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
背景技术:
脂肪肝是由一种或者多种原因引发的脂肪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的疾病的并发表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高脂肪,高糖饮食习惯使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仅此于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对于脂肪肝的治疗,一般根据病因采取措施,例如对于营养过剩型脂肪肝患者,则使用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的办法。另外对于脂肪肝的治疗还有调节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补锌等方法。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及抗氧化剂等药物治疗脂肪肝,但是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针对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中医研究表明脂肪肝的形成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导致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失常,痰饮、水湿内生,瘀血停留,形成脂肪肝,因为饮食主要是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生成水谷精微,并由脾的转输散精作用而布散营养周身,另外肝主疏泄、肾藏精主水对于水谷精微的正常代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水湿之邪重浊粘滞,侵入人体,留滞不化,易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的升降。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不畅,最易损伤或阻遏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水湿内停。脾主运化水湿,且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对湿邪又有特殊的易感性,所以脾具有运湿而恶湿的特性。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湿为重浊阴邪,有形而沉重,其性黏腻,常可阻遏气机、滞碍阳气使人体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且湿久化热则为湿热,或炼液成痰则为痰湿,甚则成为湿毒,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乘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终成痰浊瘀血,流注于肝而成脂肪肝。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脂肪肝的发病原理和病症特征结合临床经验,提供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解决了西医治疗脂肪肝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以专病专治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山茱萸80-100份,杜仲(姜制)80-100份,白茯苓70-90份,巴戟(去心)70-80份,熟地黄70-80份,当归50-60份,丹参50-60份,五味子40-60份,苍术(炒)40-60份,黄柏末40-60份,醋柴胡30-50份,龙骨30-50份,枯矾30-50份,麝香30-40份,青黛30-40份,草决明20-40份,生山楂20-40份,郁金20-40份,泽兰20-40份,桂心20-30份,续断20-30份,菟丝子(酒浸湿,研)10-30份,牛膝(酒浸)10-30份,白芷10-30份,黄耆(蜜炙)10-20份,北沙参10-20份,麦冬10-20份,生地黄8-10份,甘草5-10份,杞子4-8份,金钱草4-8份,枳壳4-8份,厚朴3-5份,滑石3-5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山茱萸85-95份,杜仲(姜制)85-95份,白茯苓75-85份,巴戟(去心)73-76份,熟地黄73-76份,当归52-58份,丹参52-58份,五味子45-55份,苍术(炒)45-55份,黄柏末45-55份,醋柴胡35-45份,龙骨35-45份,枯矾35-45份,麝香33-37份,青黛33-37份,草决明25-35份,生山楂25-35份,郁金25-35份,泽兰25-35份,桂心22-28份,续断22-28份,菟丝子(酒浸湿,研)15-25份,牛膝(酒浸)15-25份,白芷15-25份,黄耆(蜜炙)12-18份,北沙参12-18份,麦冬12-18份,生地黄9份,甘草7-8份,杞子5-7份,金钱草5-7份,枳壳5-7份,厚朴4份,滑石4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山茱萸90份,杜仲(姜制)90份,白茯苓80份,巴戟(去心)75份,熟地黄75份,当归55份,丹参558份,五味子50份,苍术(炒)50份,黄柏末50份,醋柴胡40份,龙骨40份,枯矾40份,麝香35份,青黛35份,草决明30份,生山楂30份,郁金30份,泽兰30份,桂心25份,续断25份,菟丝子(酒浸湿,研)20份,牛膝(酒浸)20份,白芷20份,黄耆(蜜炙)15份,北沙参15份,麦冬15份,生地黄9份,甘草7份,杞子6份,金钱草6份,枳壳6份,厚朴4份,滑石4份。
