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装置以及灌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036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血液净化装置以及灌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分别涉及用于使自体内取出的血液净化后再返回到体内的一种血液净化装置,以及血液净化处理之前将灌注液供给至供血液或透析液流通的液体通路中的一种灌注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在透析治疗等中,使用了用于使所采用的患者血液经体外净化循环再返回到体内的血液净化装置。在这样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设置有供血液或透析液流通的液体通路。在该液体通路中,包括具备供血液流通的血线(bloodline)、供透析液流通的透析液路或包含中空纤维膜(血液净化膜)的透析仪等。在血线前端,分别安装有动脉侧穿刺针以及静脉侧穿刺针。各穿刺针对患者进行穿刺,使得在透析治疗中进行血液的体外循环。

但是,在血液或透析液流入液体通路中之前,通常施行这样一种所谓“灌注”的处理,即,使作为生理食盐液或透析液的灌注液供给至填充至液体通路内。通过进行灌注处理,可实现液体通路的清洗、湿润性的提高等。在这样的灌注处理中,为了除去液体通路内的残留空气,医务工作者用手叩动透析仪或配管,以使所附着的气泡流走。但是,这样手动的气泡除去法很费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998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94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灌注处理时使体外循环线路(血液配管)内产生多个短压力脉冲的技术。根据这样的技术,能够以某种程度除去配管内的气泡。但是,仅仅利用赋予配管的压力脉冲,难以达到除去透析仪内的气泡的程度,气泡会残存于透析仪内。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灌注中使透析仪的透析液流路内减压而施加负压的一种技术。但是,专利文献2中,在向液体通路内导入灌注液后,仅仅使透析仪内部产生负压。为此,难以除去透析仪以外部位的空气。另外,即使是透析仪其自身,也在导入灌注液后,在基于减压的专利文献2技术的情况下,透析仪内的空气受阻于该灌注液而无法排出,因此,无法除去透析仪内的空气。首先,专利文献2采取减压是为了使液体容易流入层叠型透析仪中,而不是作为以除去空气为目的技术。另外,在灌注处理的中途实施减压,这样也出现了灌注处理整个工序变复杂的问题。

也就是说,以往,难以简易且可靠地防止在灌注施行时空气残存于液体通路内。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施行时液体通路内的空气的残存简易并且可靠地能够防止血液净化装置以及灌注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血液净化装置用于使自体内取出的血液净化后再返回到体内,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于供血液或透析液流通的液体通路中途泵;设置于所述液体通路中途,用于使所述液体通路一部分开闭的阀;以及控制部,其分别实施以下的处理:用于净化血液且使所述血液或透析液流通于所述液体通路中的血液净化处理,在所述血液净化处理前驱动所述泵以及阀,使灌注液供给至所述液体通路中的灌注处理,以及在供给所述灌注液前使所述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而呈负压状态的减压处理。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通路至少包括净化血液和血液净化器以及供所述血液流通的血线。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液体通路还包括气体捕获室(airtrapchamber)。另外,所述血液净化器优选为内部设有用于实施血液净化的血液净化膜的透析仪,所述灌注液也优选为经所述透析仪反向过滤的透析液。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泵具有:用于将所述血液送入所述血液净化器内的血液泵;用于将透析液送入所述血液净化器的导入泵;以及用于使透析液从所述血液净化器内排出的排出泵;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阀而从外部空气关闭所述液体通路后后,实施所述血液泵的反向驱动、所述排出泵的驱动和所述导入泵的反向驱动中至少一种驱动,由此使所述空隙减压。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具有用于使流经所述血液净化器的所述透析液再生后再返回到所述血液净化器的透析液再生柱,以使所述透析液发生循环。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所述血液净化器为内设有用于使血液净化的吸附材料来净化血液的血液净化柱。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所述泵包括设置于液体通路中途来吸出所述液体通路内的空气而不送出透析液和血液的真空泵,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阀而阻断外部空气进入所述液体通路后,驱动所述真空泵来使所述空隙减压。

