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519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血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一边通过单一的穿刺针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背景技术:

一般,在血液净化治疗时,采用用于使已采取的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再次将其返回到体内的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主要由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构成,该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可与比如具有中空丝膜(血液净化膜)的透析器(血液净化机构)连接。另外,一边通过血液回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通过透析器而对其进行净化,由此,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但是,在称为所谓的单针双泵法的血液净化方法中,采用下述的方式而进行,在该方式中,在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经由y字形管安装单一的穿刺针(单针),并且分别在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上分别设置挤压型的血液泵。另外,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通过使2个血液泵交替地正转驱动,通过血液回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另外,由于上述已有技术不涉及文献公知发明,故没有应记载的已有技术文献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过去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具有下述的问题。

由于在血液净化治疗前,通常进行将预充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以对其进行清洗的预充步骤,故在开始血液净化治疗时(脱血时),必须要求将血液回路内的预充液置换为血液。但是,在脱血时,为了不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导入到患者的体内,必须在比如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附近设置排出预充液的排出口,在流过该排出口的液体从预充液切换为血液时,关闭该排出口,结束脱血。

然而,在过去的血液净化装置中,由于通过目视而把握时刻,该时刻为,流过排出口的液体从预充液切换为血液的时刻,在此时刻,医务人员等必须快速地关闭排出口,转到血液净化治疗,故在脱血时必须要求医务人员的监视和作业。具有谋求脱血时的自动化困难的问题。另外,针对采用穿刺针与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分别连接的所谓的双针方法的血液净化装置、或采用具有单一的穿刺针使血液泵专门地仅仅设置于动脉侧血液回路上的所谓的单针单泵方法的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液泵,比如可经由从透析器而排出排液的透析液排出管线,从血液回路中而排出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但是,由于在采用所谓的单针双泵方法的血液净化装置中,于静脉侧血液回路中设置第2血液泵,将流路关闭,故特别是难以从透析液排出管线排出静脉侧血液回路的预充液。

本发明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中,针对采用于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具有单一的穿刺针,并且分别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中设置蠕动泵的单针双泵方法的结构,在脱血时,可将已置换的预充液自动地从血液回路而排出。

发明的公开方案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由前端能连接单一的穿刺针的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构成,并且可使患者的血液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以进行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机构,该血液净化机构夹设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对在该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进行净化;第1血液泵,该第1血液泵由设置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中的蠕动泵构成,通过正转驱动,经由上述穿刺针可将患者的血液导入到上述血液回路中;第2血液泵,该第2血液泵由设置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蠕动泵构成,通过正转驱动,可将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经由上述穿刺针返回到患者;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交替地正转驱动上述第1血液泵和第2血液泵,通过上述血液回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该血液净化装置一边通过上述单一的穿刺针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机构在脱血时,正转驱动上述第1血液泵以及反转驱动上述第2血液泵,将上述血液回路中的预充液置换为患者的血液,并且将该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该血液回路中排出。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机构在脱血时,同时地驱动上述第1血液泵和第2血液泵。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与上述第1血液泵和第2血液泵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设定脱血时的该第1血液泵和第2血液泵的驱动量和驱动速度。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形成血液流路和流动有透析液的透析液流路,该血液流路经由用于对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膜,流动患者的血液,并且上述控制机构在脱血时,使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血液回路过滤到透析液流路中而排出。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能检测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该压力为,在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血液流路过滤到透析液流路而排出时产生的压力,上述控制机构在脱血时,根据通过该压力检测机构而检测的压力,控制上述第1血液泵和第2血液泵的驱动。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血液回路中的上述第1血液泵和上述第2血液泵之间形成溢流管线,并且上述控制机构在脱血时,从该溢流管线排出置换血液的预充液。

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水泵,该除水泵用于从通过上述血液回路而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中去除水分,并且上述控制机构在脱血时,通过驱动上述除水泵,排出置换血液的预充液。