本发明配方中各组分的药理药效:
山茱萸
性味归经:酸,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主治:用于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崩漏,带下,月经过多,遗精,遗尿,大汗不止,体虚欲脱。
杜仲
补阳类中药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巴戟天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肾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主治:用于阳萎尿频,宫冷不孕,风湿痹痛。
菟丝子
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功效: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
主治: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目暗不明,脾虚泄泻,胎漏下血,胎动欲坠。
枸杞子
性味归经:平;甘;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用于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痰饮,心悸,失眠。
熟地黄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主治: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潮热盗汗,消渴,腰酸耳鸣。
当归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血虚眩晕,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面色萎黄,虚寒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丹参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心腹疼痛,癥瘕积聚,风湿热痹,疮疡肿痛,烦躁不寐,心悸,失眠。
五味子
性味归经:酸,温。归肺、肾、心经。
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主治:用于久咳虚喘,津伤口渴,自汗盗汗,肾虚遗精,脾肾虚泻,心悸失眠。
苍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健脾,辟秽,祛风湿。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腹胀呕恶,风寒湿痹,足膝肿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
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毒疮疡,湿疹,阴虚发热。
柴胡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胆、三焦经。
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胁肋胀痛,月经不调,脱肛,子宫脱垂。
龙骨
性味归经:甘、涩,平。归心、肝、肾经。
功效: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主治:用于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虚汗,遗精,带下,崩漏。
枯矾
性味:酸涩、寒、有毒。
归经: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
主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
麝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脾,活血化瘀,止痛,催产。
主治:用于窍闭神昏、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经闭癥瘕,疮疡,咽喉肿痛,难产,死胎。
决明子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大肠经。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肝火目赤,肠燥便秘。
山楂
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主治:用于肉食积滞,腹痛泄泻,产后瘀阻,疝气疼痛。
郁金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心、肝、胆经。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热凉血,清心开窍,利湿退黄。
主治:用于胸胁疼痛,月经不调,癥瘕痞块,吐血,衄血,妇女倒经,温病神昏,痰热癫痫,温热黄疸。
泽兰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祛瘀,利水消肿。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伤痛,胸胁疼痛,痈肿疮疡,小便不利,身面浮肿。
肉桂
性味归经: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主治:用于肾阳不足,阳瘘宫冷,脘腹冷腹,寒痹腰痛,寒疝腹痛,寒凝血瘀,经闭痛经,胸痹心痛。
续断
性味归经:苦、甘、辛,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
主治:用于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牛膝
