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骨折患者康复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下肢骨折患者卧床休息的下肢骨折患者用床。
背景技术:
下肢骨折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需要卧床休息进行康复,为便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心情调节,有时需要移动患者用床,而目前床具的减震性能较差,在移动时床的震动较大,这些震动不仅会引起患者的不适,而且对骨折患者的创口影响也较大,会影响患者骨折处的愈合,甚至导致患者骨折处愈合畸形的现象,影响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减震性能好、移动时震动小、便于患者康复的下肢骨折患者用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下肢骨折患者用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上安装有床板,所述床架的底部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两端分别安装有托座,所述托座的上侧设有三角架,所述三角架连接所述托架,所述托座一端的上侧设有连接座,所述三角架一角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三角架另两角端分别与所述托座之间设有减震装置,且所述三角架与所述托座之间还设有平衡装置;所述支架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所述托座上铰接设有的减震油缸,所述减震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三角架。
所述平衡装置包括所述三角架上靠近所述减震油缸的两角端与所述托座之间分别铰接设有的平衡拉杆。
两所述平衡拉杆相互交错设置。
所述床板包括上床板和下床板,所述上床板和下床板上分别设有床垫,所述下床板与所述床架固定连接,所述上床板靠近所述下床板一端与所述床架之间铰接有上床板连杆,所述上床板的底部与所述床架之间铰接有上床板仰起杆,所述上床板仰起杆与所述托架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
上述技术方案的下肢骨折患者用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上安装有床板,所述床架的底部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两端分别安装有托座,所述托座的上侧设有三角架,所述三角架连接所述托架,所述托座一端的上侧设有连接座,所述三角架一角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三角架另两角端分别与所述托座之间设有减震装置,且所述三角架与所述托座之间还设有平衡装置;所述支架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通过三角架与托座之间的减震装置,对托架和床板起到减震作用,为下肢骨折患者用床移动时提供很好的舒适性,并可通过平衡装置,对三角架和托座起到约束作用,对托架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保证床的正常使用。本发明减震性能好、移动时震动小、便于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架;11-托架;12-行走轮;13-支架;2-上床板;21-电动推杆;22-上床板连杆;23-上床板仰起杆;3-下床板;4-托座;41-连接座;5-三角架;51-减震油缸;6-平衡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下肢骨折患者用床,包括床架1,所述床架1上安装有床板,所述床架1的底部安装有托架11,所述托架11的底部设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两端分别安装有托座4,所述托座4的上侧设有三角架5,所述三角架5连接所述托架11,所述托座4一端的上侧设有连接座41,所述三角架5一角端与所述连接座41铰接,所述三角架5另两角端分别与所述托座4之间设有减震装置,且所述三角架5与所述托座4之间还设有平衡装置;所述支架13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2,行走轮12设有脚踏式制动系统,通过三角架5与托座4之间的减震装置,对托架11和床板起到减震作用,为下肢骨折患者用床移动时提供很好的舒适性,并可通过平衡装置,对三角架5和托座4起到约束作用,对托架11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保证床的正常使用。本发明减震性能好、移动时震动小、便于患者康复。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所述托座4上铰接设有的减震油缸51,所述减震油缸5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三角架5。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向减震油缸51中充入不同压力和体积的液压油,从而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所述平衡装置包括所述三角架5上靠近所述减震油缸51的两角端与所述托座4之间分别铰接设有的平衡拉杆6。平衡拉杆6对三角架5和托座4起到约束作用,对托架11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提高整个肢骨折患者用床的安全稳定性。两所述平衡拉杆6相互交错设置。即所述平衡拉杆6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架5上靠近所述减震油缸51的一角端铰接,所述平衡拉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托座4的铰接处靠近所述三角架5上的靠近所述减震油缸51的另一角端处。结构紧缩,平衡稳定效果好。
如图1所示,所述床板包括上床板2和下床板3,所述上床板2和下床板3上分别设有床垫,所述下床板3与所述床架1固定连接,所述上床板2靠近所述下床板3一端与所述床架1之间铰接有上床板连杆22,所述上床板2的底部与所述床架1之间铰接有上床板仰起杆23,所述上床板仰起杆23与所述托架11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21。通过电动推杆21来调整上床板2的角度,使得骨折患者可以合理调整背部高低位置,让病人舒适。当然,也可以采用油缸工作系统驱动方式来代替电动推杆2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