发明的效果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由于控制机构在脱血时,正转驱动第1血液泵以及反转驱动第2血液泵,将血液回路中的预充液置换为患者的血液,并且将该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该血液回路中排出,故针对采用于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具有单一的穿刺针,并且分别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中设置蠕动泵的单针双泵方法的结构,在脱血时,可将已置换的预充液自动地从血液回路中排出。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由于控制机构在脱血时,同时驱动第1血液泵和第2血液泵,故在脱血时,可自动地将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血液回路中排出,并且以更短的时间进行脱血。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由于对应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与第1血液泵和第2血液泵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设定脱血时的该第1血液泵和第2血液泵的驱动量和驱动速度,故可更加顺利地并且正确地从血液回路中,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由于血液净化机构形成:经由用于净化血液的血液净化膜而流有患者的血液的血液流路和流有透析液的透析液流路,并且控制机构在脱血时,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血液流路过滤到透析液流路而排出,故可利用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净化膜,在脱血时,自动地将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血液回路中排出。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包括可检测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该压力为,在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血液流路过滤到透析液流路而排出时而产生的压力,并且控制机构在脱血时,根据通过该压力检测机构而检测的压力,控制第1血液泵和第2血液泵的驱动,故可对应于血液净化膜的过滤能力,从血液回路中排出预充液。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由于在血液回路的第1血液泵和第2血液泵之间形成溢流管线,并且控制机构在脱血时,从该溢流管线排出置换血液的预充液,故不依赖于血液净化膜等,可从血液回路顺利地排出预充液。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包括除水泵,该除水泵用于从通过血液回路而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中进行除水,并且控制机构在脱血时,通过驱动该除水泵,排出置换血液的预充液,故可利用除水泵,在脱血时,自动地从血液回路中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单一的穿刺针(单针)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血液净化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的脱血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控制机构的脱血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脱血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控制机构的脱血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脱血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控制机构的脱血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由用于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透析装置构成,像图1所示的那样,其包括血液回路1,该血液回路1由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构成;透析器2(血液净化机构),该透析器2夹设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之间,对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第1血液泵5,该第1血液泵5由设置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的蠕动泵构成;第2血液泵6,该第2血液泵6由设置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蠕动泵构成;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控制机构17。

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像图2所示的那样,经由y字形管4,可连接单一的穿刺针3(单针),将该穿刺针3穿刺于比如患者的旁路(shunt:シャント)等的通路(access)中,可使该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y字形管4的另一端像该图所示的那样,分成2个分支而形成,分别连接柔性管a、b,并且在该柔性管a上,形成连接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前端的连接器c,在该柔性管b上,形成连接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的连接器d。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d中,形成可与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连接的鲁尔接头(ルア-テ-パ)和螺纹,可在连接状态而锁定。

在透析器2中,在其外壳部形成血液导入口2a(血液导入口)、血液导出口2b(血液导出口)、透析液导入口2c(透析液流路入口:透析液导入口)和透析液导出口2d(透析液流路出口:透析液导出口),在其中的血液导入口2a处连接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基端部,在血液导出口2b处连接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基端部。另外,透析液导入口2c和透析液导出口2d分别与从透析装置主体而延伸的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连接。

在透析器2的内部,像图3所示的那样,接纳有多个中空丝膜m,该中空丝膜m构成用于对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膜。更具体地说,在该中空丝膜m中,其内部构成血液流路α,并且于外部(中空丝膜m的外周面和构成外壳的壳体c的内周面之间的流路)构成透析液流路β,形成多个微小的孔(bore),它们贯通中空丝膜m的外周面和内周面。

另外,形成经由中空丝膜m,流有患者的血液的血液流路α、流有透析液的透析液流路β。另外,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流动的血液通过血液流路α,到达静脉侧血液回路1b,在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中流动的透析液通过透析液流路β,到达透析液排出管线l2,经由该中空丝膜m,血液中的杂质等可过滤到透析液的内部。

此外,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的第1血液泵5的上游侧(第1血液泵5和穿刺针3之间)连接空气捕获腔b1,在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第2血液泵6的下游侧(第2血液泵6和穿刺针3之间)连接空气捕获腔b4。另外,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的第1血液泵5的下游侧(第1血液泵5和透析器2之间),连接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在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第2血液泵6的上游侧(第2血液泵6和透析器2之间),连接透析器出口压力腔b3。

