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多肽的应用、牙种植体及其表面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707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鹿茸多肽的应用、牙种植体及其表面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口腔种植
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鹿茸多肽的应用、牙种植体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65年瑞典科学家Branemark教授提出种植体骨结合理论至今,在50多年间,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其临床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已成为了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口腔种植的应用,不仅改善了牙齿修复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深刻的影响了口腔科学的发展和未来。口腔种植修复的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步骤:首先,要进行必要的口腔检查、辅助放射影像检查及全身生化指标检验,以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医生根据患者的缺牙情况、骨质条件、咬合关系及其他种植修复相关指标,给出综合种植手术及后期修复方案;体检合格后,麻醉切开缺牙区黏骨膜,暴露牙槽骨,在缺牙相应部位的牙槽骨上逐级备洞,植入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后,每隔1~2个月复查,通过放射影像等方法观察骨结合状况是否正常,骨结合期长短因人、种植系统、骨质条件而异,一般为3~6个月,有的患者甚至需等待半年以上,该过程也是影响整个治疗周期的关键因素;在种植体骨结合后,需要在种植体上安置基台,将基台伸向牙龈外部,构成贯穿牙龈部分,用以固定义齿或者其他矫正物,安置基台后需等待软组织成形,此过程需2~3周;待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愈合6~8周后,卸除愈合基台,装上转移杆,取印模,制作上部牙冠并佩戴,由此完成口腔种植修复;最后,口腔种植修复结束后,还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定期进行术后随访。口腔种植修复作为牙体缺失治疗的方法之一,其种植牙的功能和美观基本与自然牙基本无差别,具有牢固、舒适、无痛等多种优点。但随之而来的也有诸多缺点,例如以上提到的,牙种植体种植于牙槽骨后,种植体与骨的结合缓慢,需要等待数月、甚至一年之久,此外治疗步骤繁琐等原因,也同样导致治疗周期过长,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研究科学合理的方法,以促进种植体的骨结合速度,进而缩短治疗疗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特提出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鹿茸多肽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以加快口腔种植时牙种植体骨结合的速度、缩短治疗疗程。本发明提供了鹿茸多肽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应用的方法包括:将鹿茸多肽溶于三蒸水中,制成鹿茸多肽溶液,将所述鹿茸多肽溶液涂抹在牙种植体的表面,将所述牙种植体种植于牙槽骨。进一步的,所述鹿茸多肽溶液的浓度为90-110μg/mL。进一步的,所述鹿茸多肽溶液的浓度为100μg/mL。另外,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鹿茸多肽在制备牙种植体中的应用,加快口腔种植时牙种植体骨结合的速度、缩短治疗疗程。本发明提供了鹿茸多肽在制备牙种植体中的应用。另外,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种植体的表面处理方法,以获得能够促进骨结合的速度、缩短治疗疗程的牙种植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种植体的表面处理方法,所述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在牙种植体基体表面涂抹鹿茸多肽溶液,使所述鹿茸多肽附着于牙种植体表面。进一步的,所述鹿茸多肽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鹿茸多肽溶于三蒸水中,制成所述鹿茸多肽溶液。进一步的,所述鹿茸多肽溶液的浓度为90-110μg/mL,优选100μg/mL。进一步的,所述牙种植体基体为钛材质、钛合金材质或者非金属材质。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按照所述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得到的牙种植体。本发明提供了鹿茸多肽在口腔种植、牙种植体制备中的应用,通过使用鹿茸多肽在牙种植体表面形成一层活性膜,有助于牙种植体与骨的结合速度,缩短治疗疗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本发明成骨细胞迁移实验的对照组0h时实验数据图;图1b为本发明功能验证的实验组0h时实验数据图;图1c为本发明成骨细胞迁移实验的对照组48h时实验数据图;图1d为本发明成骨细胞迁移实验的实验组48h时实验数据图;图2为本发明成骨细胞活性检测的实验数据图;图3a为本发明动物实验的实验组六周后的切片染色情况;图3b为本发明动物实验的对照组六周后的切片染色情况;图3c为本发明动物实验的实验组两周后的切片染色情况;图3d为本发明动物实验的对照组两周后的切片染色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了鹿茸多肽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发明人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了鹿茸多肽具有增强骨细胞活性,促进牙种植体骨结合的效果。