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糖值升高抑制剂,具体而言,涉及抑制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及,含其的经口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先进国中,糖尿病的增加成为大的社会问题,其预防成为大的课题。为了预防或改善糖尿病,推荐就餐量的控制、步行或跑步等的有氧运动,但将这些在适合的指导之下长期间、日常进行是困难的。
一般而言,认为维持血糖值高的状态容易成为糖尿病,特别是,抑制刚摄取食物的后的血糖值、所谓的餐后血糖值的升高对于糖尿病预防重要。但是,近年,使作为单糖类的一种葡萄糖异构化而得到的异构化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变得作为甜味料在各种食物中广泛使用,尤其是与清凉饮料等比较大量地使用时,尽管未意识到,经饮料的摄取而摄取单糖类的机会变多。葡萄糖或果糖等的单糖类由于摄取就容易地被吸收而导致血糖值的升高,抑制摄取含这些单糖类的食物之后的血糖值升高从预防糖尿病的观点来看也重要。
这样的状况下,作为简便地控制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的方法,提议利用与单糖类一同摄取则抑制血糖值的升高的物质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从大麦胚乳等得到的β-1,3-1,4-葡聚糖抑制葡萄糖负载时的血糖值升高。但是,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报告,β-1,3-1,4-葡聚糖呈糖耐量异常,有仅在血糖值难降低的人、所谓的“糖尿病边界区域的人”的情况下发挥葡萄糖负载时的血糖值升高抑制效果的限制。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大鼠与葡萄糖一同摄取高纯度的d-阿洛酮糖,则血糖值升高被抑制。但是,d-阿洛酮糖由于其本身有甜味,在与有甜味的单糖组合使用时,不仅给呈味影响而无法无障碍地利用,也不适于与期望无味的服用剂或无糖的茶饮料、近似水等配合,作为有血糖值升高抑制效果的无甜味的饮料,在无法应用于在摄取含有单糖类的食物的前后利用的实施方式的点,利用范围有界限。
一方面,难消化性糊精、即添加少量的无机酸之后,加工加热的焙烧糊精而得到的作为水溶性食物纤维的一种难消化性糊精(非专利文献2)由于其本身是低甜味的,有抑制餐后血糖值的升高,使胰岛素的分泌稳定的效果,与多的食品配合、利用,但所述难消化性糊精如在非专利文献3及4中报告,对于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未示抑制效果。
这样,尽管异构化糖等的单糖类处于作为甜味料在各种饮料中多用的状况下,目前,有抑制不仅是“糖尿病边界区域的人”,也包括其他人的人摄取异构化糖等的单糖类之后的血糖值的升高的效果,其本身是低甜味~无味的同时,可日常简便并且安全地,而且继续摄取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据本发明人所知,尚未被报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636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21322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第8次大麦食品座谈会、2012年10月23日
非专利文献2:“淀粉化学”、第37卷、第2号、第107-114页(1990)
非专利文献3:若林等,日本营养-食粮学会志、第46卷、第2号、第131-137页(1993)
非专利文献4:若林等,日本食物纤维研究会志、第3卷、第1号、第13-19页(1999)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不限于“糖尿病边界区域的人”而有抑制单糖类摄取后的人的血糖值的升高的效果,其本身以低甜味至无味利用范围广泛的,可日常简便并且安全地继续摄取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和含其的经口组合物。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重复锐意研究努力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本申请人先前在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中公开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具体而言,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在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上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生成异麦芽糖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令人意外地,不仅抑制餐后血糖值的升高,还抑制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这样的见解是完全的意外的见解。原因在于,由于上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有分支的葡萄糖的聚合物,在显示水溶性食物纤维性的点是与难消化性糊精类似的淀粉来源的混合物,与非专利文献3及4中报告的难消化性糊精同样地,被认为对于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升高不显示抑制效果。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由实验确认,上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如果人将其摄取,则不限于“糖尿病边界区域的人”,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被显著地抑制。基于此新的见解,本发明人确立,其本身以低甜味至无味利用范围广泛的,不限于“糖尿病边界区域的人”效果的,有抑制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和含其的经口组合物,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通过提供以有下述(a)乃至(c)的特征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而解决上述的课题。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生成异麦芽糖。
有上述特征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不仅是无副作用的担心的安全的可食性原料,低甜味~无味,与单糖类一同摄取时,有抑制人的血糖值的升高的作用。从而,有上述特征(a)乃至(c)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作为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有效成分极有用。
再者,本发明通过提供与上述血糖值升高抑制剂一同含单糖类的经口组合物而解决上述的课题。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由于其本身是低甜味~无味,利用范围广泛,可不限于“糖尿病边界区域的人”而抑制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升高。另外,本发明的经口组合物由于含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通过摄取其而可简便并且安全地有效抑制摄取单糖类后的血糖值的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使受试者摄取仅由葡萄糖构成的对照试样时,和摄取与葡萄糖一同含有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受试试样时的,在受试者中的血糖值的增量的平均值的经时变化的图。
【图2】是显示为了使用反转小肠的葡萄糖吸收试验而制作的装置的概要的图。
【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涉及以有下述(a)乃至(c)的特征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发明。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生成异麦芽糖。
本说明书中所说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是指抑制人的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的剂。
再者,本说明书中所说的摄取是指人取入体内,含由经口途径的摄取及由经管途径的摄取的两者。
