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6758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皮肤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由于多汗、潮湿,造成了一个比较湿热的环境,为许多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所以皮肤感染的发病率比较高,常见的有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两类,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因此在皮肤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消毒、抑菌的治疗方法。目前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性皮肤病的外用消毒杀菌药较多,但这些药物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疗效不显著,治疗病种单一或疗程长等缺点,甚至有些药物还存在毒副作用。因此,现有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还需要研究新型的、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皮肤抑菌组合物具有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病的功效,抑菌范围广,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避免副作用较大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传统药物的使用;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肤抑菌组合物,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野菊花15~20份、黄柏10~15份、紫花地丁10~15份、鹅不食草15~20份、苍术子10~15份、旱连草10~15份、蒲公英15~20份、贯众10~15份、臭常山10~15份、大黄10~15份、栀子15~20份、马鞍草10~15份、三颗针15~20份、五倍子10~15份、薄荷10~15份、虎杖10~15份、败酱草10~15份、苦参15~20份和苦楝皮15~20份。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野菊花15份、黄柏15份、紫花地丁10份、鹅不食草20份、苍术子10份、旱连草15份、蒲公英15份、贯众15份、臭常山10份、大黄15份、栀子15份、马鞍草15份、三颗针15份、五倍子15份、薄荷10份、虎杖15份、败酱草10份、苦参20份和苦楝皮15份。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野菊花20份、黄柏10份、紫花地丁15份、鹅不食草15份、苍术子15份、旱连草10份、蒲公英20份、贯众10份、臭常山15份、大黄10份、栀子20份、马鞍草10份、三颗针20份、五倍子10份、薄荷15份、虎杖10份、败酱草15份、苦参15份和苦楝皮20份。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野菊花18份、黄柏12份、紫花地丁13份、鹅不食草17份、苍术子14份、旱连草11份、蒲公英16份、贯众13份、臭常山12份、大黄11份、栀子19份、马鞍草12份、三颗针16份、五倍子13份、薄荷14份、虎杖13份、败酱草12份、苦参17份和苦楝皮18份。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皮肤抑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各原料组分,然后放入水中浸泡;S102:将S101得到的产物进行煎煮提取,然后过滤,收集滤液;S103:将滤液浓缩成浸膏,得到皮肤抑菌组合物。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101中,水的加入质量是原料组分总质量的8~10倍。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101中,浸泡的时间为12~16h。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102中,煎煮提取的时间为60~80min。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103中,浸膏在65℃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2~1.3。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皮肤抑菌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优选为:将皮肤抑菌组合物涂抹在患病皮肤处,药膏在皮肤表面涂层的厚度为0.5~1毫米,每天涂抹2~3次;涂抹天数可以根据病情进行调整。上述方法制备的皮肤抑菌组合物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此外,以上述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制成的药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通过将上述药物组合物,直接制备或者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后制备,可制成外用制剂,比如:溶液剂、贴剂、气雾剂、喷雾剂和软膏剂等。上述各种剂型的药物均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皮肤抑菌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野菊花、黄柏、紫花地丁、鹅不食草、苍术子、旱连草、蒲公英、贯众、臭常山、大黄、栀子、马鞍草、三颗针、五倍子、薄荷、虎杖、败酱草、苦参和苦楝皮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组合物具有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病的功效,抑菌范围广,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避免副作用较大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传统药物的使用;(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野菊花、黄柏、紫花地丁、鹅不食草、苍术子、旱连草、蒲公英、贯众、臭常山、大黄、栀子、马鞍草、三颗针、五倍子、薄荷、虎杖、败酱草、苦参和苦楝皮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正文各药材项下的有关规定。投料前,通过鉴定,各味药材实物与名称相符,质量符合标准。本发明提供一种皮肤抑菌组合物,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野菊花15~20份、黄柏10~15份、紫花地丁10~15份、鹅不食草15~20份、苍术子10~15份、旱连草10~15份、蒲公英15~20份、贯众10~15份、臭常山10~15份、大黄10~15份、栀子15~20份、马鞍草10~15份、三颗针15~20份、五倍子10~15份、薄荷10~15份、虎杖10~15份、败酱草10~15份、苦参15~20份和苦楝皮15~20份。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皮肤抑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各原料组分,然后放入水中浸泡12~16h;其中,水的加入质量是原料组分总质量的8~10倍;S102:将S101得到的产物进行煎煮提取60~80min,然后过滤,收集滤液;S103:将滤液浓缩成65℃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2~1.3的浸膏,得到皮肤抑菌组合物。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皮肤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皮肤抑菌组合物,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野菊花15份、黄柏15份、紫花地丁10份、鹅不食草20份、苍术子10份、旱连草15份、蒲公英15份、贯众15份、臭常山10份、大黄15份、栀子15份、马鞍草15份、三颗针15份、五倍子15份、薄荷10份、虎杖15份、败酱草10份、苦参20份和苦楝皮15份。