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507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防治鱼类小瓜虫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圆口铜鱼又称水密子,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中,每年春季为捕捞旺季,是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圆口铜鱼是一种河流洄游型鱼类,其整个生活史均在河道中完成。然而,随着金沙江、雅砻江和长江流域梯级水电的开发,水利枢纽工程阻隔了圆口铜鱼的生殖洄游通道和长江中下游圆口铜鱼对金沙江繁殖群体的补充通道,圆口铜鱼栖息地生境的破碎化和片段化日趋严重,同时水库建成后形成的湖泊环境,将完全改变原有河道的水文条件,即使在库尾残留的圆口铜鱼亲本能够完成自然产卵,但水库环境也不能提供其受精卵漂流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这对其资源量造成不利影响,对种群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其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已成为长江上游流域保护的指标性物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向公共水体人工投放水生生物苗种、主动增殖资源的活动,是国内外通行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的重要措施和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的有效手段,对缓解当前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等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对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也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多年来一直未获实质性突破,导致不能开展圆口铜鱼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圆口铜鱼的资源量不断衰竭,其保护问题日趋紧迫。根据目前的研究,小瓜虫病是圆口铜鱼人工驯养过程中的最大危害。小瓜虫病也叫白点病,小瓜虫虫体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鳍部、鳃部、口腔等位置,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在鱼体表面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患此病鱼体表现为鱼鳍上先出现白点,精神呆滞、反应变慢,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体色发黑,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游泳异常,鱼体与固体物摩擦,很快就成批死亡。目前,治疗小瓜虫病的主要手段是采用汞制剂(硝酸亚汞)或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等来治疗,由于上述药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2002年3月5日农业部农牧发2002(1)号文件,发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汞制剂、孔雀石绿等在鱼类疾病防治中被禁用。因为此类药物不仅会污染环境,同时还有毒,有致癌致畸等副作用,给人类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防治药物有毒,污染环境且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槟榔4-7份、苦楝7-9份、五倍子2-4份、使君子2-5份、苦参2-4份、黄芪2-5份和白术1-3份。进一步地,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槟榔4.5-6.5份、苦楝7-8份、五倍子2.5-3.5份、使君子4-5份、苦参2-3份、黄芪2.5-3.5份和白术1-2份。进一步地,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槟榔5份、苦楝7.5份、五倍子3份、使君子4份、苦参2.5份、黄芪3份和白术2份。上述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分别投入粉碎机粉碎至20-30目,混合均匀,制得。本发明提供的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驱虫,消积,下气等功效;槟榔含有大量槟榔碱,可以麻痹虫体,同时还可对抗水中的流感病毒,为圆口铜鱼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苦楝,其苦楝皮、苦楝叶、苦楝子和苦楝花均可入药,既能抗吸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毒气体,还具有杀虫作用;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具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五倍子中含有的鞣酸,能与多种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故具有解毒作用;使君子,味甘,性温,有消积,杀虫之功效,还有抗氧化作用;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具有抗菌、抗炎、杀虫之功效;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托疮排脓的功效;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等。