性味归经:苦、酸,平。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跌打伤痛,腰膝酸痛,下肢乏力,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吐血,衄血,齿痛,口疮,头痛眩晕。
白芷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散寒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
主治:用于风寒表证,头痛,牙痛,痈疮肿痛,寒湿带下。
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主治: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汁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
沙参
补阴类中药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脾、肺经。
功效:清肺养阴,益胃生津。
主治: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津伤口渴。
麦冬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主治:用于燥咳痰稠,劳嗽咯血,口渴咽干,心烦失眠。
生地黄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主治:用于热病心烦,舌绛,血热吐衄,斑疹紫黑,热病伤阴,消渴多饮。
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脾、肺、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痰少,热毒疮疡,药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挛痛。
枳壳
性味:苦、辛、酸,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厚朴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主治:用于湿阴气滞,脘腹胀满,咳嗽气喘。
金钱草
性味归经: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通淋,利湿退黄,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热淋,石淋,湿热黄疸,恶疮肿毒,毒蛇咬伤。
滑石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胃、膀胱经。
功效:利水通淋,清解暑热。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暑热烦渴,湿温胸闷,湿热泄泻,湿疹,痱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针对脂肪肝肝区不适,情志抑郁的症状,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和中、滋阴补肾。
杜仲有补肝肾、安胎之功;续断既能补肝肾,又可行血脉,补而不滞;菟丝子既能补肾阳,又可补肾阴,能补脾止泻,且有固精缩尿之功效;杜仲与续断、菟丝子同用可增强杜仲补肝肾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血脉使补而不滞,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山茱萸补益肝肾,既能补精,又可助阳,补肝肾,可收敛固涩。与杜仲、菟丝子温补固涩药同用。在滋补肝肾的同时可以封藏肝肾之精,同时诸药配合使补而不燥,缓而不峻共为君药。
茯苓甘补益脾,淡渗利水,性平,寒湿、湿热均可应用,配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补脾、健脾、燥湿化痰之品,苍术辛苦性温,能化湿浊,燥湿以健脾运,且能行散宣畅气机,故为治疗中焦之湿浊阻滞要药,黄柏清热燥湿,善清除下焦湿热与苍术配用燥湿和通利关节,厚朴苦温辛香,既可苦燥湿浊,又可芳香化湿,行气、消积,配苍术、既可苦降肺气,又可燥湿消痰,诸药要相互配合行气化水,燥湿健脾,导中焦湿浊从下焦出,使脾胃生化有源,为肝肾提供精气血,恢复肝肾之功能;
熟地黄甘温滋润入肝,长于补血与当归补血活血同用二者协同增强补血之功,且能养血滋阴,又可补精益髓,当归甘温补血,能扶助正气,补血活血、温经止痛与丹参同用祛瘀作用加强瘀,当归有润肠通便之效,丹参苦能泄降,性寒,能清心凉血且养血安神,凉血活血,祛瘀,郁金既能活血散瘀以止痛,又能疏肝行气以解郁,性寒,入血分,有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之功,泽兰祛瘀散结而不伤正,利水消肿,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血下行,诸药相互配合祛瘀不伤正,活血不留淤,并且还可以通过补肝肾增强活血祛瘀之效,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纠正药物的偏性,是祛瘀而无寒热之偏;
黄芪长于补脾肺之气,益卫气、既能补气,又可利水消肿;沙参入胃,能益胃生津,麦冬能益胃生津,能润肺燥、养肺阴,清心除烦安神;生地黄甘寒养阴生津,苦寒善清营血分热邪,凉血止血。五味子性温而润,入肺肾二经,上能益肺敛肺,下可滋肾,补肾涩精,收敛止泻之功;龙骨镇静安神,入肝经,能平肝而潜纳浮阳,枯矾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白芷辛温香燥,能燥湿止带;
柴胡苦泄辛散,疏散退热,善条达肝气,能疏肝解郁;麝香通关开窍,行散走窜,善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肉桂为辛热之品,能补命门之火,引火归元而益阳消阴,偏行血分,有温通经脉;