空气捕获腔b1、b4、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和透析器出口压力腔b3按照在其内部空间的上部可形成空气层,而在其内部空间的下部可形成液层的方式构成,分别连接通过检测空气层的压力,可检测液层的液压的压力检测机构p1~p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空气捕获腔b1、b4相比较,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和透析器出口压力腔b3的容量较大程度地设定。

另外,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捕获腔b1、b4、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和透析器出口压力腔b3的上部,分别延伸设置有空气流路,该空气流路可通过电磁阀va~vd而开闭,并且可使空气流通,在该空气流路的前端侧,连接由蠕动泵构成的液面调整机构9。另外,通过一边使任意的电磁阀va~vd处于打开状态,一边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液面调整机构9,可较高地或较低地调整任意的腔(空气捕获腔b1、b4,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和透析器出口压力腔b3)内的液面。

另一方面,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前端侧(空气捕获腔b1和穿刺针3之间),设置可使该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流路开闭的夹持机构v1,在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侧(空气捕获腔b4和穿刺针3之间),设置可使该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流路开闭的夹持机构v2。另外,在夹持机构v1的下游侧(夹持机构v1和空气捕获腔b1之间)、以及在夹持机构v2的上游侧(夹持机构v2和空气捕获腔b4之间),设置可检测液体中的气泡的气泡检测器d。

此外,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的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和透析器2之间,以及在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第2血液泵6与空气捕获腔b4之间,分别连接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包括比如led等的发光元件和光电二极管等的感光元件,从发光元件对血液照射规定波长的光,并且通过感光元件而对该透射的光或反射的光进行感光,由此测定表示在血液回路1的内部流动的患者的血液的浓度的血细胞比容值。即,血细胞比容为表示血液的浓度的指标,具体来说,通过在全血中所占的红血球的容积率而表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根据通过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而检测的血细胞比容值,求出循环血液量的变化率(δbv),并且可检测在治疗时从穿刺针3返回到患者3中的血液再次从穿刺针3而采取的再循环。

第1血液泵5设置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的空气捕获腔b1和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之间,由可进行正转驱动(治疗时的旋转)和反转驱动(与治疗时相反的旋转)的蠕动泵构成,第1血液泵5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通过正转驱动(图1中的a方向的驱动),可经由穿刺针3,将患者的血液导入到血液回路1中(采取患者的血液,导入血液回路中)。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第1血液泵5,通过控制机构17,任意地控制其旋转方向和驱动速度(流量)。

第2血液泵6设置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透析器出口压力腔b3和空气捕获腔b4之间,由可进行正转驱动(治疗时的旋转)和反转驱动(与治疗时相反的旋转)的蠕动泵构成,第2血液泵6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通过正转驱动(图1中的a方向的驱动),可经由穿刺针3将血液回路1的血液返回到患者(可将通过血液回路而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返回到患者中)。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第2血液泵6,通过控制机构17任意地控制其旋转方向和驱动速度(流量)。

另外,如果在血液净化治疗时,一边停止第2血液泵6,一边使第1血液泵5正转驱动,则患者的血液经由穿刺针3,导入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一边通过空气捕获腔b1而进行除泡,一边到达透析器2的内部而进行净化。此时,导入血液回路1中的患者的血液在直至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第2血液泵6的设置位置处的流路中流动,并且流入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和透析器出口压力腔b3中,在它们的内部空间内,以规定容量而接纳。

然后,如果一边停止第1血液泵5,一边正转驱动第2血液泵6,则直至到动脉侧血液回路1a,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第2血液泵6的设置位置处的流路中流动的血液,以及流入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和透析器出口压力腔b3中的血液一边通过空气捕获腔b4而进行除泡,一边流动,经由穿刺针3而返回到患者。像这样,通过交替地正转驱动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可一边通过单一的穿刺针3,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此外,在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口2c和透析液导出口2d处,像已描述的那样,分别连接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导出管线l2的端部,跨过该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导出管线l2而设置复式泵10。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通过该复式泵10的驱动,将以规定浓度而调制的透析液导入透析器2中,并且从该透析器2排出透析后的透析液。

