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兔葡萄球菌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5187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与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防治兔葡萄球菌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富农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广大农村的养兔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某些地方让农民脱贫致富的家庭产业之一。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饲养方式由传统的散养或穴养向半集约化、集约化的立体笼养发展,大大提高了养兔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然而,兔病也随之日渐增多,兔病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养兔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兔葡萄球菌病就是集约化养兔场的常见传染病之一。该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脓毒败血症,其主要特征是患兔各器官形成化脓性炎症,如临床上表现的乳房炎、鼻炎、脚皮炎、仔兔急性肠炎(黄尿病)和母兔胸腔炎(蓝胸病)等,病死率较高,往往给集约化兔场带来很大经济损失。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用于防治兔葡萄球菌病的药物主要有菌苗、西药和中兽药三大类。虽然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技术问题,有待于技术创新。如国产金黄色葡萄球菌蜂胶灭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预防疗效偏低而在实践中很少应用,因而导致本病发生;市售的西药如抗生素类(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和磺胺类药物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随着多年长期应用,甚至乱用滥用,其疗效逐年降低,用量则逐年增大,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形成已是不争的事实,且具有药物残留的潜在隐患,对兔肉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国家已明令禁用29种西药;其它市售中兽药如兔葡散、兔葡灵等虽无上述西药之弊端,但在配方构成和应用方法上存在某些技术缺陷,要么因配方不严谨而疗效欠佳,要么在应用方法上常将药物散剂直接拌料喂服,延缓了病兔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速率,难以保证体内有效的药物浓度,防治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对防治兔葡萄球菌病的药物进行技术创新很有必要。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较高、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便于应用的防治兔葡萄球菌病的纯中草药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进行了多年试验研究和反复验证,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不断探索并筛选出多个中草药配方,经优化设计和重复实践,最终确定了本发明的配方,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紫花地丁5-15份、紫草5-15份、蒲公英5-15份、天竺黄5-15份、金樱子4-12份、儿茶4-12份、茜草4-12份、连翘4-12份、五倍子3-9份、淡竹叶3-9份、金钱草3-9份、小蓟3-9份、大黄2-6份、萹蓄2-6份、甘草2-6份、大枣2-6份。将上述中草药晒干、称重、粉碎至过80目筛,混拌均匀即可得本发明成品。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用量如下:

a.用法:根据兔群数量、病情、用量称药粉倒入瓷缸或其它陶瓷容器内(忌用铁、铝等金属容器,以免发生反应,影响疗效),再加入药粉量5-10倍沸水,盖口浸焖30-60分钟,这样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并析出。待药液温度降至20-25℃时,再按沸水量加入10%的白糖或葡萄糖和200ppm的vc原粉;目的是及时补充病兔的体液和体能,并有一定的解毒效力。如此配好的药液于傍晚前一次投服,重者灌服,连用3-5天。除上述全身用药外,局部治疗如皮肤脓肿、乳房炎、脚皮炎、鼻炎或其它体表溃疡处,可先用本药汁洗净患处,再用本发明的药粉和5%的蜂蜜调成糊状外敷即可。连用3-5天,直至痊愈。

b.用量:治疗量2-4g/只.日,预防量1-2g/只.日,连用3-5天。局部治疗属外用药,无定量,将药糊涂抹于患处即可。

方剂解析:

本发明是根据祖国传统的中兽医学理论,结合兔葡萄球菌病的特征及多年临床实践经辨证而设计的。中兽医认为:本病是的病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家兔是对该菌最敏感的一种动物,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母兔乳头等不同途径发生感染。由于感染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可表现为乳房炎、局部脓肿、脓毒症等,哺乳母兔体温可升至40℃以上,但多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形成脓肿病灶,仔兔多表现为脓毒血症或急性肠炎,多呈败血症而死亡。本病属中兽医学的温病范畴。因此,对本病宜确立清热解毒、消脓化瘀、止血止痢为治则。故本配方中首先确立紫花地丁、紫草、蒲公英、天竺黄4味药强强联合组成主力方阵为君药,以确保本发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再选金樱子、儿茶、茜草、连翘4味中药共为臣药,以协助君药增强清热解毒之药效;另调五倍子、淡竹叶、金钱草、小蓟4味为佐药,意在增添清热利水、止血消肿之功效,以助君臣之药效;又派大黄、萹蓄、甘草、大枣4味为使药,意在调和诸药,攻邪而不伤正,并将残余邪毒从消化道和泌尿道驱逐体外,免除“闭门留寇”之忧。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配方16味中草药,除甘草、大枣2味药以外,其余14味中草药的浸煎剂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除内服全身给药外,外敷药作局部治疗时,则用5%的蜂蜜汁将本发明的药粉调成糊状涂抹患处,增强了5%蜜汁对化脓球菌的杀灭作用,此乃本配方的一大特色。