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应用方法包括:将鹿茸多肽溶于三蒸水中,制成鹿茸多肽溶液,然后将鹿茸多肽溶液涂抹在牙种植体的表面,将牙种植体种植于牙槽骨。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鹿茸多肽溶液的浓度为90-110μg/mL,例如可以为90μg/mL、95μg/mL、100μg/mL、105μg/mL或者110μg/mL。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鹿茸多肽在制备牙种植体中的应用。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牙种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牙种植体基体表面涂抹鹿茸多肽溶液形成活性膜。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鹿茸多肽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鹿茸多肽溶于三蒸水中,制成鹿茸多肽溶液。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鹿茸多肽溶液的浓度为90-110μg/mL,例如可以为90μg/mL、95μg/mL、100μg/mL、105μg/mL或者110μg/mL。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牙种植体基体为钛或者钛合金材质。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牙种植体。为了有助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现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详细介绍如下。需要注意的是,如未特别指出,实施例中用到的方法为常用的手术方法。鹿茸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E-P-T-V-L-D-E-V-C-L-A-H-G-P(SEQIDNO:1),是一种具有活性的小肽。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鹿茸多肽由上海吉尔生化有限公司合成。实施例1鹿茸多肽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鹿茸多肽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方法:(1)将鹿茸多肽溶于三蒸水中,配置成浓度为100μg/mL的鹿茸多肽溶液;(2)根据牙种植体的表面积,计算所需鹿茸多肽溶液的体积,确保鹿茸多肽溶液能够覆盖牙种植体表面。(3)按照常规方法,将牙种植体种植于患者的牙槽骨中。实施例2牙种植体及其表面处理方法在牙种植体基体表面涂抹由鹿茸多肽组成的活性膜,处理方法包括:(1)配置鹿茸多肽溶液:将鹿茸多肽溶于三蒸水中,配置成浓度为100μg/mL的鹿茸多肽溶液;(2)在牙种植体基体的表面涂抹步骤(1)中的鹿茸多肽溶液,制得表面覆有鹿茸多肽活性膜的牙种植体。以上步骤均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牙种植体基体由钛材质组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牙种植体基体的材质还可以为钛合金或者非金属。实施例3牙种植体及其表面处理方法在牙种植体基体表面涂抹由鹿茸多肽组成的活性膜,处理方法包括:(1)配置鹿茸多肽溶液:将鹿茸多肽溶于三蒸水中,配置成浓度为100μg/mL的鹿茸多肽溶液;(2)用去离子水清洗钛材质的牙种植体基体的表面3次,在牙种植体基体的表面涂抹步骤(1)中的鹿茸多肽溶液,形成活性膜;在本步骤中,可以直接将牙种植体基体浸泡于鹿茸多肽溶液中,形成均匀的活性膜;也可以用高压喷涂枪将鹿茸多肽溶液喷涂在牙种植体基体上;其中步骤(2)可以重复多次。(3)在步骤(2)中的活性膜表面涂抹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涂层,制得牙种植体。以上步骤均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牙种植体基体由钛材质组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牙种植体基体的材质还可以为钛合金或者非金属。另外,鹿茸多肽是一种具有活性的小肽,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鹿茸多肽溶液配置时,最优选现用现配,以保证较好的活性。鹿茸多肽作用的功能验证如未特别指出,实验中涉及的方法为常规实验操作方法,涉及的试剂为市售常规试剂。一、成骨细胞迁移实验实验细胞:Saos-2细胞。完全培养基:10%FBS,90%McCoy's5A培养基,100μg/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100μg/mL鹿茸多肽溶液配置:将鹿茸多肽溶于三蒸水中,配置成浓度为100μg/mL的鹿茸多肽溶液。实验方法:将Saos-2细胞在完全培养基中,置于含有5%CO2,37℃的孵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各组细胞,常规消化后分别等量加入装有钛片的12孔板中,每孔加入约1.1×105个细胞,将12孔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鹿茸多肽组,放入37℃5%CO2培养箱。培养24h后,用枪头比着直尺,垂至于孔底划痕(在钛片上划痕),用PBS洗细胞3次,去处划下的细胞,然后鹿茸多肽组加入100μg/mL鹿茸多肽溶液,对照组加入相同体积的完全培养基。放入37℃5%CO2培养箱继续培养。