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紫外线等所致的皮肤黑化的黑素生成抑制剂、和含有该黑素生成抑制剂、美白效果优异且安全性高的美白剂(skin-whiteningeffect)。
背景技术:
:当皮肤暴露于日光或紫外线灯等所含的紫外线时,皮肤会丧失光泽、细腻质地和湿润等。尤其是当真皮被紫外线损伤时,产生皱纹和松弛,这成为所谓的光致老化的原因。通过紫外线暴露产生的活性氧和由于活性氧的影响而从皮肤的细胞释放的各种因子使黑素细胞(melanocytes)中的酪氨酸酶活性亢进。与皮肤色调相关的黑素是通过在黑素细胞中酪氨酸被酪氨酸酶氧化而产生。认为酪氨酸酶被紫外线活化导致黑素过量产生,黑素转移至表皮细胞,导致皮肤的色调变化而黑化。因此,已知为了得到美白效果,抑制黑素的生成是有效的。常规活性成分的实例包括抗坏血酸、曲酸、熊果苷、鞣花酸、4-烷基间苯二酚或其衍生物和各种植物提取物。另外,除了这些活性成分之外,还已知以下:当将由薄荷醇与具有18个以上碳原子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酯构成的化合物与活性成分如从角质细胞产生的信息传达物质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炎症剂、高分子化合物和多元醇混合时,由于各自的协同效应,显示出高黑素生成抑制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檀香油的成分的雪松醇显示黑素生成抑制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作为卡鲁瓦油的成分的橙花叔醇显示黑素生成抑制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另一方面,已知岩兰草提取液显示黑素生成促进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159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3624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7285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57317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以上,虽然已知各种抑制黑素生成的组分,但近年来,广泛认识到紫外线的有害性,要求提供一种能够安全抑制紫外线等所致的黑化的新型黑素生成抑制剂。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并对与黑素生成抑制效果有关的各种物质进行广泛筛选。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岩兰草油、卡鲁瓦油和雪松油具有黑素生成抑制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涉及以下的[1]~[5]。[1]一种黑素生成抑制剂,其包含选自由岩兰草油(vetiveroil)、卡鲁瓦油(cabreuvaoil)和雪松油(cedarwoodoil)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活性成分。[2]一种香料组合物,其含有根据前述[1]所述的黑素生成抑制剂。[3]一种美白剂,其含有根据前述[1]所述的黑素生成抑制剂。[4]一种香妆品(fragranceorcosmetic),其含有根据前述[1]所述的黑素生成抑制剂。[5]一种皮肤外用剂(skinexternalagent),其含有根据前述[1]所述的黑素生成抑制剂。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黑素生成抑制剂,可有效抑制黑素生成。另外,提供含有该黑素生成抑制剂、稳定、安全性高且美白效果优异的皮肤外用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质量”与“重量”同义。用于获得本发明的黑素生成抑制剂的植物是岩兰草(vetiver)(岩兰草(vetiveriazizanioides))(禾本科)、香脂果豆木(cabreuva)(香脂果豆木(myrocarpusfastigiatus))(豆科)、和雪松(cedarwood)(维吉尼亚雪松(juniperusvirginiana))(柏科)。在本发明中,使用作为它们的精油的岩兰草油、卡鲁瓦油和雪松油。作为这些精油,可使用由上述植物制备得到的植物精油。另外,这些精油是市售的,也可使用市售品。本发明的黑素生成抑制剂包括选自由上述岩兰草油、卡鲁瓦油和雪松油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的植物性油作为活性成分。在上述中,优选为岩兰草油和雪松油。作为活性成分的选自由岩兰草油、卡鲁瓦油和雪松油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的植物性油的含量,在黑素生成抑制剂中,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还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0质量%以上。最优选的是,黑素生成抑制剂由上述一种或多种植物性油组成。