者堵塞部,优选极力增大气囊与狭窄部或者堵塞部的摩擦力。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气囊导管:在气囊的收缩状态下,具有低的滑动摩擦系数,而且在气囊的膨胀状态下,具有高的滑动摩擦系数。

具体而言,在气囊的收缩状态下,将表面整体作为低摩擦系数的区域,将高摩擦系数的区域配置在气囊的折叠内部。另一方面,在气囊的膨胀状态下,使配置于气囊的折叠内部的高摩擦系数的区域在表面表露出来,通过该高摩擦系数的区域将气囊固定于狭窄部或者堵塞部。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囊导管中,需要在气囊的剖面圆周上交替地配置低摩擦系数的区域和高摩擦系数的区域,并且在气囊的收缩状态下,必须将表面整体作为低摩擦系数的区域、将高摩擦系数的区域配置在气囊的折叠内部,因此存在气囊的制造工序复杂之类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囊导管中,如上所述,必须在气囊的剖面圆周上交替地配置低摩擦系数的区域和高摩擦系数的区域,因此也存在不能自由地配置低摩擦系数的区域和高摩擦系数的区域之类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4635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事情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导管,为了在气囊收缩时,能够使气囊迅速地插入至狭窄部或者堵塞部,在气囊扩张时,将气囊可靠地固定于狭窄部或者堵塞部,能够将高摩擦系数的区域(以下记述为凸凹区域)自由地配置在气囊上,而且能够简单地制造这种气囊,并且,在折叠气囊时,能够不对凸凹区域和其以外的区域进行区别地自由折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案是一种气囊导管,其具备气囊,该气囊具有:在表面具有凸凹区域的基体层;以及对该基体层的表面进行包覆的涂敷层,上述气囊导管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气囊扩张前,上述气囊的表面因上述涂敷层而平滑,在上述气囊扩张了时,上述气囊的表面因上述基体层的上述凸凹区域而成为凸凹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第2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凸凹区域在上述基体层形成于与长轴方向垂直的剖面圆周整体。

并且,本发明的第3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或者第2方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气囊扩张了时,通过上述涂敷层的表面破裂而使上述气囊的表面成为凸凹形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气囊导管,具备气囊,该气囊具有:在表面具有凸凹区域的基体层;以及对该基体层的表面进行包覆的涂敷层,在气囊扩张前,气囊的表面因涂敷层而平滑,在气囊扩张了时,气囊的表面因基体层的凸凹区域而成为凸凹形状,因此能够在气囊上自由地配置凸凹区域,并且能够简单地制造这种气囊。

另外,在折叠气囊时,能够不对凸凹区域和其以外的区域进行区别地自由折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气囊导管,在本发明的第1方案中,凸凹区域在基体层形成于与长轴方向垂直的剖面圆周整体,因此除了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气囊导管的效果以外,与患部的位置无关地,能够容易地固定气囊。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的气囊导管,在本发明的第1方案或者第2方案中,在气囊扩张了时,通过涂敷层的表面破裂而使气囊的表面成为凸凹形状,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将气囊固定到患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气囊收缩时)整体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使图1的气囊稍微扩张的状态的a-a剖面的图。

图3是表示改变图1的气囊的折叠状态并使其稍微扩张的状态的a-a剖面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气囊扩张时)整体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气囊扩张时)的凸凹区域的说明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气囊扩张时)的凸凹区域的说明图。

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气囊扩张时)的凸凹区域的说明图。

图10是图9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气囊收缩时)整体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使图1的气囊稍微扩张的状态的a-a剖面的图,图3是表示改变图1的气囊的折叠状态并使其稍微扩张的状态的a-a剖面的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气囊扩张时)整体的概略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气囊扩张时)的凸凹区域的说明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在图1中,气囊导管1例如是为了对形成于血管、胆管、胰管等体内管腔的狭窄部或者堵塞部进行治疗而使用的气囊导管。气囊导管1主要包括气囊3、外管7、接合管9、内管11以及前端片5。此外,图1表示使气囊3收缩的状态。

