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血活络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5242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行血活络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药泡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醪醴”就是治病的药酒。时至今日,药酒仍在广泛使用。由于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药酒通常用于风寒湿痹,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淤的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引用《博物志》中记载的一则故事:有三个人冒雾晨行,出发前,一人饮酒,一人进食,一人空腹,由于旅途劳顿和感受寒邪侵袭,结果到了目的地,空腹者死,进食者病,饮酒者健。于是李时珍认为,“此酒势辟恶,胜于他食之效也。”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酒中的酒精(乙醇)能被人体内醇的脱氢酶氧化成乙醛,然后氧化为乙酸。这种氧化过程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使血流加快,脉搏加速,呼吸加快。因此,适量饮酒可以增加细胞活力,解除疲劳,增加体温;还能促进胃肠分泌,帮助消化。现代科研实验也证实,适量饮用酒精可以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从而抑制血管壁平滑肌细胞摄取和积蓄低密度脂蛋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人们常说“久病多虚”。病深日久的慢性疾病,往往导致人体气、血、阴、阳的亏损,而其形成皆非一时一日,其治疗恢复也就难以朝夕建功,一蹴而就,一般都需要一个过程。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各种慢性虚损疾病,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经脉涩滞,治疗时常需佐以活血通络之药物以增强疗效。而补益药酒主要配伍具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的滋补药食,故更有益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人身气血,贵在通调,如果虽得补益,而不能流通,则收不到补益之利,反生郁滞之害。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中医一般把药酒分为4类:滋补类药酒、活血化淤类药酒、抗风湿类药酒、壮阳类药酒,这些药酒都是针对不同人员使用,很难起到全方位调理的作用,而且男女有别,有些酒剂女人不能喝,有些则男人不能饮,难以做到男女通饮,阴阳互补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血活络中药酒,该中药酒是一款男女皆可饮用,不但口感好,还可以祛除身体疼痛、滋阴补阳、强身健体、补肾固本,帮助全身内部环境实现阴阳平衡,全面调理。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血活络中药酒,在2000重量份的45度白酒浸泡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麻黄10-45份、细辛5-28份、杜仲1-12份、怀牛膝5-15份、当归8-40份、甘草15-54份、三七8-40份、枸杞25-65份、炮甲15-50份、犬片1-25份、毛姜10-45份、桃仁15-50份、红花5-12份、蜈蚣5-25份、熟地15-45份、鸡血藤25-60份、川芎5-25份、白花蛇舌草5-12份、枳壳8-35份、蒲黄15-35份、吴茱萸8-40份、炮姜20-45份、胡芦巴10-55份、阿胶5-25份、急性子10-35份。

优选地,上述行血活络中药酒,在2000重量份的45度白酒浸泡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麻黄20-40份、细辛10-20份、杜仲5-10份、怀牛膝5-10份、当归10-30份、甘草20-50份、犬片5-10份、三七10-30份、枸杞30-60份、炮甲20-40份、毛姜15-40份、桃仁20-45份、红花5-10份、蜈蚣5-20份、熟地20-40份、鸡血藤30-50份、川芎5-20份、白花蛇舌草5-10份、枳壳10-25份、蒲黄20-30份、吴茱萸10-30份、炮姜25-40份、胡芦巴20-50份、阿胶10-20份、急性子15-30份。

上述的一种行血活络中药酒的制备方法为:

称取上述中药材,经洗净、晾干后,冷冻粉碎后备用,将粉碎后的中药材经紫外线灭菌后用纱布包成中药包加入到2000重量份45度白酒中辅以高能脉冲微波辅助处理1-2小时,随后将容器密封后放置在阴凉干燥处3个月,将中药包取出即得行血活络中药酒。

本发明的中药酒保留了添加的中药原料的原有药效: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犬片: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

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枸杞: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炮甲: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用于治疗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便血。

毛姜:补肾强骨,活血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

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用于活血行瘀,利气止痛,养血,活血。

蜈蚣: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用于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

熟地:补血滋阴,补精益髓。

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行气开郁。

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

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

蒲黄: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仆肿痛,札淋涩痛。

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用于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

炮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胡芦巴:温肾,祛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急性子:破血,消积,软坚。用于经闭,积块,噎膈,外疡坚肿,骨鲠不下。

本发明的中药酒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行血活络中药酒的原料安全,调节生理机能,以保健、养生、健体为目的,满足消费者的嗜好。

2、行血活络中药酒具有滋补肝肾、通经活络、调内分泌的功效,最后使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调节的功效,从根本上祛除风寒湿毒,减少患者者对其他药物激素的依赖。

3、中药中的功能性成分保存在酒中,该有效成分经过酒精的作用能深入身体各个部位,活血化瘀,调控水液代谢,纠正阴阳平衡,解除身体疼痛,并对身体进行滋补,对肩周炎、腰腿疼痛、风湿骨痛、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可进行有效治疗,男女通用且使用方法简单直接,适合广大患者群体。