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优选与单糖类同时或相前后摄取。
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是作为有效成分含有上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下,称为“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而成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如后所述,可由各种制造方法得到,得到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通常处于有各种各样的分支结构以及葡萄糖聚合度(分子量)的多数的分支α-葡聚糖的混合物的形态,在现行的技术中,进行一个一个分支α-葡聚糖的单离或定量是不可能的。因此,尽管无法以分支α-葡聚糖的每分子确定每种分支α-葡聚糖的结构、即,作为构成单元的葡萄糖残基的键合样式及键合顺序,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结构可由在本领域一般使用的各种物理的方法、化学方法或酶的方法,作为混合物整体表征。
具体而言,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结构,作为混合物整体,由上述(a)乃至(c)的特征表征。即,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的葡聚糖(特征(a)),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特征(b))。再者,特征(b)中所说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是指经α-1,4键连接的葡聚糖链之中,位于未示还原性的末端的葡萄糖残基,“α-1,4键以外的键”顾名思义,是指α-1,4键以外的键。
再者,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生成异麦芽糖(特征(c))。特征(c)中所说的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是指使异麦芽糖葡聚糖酶作用于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而水解。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是赋予酶编号(ec)3.2.1.94的酶,是有即使是与α-葡聚糖中的异麦芽糖结构的还原末端侧邻接的α-1,2、α-1,3、α-1,4、及α-1,6键的任何的键合样式均水解的特征的酶。优选为,使用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globiformis)来源的异麦芽糖葡聚糖酶(参照例如,sawai等人,agriculturalandbiologicalchemistry、第52卷、第2号、第495页-501页(1988))。
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生成的消化物的每固体物的异麦芽糖的比例表示在构成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分支α-葡聚糖的结构中的可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水解的异麦芽糖结构的比例,可由特征(c),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结构作为混合物整体,由酶的方法表征。
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以消化物的每固体物,通常,5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优选为,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生成异麦芽糖,由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效果被认为优良,从而被适宜地使用。
即,如后所述,认为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有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生成异麦芽糖的结构的特征与由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抑制效果深深相关。即,在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中的异麦芽糖生成量不足5质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成为有接近于分支结构少的麦芽糖糊精的结构的特征的,相反,在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中的异麦芽糖生成量超70质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成为有接近于作为以α-1,6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物的葡聚糖的结构的特征的,由于在上述的特征(b)中规定的分支结构变少,全部的情况中被认为与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抑制相关的结构的特征均渐弱,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的异麦芽糖的量存在适宜范围。
另外,作为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更适宜的一实施方式,可举出有由高效液相层析仪(酶-hplc法)求出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40质量%以上的特征(d)。
求出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的“高效液相层析仪法(酶-hplc法)”(以下,简称为“酶-hplc法”。)是指在1996年5月厚生省告示第146号的营养表示基准、“营养成分等的分析方法等(营养表示基准别表第1第3栏所示的方法)”中的第8项、在“食物纤维”中记载的方法,对其概略进行说明则如下。即,通过将试样由利用热稳定α-淀粉酶、蛋白酶及葡萄糖淀粉酶的一系列的酶处理分解处理,由离子交换树脂从处理液除去蛋白质、有机酸、无机盐类而调制凝胶过滤层析用的试样溶液。接下来,供于凝胶过滤层析,求出层析谱中的未消化葡聚糖和葡萄糖的峰面积,各自的峰面积,及另行、由常规方法,使用由葡萄糖-氧化酶法求出的试样溶液中的葡萄糖量而算出试样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再者,在本说明书通篇,“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只要是无特别说明,就是指由上述“酶-hplc法”求出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
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表示不由α-淀粉酶及葡萄糖淀粉酶分解的α-葡聚糖的含量,特征(d)是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结构,作为混合物整体,由酶的方法表征的指标之一。
再者,如上所述,认为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生成异麦芽糖的结构的特征与由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抑制效果深深相关,此特征性的结构部分,当然,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越高,换言之,不被α-淀粉酶及葡萄糖淀粉酶分解的分支α-葡聚糖的含量越多,就更多,不被消化而到达小肠,被认为示血糖值的升高抑制作用。从而,作为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有效成分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越高越优选,适宜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通常是40质量%以上,更优选60质量%以上,再优选为75质量%以上。适宜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的上限无特别限定,只要技术上可能,越高越好,优选为100质量%以下或不足100质量%。
再者,作为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更适宜的一实施方式,有下述特征(e)及(f)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所述特征可由甲基化分析求出。
(e)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比处于1:0.6~1:4的范围,