对狭窄部或者堵塞部进行扩张的气囊3由树脂制的部件构成,气囊3的前端安装部16紧固于内管11的前端和前端片5,气囊3的基端安装部12紧固于外管7的前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囊3的前端安装部16覆盖并紧固于前端片5以及内管11的前端(参照图4),但也可以夹入并紧固于内管11的前端与前端片5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囊3的基端安装部12紧固于外管7的前端的外周,但也可以紧固于外管7的前端的内周。

外管7是构成为了对气囊3进行扩张而用于供给造影剂、生理盐水等液体的扩张管腔23的管状的部件。外管7从前端侧开始依次包括前端外管部19、导丝端口部14、中间外管部13、以及基端外管部17。前端外管部19以及中间外管部13是由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聚烯烃、聚酯、聚酯弹性体等树脂构成的管。导丝端口部14是紧固前端外管部19、中间外管部13、以及内管11的部分。

在前端外管部19插入内管11,在前端外管部19与内管11之间形成上述的扩张管腔23。

基端外管部17是称为所谓海波管的金属制的管状部件。基端外管部17的前端插入于中间外管部13的基端而被紧固。在该基端外管部17的基端,安装有接合管9。若从能够安装于接合管9的加压器(未图示)供给用于对气囊3进行扩张的造影剂、生理盐水等液体,则液体通过扩张管腔23而对气囊3进行扩张。

此外,基端外管部17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不锈钢(sus304)、ni-ti合金等超弹性合金。

内管11形成用于在内部插入导丝的导丝管腔21。另外,内管11的基端通过紧固于外管7的导丝端口部14而形成基端侧导丝端口25。

内管11的前端紧固于前端片5以及气囊3的前端安装部16。前端片5是具有外径朝向前端而逐渐减小的锥形状的外形的部件,由柔软的树脂形成。形成前端片5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但能够使用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等。

前端片5是紧固于导丝管腔21的前端的筒状的部件,在其前端形成前端侧导丝端口27(参照图4)。

在内管11,且在气囊3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具有放射线不透过性的标识器18(参照图4),以便在放射线照射下能够把握气囊3的位置。

在基端外管部17的前端的内周面安装有加强体15。加强体15是剖面为圆形且直径朝向前端变细的锥形状的金属制的线材。加强体15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能够使用不锈钢(sus304)、ni-ti合金等超弹性合金。

加强体15从基端外管部17的前端通过中间外管部13以及基端侧导丝端口25延伸至前端外管部19的前端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体15的前端未固定于外管7以及内管11,但也可以将加强体15的前端夹入外管7与内管11而进行固定。

在此,再次对气囊3进行详细说明。

图2表示使气囊3从将垂直于导管1的长轴方向的剖面的周围分割成六部分并折叠的状态稍微扩张后的状态。

如图2所示,气囊3包括:三层构造的基体部3x,其在由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等构成的第一基体层3a的表面层叠由其它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等构成的第二基体层3b,并在该第二基体层3b的表面层叠由聚酰胺树脂等构成的第三基体层3c而成;以及涂敷于该基体部3x的表面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透明质酸等的涂层剂3d。

另外,如图2所示,就气囊3的基体部3x的表面而言,与气囊导管1的长轴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周围整体呈凸凹形状,在气囊3扩张前,在基体部3x涂敷了涂层剂3d的状态下,气囊3的表面是平滑的。

此外,就本实施方式中的基体部3x而言,第一基体层3a以及第二基体层3b的表面是平滑的,第三基体层3c的表面为凸凹形状,但并不限于该形态,只要基体部3x的表面呈凸凹形状,则也可以是第一基体层3a呈凸凹形状、第二基体层3b以及第三基体层3c是平滑的,也可以是第一基体层3a、第二基体层3b以及第三基体层3c全部呈凸凹形状。

但是,如后文所述,在气囊3扩张了时,为了使气囊3的表面显著地呈凸凹形状,优选至少与涂层剂3d的下层相邻的第三基体层3c为凸凹形状。

此外,基体层中的凸凹形状能够利用涂敷等表面涂敷法、砂垫层等物理的粗面化处理以及放电处理等在树脂膜的制造工序中一般进行的各种方法来形成。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基体部3x是第一基体层3a、第二基体层3b以及第三基体层3c的三层构造,但也可以是两层构造,也可以是一层构造。

但是,若考虑气囊3的耐压、膨胀(扩张)状态以及降落(收缩)状态,如今,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为三层构造。

