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以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3643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治疗关节炎的中药制剂成分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软骨、软骨基质退变为核心病理改变的慢性关节疾病,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oa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患病率随年龄増加而逐渐升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致残率高,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目前临床对该病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oa是中医骨科的优势病种。从目前临床发表的文献来看,中医治疗仍然是国内oa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疗效可靠,价格合适,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故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有些方药能够起到同类西药相当的疗效,一些补益肝肾类中药,比如淫羊藿、骨碎补、牛膝、鹿茸等就能促进软骨修复与增殖。以上中药的配伍尚不够严谨,且对软骨修复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影响了中药复方的治疗效果和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复方配伍严谨、针对性强且疗效显著的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并进一步提供上述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按照质量配比,包括:

淫羊藿3~20份、五加皮3~20份、龟甲6~30份、牛膝3~20份、骨碎补2~15份和甘草1~15份;

一种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按照质量配比,取淫羊藿3~20份、五加皮3~20份、龟甲6~30份、牛膝3~20份、骨碎补2~15份和甘草1~15份;

将上述所有组分中的骨碎补以及牛膝粉碎成粉末状,获得混合粉末a;将上述组分中的淫羊藿、五加皮、龟甲和甘草加水进行煎煮,取煎煮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将所述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温度在80℃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浓缩液b;将混合粉末a加入到浓缩液b中,充分混合,烘干即可得到该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中药制剂。

其中整个煎煮过程需要加水两次、煎煮时间控制在1~3h,加热温度为100℃。

将上述制成的中药制剂于65~75℃条件下烘干8小时,得到干燥的成品。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将制成的所述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采用上述烘干条件进行烘干,以便于储藏。

进一步的,将烘干后的中药制剂的表面包覆上活性炭薄膜,对中药制剂表面进行包衣处理。

一种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按照质量配比,取淫羊藿5~15份、五加皮5~15份、龟甲9~25份、牛膝5~15份、骨碎补3~10份和甘草2~10份;

将上述所有组分中的骨碎补以及牛膝粉碎成粉末状,获得混合粉末a;将上述组分中的淫羊藿、五加皮、龟甲和甘草加水进行煎煮,取煎煮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将所述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温度在80℃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浓缩液b;将混合粉末a加入到浓缩液b中,充分混合,即可得到该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中药制剂。

其中整个煎煮过程需要加水两次、煎煮时间控制在1~3h,加热温度为100℃。

将上述制成的中药制剂于65~75℃条件下烘干8小时,得到干燥的成品。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将制成的所述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采用上述烘干条件进行烘干,以便于储藏。

进一步的,将烘干后的中药制剂的表面包覆上活性炭薄膜,对中药制剂表面进行包衣处理。

一种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按照质量配比,取淫羊藿9~12份、五加皮9~12份、龟甲15~25份、牛膝10~15份、骨碎补6~10份和甘草6~9份;

将上述所有组分中的骨碎补以及牛膝粉碎成粉末状,获得混合粉末a;将上述组分中的淫羊藿、五加皮、龟甲和甘草加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需要加水两次、煎煮时间控制在1~3h,加热温度为100℃;取煎煮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将所述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温度在80℃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浓缩液b;将混合粉末a加入到浓缩液b中,充分混合,然后将上述制成混合物在65~75℃条件下烘干8小时,得到干燥的成品。

一种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如下:

按照质量配比,取以下成分,10份淫羊藿、10份五加皮、18份龟甲、13份牛膝、8份骨碎补和7份甘草,将其中的淫羊藿、五加皮、龟甲和甘草加水进行煎煮,煎煮时加水两次,保持液体温度为100℃,煎煮时长2小时,得到煎煮原液,将煎煮原液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取滤液进行浓缩,浓缩得到80℃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浓缩液;而将其他组分,骨碎补和牛膝磨碎成粉末状,将骨碎补和牛膝磨成的粉末加入到上述浓缩液中,充分混合,并将上述混合物在65~75℃条件下烘干8小时,得到干燥的成品,其中该干燥成品含水量在9%以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制剂是针对骨关节炎症状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包括淫羊藿、五加皮、龟甲、牛膝、骨碎补和甘草等药物,上述中药的配伍的关键作用在于发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效果。具体的来说,以淫羊藿为君药,壮肾阳、强筋骨;以五加皮和龟甲为臣药,强筋骨、祛风湿,龟甲为血肉有情之品,补精髓,温寒并用,防过燥热;以牛膝和骨碎补为佐药,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引药下行,骨碎补补肾强骨,两药均能活血通经止痛;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并能调和诸药。从而达到对骨关节炎的好发人群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本发明的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设计以淫羊藿壮肾阳、强筋骨,为君药;五加皮强筋骨、祛风湿,龟甲为血肉有情之品,补精髓,温寒并用,防过燥热,为臣药;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引药下行,骨碎补补肾强骨,两药均能活血通经止痛,俱为佐药;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效。本方甘苦、温寒并用,性平偏温;归经五脏,兼顾阴阳;标本兼治,治本为主;适于腰膝酸痛,而以膝痛为主。大多药味经现代药理研究,对骨关节炎软骨病损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2)本发明的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对骨关节炎的好发人群的常见并发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降糖、降压、安神、消肿等。

(3)本发明的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可以保证各原料发挥各自所需的功效,同时具有操作简单便利的优点。

o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与“鹤膝风”、“骨痹”、“筋痹”相类似。其发病与肝、脾、肾亏虚,风、寒、湿及瘀血客于局部有关,最终都导致局部血瘀气滞,经络痹阻不通而发病。本病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肝肾亏虚是病变的根本,风寒湿痰瘀痹阻经络为标。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老年肝肾不足或劳损、外伤损伤气血,复受风寒湿(热)邪,邪滞膝部,气滞血瘀,经络闭阻,筋骨失荣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在《膝痹病诊疗方案》中将膝痹分为四型: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瘀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而有学者经过统计研究发现临床中尤以肝肾亏虚型膝痹病最为多见。

本发明设计的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包括淫羊藿、五加皮、龟甲、牛膝、骨碎补和甘草等药物,上述中药的配伍的关键作用在于发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效果。具体的,以淫羊藿为君药,壮肾阳、强筋骨;以五加皮和龟甲为臣药,强筋骨、祛风湿,龟甲为血肉有情之品,补精髓,温寒并用,防过燥热;以牛膝和骨碎补为佐药,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引药下行,骨碎补补肾强骨,两药均能活血通经止痛;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并能调和诸药。从而达到对骨关节炎的好发人群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实施例1:

按照质量配比,10份淫羊藿、10份五加皮、18份龟甲、13份牛膝、8份骨碎补和7份甘草,备用

将骨碎补以及牛膝粉碎成粉末状,获得混合粉末a;

将淫羊藿、五加皮、龟甲和甘草加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需要加水两次、煎煮时间控制在1~3h,加热温度为100℃;取煎煮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将所述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温度在80℃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浓缩液b;

将混合粉末a加入到浓缩液b中,充分混合,然后将上述制成混合物在65~75℃条件下烘干8小时,得到干燥的成品,该成品的含水量在9%以下。

可以在该条件进行进一步的烘干,以便于储藏。

进一步的,将烘干后的中药制剂的表面包覆上活性炭薄膜,以形成活性炭衣,从而对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作进一步的保护,可以长效保存而不会影响疗效。

实施例2:

其基本制法相同,只是配比有所不同,按照质量配比,取6份淫羊藿、6份五加皮、24份龟甲、12份牛膝、9份骨碎补和6份甘草,按照以上的制备方法制备药剂。

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本院门诊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治疗方法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

1.2诊断标准符合2007年中国骨关节炎诊治指南oa的诊断标准[3]以及中医肝肾亏虚证症候辨证标准[4]。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膝关节反复发作性肿痛,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屈伸活动不利,或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或舌胖质淡,苔薄,脉滑或沉细涩。