本发明的黑素生成抑制剂可以与其他公知的黑素生成抑制剂(例如,泛酰巯基乙胺-s-磺酸、异阿魏酸、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熊果苷、曲酸、亚油酸(酯)、鞣花酸、甘草酸、乳酸(酯)、4-烷基间苯二酚、甘草提取物或胎盘提取物等)混合使用。另外,通过与各种基剂或添加剂等混合,本发明的黑素生成抑制剂可作为例如香料组合物、美白剂、美白化妆品、香妆品、皮肤外用剂、美白用乳化化妆品、美白用面霜、美白用化妆水、美白用油性化妆品、美白用面膜、美白用粉底等使用。此外,可以与其他美白剂等混合而提供协同效果。在上述香料组合物等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期望的黑素生成抑制作用等适当设定本发明的黑素生成抑制剂的配合量,基于最终制品的总量,本发明的黑素生成抑制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0001~10质量%,更优选为0.0001~1质量%。本发明的黑素生成抑制剂和如香妆品、皮肤外用剂等的制品可根据通常使用的制剂化方法来制造。在本发明的如香妆品、皮肤外用剂等的制品中,除了上述一种或多种黑素生成抑制剂作为必须构成成分之外,根据需要,可适当混合通常用于如化妆品或医药品等的香妆品和皮肤外用剂的其他组分,其他组分的实例包括粉末组分、液体油脂、固体油脂、蜡类、烃油、高级脂肪酸、高级醇、合成酯油、硅氧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保湿剂、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增稠剂、成膜剂、紫外线吸收剂、防紫外线剂、防腐剂、金属离子螯合剂、低级醇、多元醇、糖类、氨基酸衍生物、有机胺类、合成树脂乳剂、ph调节剂、皮肤营养剂、维生素类、抗氧化剂、抗氧化助剂、香料和水等。此外,根据需要,可适当混合如维生素类、皮肤活化剂、血液循环促进剂、土著菌控制剂(indigenousbacteria-controllingagent)、活性氧清除剂、抗炎症剂、其他美白剂、杀菌剂等的其他药效成分和生理活性组分。以下列举可混合的成分的具体实例,但是本发明的香妆品和皮肤外用剂等可通过将上述必须成分与这些任选成分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并使用常规方法制造。粉末组分的实例包括滑石、高岭土、云母、碳酸镁、碳酸钙、硅酸铝、硅酸钡、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锶、钨酸金属盐、镁、二氧化硅、沸石、硫酸钡、煅烧的硫酸钙(烧石膏(burntgypsum))、磷酸钙、羟基磷灰石、陶瓷粉、金属皂(例如,肉豆蔻酸锌、棕榈酸钙和硬脂酸铝);有机粉末,如聚酰胺树脂粉末(尼龙粉末)、聚乙烯粉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聚苯乙烯粉末、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粉末、纤维素粉末等;无机白色颜料,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无机红色系颜料,如氧化铁(氧化铁红(bengalred))、钛酸铁等;无机紫色系颜料,如炭黑、刚果紫、钴紫等;无机绿色系颜料,如钛酸钴等;无机蓝色系颜料,如群青、普鲁士蓝等;珍珠颜料,如二氧化钛涂覆的云母、二氧化钛涂覆的氯氧化铋、二氧化钛涂覆的滑石、着色的二氧化钛涂覆的云母、氯氧化铋、鱼鳞箔等;金属粉末颜料,如铝粉、铜粉等;有机颜料,如红色201号、红色202号、红色204号、红色205号、红色220号、红色226号、红色228号、红色405号、橙色203号、橙色204号、黄色205号、黄色401号、蓝色404号等;有机颜料,如锆、钡或铝色淀等(如红色3号、红色104号、红色106号、红色227号、红色230号、红色401号、红色505号、橙色205号、黄色4号、黄色5号、黄色202号、黄色203号、绿色3号、蓝色1号等);天然色素,如叶绿素、β-胡萝卜素等。然而,该粉末组分不限于上述组分,只要是能适用于常用化妆品的粉末即可。液体油脂的实例包括鳄梨油、山茶油、月见草油、鳖油、澳洲坚果油、玉米油、貂油、橄榄油、菜子油、蛋黄油、芝麻油、小麦胚芽油、蓖麻油、亚麻子油、葵花油、棉子油、大豆油、花生油、茶子油、米糠油、霍霍巴油、胚芽油、三甘油、三辛酸甘油酯和三异棕榈酸甘油酯等。固体油脂的实例包括可可脂、椰子油、马脂、氢化椰子油、棕榈油、牛脂、羊脂、氢化牛脂、棕榈仁油、猪脂、牛骨脂、日本蜡仁油(japanwaxkerneloil)、氢化油、牛脚油、日本蜡和氢化蓖麻油等。蜡类的实例包括蜂蜡、小烛树蜡、棉蜡、米糠蜡、巴西棕榈蜡、月桂子蜡(bayberrywax)、虫蜡、鲸蜡、羊毛脂、羊毛脂乙酸酯、液体羊毛脂、羊毛脂脂肪酸异丙酯、月桂酸己酯、还原的羊毛脂、霍霍巴蜡(jojobawax)、硬羊毛脂、poe(聚氧乙烯)羊毛脂醇醚、poe羊毛脂醇乙酸酯、poe胆固醇醚、羊毛脂脂肪酸聚乙二醇酯、poe氢化羊毛脂醇醚等。烃油的实例包括液体石蜡、角鲨烯、石蜡、角鲨烷、凡士林和微晶蜡等。高级脂肪酸的实例包括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12-羟基硬脂酸、十一碳烯酸、妥尔酸(tolicacid)、异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高级醇的实例包括直链醇,如月桂醇、鲸蜡醇、硬脂醇、山嵛醇、肉豆蔻醇、油醇、鲸蜡硬脂醇(cetostearylalcohol)等;和支链醇,如单硬酯酰甘油醚、2-癸基十四炔醇(2-decyltetradecinol)、羊毛脂醇、胆固醇、植物甾醇、己基十二烷醇、异硬脂醇、辛基十二烷醇;等等。