在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中途(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中的连接管线l3的连接部的下游侧(透析器2侧)),连接电磁阀v3,并且在透析液导出管线l2的中途(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的旁路管线l4的连接部的上游侧(透析器2侧)),连接电磁阀v4。另外,在透析液导入管线l中的复式泵10和电磁阀v3之间,连接过滤用过滤器11、12。

该过滤用过滤器11、12用于对在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中流动的透析液进行过滤而净化,在该过滤用过滤器11、12上分别连接旁路管线l5、l4,它们用于构成透析液导出管线l2的旁路,导入透析液。在该旁路管线l5、l4上,分别连接电磁阀v7、v6。另外,在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过滤用过滤器11、过滤用过滤器12之间,连接电磁阀v5。

另一方面,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的旁路管线l4的连接部和旁路管线l5的连接部之间,连接可测定透析液的液压的液压测定机构p5。另外,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上,分别连接构成复式泵10的旁路的旁路管线l6和大气开放管线l8,在旁路管线l6上设置除水泵13,该除水泵13用于从在透析器2中流动的患者的血液中去除水分,在大气开放管线l8上连接可使流路开闭的大气开放电磁阀v9。

此外,在透析液导出管线l2中的复式泵10的上游侧(大气开放管线l8的连接部和复式泵10之间),设置用于进行复式泵的排液侧的液压调整的泵14。另外,透析液导出管线l2中的复式泵10的上游侧(泵14和复式泵10之间),连接脱气腔15,在该脱气腔15上,经由检查阀等连接脱气管线l7,并且在脱气管线l7上连接脱气电磁阀v8。

连接管线l3由下述流路构成,其一端与形成于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规定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阀v3和过滤用过滤器12之间)的采取口16(取样口)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与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空气捕获腔b1(或者,还可为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空气捕获腔b4)连接,可将该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透析液供给到动脉侧血液回路1a(或静脉侧血液回路1b)。在该连接管线l3上连接电磁阀v10,通过使该电磁阀v10处于打开状态,可将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透析液供给到血液回路1。

此外,在血液净化治疗前而进行的预充时,将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前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并且使电磁阀v10处于打开状态,由此,将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透析液作为预充液,供给到血液回路1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管线l3连接于空气捕获腔b1(或空气捕获腔b4)的上部,但是,也可连接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或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其它的部位。

控制机构17可控制夹持机构v1、v2与电磁阀v3~v10(电磁阀va~vd也相同)等的阀的开闭、复式泵10、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液面调整机构9也相同)等的致动器的驱动等,比如,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另外,像已描述的那样,通过在血液净化治疗时,交替地正转驱动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可一边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进行净化治疗。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7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脱血时,像图4所示的那样,使第1血液泵5正转驱动(a方向的旋转)和使第2血液泵反向驱动(b方向的驱动),将血液回路1中的预充液(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透析液,但是也可为生理食盐液)置换为患者的血液,并且将该置换的预充液从该血液回路1中排出。在这里,脱血指在通过预充液而充满血液回路1的预充步骤后,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之前,置换患者的血液和预充液的步骤。

更具体地说,控制机构17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通过在脱血时,同时地驱动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一边使第1血液泵5正转驱动,一边使第2血液泵6反转驱动,经由穿刺针3,从患者的体内,将血液导入血液回路1中,置换预充液,并且将已置换的预充液经由透析器2的中空丝膜(血液净化膜),从血液流路α,过滤到透析液流路β,由此,从血液回路1中而排出。另外,在透析液流路β中过滤的预充液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和大气开放管线l8中流动,排出到外部。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已置换的预充液经由透析器2的中空丝膜m(血液净化膜),从血液回路α过滤到透析液流路β时,像图4所示的那样,一边使除水泵13处于停止状态,并且使复式泵10处于驱动状态,一边使大气开放电磁阀v9处于打开状态(此外,使电磁阀v4、v5和v6处于打开状态,使电磁阀v3、v7和脱气电磁阀v8处于关闭状态),由此,在透析液流路β中过滤的预充液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流动,但是,也可使比如复式泵10停止。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析器2的设置部位)与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预充体积),设定脱血时的该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量和驱动速度。即,可使第1血液泵5的正转驱动的脱血时间和第2血液泵6的反转驱动的脱血时间基本相等,即使在第1血液泵5的脱血完成的情况下,仍可防止第2血液泵6的脱血没有完成的状态,或即使在第2血液泵6的脱血完成的情况下,仍可防止第1血液泵5的脱血没有完成的状态。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压力检测机构(p1~p4)检测在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血液流路α过滤到透析液流路β而排出时产生的压力,并且控制机构17按照在脱血时,根据该压力检测机构p1~p4而检测的压力,控制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由此,在脱血的过程中,在从血液流路α到透析液流路β,对预充液进行过滤时产生的压力高的场合,可减少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量和驱动速度,可抑制该中空丝膜(过滤膜)的损坏。