另一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灌注方法,在使自体内取出的血液净化后再返回到体内的血液净化处理之前,将灌注液供给至供血液或透析液流通的液体通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灌注液供给前,驱动设置于所述血液体通路中途的泵以及阀,以使所述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而处于负压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谓“阀”并不仅限于与泵分体独立设置的阀,也含有作为阀来发挥功能作用的泵。例如,管式泵作为用于将液体送出至流路内的泵来发挥功能作用,并且,还作为在停止驱动期间关闭流路或驱动期间打开流路的阀来发挥功能作用。在使用了这样泵的情况下,也能够省去独立设置的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灌注处理前,施行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而变为负压状态的减压处理,因此,能够简易且可靠地防止施行灌注时空气残存于液体通路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透析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灌注施行时的透析系统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检验实验所使用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检验实验步骤的表格。

图5是表示检验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另一透析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再一透析系统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再另一透析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又一透析系统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透析系统10结构的图。图1中以实线图示的部位为透析系统10的构成要素。在图1中,以虚线图示的部位为每次使用时废弃更换的消耗单元。另外,图1中,图示于各泵22、38、40、42附近的箭头表示这些泵的正向驱动方向。该透析系统10为血液净化装置,通过作为血液净化膜而设置于透析仪12内的中空纤维膜(未图示),使血液与透析液发生接触来净化血液。透析系统10具有透析液供给装置32、血液泵22、导入泵38、排出泵40、阀41、真空泵42以及配管34、36等。另一方面,消耗单元具有动脉侧血线14以及静脉侧血线16。这些动脉侧血线14及静脉侧血线16的各自一端分别与透析仪12(血液净化器)的血液导入口12a及血液导出口12b相连接。此外,利用装置的结构等,配管34、36也能够与血线14、16等同样,作为每次使用时废弃更换的消耗品。

透析仪12具有大致筒状的框体,在该框体的轴方向两端分别形成有血液导入口12a和血液导出口12b。另外,在透析仪12的框体周面上,分别形成有透析液导入口12c和透析液导出口12d。在其框体内部,配设有多个作为血液净化膜来发挥功能的中空纤维膜。其中,空纤维膜内部构成为供血液流通的血液体通路一部分,中空纤维膜的外周面与框体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透析液流通的透析液体通路一部分。

中空纤维膜上形成有多个微小孔,由此,在血液流经中空纤维膜内部,并且透析液流经中空纤维膜的外周面时,经由中空纤维膜将血液中的无用物(废旧物)透析除去至透析液侧。另外,如下所述,灌注时,将透析液从中空纤维膜外侧反向过滤至其内侧,经反向过滤的透析液从透析液体通路流入至血液体通路中。

在动脉侧血线14的前端,经连接器18连接有动脉侧穿刺针20。在动脉侧血线14的中途,设置有作为洗涤型管式泵的血液泵22。通过将该血液泵22正向驱动旋转,挤压着由挠性管构成的动脉侧血线14,由此将血液送入至下游侧(透析仪12侧)。另外,该血液泵22也作为开闭动脉侧血线14局部的阀来发挥功能作用。即,在使血液泵22旋转而送出液体时,使动脉侧血线14一部分变为容许液体流通的打开状态;在停止血液泵22运转而停止液体送出时,使动脉侧血线14的一部分形成为阻止液体通过的关闭状态。

静脉侧穿刺针26经连接器24连接到静脉侧血线16的前端。在静脉侧血线16的中途,设置有用于使气泡自血液中释放而供该血液暂时贮存的气体捕获室28。该气体捕获室28形成为致圆筒状容器,在其上端附近和下端附近分别连接有静脉侧血线16。气体捕获室28形成为除了其与静脉侧血线16之间的连接口以外其他部分截断的形状。因此,气体捕获室28形成为从外部大气截断其内部空间的内腔,即所谓不通气室,透析时,血液充满至该气体捕获室28的上端液面。另外,贮存过程中自血液中放出的气泡持续积存到气体捕获室28的上端附近。另外,在气体捕获室28与相连接器24之间,也设置有用于开闭静脉侧血线16的阀41。在实施后述的灌注处理时,该阀41关闭。