合成酯油的实例包括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鲸蜡酯、辛基十二烷基肉豆蔻酸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油酸癸酯、己基十二烷基二甲基辛酸酯、乳酸鲸蜡酯、乳酸肉豆蔻酯、羊毛脂乙酸酯、硬脂酸异鲸蜡酯、异硬脂酸异鲸蜡酯、12-羟基硬脂酸胆固醇酯、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酯、二季戊四醇脂肪酸酯、新戊二醇二癸酸酯、苹果酸二异硬酯酰酯、甘油二-2-庚基十一烷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乙基己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季戊四醇(pentaneerythritol)四-2-乙基己酸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2-乙基己酸鲸蜡酯、2-乙基己基棕榈酸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蓖麻油脂肪酸甲酯、油酸油、鲸蜡硬脂醇、2-庚基十一基棕榈酸酯、己二酸二异丁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2-辛基十二烷基酯、二-2-庚基十一基己二酸酯、月桂酸乙酯、2-己基癸基肉豆蔻酸酯、2-己基癸基棕榈酸酯、2-己基癸基己二酸酯、癸二酸二异丙酯、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和柠檬酸三乙酯等。硅酮的实例包括链状聚硅氧烷,如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甲基氢聚硅氧烷等;脂环族聚硅氧烷,如十甲基聚硅氧烷、十二甲基聚硅氧烷、四甲基四氢聚硅氧烷等;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硅酮树脂和硅橡胶;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脂肪酸皂类,如皂用基料(soapbasematerials)、月桂酸钠、棕榈酸钠等;高级烷基硫酸酯盐,如月桂基硫酸钠、月桂基硫酸钾等;烷基醚硫酸酯盐,如三乙醇胺poe月桂基硫酸酯、poe月桂基硫酸钠等;n-酰基肌氨酸盐,如月桂酰肌氨酸钠等;高级脂肪酸酰胺磺酸盐,如n-肉豆蔻酰-n-甲基牛磺酸钠、椰子油脂肪酸甲基牛磺酸钠、月桂基甲基牛磺酸钠等;磷酸酯盐,如poe油醚磷酸酯钠、poe硬脂酰醚磷酸酯等;磺基琥珀酸盐,如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单月桂酰一乙醇酰胺聚氧乙烯磺基琥珀酸钠、月桂基聚丙二醇磺基琥珀酸钠等;烷基苯磺酸盐,如线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乙醇胺线性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线性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等;n-酰基谷氨酸盐,如n-月桂酰谷氨酸一钠、n-硬脂酰谷氨酸二钠、n-肉豆蔻酰-l-谷氨酸一钠等;高级脂肪酸酯硫酸酯盐,如氢化椰油基脂肪酸甘油硫酸钠等;硫酸化油,如土耳其红油等;poe烷基醚羧酸盐;poe烷基烯丙基醚羧酸盐;α-烯烃磺酸盐;高级脂肪酸酯磺酸盐;仲醇硫酸酯盐;高级脂肪酸烷基醇酰胺硫酸酯盐;月桂酰一乙醇酰胺琥珀酸钠;二三乙醇胺n-棕榈酰天冬氨酸盐;和酪蛋白酸钠;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烷基三甲基铵盐,如硬脂酰三甲基氯化铵、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等;二烷基二甲基铵盐,如二硬脂酰二甲基氯化铵等;烷基吡啶鎓盐,如聚(n,n'-二甲基-3,5-亚甲基哌啶鎓)氯化物、鲸蜡基吡啶鎓氯化物等;烷基季铵盐;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烷基异喹啉鎓盐;二烷基吗啉鎓盐;poe烷基胺;烷基胺盐;聚胺脂肪酸衍生物;戊醇脂肪酸衍生物;苯扎氯铵;和苄索氯铵;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咪唑啉系两性表面活性剂,如2-十一烷基-n,n,n-(羟乙基羧甲基)-2-咪唑啉的钠盐、2-椰油基-2-咪唑啉鎓氢氧化物-1-羧乙氧基-2-钠盐等;和甜菜碱系两性表面活性剂,如2-十七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鎓甜菜碱、月桂基二甲氨基乙酸甜菜碱、烷基甜菜碱、酰氨基甜菜碱、磺基甜菜碱等;等等。亲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如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异硬脂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失水山梨糖醇三油酸酯、二甘油失水山梨糖醇五-2-乙基己酸酯、二甘油失水山梨糖醇四-2-乙基己酸酯等;甘油聚甘油脂肪酸类,如单棉子脂肪酸甘油酯(mono-cottonseedfattyacidglycerin)、单芥酸甘油酯(monoerucicacidglycerol)、倍半油酸甘油酯(sesquioleicacidglycerol)、单硬脂酸甘油酯、α,α'-油酸焦谷氨酸甘油酯、单硬脂酸苹果酸甘油酯等;丙二醇脂肪酸酯类,如丙二醇单硬脂酸酯;氢化蓖麻油衍生物;和甘油烷基醚;等等。