山楂功擅健脾消食,活血散瘀消肿;
青黛寒能清热,咸以入血,清肝火,泻肺热,且能凉血止血;决明子清热,泄肝火而兼疏散;金钱草能利水通淋,清泄肝胆湿热。
甘草功能补脾益气,生用性凉,既善解毒,又可清热;甘草入心而益气,缓和药性、调和诸药之功与党参、熟地黄等补虚药同用,能使作用缓慢而持久;与肉桂、黄柏热药寒药同用,又可以起协调作用。
滑石甘淡性寒,能清利湿热,巴戟天配伍杜仲既能补肾阳,又可祛风湿,熟地黄与菟丝子同用可增强肝肾明目之功效;与党参、黄芪同血兼补气血熟地黄与山茱萸同用长于滋阴;当归补血活血、与桂枝、丹参同用增强活血的效果,牛膝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作用,又能通血脉而利关节,性善下行,与熟地黄、当归同用效果更强;牛膝与苍术、黄柏同用祛下焦之湿热;牛膝与当归、滑石、同用利水通淋作用更强,尤其是还可以去湿热,牛膝具有降泄之功配伍生地黄、生石膏、能降上炎之火青黛寒能清热,咸以入血与生地、生石膏、同用清热解毒,清肝泻火,定惊,凉血消肿之效,咸寒,与甘草、滑石同用,清肝火,又泻肺热,且能凉血止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山茱萸80份,杜仲(姜制)80份,白茯苓70份,巴戟(去心)70份,熟地黄70份,当归50份,丹参50份,五味子40份,苍术(炒)40份,黄柏末40份,醋柴胡30份,龙骨30份,枯矾30份,麝香30份,青黛30份,草决明20份,生山楂20份,郁金20份,泽兰20份,桂心20份,续断20份,菟丝子(酒浸湿,研)10份,牛膝(酒浸)10份,白芷10份,黄耆(蜜炙)10份,北沙参10份,麦冬10份,生地黄8份,甘草5份,杞子4份,金钱草4份,枳壳4份,厚朴3份,滑石3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山茱萸100份,杜仲(姜制)100份,白茯苓90份,巴戟(去心)80份,熟地黄80份,当归60份,丹参60份,五味子60份,苍术(炒)60份,黄柏末60份,醋柴胡50份,龙骨50份,枯矾50份,麝香40份,青黛40份,草决明40份,生山楂40份,郁金40份,泽兰40份,桂心30份,续断30份,菟丝子(酒浸湿,研)30份,牛膝(酒浸)30份,白芷30份,黄耆(蜜炙)20份,北沙参20份,麦冬20份,生地黄10份,甘草10份,杞子8份,金钱草8份,枳壳8份,厚朴5份,滑石5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山茱萸90份,杜仲(姜制)90份,白茯苓80份,巴戟(去心)75份,熟地黄75份,当归55份,丹参558份,五味子50份,苍术(炒)50份,黄柏末50份,醋柴胡40份,龙骨40份,枯矾40份,麝香35份,青黛35份,草决明30份,生山楂30份,郁金30份,泽兰30份,桂心25份,续断25份,菟丝子(酒浸湿,研)20份,牛膝(酒浸)20份,白芷20份,黄耆(蜜炙)15份,北沙参15份,麦冬15份,生地黄9份,甘草7份,杞子6份,金钱草6份,枳壳6份,厚朴4份,滑石4份。
对比例1:将续断,菟丝子(酒浸湿,研)删除,将山茱萸的分量增加为135份,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将苍术用白术等量替换、将生山楂用炒山楂等量代替,其他均相同。
临床治疗效果
本发明药物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
1、一般资料
自2008到2012,共收治2500名脂肪肝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02名,女性患者598名。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实施例组1-3、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
2、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表现为“胁胀”、“胁痛”、“痰饮”等,其发明原因归纳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烟酒过度,以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健、聚湿生痰、情志失调、思虑伤脾、脾胃功能失健 ;肾阳虚,不能鼓动五脏之阳气,肾阴虚所致肾水不足,以致津液不能输布,而聚结成痰。苔白滑腻、脉速濡滑、沉细。临床上分为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肝阴亏虚、痰瘀阻络等型。
(2)西医诊断标准:磷脂、甘油三酯等以堆积的形式在肝表面四周和肝组织细胞内外越聚越多,当堆积的脂肪超过肝重量的5%,就构成脂肪肝。在临床实践中B超或CT即可诊断为轻、中、重三型。
3、使用方法
实施例组:每日一剂,水煎服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中药复方,分三次服用,30天为一疗程。
对比例1组:同种情况下,服用对比例1所得药物。
对比例2组:同种情况下,服用对比例2所得药物。
4、疗效判定标准:选择B超或CT,即可判定。
痊愈:脉平、舌苔正常、三便正常,脂肪肝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脉稍弱,轻度濡滑、脂肪肝症状大部消失。
无效:脉速濡滑,沉细,苔白滑腻,脂肪肝症状未见好转。
5、治疗效果见下表:
表1:实施例1组治疗效果
表2:实施例2组治疗效果
表3:实施例3组治疗效果
表4:对比例1组治疗效果
表5:对比例2组治疗效果
疗效说明:从表1-5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疗效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1和2,且实施例3的疗效效果优于实施例1和2的疗效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