透析液供给装置32具有:与透析仪12的透析液导入口12c相连接的透析液导入管线(line)34;以及与透析液导出口12d相连接的透析液排出管线36。在透析液导入管线34以及透析液排出管线36中,分别设置有作为管式泵的导入泵38和排出泵40。该二个泵38、40相互独立且能够驱动。通过对该二个泵38、40的驱动,将透析液送往透析仪12,以及将透析液从透析仪12中排出。这些泵38、40也与血液泵22同样,通过驱动来开闭配管局部,其作为开闭配管局部的阀体来发挥功能作用。

在透析液导入管线34中导入泵38与透析液导入口12c之间,连接有真空泵42。通过驱动该真空泵42,从分别与透析液导入管线34以及该透析液导入管线34相连通的空隙中吸出空气,由此进行减压。

进而,透析系统10还具有用于控制各部分的控制部(未图示)。控制部依照来自用户的指示,以控制各种泵22、38、40、42的驱动。另外,如下文详述那样,在受到来自用户的灌注指示的情况下,驱动真空泵42,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产生负压后,驱动导入泵38以及血液泵22,使灌注液(经反向过滤的透析液)供给至液体通路内。

在这样使用透析系统10进行透析治疗时,将动脉侧穿刺针20以及静脉侧穿刺针26对患者进行穿刺,驱动血液泵22、导入泵38和排出泵40。由此,自动脉侧穿刺针20采集到的患者血液通过动脉侧血线14,从透析仪12的血液导入口12a流至中空纤维膜内部;另一方面,透析液通过透析液导入管线34,从透析液导入口12c流入至中空纤维膜的外周围。

进而,中空纤维膜内部的血液与中空纤维膜外部的透析液之间经由中空纤维膜来发生接触,由此,使血液的废旧物移行至透析液侧,这样净化了血液。将已净化的血液从血液导出口12b导出至静脉侧血线16中,再经气体捕获室28以及静脉侧穿刺针26而返回到患者的体内。此外,将混入了废旧物的透析液从透析液导出口12d排出到透析液排出管线36中。

通常,在这样的透析治疗前,施行使灌注液流入至供透析液或血液流通的液体通路内的灌注处理。在此,所述供灌注液供给的“液体通路”意味着供透析液或血液流通的路径,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了动脉侧血线14、静脉侧血线16、透析仪12、气体捕获室28、透析液导入管线34、透析液排出管线36。

灌注处理时,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使导入泵38驱动,并且使血液泵22逆转驱动(与治疗时反向的驱动)。

由此,自透析液导入管线34导入透析液经透析仪12的中空纤维膜过滤(反向过滤)至中空纤维膜内部,再向流通脉侧血线14以及静脉侧血线16。在这样使用了反向过滤的透析液来灌注的情况下,不需要另行将用于供给灌注液的配管连接至血线14,便能够简易地施行灌注处理。将使用这样反向过滤后的透析液进行灌注处理称为“在线灌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线灌注,当然,也能够在血线14、16上连接有用于供给灌注液(例如生理食盐液)的专用配管,通过该专用配管进行灌注液的供给。

灌注处理时,优选为由灌注液全部充满供透析液和血液流通的液体通路(透析液进出管线34、36、血线14、16、透析仪12和气体捕获室28)内的空隙中。但是,以往,只是将灌注液供给至液体通路中,多数情况气泡残留于液体通路内。特别是细小的气泡容易附着在透析仪12内部。另外,容易在气体捕获室28局部残存空气。

为了去除液体通路内的气泡,提出了在供给灌注液时局部赋予压力脉冲,或者在灌注处理中使透析仪内部减压的方法。但是,只是赋予压力脉冲,难以除去液体通路内的空气,特别是透析仪12或气体捕获室28内的空气。另外,即使赋予压力脉冲,也无法使气体捕获室28的液面提升到气体捕获室28的上表面。另外,在灌注处理中减压透析仪内部的方法中,无法使透析仪以外的空隙、例如气体捕获室28内部等减压,为此,为了使灌注液充满该气体捕获室28内部,需要设置特别的设备及工序。另外,关于透析仪内部,在采用了导入灌注液后实施减压方法的情况下,该透析仪内部的空气也受阻于灌注液中而无法排出,因此,也无法充分除去透析仪内的空气。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下,利用简易的构成和工序难以除去液体通路内的空气。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供给灌注液前,施行了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且产生负压减压处理。进而,将真空泵42连接至透析液导入管线34,以使该减压处理更容易实施。以下,参照图2来说明该减压处理的流程。此外,图2中的箭头表示减压处理时泵的驱动方向(吸引方向)。