亲水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poe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如poe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poe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poe失水山梨糖醇四油酸酯等;poe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如poe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poe山梨糖醇单油酸酯、poe山梨糖醇五油酸酯、poe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等;poe甘油脂肪酸酯类,如poe甘油单硬脂酸酯、poe甘油单异硬脂酸酯、poe甘油三异硬脂酸酯等;poe脂肪酸酯类,如poe单油酸酯、poe二硬脂酸酯、poe单二油酸酯、乙二醇二硬脂酸酯等;poe烷基醚类,如poe月桂基醚、poe油醚、poe硬脂酰醚、poe山嵛基醚、poe2-辛基十二烷基醚、poe胆甾烷醇醚等;poe烷基苯基醚类,如poe辛基苯基醚、poe壬基苯基醚、poe二壬基苯基醚等;普兰尼克(pluronic)表面活性剂,如普兰尼克(pluronic)等;poe/pop烷基醚类,如poe/pop鲸蜡基醚、poe/pop2-癸基十四烷基醚、poe/pop一丁基醚、poe/pop氢化羊毛脂、poe/pop甘油醚等;四poe/四pop乙二胺缩合物,如特窗酸(tetronic)等;poe蓖麻油氢化的蓖麻油衍生物,如poe蓖麻油、poe氢化蓖麻油、poe氢化蓖麻油单异硬脂酸酯、poe氢化蓖麻油三异硬脂酸酯、poe氢化蓖麻油单焦谷氨酸单异硬脂酸二酯、poe氢化蓖麻油马来酸等;poe蜂蜡/羊毛脂衍生物,如poe山梨糖醇蜂蜡等;链烷醇酰胺类,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月桂酸一乙醇酰胺、脂肪酸异丙醇酰胺等;poe丙二醇脂肪酸酯;poe烷基胺;poe脂肪酸酰胺;蔗糖脂肪酸酯;poe壬基苯甲醛缩合物;烷基乙氧基二甲胺氧化物;和磷酸三油酯;等等。保湿剂的实例包括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1,3-丁二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硫酸粘多糖、胆甾烯基-12-羟基硬脂酸酯、神经酰胺、糖基神经酰胺、乳酸钠、胆汁酸盐、dl-吡咯烷酮甲酸盐、短链可溶性胶原蛋白、二甘油(eo)po加合物、刺梨(rosaroxburghii)提取物、欧耆草(achilleamillefolium)提取物、草木犀(melilotusofficinalis)提取物等。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植物系高分子化合物,如阿拉伯树胶、黄蓍胶、半乳聚糖、角豆树胶、刺梧桐树胶、角叉菜聚糖、果胶、琼脂、榠栌子(榅桲(cydoniaoblonga))、藻类胶质(褐藻提取物)、淀粉(例如,稻米、玉米、马铃薯或小麦)、甘草酸等;微生物系高分子化合物,如黄原酸胶、葡聚糖、琥珀酰葡聚糖、普鲁兰等;和动物系高分子化合物,如胶原蛋白、酪蛋白、清蛋白、明胶等半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淀粉系高分子化合物,如羧甲基淀粉、甲基羟丙基淀粉等;纤维素系高分子化合物,如甲基纤维素、硝化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硫酸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结晶纤维素、纤维素粉等;和藻酸系高分子化合物,如海藻酸钠、藻酸丙二醇酯等。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烯基系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甲基醚、聚乙烯吡咯烷酮、羧基乙烯基聚合物(例如,“carbopol(注册商标)”,由lubrizoladvancedmaterials,inc.制造)等;聚氧乙烯系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二醇20,000、4,000,000或600,000等;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共聚系高分子化合物;丙烯酸系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酰胺等;聚乙烯亚胺;和阳离子聚合物;等等。无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膨润土、硅酸铝镁(例如,“veegum”,由vanderbilt制造)、合成锂皂石(laponite)和锂蒙脱石(hectorite)、硅酸酐等。