1.3纳入标准(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在40~75岁之间;(3)30d以上未接受非甾体类抗炎药、cox-2特异性抑制剂及其改善病情药物;(4)ⅰ级<x检查<ⅲ级(kellgren/lawrence评分);(5)半年内无膝外伤及手术史;(7)患者自愿、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1)合并扭伤及其他外伤者;(2)结核、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疾病引起的膝关节疼痛者;(3)伴有化脓性、非特异性等感染性膝关节炎者;(4)合并心、脑、肝、肾、肺系统等严重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5)对“六味骨痹汤”、硫酸氨基葡萄糖过敏者;(6)依从性差,未能完成规定治疗疗程患者。

1.5剔除和脱落标准(1)观察期间发生需立即治疗的疾病,无法继续接受治疗而退出者;(2)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进行治疗者;(3)不能坚持整个治疗过程而中途退出者。

1.6方法

1.6.1治疗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给予本发明获得用于膝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6g/次,3次/d;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信东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7ko0103,国药产品注册证号:hc20120036),2粒/次,3次/d;治疗时间均为6周。

1.6.2疗效评定标准

1.6.2.1视觉模拟系统(vas)评分标准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不影响正常活动;4-6分为中度疼痛,疼痛发作时影响正常活动;7-9分为重度疼痛,影响正常活动;10分为剧痛。

1.6.2.2国际骨关节炎评分标准lequesne指数由1名不参与本研究的医师进行评分。(1)膝关节休息痛:正常为0;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为1分;较重、不影响睡眠为2分;重、影响睡眠为3分。(2)膝关节运动痛:正常为0分;上下楼有症状、屈伸无影响为1分;上下楼有症状、下蹲疼痛为2分;行走时疼痛为3分。(3)压痛:正常为0分;重压时疼痛为1分;中度压力疼痛为2分;轻压疼痛3分。(4)肿胀:正常为0分;稍肿、膝眼清楚为1分;软组织肿胀、膝眼不太清楚为2分;膝眼不清、浮骸试验(+)为3分。(5)晨僵:正常为0分;屈伸僵硬但很快恢复(<10min)为1分;僵硬、短时可恢复(10~30min)为2分;僵硬、较长时间才恢复(>30min)为3分。(6)行走能力:没有限制为0分;超过1km,但受限制为1分;大约1km或步行15min为2分;500~900m或8~15min为3分;300~500m为4分;100~300m为5分;少于100m为6分;使用单拐加1分;使用双拐加2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定上述6项症状评分,以6项评分之和为lequesne总指数。

1.6.2.3安全性评价安全性指标指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变化。检测全部受试者在治疗前后的静息脉率、血压、饮食、睡眠、生化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等指标,观察是否有变化。

1.7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年龄、病程、vas评分、lequesne指数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2组患者性别、x线分级、不良反应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结果

2.1一般资料纳入研究的患者共60例:其中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43岁;男29例,女31例;病程最短9月,最长者5年,放射学分级:ⅰ级<x检查<ⅲ级(kellgren/lawrence评分)。2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放射学分级等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视觉模拟系统(vas)评分2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后分别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2:

表2各组治疗前vas评分

2.3国际骨关节炎评分标准lequesne指数治疗前,2组患者各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及行走能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lequesne总指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4:

表3治疗前各组lequesne指数

表4治疗后各组lequesne指数

注: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休息痛t=13.3560,p=0.0000;运动痛t=12.0416,p=0.0000;压痛t=14.3545,p=0.0000;肿胀t=10.8457,p=0.0000;晨僵t=8.5147,p=0.0000;行走能力t=14.3545,p=0.0000;总指数t=34.4819,p=0.0000;对照组:休息痛t=13.7063,p=0.0000;运动痛t=11.5000,p=0.0000;压痛t=11.7882,p=0.0000;肿胀t=10.7703,p=0.0000;晨僵t=9.9188,p=0.0000;行走能力t=14.6993,p=0.0000;总指数t=31.0000,p=0.0000;

2.3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及实验室生化指标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均表现为轻中度的胃肠道不适,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0%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35,p=0.2361)。2组患者的饮食、睡眠、血压、脉搏、生化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未有临床意义上的变化。上述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