施行减压处理时,首先,如图2所示,使用于连接动脉侧血线14的连接器18与静脉侧血线16的连接器24之间的各自流路连通起来。进而,停止对血液泵22、导入泵38以及排出泵40的驱动,且使动脉侧血线14、透析液导入管线34和透析液排出管线36形成为阻断外部空气的状态。由此,形成为从外部大气截断液体通路的截断空间。

如果形成这样状态,接着,驱动真空泵42,吸出液体通路内的空气,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通过驱动该真空泵42,使各管线14、16、34、36、透析仪12以及气体捕获室28内部产生负压。如果控制部利用真空泵42进行一定时间的减压,判断为液体通路内的空隙产生了负压,则停止对真空泵42的驱动。此外,当然,也能够另行设置有用于检测该液体通路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根据该压力传感器中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真空泵42驱动。

如果利用真空泵42完成减压,接着,将作为灌注液的透析液导入对液体通路内来施行灌注处理。在导入透析液时停止真空泵42后,使导入泵38向正转方向(将透析液送入透析仪12的方向)驱动。由此,利用透析仪12的中空纤维膜,将自透析液导入管线34导入的透析液反向过滤后,再流向动脉侧血线14以及静脉侧血线16。此时,透析仪12、气体捕获室28、动脉侧血线14、静脉侧血线16内部产生了负压,使空气不存在,因此,即使供给了透析液(灌注液)也不会残存气泡。另外,由于气体捕获室28内部产生了负压,即使实施了特别处理,仅仅导入透析液,也能够使透析液充满捕获室28内部(使液位提升到气体捕获室28上端)。由此,完成使透析液充满液体通路内部的灌注处理。在这样灌注处理结束后,解除连接器18、24的连结,并且将动脉侧穿刺针20以及静脉侧穿刺针26安装到该连接器18、24上,对患者进行穿刺,实施透析治疗。

此外,发明人使排出泵40等驱动5分钟或15分钟,以代替真空泵42,进行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由此实施了实验。在将排出泵40驱动5分钟的情况下,能够将空隙减压至大约-500mmhg。其后,导入了灌注液后,气泡不残留,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另外,在将排出泵40驱动15分钟的情况下,能够将空隙减压至大约-700mmhg。在该情况下,其后也导入了灌注液,这样不会残留气泡,获得了良好的结果。这样推测出真空泵42与排出泵40相比能够更有效地减压,因此,根据真空泵42的性能,可推测出经1分钟左右驱动后会达到大约-750mmhg的负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实验结果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检验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装置结构的图。另外,图4是表示检验实验内容的表格,图5是表示检验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在图3中,泵22、38附近的箭头表示正向驱动这些泵22、38时的方向。在检验实验中,准备了填充有水的罐46、48。进而,使动脉侧血线14和静脉侧血线16的各前端与罐46内的水相连通,并且使透析液导入管线34及透析液排出管线36与罐48内的水相连通。另外,省去排出泵40,代之在静脉侧血线16以及透析液排出管线36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测试阀50和第二测试阀52。进而,将导入泵38与血液泵22同样设为用于挤压管道而送出液体的滚压泵。进而,透在析仪12与气体捕获室28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4。