(f)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占全葡萄糖残基的55%以上。
甲基化分析,如众所公知,是指在多糖或寡糖中,作为确定构成其的单糖的键合样式的方法一般广泛使用的方法(ciucanu等人,carbohydrateresearch、第131卷、第2号、第209-217页(1984))。将甲基化分析应用于葡聚糖中的葡萄糖的键合样式的分析时,首先,使在构成葡聚糖的葡萄糖残基中的全部游离的羟基甲基化,接下来,水解完全甲基化的葡聚糖。接下来,通过还原由水解得到的甲基化葡萄糖而作为消去异头型的甲基化葡萄糖醇,再者,使在此甲基化葡萄糖醇中的游离的羟基乙酰化而得到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再者,有时将“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简单总称为“部分甲基化物”)。通过将得到的部分甲基化物用气相层析分析,在葡聚糖中键合样式来源于各自不同的葡萄糖残基的各种部分甲基化物可以峰面积占气体层析谱中的全部部分甲基化物的峰面积的百分率(%)表示。进而,可从此峰面积%确定所述葡聚糖中的键合样式的不同的葡萄糖残基的存在比、即,各葡萄糖苷键的存在比率。相对于部分甲基化物的“比”是指甲基化分析的气体层析谱中的峰面积的“比”,相对于部分甲基化物的“%”是指甲基化分析的气体层析谱中的“面积%”。
在上述(e)及(f)中的“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是指仅经与1位及4位的碳原子键合的羟基而与其他葡萄糖残基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在甲基化分析中,作为2,3,6-三甲基-1,4,5-三乙酰葡萄糖醇被检测。另外,在上述(e)及(f)中的“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是指仅经与1位及6位的碳原子键合的羟基而与其他葡萄糖残基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在甲基化分析中,作为2,3,4-三甲基-1,5,6-三乙酰葡萄糖醇被检测。
由甲基化分析得到的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比率、及,相对于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全葡萄糖残基的比例,可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结构作为混合物整体,作为由化学方法表征的指标之一使用。
上述(e)的“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比处于1:0.6~1:4的范围”的规定是指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供于甲基化分析之时,检测的2,3,6-三甲基-1,4,5-三乙酰葡萄糖醇和2,3,4-三甲基-1,5,6-三乙酰葡萄糖醇的比处于1:0.6~1:4的范围。另外,上述(f)的“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占全葡萄糖残基的55%以上”的规定是指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在甲基化分析中,2,3,6-三甲基-1,4,5-三乙酰葡萄糖醇和2,3,4-三甲基-1,5,6-三乙酰葡萄糖醇的合计占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的55%以上。通常,淀粉无仅在1位和6位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并且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占全葡萄糖残基中的大半,所以上述(e)及(f)的要件意味着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有与淀粉完全的不同的结构。
如在上述(e)及(f)的特征中规定,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在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中,通常是相当程度有在淀粉中不存在的“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但在以高的血糖值升高抑制效果作为必要时,因为有更复杂的分支结构的方可期待高的血糖值升高抑制效果,除了α-1,4键及α-1,6键之外,优选还有α-1,3键及α-1,3,6键。其中,“α-1,3,6键”是指“以1位、3位及6位的羟基的3位置与其他葡萄糖键合(α-1,3,6键合)葡萄糖残基”。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为了有更复杂的分支结构而在键合中以任意的比例含α-1,3键合及α-1,3,6键合即可,例如,α-1,3键合的葡萄糖残基优选是全葡萄糖残基的0.5%以上不足10%。另外,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α-1,3,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优选是全葡萄糖残基的0.5%以上。
上述“α-1,3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0.5%以上不足10%”可通过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供于甲基化分析之时,2,4,6-三甲基-1,3,5-三乙酰葡萄糖醇以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的0.5%以上不足10%存在而确认。另外,上述“α-1,3,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0.5%以上”可通过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在甲基化分析中,2,4-二甲基-1,3,5,6-四乙酰葡萄糖醇以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的0.5%以上不足10%存在而确认。
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也可由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重量平均分子量(mw)除以数平均分子量(mn)的值(mw/mn)表征。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数平均分子量(mn),例如,可使用尺寸排除层析等求出。另外,因为可基于重量平均分子量(mw)而算出构成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分支α-葡聚糖的平均葡萄糖聚合度,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也可由平均葡萄糖聚合度表征。平均葡萄糖聚合度可从重量平均分子量(mw)减18,除以作为葡萄糖残基量的162而求出。作为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有效成分使用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其平均葡萄糖聚合,通常是8~500、优选为15~400、更优选为20~300是适宜的。再者,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在平均葡萄糖聚合度越大、粘度增加,平均葡萄糖聚合度越小、粘度越变小的点,显示与通常的葡聚糖同样的性质。因此,可根据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实施方式,适宜选择有适合于要求的粘度的平均葡萄糖聚合度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而使用。
作为重量平均分子量(mw)除以数平均分子量(mn)的值的mw/mn,越接近于1意味着构成构成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分支α-葡聚糖分子的葡萄糖聚合度的偏差小。作为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有效成分使用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尽管mw/mn通常只要是20以下的,就可无问题地使用,但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是适宜的。再者,在要求提供特定的葡萄糖聚合度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时,mw/mn接近于1,葡萄糖聚合度的偏差越小越优选。