增稠剂的实例包括阿拉伯树胶、角叉菜聚糖、刺梧桐树胶、黄蓍胶、角豆树胶、果胶、榠栌子(榅桲)、酪蛋白、糊精、明胶、果胶酸钠、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纤维素二烷基二甲基硫酸铵、黄原胶、硅酸铝镁和膨润土等。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苯甲酸系紫外线吸收剂,如对氨基苯甲酸(以下缩写为“paba”)、paba单甘油酯、n,n-二丙氧基paba乙酯、n,n-二乙氧基paba乙酯、n,n-二甲基paba乙酯、n,n-二甲基paba丁酯、n,n-二甲基paba甲酯等;邻氨基苯甲酸系紫外线吸收剂,如高基-n-乙酰基邻氨基苯甲酸酯等;水杨酸系紫外线吸收剂,如水杨酸戊酯、水杨酸酯、水杨酸高酯、水杨酸辛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苄酯、对异丙醇苯基水杨酸酯等;肉桂酸系紫外线吸收剂,如肉桂酸辛酯、4-异丙基肉桂酸乙酯、2,5-二异丙基肉桂酸甲酯、2,4-二异丙基肉桂酸乙酯、2,4-二异丙基肉桂酸甲酯、对甲氧基肉桂酸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异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氧基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环己基酯、α-氰基-β-苯基肉桂酸乙酯、α-氰基-β-苯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单-2-乙基己酰基-二-对甲氧基肉桂酸甘油酯等;二苯酮系紫外线吸收剂,如2,4-二羟基二苯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酮、2,2',4,4'-四羟基二苯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酮、2-羟基-4-甲氧基-4'-甲基二苯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酮-5-磺酸盐、4-苯基二苯酮、2-乙基己基-4'-苯基二苯酮-2-羧酸酯、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酮、4-羟基-3-羧基二苯酮等;3-(4'-甲基亚苄基(benzylidene))-d,1-樟脑;3-亚苄基-d,1-樟脑;尿刊酸;尿刊酸乙酯;2-苯基-5-甲基苯并噁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二亚苄基吖嗪(dibenzalazine);二茴香酰基甲烷;4-甲氧基-4'-叔丁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和5-(3,3-二甲基-2-亚降冰片基(norbonylidene))-3-戊-2-酮;等。防紫外线剂的实例包括氧化钛、滑石、胭脂红、膨润土、高岭土、氧化锌等。防腐剂的实例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等。金属离子螯合剂的实例包括1-羟基乙烷-1,1-二膦酸、1-羟基乙烷-1,1-二膦酸四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三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柠檬酸钠、多磷酸钠、间磷酸钠、葡糖酸、磷酸、柠檬酸、抗坏血酸、琥珀酸和乙二胺四乙酸等。低级醇的实例包括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异丁醇和叔丁醇等。多元醇的实例包括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亚丙基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四甲撑二醇、2,3-丁二醇、1,5-戊二醇、2-丁烯-1,4-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等;三元醇,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1,2,6-己三醇等;四元醇,如季戊四醇等;五元醇,如木糖醇等;六元醇,如山梨糖醇、甘露糖醇等;多元醇聚合物,如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聚丙二醇、四乙二醇、双甘油、聚乙二醇、三甘油、四甘油、聚甘油等;二元醇烷基醚类,如乙二醇一甲醚、乙二醇一乙醚、乙二醇一丁醚、乙二醇一苯醚、乙二醇一己基醚、乙二醇一-2-甲基己基醚、乙二醇异戊醚、乙二醇苄醚、乙二醇异丙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等;二元醇烷基二醚类,如二乙二醇一甲醚、二乙二醇一乙醚、二乙二醇一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三乙二醇一甲醚、三乙二醇一乙醚、丙二醇一甲醚、丙二醇一乙醚、丙二醇一丁醚、丙二醇异丙醚、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乙醚、二丙二醇丁醚等;二元醇醚酯,如乙二醇一甲醚乙酸酯、乙二醇一乙醚乙酸酯、乙二醇一丁醚乙酸酯、乙二醇一苯醚乙酸酯、乙二醇二己二酸酯、乙二醇二琥珀酸酯、二乙二醇一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一丁醚乙酸酯、丙二醇一甲醚乙酸酯、丙二醇一乙醚乙酸酯、丙二醇一丙醚乙酸酯、丙二醇一苯醚乙酸酯等;甘油一烷基醚,如鲛肝醇、鲨油醇、鲨肝醇等;糖醇,如山梨糖醇、麦芽糖醇、麦芽三糖、甘露糖醇、蔗糖、赤藓醇、葡萄糖、果糖、淀粉分解而得的糖、麦芽糖、木糖醇、通过将淀粉分解而得的糖还原得到的醇等;glysolid(グリソリッド);四氢糠醇;poe四氢糠醇;pop丁醚;pop/poe丁醚;三聚氧丙烯甘油醚;pop甘油醚;pop甘油醚磷酸;和pop/poe季戊四醇醚;等。