4、行血活络中药酒由数十种纯天然中草药构成,经冷冻粉碎后,对中药中的功能性物质无损害,辅以高能脉冲微波辅助处理,可将中药中功能性成分最大限度提取出来,保证药酒的功能,且服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根据中医中药学,该行血活络中药酒可达到祛除身体疼痛、滋阴补阳、强身健体、补肾固本的效果,对男女全身经络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进行调理做到从根本上解决身体部位疼痛问题,提高身体免疫力,经常适量饮服,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行血活络中药酒,在2000重量份的45度白酒浸泡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麻黄20份、细辛10份、杜仲7份、怀牛膝10份、当归20份、甘草30份、犬片10份、三七100份、枸杞30份、炮甲20份、毛姜15份、桃仁20份、红花10份、蜈蚣10份、熟地20份、鸡血藤30份、川芎20份、白花蛇舌草5份、枳壳10份、蒲黄205份、吴茱萸10份、炮姜25份、胡芦巴25份、阿胶10份、急性子15份。

称取上述中药材,经洗净、晾干后,冷冻粉碎后备用,将粉碎后的中药材经紫外线灭菌后用纱布包成中药包加入到2000重量份45度白酒中辅以高能脉冲微波辅助处理2小时,随后将容器密封后放置在阴凉干燥处3个月,将中药包取出即得行血活络中药酒。

实施例2

一种行血活络中药酒,在2000重量份的45度白酒浸泡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麻黄25份、细辛10份、杜仲8份、怀牛膝8份、当归20份、甘草30份、犬片5份、三七10份、枸杞40份、炮甲20份、毛姜30份、桃仁25份、红花8份、蜈蚣10份、熟地20份、鸡血藤50份、川芎15份、白花蛇舌草6份、枳壳10份、蒲黄30份、吴茱萸30份、炮姜40份、胡芦巴40份、阿胶15份、急性子25份。

上述中药酒的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行血活络中药酒,在2000重量份的45度白酒浸泡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麻黄40份、细辛15份、杜仲8份、怀牛膝6份、当归13份、甘草45份、犬片8份、三七25份、枸杞50份、炮甲40份、毛姜15份、桃仁40份、红花6份、蜈蚣15份、熟地25份、鸡血藤40份、川芎10份、白花蛇舌草6份、枳壳20份、蒲黄25份、吴茱萸20份、炮姜30份、胡芦巴35份、阿胶10份、急性子25份。

上述中药酒的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行血活络中药酒,在2000重量份的45度白酒浸泡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麻黄35份、细辛15份、杜仲7份、怀牛膝5份、当归10份、甘草45份、犬片9份、三七20份、枸杞55份、炮甲30份、毛姜30份、桃仁40份、红花9份、蜈蚣20份、熟地20份、鸡血藤33份、川芎18份、白花蛇舌草6份、枳壳12份、蒲黄25份、吴茱萸20份、炮姜30份、胡芦巴20份、阿胶10份、急性子30份。

上述中药酒的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

按照上述配方制作的行血活络中药酒,经发明人及患者使用效果显著,以下为选取其中四例的服用情况:

病例1

张某,男,52岁,人民教师,被当地医院确诊为肩周炎,接受过多种治疗手段,但效果平平。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行血活络中药酒,一日2次,一次三两,15天为一个疗程,7天后症状减轻,又巩固治疗两个疗程,症状消除,身体疼痛部位可自由活动。

病例2

许某,女,34,腰腿疼痛多年,每当疼痛发作时,卧病在床,无法进行有效治疗,靠吃止痛药维持。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行血活络中药酒,一日2次,早晚各1次,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情况明显好转,能正常起床,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能下床自由活动。

病例3

顾某,男,62岁,因风湿骨痛住院,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行血活络中药酒,一日2次,一次三两,15天为一个疗程,7天后疼痛感减轻,精神好转,但仍有关节疼痛感,继续服药15天,患者能下床缓慢行走,服药3个疗程后症状大有好转,可以自由活动。

病例4

周某,男,50岁,严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下雨天或者潮湿天气身体各个关节疼痛剧烈,严重时导致全身浮肿,身体不能动弹。在经朋友的推荐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的行血活络中药酒,一日2次,一次三两,15天为一个疗程,服药一个疗程后关节疼痛减轻,大便稍干,继续服药,服药3个疗程后,停药观察,症状有明显改善,关节疼痛止,可从事轻体力劳动,后坚持服用至今,身体逐渐康复。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行血活络中药酒独特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本兼治,它突破传统的治疗局限,该药在治疗身体疼痛的同时,能对人体进行滋补修护。

2、行血活络中药酒打破传统的为止痛而止痛,它能调整各脏腑的失调,阴阳失衡的所致的身体疼痛。

3、行血活络中药酒综治打破常规战术,它是用多种药物,全面出击,改善免疫系统功能,调控水液代谢,纠正阴阳平衡,解除身体疼痛。

4、行血活络中药酒当药效达到一定程度时,药性慢慢缓释,人体平稳吸收,身体各机能功能逐步正常化,直到根本康复并持久稳定。

5、不需长期服用,当药酒中的活性分子进入人体后,激活并调节紊乱的循环系统,使其趋于正常。服用2-3个疗程,机体功能康复,身体恢复到正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