按上述原料组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皮肤抑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组合物:S10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各原料组分,然后放入水中浸泡12h;其中,水的加入质量是原料组分总质量的80倍;S102:将S101得到的产物进行煎煮提取60min,然后过滤,收集滤液;S103:将滤液浓缩成65℃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2的浸膏,得到皮肤抑菌组合物。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皮肤抑菌组合物,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野菊花20份、黄柏10份、紫花地丁15份、鹅不食草15份、苍术子15份、旱连草10份、蒲公英20份、贯众10份、臭常山15份、大黄10份、栀子20份、马鞍草10份、三颗针20份、五倍子10份、薄荷15份、虎杖10份、败酱草15份、苦参15份和苦楝皮20份。按上述原料组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皮肤抑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组合物:S10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各原料组分,然后放入水中浸泡16h;其中,水的加入质量是原料组分总质量的10倍;S102:将S101得到的产物进行煎煮提取80min,然后过滤,收集滤液;S103:将滤液浓缩成65℃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3的浸膏,得到皮肤抑菌组合物。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皮肤抑菌组合物,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野菊花18份、黄柏12份、紫花地丁13份、鹅不食草17份、苍术子14份、旱连草11份、蒲公英16份、贯众13份、臭常山12份、大黄11份、栀子19份、马鞍草12份、三颗针16份、五倍子13份、薄荷14份、虎杖13份、败酱草12份、苦参17份和苦楝皮18份。按上述原料组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皮肤抑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组合物:S10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各原料组分,然后放入水中浸泡14h;其中,水的加入质量是原料组分总质量的9倍;S102:将S101得到的产物进行煎煮提取70min,然后过滤,收集滤液;S103:将滤液浓缩成65℃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得到皮肤抑菌组合物。对比例一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组合物,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野菊花18份、黄柏12份、紫花地丁13份、鹅不食草17份、苍术子14份、蒲公英16份、贯众13份、臭常山12份、大黄11份、栀子19份、马鞍草12份、三颗针16份、五倍子13份、薄荷14份、虎杖13份、败酱草12份、苦参17份和苦楝皮18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三。对比例二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组合物,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野菊花18份、黄柏12份、紫花地丁13份、鹅不食草17份、苍术子14份、旱连草11份、蒲公英16份、臭常山12份、大黄11份、栀子19份、马鞍草12份、、五倍子13份、薄荷14份、虎杖13份、败酱草12份、苦参17份和苦楝皮18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三。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皮肤抑菌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优选为:将皮肤抑菌组合物涂抹在患病皮肤处,药膏在皮肤表面涂层的厚度为0.5~1毫米,每天涂抹2~3次;涂抹天数可以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将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制备得到的皮肤抑菌组合物,通过功能学试验来系统评价其效果,并以对比例一和对比例二制备得到的组合物作为对照。1、毒性试验选体重为18~22g的小白鼠30只(雌雄各15只),分为3组,每组雌雄各5只。将各小白鼠背部剃毛,每只剃毛面积为5cm×8cm,随后在背部剃毛区涂药,涂药量约为2.0g/只,分别涂抹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制备得到的皮肤抑菌组合物于背部皮肤,连续涂药30天。涂药期间及停药后1周时,观察白鼠生长状态和活动饮食,鉴定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组织结构以及尿常规等。结果发现所有小白鼠均健康生存,无任何毒副作用;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状态,与正常小白鼠比较无差异。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皮肤抑菌组合物无毒副作用,可以安全使用。2、皮肤抑菌组合物的抑菌效果试验方法:分别称取100g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制备得到的皮肤抑菌组合物和对比例一、对比例二制备得到的组合物,分别在试验的第1周、第3周和第5周进行加菌操作(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细菌和真菌),每次加细菌量为1×(107~108),霉菌量为1×(106~107),在加菌后的第0天、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采样分析样品中的含菌量。评价方法:(1)防腐效果优良,即三次加菌后,在每次加菌后的第5天或10天,存活菌量减少至不高于起始浓度的0.01%,样品的防腐效果优良。(2)防腐效果尚可,即三次加菌后,在每次加菌后的第5天或10天,存活菌量减少至不高于起始浓度的0.1%,样品通过测试。(3)防腐效果差,即三次加菌后,在每次加菌后的第5天或10天,存活菌大于0.1%,样品不通过测试。试验结果: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皮肤抑菌组合物的抑菌效果2、治疗病理性真菌脚藓效果试验方法:招募患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性脚癣的患者500人,将其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0名,将第一组至第三组的患者分别涂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制备得到的皮肤抑菌组合物,药膏在皮肤表面涂层的厚度为0.5~1毫米,每天涂抹3次;将第四至第五组的患者涂抹本发明对比例一至对比例二制备得到的组合物,药膏在皮肤表面涂层的厚度为0.5~1毫米,每天涂抹3次。连续涂抹210天后,诊断疗效。试验结果:将病理性脚癣的患者的脚癣好转程度分为完全好转(100%)、基本好转(80%)、稍微好转(40%)和无好转(0%)四个程度,将试用本发明制备的皮肤抑菌组合物的好转情况对应的患者百分比记录在下表,具体如表2所示:表2病理性脚癣的患者的脚癣不同好转程度对应的患者百分比统计表组别完全好转基本好转稍微好转无好转实施例一82%11%7%0%实施例二83%14%2%1%实施例三88%10%2%0%对比例一0%23%27%50%对比例二0%37%28%35%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列举的情况,选用其他的原料组分配比及其制备方法参数也是可行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野菊花、黄柏、紫花地丁、鹅不食草、苍术子、旱连草、蒲公英、贯众、臭常山、大黄、栀子、马鞍草、三颗针、五倍子、薄荷、虎杖、败酱草、苦参和苦楝皮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组合物具有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病的功效,抑菌范围广,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避免副作用较大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传统药物的使用;(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除非另有规定,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