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只要是有上述(a)乃至(c)的特征,就也可用任何的方法制造。例如,使有向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导入经α-1,6键而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的作用的酶作用于淀粉质而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可在本发明的实施中适宜地利用,作为更适宜的一例,可举出使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中公开的α-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质而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另外,除了上述α-葡萄糖基转移酶之外,由于联用麦芽四糖生成淀粉酶(ec3.2.1.60)等的淀粉酶,或异淀粉酶(ec3.2.1.68)等的淀粉脱支酶,则可使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低分子化,可将分子量、葡萄糖聚合度等调整到期望的范围。再者,通过联用环麦芽糖糊精葡聚糖转移酶(ec2.4.1.19),或淀粉分支酶(ec2.4.1.18)、在特开2014-054221号公报中公开的有使聚合度2以上的α-1,4葡聚糖α-1,6转移至淀粉质的内部的葡萄糖残基的活性的酶,也可使构成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分支α-葡聚糖进一步高度分支,提高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再使葡萄糖淀粉酶等的糖质水解酶作用于这样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作为进一步提高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也是随意的,通过使糖基海藻糖生成酶(ec5.4.99.15)作用,向构成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分支α-葡聚糖的还原末端导入海藻糖结构,或也可由氢加成还原分支α-葡聚糖的还原末端的等而使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还原力降低,另外,通过进行由尺寸排除层析等的分级分离,取得有期望的分子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也是随意的。
使含在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中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量只要是在与单糖类同时或相前后摄取之时发挥期望的血糖值升高抑制作用,就无特别限定,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1~100质量%、优选为,3~100质量%、更优选为5~100质量%的范围含有即可。另外,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除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之外,也可根据需要,将选自水、矿物、着香料、稳定化剂、赋形剂、增量剂、ph调整剂等的1种或2种以上的成分以0.01~50质量%、优选为,0.1~40质量%的比例适宜配合而利用。
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只要发挥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作用效果的量摄取即可,摄取量无特别的限制,例如,作为有效成分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摄取量,通常以成为成人(体重60kg)每1次,0.5~100g的范围、优选为1~50g的范围、更优选为1.5~10g的范围、再优选为3~8g的范围的方式,将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直接,或者,溶解于水、茶、咖啡等的饮料而摄取,或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而摄取即可。或者,也可以作为有效成分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摄取量相对于单糖类的总摄取量成为0.5~3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5~15质量%的范围的方式摄取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再者,当然也可将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在食品或饮料的摄取的前后摄取。
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可作为粉末状、粒状、颗粒状、液状、糊状、霜状、片状、胶囊状、囊片状、软件胶囊状、锭剂状、棒状、板状、块状、丸药状、固体状、凝胶状、胶状、树胶状、晶片状、饼干状、饴状、咀嚼型状、糖浆状、条状等的适宜的形态。另外,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不仅是药品或准药品,可与特定保健用食品、功能性表示食品、营养辅助食品、或者健康食品等的以预防或改善生活习惯病为目的而摄取的食品配合。作为配合的食品的具体例,可举出碳酸饮料、乳饮料、果冻饮料、运动饮料、醋饮料、豆浆饮料、含有铁的饮料、乳酸菌饮料、绿茶、红茶、可可、咖啡等的饮料、米饭、粥、面包、面类、汤、酱汁、酸乳等的食品、软糖、硬糖、树胶、果冻、饼干、软饼干、煎饼,霰饼,米花糖,求肥、饼类、蕨饼、包子,外郎饼,馅类、羊羹、水羊羹、锦玉、果冻、果胶冻、家主贞良、饼干、咸饼干、派、布丁、奶油、乳蛋糕霜、奶油泡沫点心、华夫饼、松糕、薄烤饼、松饼、油炸圈饼、巧克力、甘纳许、压块干粮、口香糖、焦糖、牛轧糖、花膏、花生膏、果膏、果酱、桔子酱等的点心、冰淇淋、冰冻果子露、gelato等的冰点心、再者,酱油、粉末酱油、酱、粉末酱、醪糟,茄子黄瓜酱,紫菜盐、蛋黄酱、调味汁、食醋、三杯醋、粉末寿司醋、中华的素、天妇罗蘸料,面条调味料,沙司、番茄沙司、番茄酱、烤肉的酱、烤鸡肉的酱、干炸粉、天妇罗粉、咖喱汤汁、炖的素、汤的素、肉汤的素、复合调味料、日式甜料酒、新日式甜料酒、表糖、咖啡糖等的各种调味料或调理加工品。再者,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也可与处于用于预防或改善(治疗)生活习惯病的液剂、糖浆剂、经管营养剂、锭剂、胶囊剂、锭剂、舌下剂、颗粒剂、散剂、粉剂、乳剂、喷雾剂等的形态的药剂配合。再者,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也可与人以外的动物摄取的宠物食品或饲料、饵料配合。
另外,含有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不仅作为直接血糖值升高抑制剂,除了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之外,可再添加单糖类而作为经口组合物使用。本发明的经口组合物由于含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由于即使在经口组合物中含单糖类,也可抑制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有即使是担心血糖值的升高的人,也可不介意含单糖类地摄取的益处。
顺便而言,作为在本发明的经口组合物中使用的单糖类,可举出有在人中使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升高的作用的单糖,特别是,与食物配合的单糖、例如,选自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的1种以上、就是在其中,在将作为葡萄糖、果糖、及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的异构化糖、特别是,葡萄糖与血糖值升高抑制剂一同配合到本发明的经口组合物时,更适宜地发挥由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血糖值升高抑制效果而优选。
在本发明的经口组合物中,将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以发挥作为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作用效果的量配合即可,配合量无特别的限制,例如,相对于经口组合物中含有的单糖类的总量,作为有效成分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优选配合成为0.5~3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5~15质量%的范围。再者,作为有效成分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可配合成以成人(体重60kg)每1次,通常,0.5~100g的范围、优选为1~50g的范围、更优选为1.5~10g的范围、再优选为3~8g的范围而摄取是适宜的。