在检验实验中,在该实验装置中进行灌注后,测定了残存于液体通路内的气泡量。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中,在关闭了第一测试阀50和第二测试阀52且截断液体通路的状态下,实施了血液泵22的反向驱动以及导入泵38的反向驱动,将液体通路内部减压到-300mhg(step1)。如果减压到-300mhg,在打开第一测试阀50的状态下,实施血液泵22的反向驱动以及导入泵38的正向驱动,将从水罐48导入至液体通路内,特别导入至透析仪12以及血线14、16中(step2)。此时的导入液量为500ml或1500ml。另外,将流过液体通路内后剩余的水放出至罐46中。接着,在关闭第一测试阀50而打开第二测试阀52的状态下,停止血液泵22,并且使导入泵正转驱动,将水从罐48导入至液体通路内,特别导入至透析仪12以及透析液排出管线36中(step3)。此时的导入液量为500ml作。另外,将流过液体通路内后剩余的水放出至罐48中。

实施例2、3也施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step1~step3。但是,在step1中,实施例2中减压到-500mhg,实施例3中减压到-700mhg。

在比较例中,不实施灌注的减压,而施行与实施例1~3的step2、3同样的处理。即,在图4中的表格中,比较例的step1以及step2与实施例1~3的step2以及spte3大致相同。但是,在比较例中,将最初导入的液量设为500ml、1000ml或1500ml。

气泡量的测定按以下的步骤进行。在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当结束规定的step时,使气体捕获室28内的液面与规定的高度一致。接着,使透析仪12反转、即,使与气体捕获室28相连接的血液导出口12b比血液导入口12c更靠上位。在该状态下,以最大速度驱动血液泵22。进而,叩打着透析仪12、动脉侧血线14以及静脉侧血线16的外壁,使附着于这些内壁上的气泡流通而集中到气体捕获室28中。最后,测定气体捕获室28的液面降低量,根据该降低量测定出残存气泡量。

图5是表示检验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横轴表示最初(实施例1~3中的step2、比较例中的step1)的导入液量,纵轴表示实验结束后的残存气泡量。另外,在导入液量为1500ml时的实施例3中,残存气泡量越越少而无法测定,因此,在图5中未图示出其值。

从图5中可明确,与事先进行减压的比较例相比,在事先减压到-300mhg的实施例1中,残存气泡量降低到6成左右。进而,与比较例相比,在事先减压到-500mhg的实施例2中,残存气泡量降低到48%(导入液量500ml)或33%(导入液量1500ml)。进而,可知在减压到事先-700mhg时,残存液量能够降低到大致零(1ml以下)。

从以上的说明中可明确,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灌注液供给至液体通路内前,预先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而产生负压。因此,能够简易且可靠地防止供给灌注液时发生气泡残留。另外,即使不实施特别处理,也能够将气体捕获室28的液面提升到其上端处。

此外,在此说明的结构为一个例子,只要在供给灌注液前能够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的,也能够适当变更为另一种结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真空泵42的驱动来进行减压,也能够通过另一泵、例如血液泵22或排出泵40的驱动来进行减压。例如,也能够在供给灌注液前,除了实施真空泵42的驱动以外,同时施行或代之仅仅施行排出泵40的驱动,由此,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另外,也能够实施真空泵42或排出泵40的驱动以外,同时施行或代之仅仅施行导入泵38的反向驱动(向自透析仪12中吸入流体的方向驱动),以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图6是表示利用排出泵40以代替真空泵42的驱动和/或导入泵38的反向驱动来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的结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在图6中,泵40、38附近的箭头表示减压处理时的驱动方向(吸引方向)。