单糖的实例包括丙糖,如d-甘油醛、二羟基丙酮等;四糖,如d-赤藓糖、d-赤藓酮糖、d-苏糖、赤藓醇等;五糖,如l-阿拉伯糖、d-木糖、l-来苏糖、d-阿拉伯糖、d-核糖、d-核酮糖、d-木酮糖、l-木酮糖等;六糖,如d-葡萄糖、d-塔罗糖、d-阿洛酮糖、d-半乳糖、d-果糖、l-半乳糖、l-甘露糖、d-塔格糖等;七糖,如庚醛糖、庚酮糖等;八糖,如辛酮糖等;脱氧糖,如2-脱氧-d-核糖、6-脱氧-l-半乳糖、6-脱氧-l-甘露糖等;氨基糖,如d-葡糖胺、d-半乳糖胺、唾液酸、氨基糖醛酸(aminouronicacid)、胞壁酸等;和糖醛酸,如d-葡糖醛酸、d-甘露糖醛酸、l-古洛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等;等等。寡糖的实例包括蔗糖、龙胆三糖、伞形糖、乳糖、车前糖、异剪秋萝糖(isolychnoses)、α,α-海藻糖、棉子糖、剪秋罗糖、石耳素(umbilicin)、水苏糖、毛蕊花糖等。多糖的实例包括纤维素、榠栌子、硫酸软骨素、淀粉、半乳聚糖、硫酸皮肤素、糖原、阿拉伯树胶、硫酸乙酰肝素、透明质酸、黄蓍胶、软骨素、黄原酸胶、硫酸粘多糖、瓜尔胶、葡聚糖、蒈酮酸(charonicacid)等。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中性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羟基脯氨酸等;酸性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等;和碱性氨基酸,如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羟基赖氨酸等。氨基酸衍生物的实例包括酰基肌氨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钠)、酰基谷氨酸盐、酰基-β-丙氨酸钠、谷胱甘肽和吡咯烷酮羧酸等。有机胺的实例包括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吗啉、三异丙醇胺、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和2-氨基-2-甲基-1-丙醇等。合成树脂乳剂的实例包括丙烯酸树脂乳剂、聚丙烯酸乙酯乳剂、丙烯酸系树脂溶液、聚烷基丙烯酸酯乳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乳剂等。ph调节剂的实例包括缓冲剂,如乳酸/乳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等;等。维生素的实例包括维生素a类,如维生素a油、视黄醇等;维生素b1类,如硫胺素等;维生素b2类,如核黄素等;维生素b6类,如吡哆醇盐酸盐等;维生素c类,如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磷酸酯、l-抗坏血酸单棕榈酸酯、l-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等;泛酸类,如泛酸钙等;维生素d类,如维生素d2、维生素d3等;维生素e类,如α-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和dl-α-生育酚烟酸酯等;泛酸及其衍生物;和生物素;等。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生育酚、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和没食子酸酯类等。抗氧化助剂的实例包括磷酸、柠檬酸、抗坏血酸、马来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马酸、脑磷脂、六偏磷酸盐、植酸、乙二胺四乙酸等。本发明的香妆品、皮肤外用剂等可为任意剂型,如溶液系、可溶形式系、乳剂系、油液系、凝胶系、粉末分散系、水-油两层系、水-油-粉末三层系等,并可通过常规方法根据期望的目的将本发明的必须成分与上述任意配合组分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制成各种剂型。本发明的黑素生成抑制剂可混合一种或多种通常使用的香料成分而制成香料组合物。这里所说的“通常使用的香料成分”的实例包括各种合成香料、天然精油、合成精油、柑橘油和动物性香料等。例如,可以使用如“perfumeandflavorchemicals(aromachemicals)1,2”(steffenarctender(1969))、“合成香料化学与商品知识<增补修订版>”(印藤元一著,化学工业日报社,2005年3月22日,增补修订版发行)、“周知·惯用技术集(香料)第i部”(平成11年1月29日,专利厅发行)中记载的种类广泛的香料成分。在这些香料成分中,典型的实例包括α-蒎烯、苎烯、顺-3-己烯醇、苯乙醇、乙酸苏合香酯、异戊酸铵、丁子香酚、玫瑰氧化物、芳樟醇、苯甲醛、麝香酮、麝香t(takasagointernationalcorporation的注册商标)、thesaron(takasagointernationalcorporation的注册商标)、以及薄荷醇、具有烷骨架的衍生物等的具有冷感效果的香料等。这些香料成分与本发明的黑素生成抑制剂并用,可改善调和香料的香质和香调。另外,对于美白效果,涉及酪氨酸酶相关、向表皮的输送等多个步骤。因此,可通过使用选自包括