下面根据图5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7的控制内容(脱血时的控制)进行说明。另外,在脱血前,进行预充步骤,处于在血液回路1中充满预充液的状态。

如果在预充步骤后,开始脱血步骤,则于s1,使大气开放电磁阀v9处于打开状态,使第1血液泵5正转驱动(s2),并且使第2血液泵6反转驱动(s3)。

接着,判断压力检测机构p2或p3是否在警报点以上(s4),如果判定在警报点以上,则降低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速度(s5),如果判定不在警报点以上,则跳过s5而进行s6。然后,判定压力检测机构p1或p4是否在警报点以下(s6),如果判定在警报点以下,则进行s13,产生脱血不良的警报,结束脱血。另外,如果在s6,判定没有在警报点以下,则在s7,判定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到血液,在没有检测到血液的场合,进行s13,产生脱血不良的警报,结束脱血。

另一方面,于s7,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在规定时间以内检测到血液的场合,判定第1血液泵5是否以规定量(相当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析器2的设置部位)和第1血液泵5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预充体积)的量)而驱动(s8),在判定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于s9,停止第1血液泵5的驱动后,进行s10。另外,在于s8,判定没有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跳过s9后,判断第2血液泵6是否以规定量(相当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析器2的设置部位)与第2血液泵6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预充体积)的量)而驱动(s10)。

在于s10,判定第2血液泵6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于s11停止第2血液泵6的驱动后,进行s12,并且在于s10,判定第2血液泵6没有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跳过s11后,判断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是否以规定量而驱动(s12)。接着,如果于s12,判定没有以规定量而驱动,则返回到s4,如果再次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并且判定以规定量而驱动,则结束脱血。通过以上的步骤,一系列的脱血结束。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由于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正转驱动第1血液泵5,并且反转驱动第2血液泵6,将血液回路1中的预充液置换为患者的血液,并且将该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该血液回路1中排出,故针对适合在采用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具有单一的穿刺针3,并且在该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分别设置蠕动泵(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单针双泵方法的结构,在脱血时,可自动地从血液回路1中,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同时地驱动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故可在脱血时,自动地将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血液回路1中排出,并且可以更短的时间进行脱血。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对应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透析器2的设置部位)和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设定脱血时的该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量和驱动速度,故可更加顺利地,并且正确地从血液回路1而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此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透析器2(血液净化机构)形成经由用于对血液进行净化的中空丝膜m(血液净化膜),流动有患者的血液的血液流路α和流动有透析液的透析液流路β,并且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血液流路α,过滤到透析液流路β而排出,故可利用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净化膜(透析器2的中空丝膜m),在脱血时,自动地从血液回路1而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还有,由于包括压力检测机构p1~p4,该压力检测机构p1~p4可检测在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血液流路α过滤到透析液流路β而排出时产生的压力,并且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根据通过该压力检测机构p1~p4而检测的压力,控制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故可对应于血液净化膜(透析器2的中空丝膜m)的过滤能力,从血液回路1中而排出预充液。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由用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透析装置构成,像图6所示的那样,包括:血液回路1,该血液回路1由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构成;透析器2(血液净化机构),该透析器2夹设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之间,对流过血液回路1的血液进行净化;第1血液泵5,该第1血液泵5设置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由蠕动泵构成;第2血液泵6,该第2血液泵6设置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第2血液泵6由蠕动泵构成;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控制机构17;溢流管线l9。另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组成元件,采用相同的标号,省略对它们的具体描述。

