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515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属于口腔科疑难杂症之一。咽喉痛是是临床常见病症,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百日咳、咽喉炎以及病毒感染甚至心肌梗死均可引起咽喉痛,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扁桃体急性充血、肿胀及化脓,严重者伴吞咽困难及恶寒高热。口腔溃疡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男女老少都可能成为患病人群,可周期性反复发作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

从医学角度上讲,咽喉为肺胃之门户,任何刺激咽喉及口腔黏膜的物质都可能引起咽喉痛,病毒、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甚至牙齿或牙龈感染有时也会累及咽喉;而复发性口腔溃疡预示着患者机体可能有潜在系统性疾病,如胃肠、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但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

目前,市场上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为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抗生素类西药,以消炎镇痛为主要目的,疗效不是很理想,副作用大,且不能两病兼顾。因此,本发明立足于传统中医药,研制出一种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见效快、治愈周期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具体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苦豆根1~5份、黄连1~5份、荆芥1~8份、白芷1~8份、薄荷1~5份、麝香0.5~1份、冰片1~5份、青黛1~3份和石膏1~2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苦豆根2~4份、黄连2~4份、荆芥3~5份、白芷3~5份、薄荷2~4份、麝香0.6~0.8份、冰片2~4份、青黛1.5~2.5份和石膏1.4~1.6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苦豆根3份、黄连3份、荆芥4份、白芷4份、薄荷3份、麝香0.7份、冰片3份、青黛2份和石膏1.5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苦豆根、黄连、荆芥、白芷、薄荷、麝香、冰片、青黛和石膏除去杂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12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然后制成临床使用剂型。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片剂、散剂或贴剂中的一种。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具体地,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

优选地,所述咽喉肿痛包括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及口腔炎。

优选地,所述口腔溃疡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如下:

苦豆根:味苦,性寒,归肾经。功能主治:清肠燥湿,镇痛。用于湿热痢疾,肠炎泄泻,黄疸,湿疹,咽痛,牙痛,顽癣,烫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豆根主要成分为蛋白,糖类、有机酸、色素及生物碱,研究证明,苦豆根生物碱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溃疡、升高白细胞、平喘、清热、止痛、杀虫、镇静、镇痛和多种保健功效,用于急慢性肾炎及其他尿路感染、菌痢、肠炎。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小檗碱为黄连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肿瘤、解热、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并能调节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机体免疫功能。

荆芥: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肝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瘀止血。用于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荆芥含有大量挥发油、单萜苷、黄酮,油中主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簿荷酮、少量右旋柠檬烯,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抗过敏,抗氧化作用。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芷主要含有挥发油,含欧前胡素、白当归素等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及白芷毒素、花椒毒素、甾醇、硬脂酸等,具有解毒、解热、消炎、止痛、抗菌、降血压的作用,另外还对心脏冠脉有扩张作用

薄荷:味辛,性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用于风热表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痛声哑,鼻渊,牙痛,麻疹不透,隐疹瘙痒,肝郁胁痛脘胀,瘰疬结核。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薄荷主要含薄荷醇、薄荷酮、乙酸薄荷脂、莰烯柠檬烯、异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树脂及少量鞣质,具有止痒、抗菌抗炎、止痛、抗癌及抗病毒的作用。

麝香:味辛,性温,归心、脾、肝经。功能主治:开窍、辟秽、通络、散淤。用于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麝香主要含麝香酮、降麝香酮、麝香醇、麝香吡喃、麝香吡啶、羟基麝香吡啶-a、羟基麝香吡啶-b、3-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烷酮等,具有抗菌消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的作用。

冰片:味辛,苦,性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用于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冰片主要为龙脑、异龙脑、樟脑,含少量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

青黛:味咸,性寒,归肝,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祛薯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青黛中含有靛玉红、靛蓝、青黛酮、正-廿九烷和吲哚醌及色胺酮等,具有抑菌和抗肿瘤的作用。