进而,也能够实施这样的真空泵42、排出泵40的驱动或导入泵38的反向驱动以及和/或使血液泵22反向驱动(向使流体从透析仪12吸出的方向驱动),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图7是表示,在关闭阀41状态下使血液泵22以代替真空泵42反向驱动(向从透析仪12将流体吸出的方向驱动)而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的结构一个例子的图。在该情况下,预先使动脉侧血线14的前端与外部空气相连通,而不与静脉侧血线16相连结。另外,预先在静脉侧血线16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开闭该静脉侧血线16与外部空气间的连通或解除开闭的构件,例如,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进行开闭的阀、以手动开闭的夹具或安装于穿刺针26前端的截断盖等。另外,在图7中的结构中,也能够与血液泵22的反向驱动并行地实施排出泵40的驱动和/或导入泵38的反向驱动。此外,在图7中,泵22、38、40附近的箭头表示减压处理时的驱动方向(吸引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导入泵38与导出泵40为能够相互独立驱动的管式泵作,但两者也能够为能够联动驱动的复式泵。图8是表示导入泵38和导出泵40为复式泵的例子的图。在该情况下,无法通过导入泵38的反向驱动以及导出泵40的驱动来减压。因此,在采用了复式泵的情况下,使液体通路内的空隙减压时,以关闭了阀41的状态反向驱动血液泵22,或驱动另行设置的真空泵42(图8中未图示)。此外,在图8中,泵22附近的箭头表示减压处理时的驱动方向(吸引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管式泵的血液泵22、导入泵38、导出泵40用作阀,但另行也能够设置有基于控制部的指示来开闭的阀。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使用经反向过滤的透析液进行灌注的在线灌注,但本实施方式的技术,也适用于经由与动脉侧血线14或静脉侧血线16相连接的专用配管来供给灌注液(例如生理食盐液等)的情况。

另外,如图9所示,透析系统10也能够还具有透析液再生柱44。即,通常,在使流经透析仪12的透析液返回到透析液供给装置32后,排出至外部。另一方面,从外部向透析液供给装置32供给新的透析液。通常,透析液再生柱44使废弃的用过透析液中所包含的无用物吸附到吸附材料中等而再生,再返回到透析液供给装置32。即,在图9所示的结构中,构成为利用透析液再生柱44使透析液发生循环。在这样使用了透析液再生柱44的情况下,优选为在透析开始前也灌注该透析液再生柱内部。但是,由于内置于透析液再生柱44内的吸附材料为多孔性材料,因此,以往,难以将灌注液填充到吸附材料的微细孔中。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灌注前进行减压的结构的场合,能够以灌注液填充到所述透析液再生柱44内部。

在图9所示的结构中进行减压处理的情况下,以使透析液供给部32、透析液再生柱44为空置的状态(未填充透析液的状态),进行导入泵38的驱动和/或导出泵40的反向驱动,以使透析液再生柱44内部减压。另外,其后或者同时,进行真空泵42的驱动和/或血液泵22的反向驱动,也使透析仪12或血线14、16内部减压。图9中,各泵22、38、40、42附近的箭头表示该减压处理时的驱动方向(吸引方向)。如果完成减压处理,将填充有透析液的袋子连接到透析液供给部32与透析液再生柱44之间的液体通路等中,且将透析液导入至液体通路内。由此,由透析液灌注到也含有透析液再生柱44的液体通路中。此外,也能够使用生理食盐液以代替透析液。

另外,在至此为止的说明中,示例了具有自外部大气截断的不通气室的透析系统10,但气体捕获室28也能够为向外部空气开放的普通气体捕获室。另外,只要能够确保应对气泡的对策,也能够省略了气体捕获室2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透析仪12作为血液净化器例子,但也能够使用另一血液净化器。例如,也能够内部设有用于吸附包含于血液中的病因物质的吸附材料,且将用于净化血液的血液净化柱用作血液净化器。在该情况下,不需要供给透析液,因此,透析液导入管线34、透析液排出管线36、导入泵38、排出泵40为不必要。为此,在该情况下,利用血液泵22的反向驱动或者连接于血线14、16中途的真空泵42的驱动,进行减压。另外,在使用了血液净化柱的情况下,不使用透析液,因而,在灌注时,将填充有生理食盐液袋子连接到血线14、16中,且将生理食盐液导入到液体通路内。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技术不仅限于透析系统,也能够应用到需要事先灌注处理的另一血液净化装置,例如血液分离(apheresis)装置或持续缓慢型血液净化装置(crrt)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透析系统,12-透析仪,14-动脉侧血线,16-静脉侧血线,18、24-连接器,20-动脉侧穿刺针,22-血液泵,26-静脉侧穿刺针,28-气体捕获室,32-透析液供给部,34-透析液导入管线,36-透析液排出管线,38-导入泵,40-排出泵,42-真空泵,44-透析液再生柱,46、48-罐,50-第一测试阀,52-第二测试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