溢流管线l9像图6所示的那样,由血液回路1中的形成于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之间的流路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下述流路构成,该流路从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的上部而延伸设置,其另一端与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的复式泵10的下游侧连接。在溢流管线l9中,设置由电磁阀构成的溢流夹具v11,通过控制机构17的控制,使该溢流夹具v11动作,由此,可任意地使溢流管线l9开闭。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7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脱血时,正转驱动第1血液泵5(a方向的旋转),使第2血液泵6逆转驱动(b方向的驱动),将在血液回路1中的预充液(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透析液,但是也可为生理食盐液)置换为患者的血液,并且将该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该血液回路1中排出。

此时,控制机构17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通过同时驱动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一边使第1血液泵5正转驱动,一边使第2血液泵6反转驱动,经由穿刺针3,将血液从患者的体内导入到血液回路1中,置换预充液,并且使溢流夹具v11处于打开状态,将已置换的预充液从溢流管线l9中而排出。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将已置换的预充液经由溢流管线l9而排出到外部时,像图6所示的那样,通过一边停止除水泵13和复式泵10,一边使溢流夹具v11处于打开状态(此外,使电磁阀v6处于打开状态,使电磁阀v3、v4、v5、v7和脱气电磁阀v8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大气开放电磁阀v9处于关闭状态),预充液经由溢流管线l9而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流动,但是,也可使比如复式泵10处于驱动状态。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的设置部位)和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预充体积),设定脱血时的该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量和驱动速度。即,可使第1血液泵5的正转驱动的脱血时间和第2血液泵6的反转驱动的脱血时间基本相等,即使在第1血液泵5的脱血完成的情况下,仍可防止第2血液泵6的脱血没有完成的状态,或即使在第2血液泵6的脱血完成的情况下,仍可防止第1血液泵5的脱血没有完成的状态。

下面根据图7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7的控制内容(脱血时的控制)进行说明。另外,在脱血前,进行预充步骤,处于预充液充满于血液回路1中的状态。

在预充步骤后,如果开始脱血步骤,则在s1,使溢流夹具v11处于打开状态,使第1血液泵5正转驱动(s2),使第2血液泵6反转驱动(s3)。

然后,判定压力检测机构p1或p4是否在警报点以下(s4),如果判定在警报点以下,则进行s11,产生脱血不良的警报,结束脱血。另外,如果在s4,判定没有在警报点以下,则在s5,判定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是否检测到血液,在没有检测到血液的场合,进行s11,产生脱血不良的警报,结束脱血。

另一方面,在于s5,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于规定时间内检测到血液的场合,判定第1血液泵5是否以规定量(相当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析器2的设置部位)和第1血液泵5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预充体积)的量)而驱动(s6),在判定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于s7而停止第1血液泵5的驱动后,进行s8。另外,在于s6而判定没有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跳过s7后,判定第2血液泵6是否以规定量(相当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析器2的设置部位和第2血液泵6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预充体积)的量)而驱动(s8)。

在于s8,判定第2血液泵6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于s9,停止第2血液泵6的驱动后,进行s10,在于s8,判定第2血液泵6没有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跳过s9后,判定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是否以规定量而驱动(s10)。接着,如果在s10,判定没有以规定量而驱动,则返回到s4,再次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并且如果判定以规定量而驱动,则结束脱血。通过以上的处理,一系列的脱血结束。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由于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使第1血液泵5正转驱动,使第2血液泵6反转驱动,将血液回路1中的预充液置换为患者的血液,并且将该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该血液回路1中排出,故针对采用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具有单一的穿刺针3,并且在该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上分别设置蠕动泵(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单针双泵方法的结构,在脱血时,可将已置换的预充液自动地从血液回路1中而排出。