此外,就本实施方式的气囊3而言,与导管1的长轴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周围整体呈凸凹形状,在基体部3x涂敷了涂层剂3d的状态下,气囊3的表面是平滑的,因此能够自由地折叠气囊3。

例如,与图2不同,图3表示使气囊3从将与导管1的长轴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周围分割成四部分来折叠的状态稍微扩张后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将与导管1的长轴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周围分割成四部分或者分割成六部分来折叠气囊3,但并不限于此,气囊3能够以自由的形态折叠。

接着,对将气囊3扩张了的状态进行说明。

若对本实施方式的气囊3进行扩张,则如图5所示,在气囊3的表面呈现出凸凹区域p。本实施方式中的凸凹区域p仅形成于气囊3的最大扩张幅度的区域,在气囊3的制造上,在适合于在气囊整体形成凸凹区域的情况下,也可以直至气囊3的前端安装部16以及/或者气囊3的基端安装部12形成有凸凹区域p。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气囊3如上所述由在平滑的第一基体层3a及第二基体层3b的表面形成有凸凹形状的第三基体层3c而成的基体部3x、以及涂敷在该基体部3x的表面的涂层剂3d构成,但在使气囊3扩张了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气囊3的表面因基体部3x的凸凹区域而与涂层剂3d一起成为凸凹形状。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1的凸凹区域p形成于气囊3的最大扩张幅度的区域,但也可以如上所述,将凸凹区域p从气囊3的最大扩张幅度的区域延长至气囊3的前端安装部16以及/或者气囊3的基端安装部12,也可以形成于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或者第三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所示的区域等任意的区域。

另外,关于凸凹区域p的形状,也能够自由地设定。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1,具备气囊3,该气囊3具有在表面具有凸凹区域p的基体部3x、以及对该基体部3x的表面进行包覆的涂层剂3d,在气囊3扩张前,气囊3的表面因涂层剂3d而平滑,在气囊3扩张了时,气囊3的表面因基体部3x的凸凹区域p而成为凸凹形状,因此为了在气囊3收缩时,使气囊3迅速地插入狭窄部或者堵塞部,在气囊3扩张时,将气囊3可靠地固定于狭窄部或者堵塞部,因而能够在气囊3上自由地配置凸凹区域p。

但是,在遍及与气囊导管1的长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整体地形成凸凹区域p的情况下,与患部的位置无关,发挥能够容易固定气囊3这样的特有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1,能够简单地制造如下气囊,即,在气囊3收缩时,使气囊3迅速地插入至狭窄部或者堵塞部,在气囊3扩张时,将气囊3可靠地固定于狭窄部或者堵塞部。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1,在折叠气囊3时,气囊3的表面是平滑的,因此能够不区别凸凹区域p和其以外的区域地自由折叠。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气囊扩张时)的凸凹区域的说明图,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图7中,气囊导管31基本上与气囊导管1相同,仅气囊不同。

首先,气囊33的凸凹区域q与气囊3的凸凹区域p不同。即,气囊3的凸凹区域p遍及与气囊导管1的长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整体而形成,而且在气囊导管1的长轴方向上形成于最大扩张幅度区域整体,对此,如图8所示,气囊33的凸凹区域q遍及与气囊导管31的长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整体而形成,而且,如图7所示,在气囊导管31的长轴方向,每个规定间隔地形成于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部位)。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3由在平滑的第一基体层3a及第二基体层3b的表面形成有凸凹形状的第三基体层3c而成的基体部3x、以及涂敷于该基体部3x的表面的涂层剂3d构成,就气囊3的表面而言,在气囊3扩张前,因涂层剂3d而平滑,在气囊3扩张了时,基体部3x的凸凹区域p上推涂层剂3d,从而成为凸凹形状。

针对于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囊33由在平滑的第一基体层33a及第二基体层33b的表面形成有凸凹形状的第三基体层33c而成的基体部33x、以及涂敷于该基体部33x的表面的涂层剂33d构成,就气囊33的表面而言,在气囊33扩张前,因涂层剂33d而平滑(与图2以及图3相同),在气囊33扩张了时,基体部33x的凸凹区域q突破涂层剂33d的表面而突出,从而成为凸凹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未直接表示气囊33收缩的状态,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图2以及图3所示,将与导管31的长轴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周围分割成四部分或者分割成六部分来折叠气囊33,当然,并不定于此,能够以自由的形态折叠。

