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糖尿病眼病的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1694发布日期:2018-10-09 20:3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糖尿病眼病的胶囊。



背景技术:

糖尿病眼病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糖尿病人的一种并发症,中成药品种目前较少,如“黄芪益气胶囊”等,据患者反映疗效不理想,效果缓慢。根据该病的特点,大胆创新,增加大配方成分,是根本解决治疗糖尿病眼病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糖尿病眼病的胶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a、取蜈蚣、全蝎、土元、蝉蜕,单味微波干燥,研磨成粉,备用;b、取珍珠粉,备用c、取黄芪9%、葛根7%、丹参13%、熟地7%、山萸肉3%、丹皮13%、白芍13%、菊花13%、当归5%、枸杞7%、紫花地丁7%、甘草3%,采用超临界萃取工艺方法提取浓缩液,制成浸膏粉,备用;d、取a步骤获得的蜈蚣粉6%、全蝎粉6%、土元粉6%、蝉蜕粉6%与b步骤获得的珍珠粉10%、c步骤获得的中药浸膏粉66%,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干燥,杀菌,装入胶囊,即成。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蜈蚣: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抗真菌,抗肿瘤,治癌症(胃癌、食道癌、乳腺癌、皮肤癌、唇腺癌、子宫癌、肺癌等)并且还对癫痫、阳痿、结核、骨髓炎、甲沟炎等有疗效。还用于抗乳腺肿瘤。全蝎:具有通络止痉,解毒散结,对头瘤最初有明显疗效,治癫痫,对淋巴结核有作用。土元: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破坚,下血闭,破留血积聚,乳脉不行,折伤瘀血等。蝉蜕: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祛风、活络、定惊,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中风后半身不遂;麻风、顽癣、皮肤搔痒等,有较强的祛风痛络作用。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用于气虚乏力,食少遍溏,中气下陷,久泻崩漏,自汗,水肿,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本品能增强代谢,改善全身营养状态。丹参:活血化淤,活血消肿,养血安神,是治疗心脏病、冠心病要药,近年用治再生不良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葛根: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的功能,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消渴,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冠心病等。熟地:补血,滋肾育阴,用治肝肾阴虚,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及消渴等症,动物试验,有强心,利尿,降血糖等作用。山萸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于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等证,还用于遗精滑精、小便不禁、虚汗不止。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湿热病入血分而发斑疹,血热妄行的吐血等,还用于血滞经闭,痛经,活血行瘀,以通经散结。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本品能养血调经和用治肝血不和,胁肋脘腹疼痛后四肢作痛,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以及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之症。菊花:具有散风热,平肝阳,明目的功效。还能治外感风热感冒,头晕目眩或目赤多泪等症,凡因风热或肝阳上升引起的头目诸病,用本品治疗,效果较好。当归:温中止痛,除咳血内塞,补五脏,生肌肉,止呕逆,虚痨寒热,下痢腹痛,齿痛,女人沥血腰痛,崩中,补诸不足,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枸杞: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用治肾虚精亏,腰膝酸软,肝肾不足,头晕目昏,视物模糊,造血,降血糖。紫花地丁:味苦、辛、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疗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甘草: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宜用于痈疽疮毒,食物或药物中毒,还用于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珍珠:镇心定惊,清肝除翳,收敛生肌,用于惊悸、癫痫、惊风等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配方详细说明实施例及药物机理。

a、取蜈蚣、全蝎、土元、蝉蜕,单味微波干燥,研磨成粉,备用;

b、取珍珠粉,备用

c、取黄芪10%、葛根10%、丹参10%、熟地6%、山萸肉6%、丹皮10%、白芍10%、菊花10%、当归8%、枸杞8%、紫花地丁9%、甘草3%,采用超临界萃取工艺方法提取浓缩液,制成浸膏粉,备用;

d、取a步骤获得的蜈蚣粉6%、全蝎粉6%、土元粉6%、蝉蜕粉6%与b步骤获得的珍珠粉10%,c步骤获得的中药浸膏粉66%,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干燥,杀菌,装入胶囊,即成。

蜈蚣:辛温,入肝,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抗真菌,抗肿瘤,治癌症(胃癌、食道癌、乳腺癌、皮肤癌、唇腺癌、子宫癌、肺癌等)并且还对癫痫、阳痿、结核、骨髓炎、甲沟炎等有疗效。还用于抗乳腺肿瘤。

全蝎:辛平,入肝,具有通络止痉,解毒散结,对头瘤最初有明显疗效,治癫痫,对淋巴结核有作用。

土元: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破坚,下血闭,破留血积聚,乳脉不行,折伤瘀血等。

蝉蜕: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夜啼不安。祛风、活络、定惊,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中风后本身不遂;麻风、顽癣、皮肤搔痒等,有较强的祛风痛络作用。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用于气虚乏力,食少遍溏,中气下陷,久泻崩漏,自汗,水肿,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本品能增强代谢,改善全身营养状态。

丹参:活血化淤,活血消肿,养血安神,是治疗心脏病、冠心病要药,近年用治再生不良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

葛根: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的功能,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消渴,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冠心病等。其含葛根黄酮、葛根素,大豆异黄酮等,对梗死的心肌的代谢有良好作用。

熟地:微温,补血,滋肾育阴,用治肝肾阴虚,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及消渴等症,动物试验,有强心,利尿,降血糖等作用。

山萸肉:酸,微温,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于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等证,还用于遗精滑精、小便不禁、虚汗不止。

丹皮:性微寒,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湿热病入血分而发斑疹,血热妄行的吐血等,还用于血滞经闭,痛经,活血行瘀,以通经散结。

白芍:性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本品能养血调经和用治肝血不和,胁肋脘腹疼痛后四肢作痛,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以及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之症。《本草纲要》:“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腹痛。”

菊花:味甘,微苦,性寒,具有散风热,平肝阳,明目的功效。还能治外感风热感冒,头晕目眩或目赤多泪等症,凡因风热或肝阳上升引起的头目诸病,用本品治疗,效果较好。

当归:温中止痛,除咳血内塞,补五脏,生肌肉,止呕逆,虚痨寒热,下痢腹痛,齿痛,女人沥血腰痛,崩中,补诸不足,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

枸杞: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用治肾虚精亏,腰膝酸软,肝肾不足,头晕目昏,视物模糊,造血,降血糖。

紫花地丁:味苦、辛、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疗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甘草:味甘、性微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宜用于痈疽疮毒,食物或药物中毒,还用于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还有一定抗过敏作用。

珍珠:性寒,镇心定惊,清肝除翳,收敛生肌,用于惊悸、癫痫、惊风等证。《开宝本草》:“镇心,点目去肤翳障膜。”《本草求真》:“真珠入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盖心虚有热,则神气浮游;肝虚有热,则目生翳障。除二经之热,故能镇心明目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