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同时地驱动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故在脱血时,可自动地将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血液回路1中排出,可以更短的时间进行脱血。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对应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透析器入口压力腔b2的设置部位)和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设定脱血时的该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量和驱动速度,故可更加顺利地,并且正确地从血液回路1中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特别是,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在血液回路1中的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之间形成溢流管线l9,并且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该溢流管线l9中排出,故可不依赖于血液净化膜(透析器2的中空丝膜m)等,从血液回路1中顺利地将预充液排出。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由用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透析装置构成,像图8所示的那样,包括血液回路1,该血液回路1由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构成;透析器2(血液净化机构),该透析器2夹设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之间,对流过血液回路1的血液进行净化;第1血液泵5,该第1血液泵5设置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由蠕动泵构成;第2血液泵6,该第2血液泵6设置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第2血液泵6由蠕动泵构成;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控制机构17;除水泵13。另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组成元件,采用相同的标号,省略对它们的具体描述。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7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脱血时,使第1血液泵5正转驱动(a方向的旋转),并且使第2血液泵6反转驱动(b方向的驱动),血液回路1中的预充液(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透析液,但是,也可为生理食盐水)置换患者的血液,并且将该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该血液回路1中排出。

此时,控制机构17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通过同时地驱动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一边正转驱动第1血液泵5,一边反转驱动第2血液泵6,经由穿刺针3,从患者的体内,将血液导入血液回路1中,置换预充液,并且驱动除水泵13,由此,通过除水泵的驱动,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通过除水泵13的驱动,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时,像图8所示的那样,一边使复式泵10处于驱动状态,一边使大气开放电磁阀v9处于关闭状态(此外,电磁阀v4、v5和v6处于打开状态,电磁阀v3、v7和脱气电磁阀v8处于关闭状态),由此,预充液在从血液流路α,过滤到透析液流路β后,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流动,但是比如,也可停止复式泵10。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析器2的设置部位)与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预充体积),设定脱血时的该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量与驱动速度。即,可使第1血液泵5的正转驱动的脱血时间和第2血液泵6的反转驱动的脱血时间基本相等,即使在第1血液泵5的脱血完成的情况下,仍可防止第2血液泵6的脱血没有完成的状态,或即使在第2血液泵6的脱血完成的情况下,仍可防止第1血液泵5的脱血没有完成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可通过压力检测机构p1~p4而检测在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血液流路α,过滤到透析液流路β而排出时产生的压力,并且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根据通过该压力检测机构p1~p4而检测的压力,控制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由此,在脱血的过程中,在预充液从血液流路α,过滤到透析液流路β中时而产生的压力高的场合,可减小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量和驱动速度,可抑制该中空丝膜(过滤膜)的损坏。

下面根据图9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7的控制内容(脱血时的控制)进行说明。另外,在脱血前,进行预充步骤,处于预充液充满于血液回路1中的状态。

在预充步骤后,如果开始脱血步骤,则在s1,驱动除水泵13,并且使第1血液泵5正转驱动(s2),并且使第2血液泵6反转驱动(s3)。此时,除水泵13的驱动速度按照构成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的流量的合计的流量的方式设定。

接着,于s4,判断压力检测机构p5是否在警报点以下,如果判定在警报点以下,则在于s5,降低除水泵13的驱动速度后,于s6,判定压力检测机构p2或p3是否在警报点以上。另外,如果在s4,判定压力检测机构p5不在警报点以下,则跳过s5,而进行s6。另外,如果在s6,判定压力检测机构p2或p3在警报点以上,则在于s7,降低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速度后,在s8,判定压力检测机构p1或p4是否在警报点以下。如果在s6,判定压力检测机构p2或p3不在警报点以上,则跳过s7,而进行s8。

如果在s8,判定压力检测机构p1或p4不在警报点以下,则在s9,判定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是否在规定时间以内,检测到血液,在没有检测到血液的场合,进行s10,在产生脱血不良的警报后,结束脱血。另外,在于s6,判定压力检测机构p2或p3不在警报点以上的场合,跳过s7,而进行s8,并且在于s8,判定压力检测机构p1或p4在警报点以下的场合,进行s10,在产生脱血不良的警报后,结束脱血。