在本发明的经口组合物中,除了上述成分之外,还可以相对于经口组合物的总量而0.01~50质量%、优选为,0.1~40质量%的比例适宜配合选自水、生理盐水、甜味料、蛋白质、肽、多酚、矿物、抗菌物质、酶、难消化性的多糖类、着色料、着香料、糊料、稳定化剂、赋形剂、增量剂、ph调整剂等的1种或2种以上。
本发明的经口组合物可作为粉末状、粒状、颗粒状、液状、糊状、霜状、片状、胶囊状、囊片状、软件胶囊状、锭剂状、棒状、板状、块状、丸药状、固体状、凝胶状、胶状、树胶状、晶片状、饼干状、饴状、咀嚼型状、糖浆状、条状等的适宜的形态。
本发明的经口组合物也可根据需要,由经管施用等的非经口施用方法向胃或消化管施用。
以下,基于实验而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在以下的实验1中,使用根据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实施例5记载的方法制造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即,根据上述实施例5记载的方法,向27.1质量%玉米淀粉液化液(水解率3.6%)加亚硫酸氢钠至成为最终浓度0.3质量%,另外加氯化钙至成为最终浓度1mm之后,冷却至50℃,向其每1g固体物加11.1单位由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调制的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circulans)pp710(fermbp-10771)来源的α-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浓缩粗酶液,再者,在50℃、ph6.0作用68小时。将该反应液于80℃保持60分钟之后,冷却,将过滤得到的滤液根据常规方法,用活性炭脱色,由h型及oh型离子树脂脱盐而纯化,再浓缩、喷雾干燥而制造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在以下的实验1中使用。再者,将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由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段落0079、0080中记载的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试验法、α-葡萄糖苷酶及葡萄糖淀粉酶消化试验法、段落0076~0078中记载的甲基化分析法分析时,有以下的(a)乃至(c)的特征。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每消化物的固体物生成35质量%异麦芽糖。
另外,将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由上述酶-hplc法分析时,上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除了上述特征之外,有下述(d)的特征,再者,从由上述甲基化分析法的分析结果,确证有下述(e)乃至(h)的特征。
(d)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82.9质量%,
(e)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比是1:2.1,
(f)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是全葡萄糖残基的73.8%。
(g)α-1,3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2.1%。
(h)α-1,3,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5.6%。
再者,将所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由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段落0081中记载的凝胶过滤hplc的分子量分布分析时,其重量平均分子量(mw)是5,000道尔顿(换算为平均葡萄糖聚合度则约30)、mw/mn是2.1。
如上所述,在本实验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经α-1,4键而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有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生成异麦芽糖的上述(a)乃至(c)的特征的。另外,在本实验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满足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将异麦芽糖以消化物的每固体物5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生成的特征、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40质量%以上的上述(d)的特征、及,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比处于1:0.6~1:4的范围,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占全葡萄糖残基的55%以上的上述(e)、(f)的特征。
再者,上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α-1,3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处于全葡萄糖残基的0.5%以上不足10%的范围,α-1,3,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处于全葡萄糖残基的0.5%以上的范围的。
在以下的实验中,为了研究在葡萄糖摄取时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对血糖值的影响,实施葡萄糖负载试验。
<实验1:葡萄糖装载试验>
向除有糖尿病等的葡萄糖代谢能异常的经历的者之外的空腹时血糖值(摄取前的血糖值)是大概80~110mg/dl的健康的男女13人的受试者给将仅由葡萄糖构成的对照试样50g(参照表1)溶解于水而作为200ml的水溶液,5分钟以内摄取。摄取前、摄取后30、45、60、90、120分钟的计6次、从受试者的指尖采血,使用试验纸“accu-chekavivastripf”(rochediagnostics株式会社销售)和自身血糖测定器“accu-chekavivanano”(rochediagnostics株式会社销售)而测定血糖值。再者,作为葡萄糖,使用市售的粉末葡萄糖(商品名“fujicrystar”、加藤化学株式会社销售)。
接下来,从上述试验起经过一周以上之后,对于上述13人的受试者,与对照试样摄取的情况同样地摄取将与葡萄糖一同含有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受试试样55g(参照表1)溶解于水而作为200ml的水溶液,摄取后,同样地采血,对血糖值的变化进行测定。
【表1】
*将葡萄糖及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溶解于水,以全量作为200ml。
对于上述受试者13人的对照试样摄取时和受试试样摄取时,各自制成相对于摄取后经过时间标绘摄取前、在摄取后30、45、60、90、120分钟的血糖值的增量的平均值的坐标图,示于图1。另外,每试样算出血糖值的增量的平均值的曲线下面积(auc),示于表2。再者,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摄取的影响由受试试样摄取时的auc除以对照试样摄取时的auc而得到的auc比率评价,结果在表2中并记。
【表2】
*:(受试试样auc/对照试样auc)×100
如图1所示,与对照试样摄取时(图1的符号○)比,在受试试样摄取时(图1的符号●)血糖值的增量的升高被抑制。另外,如表2所示,对照试样摄取时的auc是99.0,与此相对,受试试样摄取时的auc低达86.6,auc比率是87.4%。从结果确认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如果与作为单糖的葡萄糖一同摄取,则与仅摄取葡萄糖时比,显著地抑制血糖值的升高。
顺便而言,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在与淀粉部分分解物(麦芽糖糊精)一同摄取时抑制血糖值的升高在由与本申请人相同的申请人的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中公开。上述实验结果表示,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不仅是摄取淀粉部分分解物时,即使在摄取单糖类时也抑制血糖值的升高。