综观全方,本发明配方严谨,紧扣治则,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尽显其长,且协调联动、共奏药功。此外,在临床应用时,又增加了糖类和vc两个外援药物,可速补给养、驱散毒力,更强化了本发明的驱邪扶正作用。因此,本发明比其它相关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供试时间:2011年10月。

供试地点:河北省宽城县刘喜平养兔场。

供试兔群:商品代獭兔,成年兔86只,仔兔64只,因气候变化、兔群密度大、蚊虫叮咬等因素而发生兔葡萄球菌病。

供试药物:即本发明的纯中药制剂,各味原料药均购自河北省唐山市中药材公司,其组成按质量份数表示为:紫花地丁5份、紫草5份、蒲公英5份、天竺黄5份、金樱子4份、儿茶4份、茜草4份、连翘4份、五倍子3份、淡竹叶3份、金钱草3份、小蓟3份、大黄2份、萹蓄2份、甘草2份、大枣2份。将上述中草药晒干、称重、粉碎至过80目筛,搅拌均匀即可得本发明成品。

试验组:成年兔43只,仔兔32只,用本发明药物治疗。

对照组:成年兔43只,仔兔32只,用西药庆大霉素治疗。

试验组步骤如下:

①称药:每只成年兔每日用药2g,共称取86g本发明药物倒入瓷缸内。

②浸泡:往缸内加沸水430g,加盖浸焖30分钟。

③加药:待药汁温度降至20-25℃时,加入43g白糖和0.086gvc原粉,搅拌均匀。

④投服:在傍晚喂食前,给兔群一次性投入该药液(含药渣),任兔群自由饮服,重者灌服。

⑤疗程:连续用药3天。

⑥局部治疗:先用本发明药汁冲洗患处,再取本发明药物适量,用5%的蜜汁调成糊状,涂敷患处,连敷3天。

对照组:肌内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2-4万单位,每日2次,连注3天;局部治疗按常规外科手术处理,涂抹青霉素软膏,连续3天。

试验结果列于下表单位:只.%

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治愈率成年兔高出9.30个百分点,仔兔高出6.25个百分点。

实施例2:

供试时间:2012年9月。

供试地点:河北省青龙县宋春玲养兔场。

供试兔群:商品代青紫兰兔,成年兔124只,仔兔102只,因气候闷热、卫生条件差、蚊虫叮咬等因素发生兔葡萄球菌病。

供试药物:即本发明的纯中药制剂,各味原料药采购同实施1,其组成按质量份数表示为:紫花地丁15份、紫草15份、蒲公英15份、天竺黄15份、金樱子12份、儿茶12份、茜草12份、连翘12份、五倍子9份、淡竹叶9份、金钱草9份、小蓟9份、大黄6份、萹蓄6份、甘草6份、大枣6份。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试验组:成年兔62只,仔兔51只,用本发明药物治疗。

对照组:成年兔62只,仔兔51只,用市售中兽药兔葡散治疗。

试验组步骤如下:

①称药:每只兔用药4g,共称取248g本发明药物倒入瓷缸内。

②浸泡:往缸内加沸水2480g,加盖浸焖60分钟。

③加药:待药汁温度降至20-25℃时,加入248g葡萄糖和0.496gvc原粉,搅拌均匀。

④投服:同实施例1。

⑤疗程:连续用药5天。

⑥局部治疗:同实施例1,连续用药5天。

对照组:每只兔每天用量同试验组,称取兔葡散248g,直接拌料投服,连续用药5天。

试验结果列于下表单位:只.%

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治愈率成兔高出6.45个百分点,仔兔高出5.88个百分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