石膏:味甘、辛,性寒,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石膏主要为硫酸钙的水合物,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多种纯天然中草药经过合理配伍,共凑达到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咽止痛的目的,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处,对咽喉肿痛,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或出血等症,疗效显著,且具有见效快,治疗周期短,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3份苦豆根、3份黄连、4份荆芥、4份白芷、3份薄荷、0.7份麝香、3份冰片、2份青黛和1.5份石膏除去杂质,粉碎机粉碎后过12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制成散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4.5份苦豆根、6份黄连、8份荆芥、1份白芷、1.5份薄荷、1份麝香、2份冰片、2.8份青黛和2份石膏除去杂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制成片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1.5份苦豆根、2.5份黄连、7份荆芥、5份白芷、5份薄荷、0.7份麝香、1份冰片、1.5份青黛和1.6份石膏除去杂质,粉碎机粉碎后过115目筛,混合均匀,即得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贴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1份苦豆根、4份黄连、5份荆芥、2份白芷、1份薄荷、0.5份麝香、5份冰片、1.2份青黛和1.8份石膏除去杂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制成散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2份苦豆根、1.5份黄连、3.5份荆芥、8份白芷、4.5份薄荷、1份麝香、1.5份冰片、3份青黛和1份石膏除去杂质,粉碎机粉碎后过12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贴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5份苦豆根、1份黄连、3份荆芥、7份白芷、2份薄荷、0.9份麝香、4份冰片、1份青黛和1.4份石膏除去杂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贴剂。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4份苦豆根、3.5份黄连、1份荆芥、6份白芷、4份薄荷、0.6份麝香、3.5份冰片、1.8份青黛和1.7份石膏除去杂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筛,混合均匀,即得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制成片剂。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2.5份苦豆根、2份黄连、3份荆芥、3份白芷、3.5份薄荷、0.8份麝香、2.5份冰片、2.5份青黛和1.3份石膏除去杂质,粉碎机粉碎后过115目筛,混合均匀,即得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制成散剂。

以上组成中,药物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

在制备成药物制剂时,必要时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备,其口服给药的制剂可含有常用的赋形剂,诸如粘合剂、填充剂、稀释剂、压片剂、润滑剂、崩解剂、着色剂、调味剂和湿润剂;适用的填充剂包括淀粉、糊精、微晶、二氧化硅、蔗糖、纤维素、甘露糖醇、乳糖和其它类似的填充剂;适宜的崩解剂包括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淀粉衍生物,例如羟基乙酸淀粉钠;适宜的润滑剂包括,例如硬脂酸镁;药物制剂形式,以单位剂量形式存在,所述单位剂量形式是指制剂的单位,散剂的包,胶囊的每粒胶囊,颗粒剂每袋等。

本发明的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功效在临床应用当中得到了证实,于2015年至2017年临床观察咽喉肿痛9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90例患者中,咽喉肿痛,急、慢性咽喉炎患者45人;扁桃体炎患者15人;口舌生疮,口腔溃疡患者10人;口腔炎患者10人;牙龈肿痛或出血患者10人。

咽喉肿痛,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咽部不适,有异物感,常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干裂、糜烂、吞咽困难等症状;扁桃体炎,患者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口舌生疮,口腔溃疡,患者口腔黏膜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严重者溃疡表面糜烂,有剧烈的烧灼样痛,遇冷、热、酸、咸等刺激都使疼痛加重,语言、饮食均感困难;口腔炎,患者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溃疡,周围红肿作痛,溃面有糜烂;牙龈肿痛或出血,患者牙龈红肿疼痛,经常性出血,严重者伴有剧烈牙痛。

治疗效果:

治愈:充血、红肿、糜烂、咳痛、淋巴滤泡增生、吞咽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充血、红肿、糜烂、咳痛、淋巴滤泡增生、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

未愈:症状及临床体征无明显改变。

使用方法:

患处或口腔喷涂或涂抹本发明的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散剂,每天2-3次每次2-5g,用药后半个小时不要进食或饮水。

治疗结果:

90例患者中,治愈72人(80.0%),其中,治愈后3个月无复发患者38人(42.2%);有效18人(20.0%);未愈0人(0%)。

典型病例:

江某,女,26岁,患者病史: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急性咽炎,咽喉部肿痛,伴有吞咽、进食困难等症,连续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3天好转,继续服用4天治愈。

王某,男,35岁,患者病史:体质较弱,遇风寒感冒容易发生喉咙痛,伴有吞咽、进食困难等症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长期服用现有西药及中药制剂未见好转,连续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7天好转,继续服用7天治愈。

戎某,女,30岁,患者病史:咽喉肿痛,扁桃体肿大,咽喉部红肿,充血,淋巴滤泡增生,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不见好转,连续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4天,明显改善(有效)。

唐某,女,38岁,患者病史:经常加班熬夜,上火,经常出现牙龈肿痛、出血等症,服用其他药物没有明显效果,连续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3天,明显改善(有效)。

李某,女,17岁,患者病史:在校期间患慢性咽喉炎,伴有患咽喉肿痛,声带充血,声音嘶哑等症状,连续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12天治愈。

金某,男,48岁,患者病史: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红肿,患者咽部及喉部有异物感,疼痛,发干,伴有刺激性咳嗽,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8天治愈。

王某,男,28岁,患者病史:患者舌边,上腭处发生溃疡,溃疡创面周围红肿作痛,溃面有糜烂,伴有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3天明显好转(有效)。

宋某,女,36岁,患者病史:患者口腔黏膜表面糜烂,伴有烧灼感,饮食过程中伴有刺激性疼痛,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4天治愈。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