一方面,如前所述,对于在本领域中作为水溶性食物纤维原料广泛使用的难消化性糊精,报告了对于作为单糖的葡萄糖及果糖的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不显示抑制效果(参照非专利文献3及4)。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和难消化性糊精,尽管在是有分支的葡萄糖的聚合物,是有水溶性食物纤维性的淀粉来源的混合物的点共同,对于葡萄糖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的影响不同是颠覆以往的技术常识的极其兴趣深的见解,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在至少显著地抑制生物体中的葡萄糖的提取的点,认为其作用效果与难消化性糊精有明显差异。
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由于发挥抑制作为单糖的葡萄糖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的作用效果,即使是一直以来担心导致血糖值的升高,含有单糖类的食物、例如,含有葡萄糖、果糖、异构化糖等的单糖类作为甜味料的各种食物,只要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配合,可期待可抑制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如果使用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可扩大可无血糖值升高的悬念地摄取的食物的范围,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作为血糖值升高抑制剂,在含有单糖类的食物的领域、尤其是饮料领域中,可比现在广泛使用的难消化性糊精更有利地利用。
在以下的实验2中,作为解明由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单糖摄取后的血糖值抑制作用的机制的一手段,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对小肠中的葡萄糖吸收的影响由使用大鼠反转小肠的试验验证,并且与关于进行的难消化性糊精的结果比较。
<实验2:由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作用的机制-使用大鼠反转小肠的试验->
为了验证在人中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血糖值升高抑制作用的机制,使用大鼠反转小肠而探讨给小肠中的葡萄糖吸收的影响。作为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使用与在实验1中使用的相同的标准品,作为难消化性糊精,使用市售的难消化性糊精(商品名“fibersol2”、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销售)。
顺便而言,使用反转小肠的试验(参照例如,土屋正彦等,关于大鼠反转小肠的葡萄糖吸收的研究:经时观察法的开发日本消化器病学会杂志,第80卷、1138-1143页(1983年))是指为了对肠道的特定部分的透过机构进行研究,摘出其部分而反转,结扎两端、使之成为囊状而探讨物质的透过的方法,向囊之中放入例如缓冲液,一边在含有对象物质(在本实验中是葡萄糖)的试验液中通95%o2-5%co2气体,一边对囊进行温育。对所述试验液中的对象物质从小肠粘膜被吸收,迁移至囊内侧的浆膜侧的量进行测定,评价吸收。反转肠道而使粘膜侧向外的,由于上皮细胞要求大量的氧,使其补给容易被作为第一理由。在本实验中,在体外经时测定由小肠的葡萄糖的吸收。
<实验2-1:大鼠反转小肠的调制>
购入wistar大鼠(雄、7周龄、日本clea株式会社销售),在1~3周给标准饲料而饲育而驯化。接下来,使所述大鼠绝食4小时之后,通过在戊巴比妥麻醉下正中切开而开腹而采集小肠,向比采集的大鼠小肠的treitz韧带(处于小肠的中段,将小肠连系到背中侧的壁(后腹壁)的韧带样的结构)下部侧(回肠侧)切出约16cm至24cm的部位的长度约8cm的部分小肠,在试验中使用。
<实验2-2:使用反转小肠的葡萄糖吸收试验>
使用大鼠反转小肠的葡萄糖吸收试验是,制作图2中所示的试验装置,根据下述的顺序实施。
<试验装置>
以下,对于试验装置的概要,基于图2说明。以塑料制20ml容注射筒(图2的符号d)作为容器使用,在注射筒d的上部设气体排气用小孔(图2的符号b),在注射筒d的下端安装气体回流用管(图2的符号h)。在橡胶栓(图2的符号a)的中央部开孔,插入切断尖部的塑料制1ml芯片(图2的符号c),在所述芯片c的尖部,安装结扎一端的反转小肠(图2的符号e)而结扎。将其从注射筒d的上端插入,作为试验装置。
<试验顺序>
(1)将仅葡萄糖,葡萄糖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或者,葡萄糖和难消化性糊精各自溶解于krebs-ringer碳酸氢盐缓冲液(ph7.4)(以下,简称为“krb缓冲液”),调制下述3种受试样品溶液。
对照组:仅葡萄糖(180mg/dl,10mm);
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添加组:向葡萄糖(180mg/dl,10mm)添加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60mg/dl);
难消化性糊精添加组:向葡萄糖(180mg/dl,10mm)添加难消化性糊精(60mg/dl);
(2)向塑料制20ml容注射筒(图2的符号d)注入20ml(图2的符号g)上述3种受试样品溶液之任一者,放入37℃的恒温水槽而从气体回流用管(图2的符号h),通入95%o2-5%co2气体,进行气体回流。
(3)将在实验2-1中取得的大鼠小肠的内部用通入95%o2-5%co2气体的冷krb缓冲液清洗。
(4)向肠道的近位端少许插入未图示的反转用棒,一边向小肠内按入反转用棒,一边反转,作为反转小肠。
(5)通过向从反转用棒解下的反转小肠(图2的符号e)插入切断尖部的塑料制1ml芯片(图2的符号c)-结扎而安装,结扎从近位端约5cm处。
(6)将安装反转小肠e的芯片c设置在注射筒d的内部,用微量移液器从芯片c的上部向反转小肠浆膜侧(反转小肠c的内侧)注入krb缓冲液0.5ml(图2的符号f)。在此时点作为实验(温育)开始。再者,试验前及试验中,均将95%o2-5%co2气体通入粘膜侧(反转小肠c的外侧)的受试样品溶液g。
(7)粘膜侧、浆膜侧均在温育0、30、60、90、120分钟的时间点将溶液各5μl用微量移液器采样,使用葡萄糖定量试剂盒(商品名“葡萄糖cii测试wako”、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销售)而定量葡萄糖。
(8)各受试样品组均各自试验6次,数据的检验,用tukey-kramer法进行比较。用危险率不足0.05作为“有显著差异”。
在使用反转小肠的葡萄糖吸收试验中,经时测定浆膜侧的葡萄糖浓度的结果示于表3。
【表3】
*:平均值±标准偏差、n=6、在不同的符号间有显著差异(p<0.05)
如表3所示,得知在对照组(仅葡萄糖)中,浆膜侧的葡萄糖浓度在试验开始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的时间点,各自达31.5±10.9mg/dl、96.2±17.8mg/dl、155.2±23.0mg/dl、202.8±27.5mg/dl,随着时间的经过而葡萄糖浓度升高,反转小肠吸收粘膜侧的葡萄糖,迁移到浆膜侧。一方面,在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添加组中,浆膜侧的葡萄糖浓度在试验开始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的时间点,各自为13.3±6.6mg/dl、40.4±26.5mg/dl、71.7±40.6mg/dl、102.7±58.3mg/dl,在各时间显示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的值。另外,难消化性糊精添加组示与对照组无大差异的结果。从以上的结果得知,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有抑制在小肠粘膜中的葡萄糖吸收的作用,与此相对,难消化性糊精无吸收抑制作用。
另外,由于温育120分钟之后的反转小肠内的缓冲液量每试验不必然一定,试验结束时的浆膜侧缓冲液量乘以葡萄糖浓度而算出反转小肠浆膜侧的全葡萄糖量。对照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添加组、及,难消化性糊精添加组的反转小肠内的全葡萄糖量各自是1.15±0.27mg、0.47±0.34mg、及,0.93±0.33mg,与表3所示的葡萄糖浓度的情况同样地,在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添加组中,与对照组比吸收的葡萄糖量显著地少。一方面,在吸收的全葡萄糖量中,难消化性糊精添加组和对照组也无大差异。
如从上述结果明了,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添加组与对照(仅葡萄糖)组及难消化性糊精添加组比,在糖负载后90~120分钟时葡萄糖的吸收量显著地少。一方面,难消化性糊精添加组与对照组无大差异。从以上的结果判断,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有在小肠中的葡萄糖的吸收抑制作用,一方面,难消化性糊精无葡萄糖的吸收抑制作用。顺便而言,难消化性糊精在使用反转小肠的葡萄糖吸收试验中未示吸收抑制作用在文献(若林茂、“难消化性糊精对糖耐量的影响”、日内分泌会志、第68卷、623-635页(1992年))中也有报告。