背景技术:
所记载的代表性的具有美白活性的化合物的各种美白剂的多个美白剂的混合物,增强美白活性。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应认为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多种方式改变或修改本发明。关于下述记载的配方的单位,除非特别提及,术语“%”表示“质量%”,组成比表示质量比。<试验例1>对色素细胞的黑素生成抑制活性评价对表1所示的实施例1~3和参考例1的成分(化合物),进行以下试验,研究黑素生成抑制活性评价。在塑料培养瓶(25cm2)中,接种1×105个b-16黑素瘤细胞,在37℃、5%二氧化碳的存在下在含有10%血清的dmem培养基(由nipponsuisankaisha,ltd.制造)中培养。培养1天后,添加用乙醇稀释的评价样品,进一步培养4天。培养结束后,除去培养基,用pbs(磷酸盐缓冲液)清洗细胞。此后,使用含有胰蛋白酶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的培养基从平板上剥离细胞,通过离心回收细胞。将所得细胞在4℃下用1ml的5%三氯乙酸清洗3次,用1ml乙醇/乙醚(3/1)溶液清洗2次,然后用1ml乙醚清洗1次。干燥后,添加1ml的2n氢氧化钠以在60℃下溶解细胞。溶液静置冷却后,测定415nm吸光度,从而测定黑素量。各测定值以相对于评价样品未暴露的阴性对照的值的相对值(%)算出。评价重复三次。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表1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岩兰草油、卡鲁瓦油和佛吉尼亚雪松油显示出与熊果苷同等以上的优异美白效果。<试验例2>使用含有黑素细胞的人三维培养表皮组织的美白活性评价根据使用说明书培养含有黑素细胞的人三维培养表皮模型labcytemelano-model24(由japantissueengineeringco.,ltd.制造)。即,将装有人培养表皮的培养杯浸泡在改良黑素生成促进培养基1.5ml中,将评价样品添加至杯中并暴露,然后在37℃、5%二氧化碳的存在下培养2周。培养基和评价样品每2~3天更换一次。培养结束后,按照使用说明书中记载的方法、根据mtt测定法测定活细胞数和黑素量。各测定值以相对于评价样品未暴露的阴性对照的值的相对值(%)算出。评价重复三次。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表2从表2所示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岩兰草油、卡鲁瓦油和佛吉尼亚雪松油在不受细胞毒性影响的浓度下抑制黑素生成。<试验例3>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评价方法在塑料培养瓶(25cm2)中,接种1×105个b-16黑素瘤细胞,在37℃、5%二氧化碳的存在下培养5天。之后,除去培养基,使用3ml的pbs清洗所得物。然后,使用胰蛋白酶和edta剥离细胞并通过离心回收。使用4℃下冷却的含有0.5%tritonx-100(0.1m磷酸钠水溶液)的测定缓冲液调制得到的细胞,使得细胞数为6×105个/ml并溶解以制备粗酶溶液。将10μl已用乙醇调制至0.2%的评价样品分散于96-孔板的各孔中,添加测定缓冲液40μl、粗酶溶液75μl和含有0.25%l-dopa的测定缓冲液75μl。分别测定立即添加后和37℃下反应6小时后的415nm吸光度,从而定量黑素量。各测定值以相对于评价样品未暴露的阴性对照的值的相对值(%)算出。评价重复三次。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表3评价样品(终浓度:100μg/ml)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岩兰草油111±7.6卡鲁瓦油98±7.8佛吉尼亚雪松油111±7.7从表3所示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岩兰草油、卡鲁瓦油和佛吉尼亚雪松油不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试验例4>酪氨酸酶生物合成抑制作用的评价方法在24-孔板中,接种2×104个b-16黑素瘤细胞,在37℃、5%二氧化碳的存在下培养1天。之后,将培养基用800μl含有评价样品的培养基交换,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细胞2天。除去培养液,用1mlpbs清洗2次。之后,添加4℃下冷却的含有0.5%tritonx-100的测定缓冲液150μl以溶解细胞,将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制备成细胞提取液。使用piercebcaproteinassaykit(由thermofisherscientificinc.