另一方面,在于s9,血细胞比容传感器7、8在规定时间以内检测到血液的场合,判定第1血液泵5是否以规定量(相当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析器2的设置部位)与第1血液泵5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预充体积)的量)而驱动(s11),在判定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于s12,停止第1血液泵5的驱动后,判定第2血液泵6是否以规定量(相当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析器2的设置部位)与第2血液泵6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预充体积)的量)而驱动(s13)。另外,在于s11,判定血液泵5没有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跳过s12后,进行s13。

在于s13,判定第2血液泵6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在于s14,停止第2血液泵6的驱动后,判定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是否以规定量而驱动(s15)。接着,在于s15,判定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脱血结束,并且在判定没有以规定量而驱动的场合,返回到s4,再次进行一系列的控制。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由于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正转驱动第1血液泵5,并且反转驱动第2血液泵6,使血液回路1中的预充液置换患者的血液,并且将该已置换的预充液从该血液回路1中排出,故针对采用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具有单一的穿刺针3,并且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分别设置蠕动泵(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单针双泵方法的结构,可在脱血时,自动地从血液回路1中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同时地驱动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故在脱血时,可自动地从血液回路1中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并且可以更短的时间而进行脱血。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对应于置换血液的预充液的排出部位(透析器2的设置部位))和第1血液泵5与第2血液泵6的设置部位之间的容量,设定脱血时的该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量和驱动速度,故可更加顺利并且正确地从血液回路1中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此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透析器2(血液净化机构)形成经由用于对血液进行净化的中空丝膜m(血液净化膜),流有患者的血液的血液流路α和流有透析液的透析液流路β,并且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血液流路α过滤到透析液流路β中而排出,故可利用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净化膜(透析器2的中空丝膜m),在脱血时,自动地从血液回路1中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另外,由于包括压力检测机构p1~p4,该压力检测机构p1~p4可检测在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从血液流路α,过滤到透析液流路β中而排出时产生的压力,并且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根据通过该压力检测机构p1~p4而检测的压力,控制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的驱动,故可对应于血液净化膜(透析器2的中空丝膜m)的过滤能力,从血液回路1中排出预充液。

特别是,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具有从通过血液回路1而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中除水用的除水泵13,并且控制机构17在脱血时,通过驱动该除水泵13,将置换血液的预充液排出,故可利用除水泵13,在脱血时,自动地从血液回路1而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它们,比如,在脱血时,从血液回路中排出已置换的预充液的部位不限于透析器2(第1、第3实施方式)和溢流管线l9(第2实施方式),还可为其它的部位。另外,按照在脱血时,正转驱动第1血液泵5,并且反转驱动第2血液泵6,将血液回路1中的预充液置换为患者的血液的结构,还可交替地驱动第1血液泵5和第2血液泵6。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血液净化机构为具有中空丝膜m的透析器2,但是不限于该透析器2,还可为具有不同于中空丝膜m的血液净化膜的其它形式的血液净化机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在透析治疗时的血液透析装置,但是,也可适用于可一边对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对其进行净化的其它的装置(比如,血液过滤透析法、血液过滤法、afbf所采用的血液净化装置、血浆吸着装置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果为下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则还可适用于其它的形式和用途,该血液净化装置具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在脱血时,正转驱动第1血液泵,并且反转驱动第2血液泵,将血液回路中的预充液置换为患者的血液,从该血液回路中排出该已置换的预充液。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血液回路;

标号1a表示动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1b表示静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2表示透析器(血液净化机构);

标号3表示穿刺针(单针);

标号4表示y字形管;

标号5表示第1血液泵;

标号6表示第2血液泵;

标号7、8表示血细胞比容传感器;

标号9表示液面调整机构;

标号10表示复式泵;

标号11、12表示过滤用过滤器;

标号13表示除水泵;

标号14表示泵;

标号15表示脱气腔;

标号16表示采取口;

标号17表示控制机构;

符号l1表示透析液导入管线;

符号l2表示透析液排出管线;

符号l9表示溢流管线;

符号m表示中空丝膜(血液净化膜);

标号α表示血液回路;

标号β表示透析液流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