从实验2的结果确证,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抑制在小肠中的葡萄糖的提取。因此确认到,在由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人的葡萄糖摄取时的血糖值升高抑制是被小肠中的葡萄糖的吸收抑制。由本实验得知,难消化性糊精在生物体中的单糖类摄取时不显示血糖值升高抑制作用,与此相对,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示血糖值升高抑制作用的一因在于对小肠中的葡萄糖吸收的作用的差异。
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如何作用而抑制在小肠中的葡萄糖向血液的提取不明,但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连接到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经α-1,4键而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有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生成异麦芽糖的结构的特征,更优选为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有每消化物的固体物生成5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异麦芽糖的结构的特征被推定为对于发挥该功能必要。
再者,由于在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中的异麦芽糖生成量不足5质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接近于分支结构少的麦芽糖糊精的结构,被推定为对于在小肠中的葡萄糖的提取的影响小。一方面,在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中的异麦芽糖生成量超70质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成为接近于作为以α-1,6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物的葡聚糖的结构,相反,由于分支结构反而变得单调,被推定为对在小肠中的葡萄糖的提取的影响变小。另外,由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之中高效液相层析仪法(酶-hplc法)求出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40质量%以上的由于其本身在小肠中难消化吸收而被推定为更优选。
一方面,难消化性糊精不抑制在小肠中的葡萄糖的提取。尽管难消化性糊精对于二糖类以上的糖质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示抑制效果,作为对于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未显示抑制效果的作用机理,被推定为由于难消化性糊精抑制与二糖类分解酶连动的葡萄糖的提取。
以下,基于实施例而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定。
【实施例】
【实施例1】
<血糖值升高抑制剂>
根据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实施例5中记载的方法,调制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再者,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有以下的(a)乃至(g)的特征。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将异麦芽糖以消化物的每固体物35质量%生成,
(d)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80.8质量%,
(e)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比是1:2.2,
(f)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是全葡萄糖残基的72.9%,
(g)平均葡萄糖聚合度是31,mw/mn是2.0。
本品可作为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有效成分利用。另外,通过摄取本品,能抑制人的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本品通常以成人(体重60kg)每1次,约0.5~约100g的范围,将本品直接,或者,溶解于水、茶、咖啡等的饮料而摄取,或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而摄取即可。当然也可将本品在食品或饮料的摄取的前后摄取。本品其本身是无味的,无异臭,在室温下也不吸湿、变色,经1年以上而稳定。
【实施例2】
<血糖值升高抑制剂>
根据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实验2-2中记载的方法,调制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溶液,其后,根据常规方法喷雾干燥而得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再者,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有以下的(a)乃至(g)的特征。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将异麦芽糖以消化物的每固体物27.2质量%生成,
(d)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41.8质量%,
(e)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比是1:0.6,
(f)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是全葡萄糖残基的83.0%,
(g)平均葡萄糖聚合度是405,mw/mn是16.2。
本品可作为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有效成分利用。另外,通过摄取本品,能抑制人的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本品通常以成人(体重60kg)每1次,约0.5~约100g的范围,将本品直接,或者,溶解于水、茶、咖啡等的饮料而摄取,或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而摄取即可。当然也可将本品在食品或饮料的摄取的前后摄取。本品其本身是无味的,无异臭,在室温下也不吸湿、变色,经1年以上而稳定。
【实施例3】
<血糖值升高抑制剂>
根据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实施例6中记载的方法,调制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再者,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有(a)乃至(g)的特征。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将异麦芽糖以消化物的每固体物40.6质量%生成,
(d)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77.0质量%,
(e)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比是1:4,
(f)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是全葡萄糖残基的67.9%,
(g)平均葡萄糖聚合度是18,mw/mn是2.0。
本品可作为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有效成分利用。另外,通过摄取本品,能抑制人的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本品通常以成人(体重60kg)每1次,约0.5~约100g的范围,将本品直接,或者,溶解于水、茶、咖啡等的饮料而摄取,或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而摄取即可。当然也可将本品在食品或饮料的摄取的前后摄取。本品其本身是无味的,无异臭,在室温下也不吸湿、变色,经1年以上而稳定。
【实施例4】
<血糖值升高抑制剂>