制造)定量细胞提取液的蛋白质量,然后将100μl细胞提取液分散在96-孔板的各孔中,添加100μl含有0.5%l-dopa的测定缓冲液。分别测定立即添加后和37℃下反应3小时后的415nm吸光度,从而定量黑素量。各评价样品添加组中酪氨酸酶生物合成量以每单位蛋白质的黑素生成量来确定,并进一步以相对于评价样品未暴露的阴性对照的值的相对值(%)算出。评价重复三次。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表4从表4可以清楚地看出,岩兰草油、卡鲁瓦油和佛吉尼亚雪松油不抑制酪氨酸酶生物合成。<配方例1>美白用化妆水将下述表5中的成分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制备美白用化妆水。在表5中,实施例1的岩兰草油用作黑素生成抑制剂。表5成分配合量(质量%)1甘油10.021,3-丁二醇5.03葡萄糖2.04乙醇5.05羧基乙烯基聚合物0.026甘草酸二钾0.17玻尿酸钠0.0018黑素生成抑制剂0.19柠檬酸0.0510柠檬酸钠0.111氢氧化钾0.0112纯化水余量<配方例2>美白用面霜将下述表6中的成分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制备美白用面霜。在表6中,实施例1的岩兰草油用作黑素生成抑制剂。表6成分配合量(质量%)1硬脂醇6.02硬脂酸2.03角鲨烯10.04辛基十二烷醇5.05橄榄油5.061,3-丁二醇8.07聚乙二醇15004.08poe(25)鲸蜡醇醚3.09单硬脂酸甘油酯3.010黑素生成抑制剂0.111纯化水余量<配方例3>美白用面膜将下述表7中的成分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制备美白用面膜。在表7中,实施例1的岩兰草油用作黑素生成抑制剂。表7成分配合量(质量%)1聚乙烯醇15.02羧甲基纤维素5.031,3-丁二醇5.04乙醇12.05黑素生成抑制剂0.056poe油醇醚0.57柠檬酸0.028柠檬酸钠0.049纯化水余量<配方例4>美白用化妆水将下述表8中的成分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制备美白用化妆水。在表8中,实施例2的卡鲁瓦油用作黑素生成抑制剂。表8成分配合量(质量%)1榠栌子提取物8.02甘油3.031,3-丁二醇5.04黑素生成抑制剂0.155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月桂酸酯1.26乙醇5.07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28柑桔香料0.19纯化水余量<配方例5>美白用乳液将下述表9中的成分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制备美白用乳液。在表9中,实施例2的卡鲁瓦油用作黑素生成抑制剂。表9成分配合量(质量%)1蓖麻油1.02角鲨烯2.03山嵛醇1.04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5四甘油-缩合蓖麻油酸酯0.16丙二醇单油酸酯0.57单硬脂酸甘油酯1.08六甘油单肉豆蔻酸酯1.09十甘油单肉豆蔻酸酯0.510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111榠栌子提取物5.012黑素生成抑制剂0.03131,3-丁二醇3.014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115玫瑰香料0.116纯化水余量<配方例6>沐浴剂将下述表10中的成分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制备沐浴剂。在表10中,实施例2的卡鲁瓦油用作黑素生成抑制剂。表10成分配合量(质量%)1干燥硫酸钠40.02碳酸氢钠57.53橄榄油0.24黑素生成抑制剂0.15轻质无水硅酸0.36花香料1.77黄色202号的(1)0.2<配方例7>面霜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具有下述表11中所示的成分组成的花青型高级图像的面霜用香料组合物。在表11中,实施例2的卡鲁瓦油用作黑素生成抑制剂。表11然后,使用上述制备的面霜用香料组合物,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具有下述表12中所示的成分组成的面霜。表12成分配合量(质量%)1硬脂酸1.02胆甾醇异硬脂酸酯2.03霍霍巴油4.04角鲨烯8.05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0.86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20e.o.)1.271,3-丁二醇5.08苯甲酸甲脂0.259l-精氨酸0.410羧基乙烯基聚合物0.211面霜用香料组合物0.112纯化水余量虽然已详细并参考其具体实施方案说明本发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的变更和改变。本申请基于2015年8月10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158138,将其内容引入于此以作参考。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