(2)本方案配方合理科学,在味上甘,苦搭配,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味道不适而导致圆口铜鱼不食用;气上温、寒搭配,不会对圆口铜鱼造成太热太寒,影响其鱼体生长;在药性上,搭配更合理,有驱虫功能的槟榔,具有杀虫功能的苦楝、使君子、苦参,具有抗病毒功能的槟榔、五倍子,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使君子、五倍子,具有抗菌抗炎功能的苦参、五倍子,具有健脾益气,消积的槟榔、白术,具有利水消肿,托疮排脓的黄芪,具有解毒功能的五倍子。因此,本发明配方既能有效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又能预防病毒菌的感染,同时还有助于圆口铜鱼消化,增加其食欲,帮助圆口铜鱼排毒。(3)本发明配方所用原料天然纯正,不会污染环境,且无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槟榔4份、苦楝7份、五倍子2份、使君子2份、苦参2份、黄芪2份和白术1份。制备方法:按照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分别投入粉碎机粉碎至20-30目,混合均匀,制得。使用方法:按1kg圆口铜鱼饲料中添加5g中药喂养圆口铜鱼,连续喂养5天,投喂时间段为每年4月和11月。实施例2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槟榔7份、苦楝9份、五倍子4份、使君子5份、苦参4份、黄芪5份和白术3份。制备方法:按照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分别投入粉碎机粉碎至20-30目,混合均匀,制得。使用方法:按1kg圆口铜鱼饲料中添加3g中药喂养圆口铜鱼,连续喂养5天,投喂时间段为每年4月和11月。实施例3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槟榔4.5份、苦楝7份、五倍子2.5份、使君子4份、苦参2份、黄芪2.5份和白术1份。制备方法:按照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分别投入粉碎机粉碎至20-30目,混合均匀,制得。使用方法:按1kg圆口铜鱼饲料中添加5g中药喂养圆口铜鱼,连续喂养5天,投喂时间段为每年4月和11月。实施例4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槟榔6.5份、苦楝8份、五倍子3.5份、使君子5份、苦参3份、黄芪3.5份和白术2份。制备方法:按照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分别投入粉碎机粉碎至20-30目,混合均匀,制得。使用方法:按1kg圆口铜鱼饲料中添加3g中药喂养圆口铜鱼,连续喂养5天,投喂时间段为每年4月和11月。实施例5一种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槟榔5份、苦楝7.5份、五倍子3份、使君子4份、苦参2.5份、黄芪3份和白术2份。制备方法:按照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分别投入粉碎机粉碎至20-30目,混合均匀,制得。使用方法:按1kg圆口铜鱼饲料中添加4g中药喂养圆口铜鱼,连续喂养5天,投喂时间段为每年4月和11月。对比例1本方案与实施例5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缺少槟榔和苦楝。对比例2本方案与实施例5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缺少槟榔和五倍子。对比例3本方案与实施例5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缺少苦参和五倍子。对比例4本方案与实施例5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缺少白术、黄芪和五倍子。试验例1购买200尾圆口铜鱼,平均分为20组,每组10尾,通过人工感染小瓜虫病原体,建立试验动物模型。20组分别为对照组(空白组,未进行人工感染小瓜虫病原体处理)、小瓜虫感染组、感染预防组(感染24h后给药)和感染治疗组(感染后,发现部分鱼体表出现小白点时给药)。感染预防组和感染治疗组所用药物分别采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制备的药物,其预防率和治愈率结果见表1。表1各实施例提供的药物预防率和治愈率结果预防率(%)治愈率(%)实施例196.197.3实施例296.797.9实施例397.298.1实施例497.698.5实施例510099对比例169.063.8对比例272.166.7对比例371.567.1对比例471.965.9试验例22013年11月,四川省泸州市船体网箱养殖的圆口铜鱼爆发小瓜虫病,经实地考察发现,船体网箱内有圆口铜鱼2000余尾,水温18℃,在鱼体表、鳃和鳍上均发现有直径约为0.5-1.5mm的白色小点状突起,病情严重的圆口铜鱼全身体表和鳍部布满白色小点,体色暗淡无光且有大量粘液,病鱼消瘦,游动缓慢。经取样镜检发现有小瓜虫,诊断为小白点,经抽查判定感染率为67%。采用实施例5制得的防治圆口铜鱼小瓜虫病的中药对四川泸州市船体网箱养殖的圆口铜鱼进行防治,按1kg圆口铜鱼饲料中添加4g中药喂养圆口铜鱼,连续喂养5天,5天后患病鱼游泳活泼,体表白色小点逐渐消失,此次治愈率93%,且从2013年11月进行防治,至今未发现发生小瓜虫病,且鱼体生长速度较快,鱼肉鲜嫩,说明本发明药物药效好,有助于鱼体生长。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