除了向玉米淀粉液化液再每1g固体物添加2单位麦芽四糖生成淀粉酶的之外,根据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实施例5中记载的方法,调制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再者,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有(a)乃至(g)的特征。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将异麦芽糖以消化物的每固体物41.9质量%生成,
(d)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69.1质量%,
(e)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比是1:2.4,
(f)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是全葡萄糖残基的64.2%,
(g)平均葡萄糖聚合度是13,mw/mn是2.0。
本品可作为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有效成分利用。另外,通过摄取本品,能抑制人的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本品通常以成人(体重60kg)每1次,约0.5~约100g的范围,将本品直接,或者,溶解于水、茶、咖啡等的饮料而摄取,或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而摄取即可。当然也可将本品在食品或饮料的摄取的前后摄取。本品其本身是无味的,无异臭,在室温下也不吸湿、变色,经1年以上而稳定。
【实施例5】
<血糖值升高抑制剂>
使淀粉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淀粉酶)作用于用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使用凝胶过滤层析分取未分解的成分。其后,根据常规方法纯化及喷雾干燥而调制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再者,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有(a)乃至(g)的特征。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将异麦芽糖以消化物的每固体物21质量%生成,
(d)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94.4质量%,
(e)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比是1:1.9,
(f)α-1,4键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是全葡萄糖残基的64%,
(g)葡萄糖聚合度是22,mw/mn是1.7。
本品可作为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的有效成分利用。另外,通过摄取本品,能抑制人的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的升高。本品通常以成人(体重60kg)每1次,约0.5~约100g的范围,将本品直接,或者,溶解于水、茶、咖啡等的饮料而摄取,或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而摄取即可。当然也可将本品在食品或饮料的摄取的前后摄取。本品其本身是无味的,无异臭,在室温下也不吸湿、变色,经1年以上而稳定。
【实施例6】
<经口组合物(粉末汁)>
对于由喷雾干燥制造的橙果汁粉末33质量份,将用实施例5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10质量份、葡萄糖20质量份、无水结晶麦芽糖醇20质量份、无水柠檬酸0.65质量份、苹果酸0.1质量份、2-o-α-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0.2质量份、柠檬酸苏打0.1质量份、及粉末香料的适量良好混合搅拌,粉碎而成微粉末,将其向流动层造粒机投料,作为排风温度40℃,将其作为粘合剂适量喷雾将用实施例1的方法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粉末溶解于水而得到的溶液,30分钟造粒,计量,包装而得到制品。本品是含单糖类的含果汁的有率约30%的粉末汁。本品是由于作为含单糖类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配合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可抑制摄取时的血糖值的升高的粉末汁。另外,本品是无异味、异臭,作为汁商品价值高。
【实施例7】
<经口组合物(乳蛋糕霜)>
将玉米淀粉100质量份、用实施例4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30质量份、含海藻糖的水结晶70质量份、葡萄糖40质量份、及食盐1质量份充分地混合,加鸡蛋280质量份而搅拌,向其缓慢地加沸腾的牛乳1,000质量份,再火烤持续搅拌,在玉米淀粉完全地糊化而整体变得半透明之时止火,对其进行冷却,加适量的香兰香料,计量、填充、包装而得到制品。本品是含单糖类、二糖类、多糖类的乳蛋糕霜。本品是由于作为含单糖类、二糖类、多糖类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配合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可抑制摄取时的血糖值的升高的乳蛋糕霜。另外,本品是有光滑的光泽,风味良好而高品质的乳蛋糕霜。
【实施例8】
<经口组合物(营养辅助食品)>
以葡萄糖247g、用在实施例3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217g、焦磷酸铁悬浮液(太阳化学公司制商品名sunactivefem)8g、维生素前混合物15g、抗坏血酸钠3g、锌酵母0.5g、铬酵母0.3g、三氯半乳蔗糖0.2g作为造粒原末投入造粒装置。一方面,在造粒调整用水100ml中溶解咖啡提取粉末15g、硫酸镁10g。使造粒原末在装置内混合时从喷嘴的尖部一点点喷雾造粒调整液而颗粒化,氮气填充到铝袋中至成为1包装5.15g或1包装10.3g。本品是含单糖类的营养辅助食品。本品是由于作为含单糖类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配合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可抑制摄取时的血糖值的升高的营养辅助食品。另外,本品是无异味、异臭,作为营养辅助食品商品价值高。
【实施例9】
<经口组合物(红茶饮料)>
使用用在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粉末而制造作为本发明的经口组合物的红茶。相对于茶叶15g而加沸腾水1l,过滤茶叶而得到红茶提取液1l。以向1l红茶提取液加60g异构化糖再以重量比2%、3%、4%添加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红茶作为各自本发明的红茶饮料a、b、c。另外,以除了未添加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点之外,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红茶饮料作为对照。由20~50多岁的男女10名进行感官评价时,得知有掩盖红茶饮料中所含有的多酚特有的苦味或涩味的效果。再者得知,本发明的红茶饮料a、b、c即使在室温保存,也与对照比较而白霜化现象(将红茶缓慢地冷则白浊的现象)被抑制。
本品是含单糖类的红茶饮料。本品是由于作为含单糖类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配合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而可抑制摄取时的血糖值的升高的红茶饮料。另外,本品是无异味、异臭,作为红茶饮料商品价值高。【工业实用性】
如以上说明,由以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由于作为有效成分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其本身低甜味至无味,可得到利用范围宽的、不限于“糖尿病边界区域的人”抑制单糖类摄取后的血糖值升高的益处。另外,本发明的经口组合物由于与单糖类一同含本发明的血糖值升高抑制剂,有即使将其摄取也无必要担心血糖值的升高的益处。本发明对本领域做出巨大的贡献,的确是有意义的发明。
【符号的说明】
在图1中,
○:摄取仅由葡萄糖构成的对照试样时的血糖值的增量的平均值(δ血糖)
●:摄取与葡萄糖一同含有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受试试样时的血糖值的增量的平均值(δ血糖)
在图2中,
a:橡胶栓
b:排气用小孔
c:切断尖部的塑料制1ml芯片
d:塑料制20ml容注射筒
e:反转小肠
f:浆膜侧缓冲液
g:粘膜侧缓冲液
h:95%o2-5%co2气体回流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