并于药物干预后的第0h和48h观察细胞并拍照。结果如图1a-d所示。本实验以Saos-2成骨细胞和钛片,模拟了口腔种植修复中,将含钛材质基体的牙种植体种植于牙槽骨的过程。由图1a、1b、1c和1d可以看出,实验组经鹿茸多肽干预48h后(图1d),细胞有明显的迁移,迁移细胞基本已完全覆盖划痕区域;而对照组48h后(图1c)的细胞则迁移缓慢。二、成骨细胞活性检测实验细胞:Saos-2细胞。完全培养基:10%FBS,90%McCoy's5A培养基,100μg/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100μg/mL鹿茸多肽溶液配置:将鹿茸多肽溶于完全培养基中,配置成浓度为100μg/mL的鹿茸多肽溶液。ALP试剂盒:购自于Sigma公司。试验方法:Saos-2细胞在完全培养基中,置于含有5%CO2,37℃的孵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各组细胞,常规消化后分装在2个培养瓶中,2个培养瓶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鹿茸多肽组,鹿茸多肽组加入100μg/mL鹿茸多肽溶液,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完全培养基。继续5%CO2,37℃培养24h后,常规消化,分别装入15mL离心管中,取培养基上清分别加入96孔板中,参照ALP试剂盒中说明书的使用方法,使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并将实验结果整理如图2所示。由图2数据可知,经过鹿茸多肽处理后,Saos-2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三、动物实验将12只西双版纳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只,对照组6只,把种植体植入小型猪的下颌牙槽骨上。实验组所种植的牙种植体的表面涂抹有鹿茸多肽溶液,对照组患者所种植的牙种植体的表面涂抹有等体积的三蒸水(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相同的牙种植体系统)。在植入2周和6周后分别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小型猪,并一并切取下颌骨包括种植体及周围约0.5cm的骨组织,并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图3a为实验组六周后的切片染色情况,图3b为对照组六周后的切片染色情况,图3c为实验组两周后的切片染色情况,图3d为对照组两周后的切片染色情况。由上述结果可以发现,实验组种植体周围成骨细胞数目较对照组高。以上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均表明,鹿茸多肽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和迁移,预示着鹿茸多肽能够促进口腔种植修复中,牙种植体的骨结合速度,缩短治疗疗程。此外,为了充分说明鹿茸多肽的作用及实际应用,现结合临床治疗数据,进行详细介绍。临床统计一、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18岁;(2)各项体检指标符合口腔种植手术标准;(3)能够保证定期复查。参照上述标准,于2013年-2015年期间,共纳入口腔种植手术患者83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8例,年龄为22~43岁,共83枚牙种植体。二、试剂准备鹿茸多肽溶液:将鹿茸多肽溶于三蒸水中,配置成浓度为100μg/mL的鹿茸多肽溶液。三、手术方法及分组将上述8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实验组患者所种植的牙种植体的表面涂抹有鹿茸多肽溶液,对照组患者所种植的牙种植体的表面涂抹有等体积的三蒸水(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相同的牙种植体系统)。四、数据收集及结果分析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常规方法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手术,在种植牙种植体后的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后进行复查,利用共振频率分析仪(Osstel),参照Osstel的标准测量方法,测量牙种植体骨结合稳定系数(ISQ),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组内并未见显著性差异)。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稳定系数术后ISQ实验组对照组一个月61.16±0.1959.46±0.20两个月67.38±0.1362.93±0.09三个月78.19±0.1471.62±0.15通过临床数据发现,在植入牙种植体后的一个月、两个月和三个月复查时,实验组的牙种植体骨结合稳定系数,均高于同一时期对照组的牙种植体骨结合稳定系数,表明实验组的牙种植体骨结合速度较对照组要快,这表明鹿茸多肽具有促进牙种植体骨结合速度的作用,能够有效的缩短治疗疗程。本发明提供了鹿茸多肽在口腔修复及牙种植体制备中的应用,以及利用鹿茸多肽制备的一种具有活性膜的牙种植体,以促进牙种植体与骨结合的速度,进而缩短治疗疗程,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鹿茸多肽的上述作用,并通过临床应用进一步验证了鹿茸多肽的实际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SEQUENCELISTING<110>昆明医科大学<120>鹿茸多肽的应用、牙种植体及其表面处理方法<160>1<170>PatentInversion3.5<210>1<211>14<212>PRT<213>人工序列<400>1GluProThrValLeuAspGluValCysLeuAlaHisGlyPro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