另外,就气囊33的表面而言,在气囊33收缩的状态下,因涂层剂33d而平滑。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31,在气囊33扩张了时,基体部33x的凸凹区域q突破涂层剂33d的表面,从而气囊33的表面成为凸凹形状,因此能够将气囊33更加容易地固定到患部。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气囊扩张时)的凸凹区域的说明图,图10是图9的d-d剖视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图9中,气囊导管41也基本上与气囊导管1相同,仅气囊不同。

首先,气囊43的凸凹区域r与气囊3的凸凹区域p不同。即,气囊3的凸凹区域p遍及与气囊导管1的长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整体而形成,而且在气囊导管1的长轴方向上形成于最大扩张幅度区域整体,对此,如图10所示,气囊43的凸凹区域r形成于与气囊导管41的长轴方向垂直方向的剖面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部位),而且如图9所示,在气囊导管41的长轴方向上形成于最大扩张幅度区域整体。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3由在平滑的第一基体层3a及第二基体层3b的表面形成有凸凹形状的第三基体层3c而成的基体部3x、以及涂敷于该基体部3x的表面的涂层剂3d构成,就气囊3的表面而言,在气囊3扩张前,因涂层剂3d而平滑,在气囊3扩张了时,基体部3x的凸凹区域p上推涂层剂3d,从而成为凸凹形状。

针对于此,第三实施方式的气囊41由在平滑的第一基体层43a及第二基体层43b的表面形成有凸凹形状的第三基体层43c而成的基体部43x、以及涂敷于该基体部43x的表面的涂层剂43d构成,就气囊43的表面而言,在气囊43扩张前,因涂层剂43d而平滑,在气囊43扩张了时,基体部43x的凸凹区域r突破涂层剂43d的表面而突出,从而成为凸凹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未直接表示气囊43收缩的状态,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图2以及图3所示,将与导管41的长轴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周围分割成四部分或者分割成六部分来折叠气囊43,当然,并不限于此,能够以自由的形态折叠。

另外,就气囊43的表面而言,在气囊43收缩了的状态下,因涂层剂43d而平滑。

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41,在气囊43扩张了时,基体部43x的凸凹区域r突破涂层剂43d的表面,从而气囊分表面成为凸凹形状,因此能够将气囊43更加容易地固定到患部。

符号的说明

1、31、41—气囊导管,3、33、43—气囊,5—前端片,7—外管,9—接合管,11—内管,12—基端安装部,13—中间外管部,14—导丝端口部,15—加强体,16—前端安装部,17—基端外管部,18—标识器,19—前端外管部,21—导丝管腔,23—扩张管腔,25—基端侧导丝端口,27—前端侧导丝端口。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气囊导管,其具备气囊,该气囊具有:

在表面具有凸凹区域的基体层;以及

对该基体层的表面进行包覆的涂敷层,

上述气囊导管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气囊扩张前,上述气囊整体的表面因上述涂敷层而平滑,

在上述气囊扩张了时,上述气囊的表面因上述基体层的上述凸凹区域而成为凸凹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凹区域在上述基体层形成于与长轴方向垂直的剖面圆周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气囊扩张了时,上述涂敷层的表面破裂,由此上述气囊的表面成为凸凹形状。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权利要求1明确了“气囊整体的表面在气囊扩张前因涂敷层而平滑”。

在引用例的文献1:jp2011-513005a、文献2:jp9-501598a、文献3:jp2015-213623a、文献4:jp2010-537680a中,未记载本申请权利要求1的“气囊整体的表面在气囊扩张前因涂敷层而平滑这一点”。

本申请权利要求1的发明“在气囊扩张前,气囊整体的表面因涂敷层而平滑,在气囊扩张了时,气囊的表面因基体层的凸凹区域而成为凸凹形状”,由此在气囊收缩时,使气囊迅速地插入至狭窄部或者堵塞部,在气囊扩张时,将气囊可靠地固定于狭窄部或者堵塞部,因此能够在气囊上自由地配置凸凹区域,而且,在折叠气囊时,起到能够不区别凸凹区域和其以外的区域地自由折叠的作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