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3393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小儿厌食症是指患儿较长时间食欲减退,食量减少,见食不贪,甚至拒食的一种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以1-6岁小儿多见,表现为不思饮食,食而不化,大便不调等,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长期厌食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甚则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当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理想治疗措施。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偏食、择食,饮食无规律,或恣食肥甘厚味,日久而损伤脾胃;或因久泄之后误治,或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致脾之健运失司。药物治疗主要采用锌剂及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补锌仅对于缺锌者有效,且研究证实如果单纯用锌元素组合物直接补锌,则容易过量,锌含量过多会抑制铜、铁的吸收,可再次引起体内微量元素平衡失调,甚至引起锌中毒,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促进胃肠动力药的应用是基于胃动力缺乏引起的厌食,仅用于厌食中胃动力减弱的患儿,且某些药物副作用大不适合儿童使用。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疗效显著。本发明所选中草药不仅能够提高食欲,加强胃肠蠕动,更是富含锌、铜、钙、锰、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使疗效更加显著。且中草药毒副作用低,对患儿更加安全可靠。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芜菁11-15份、扁竹根5-9份、绵三七8-12份、红香树3-7份、路边草6-10份、独脚柑6-10份、橘红珠3-7份。优选的:芜菁13份、扁竹根7份、绵三七10份、红香树5份、路边草8份、独脚柑8份、橘红珠5份。制备方法: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方中:芜菁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扁竹根消食杀虫、清热通便;绵三七健胃止痛、解毒;红香树健胃舒肝、退热;路边草消食健胃、祛瘀解毒;独脚柑清肝健脾、消积杀虫;橘红珠止咳助消化、除胸中气滞。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称取芜菁11g、扁竹根5g、绵三七8g、红香树3g、路边草6g、独脚柑6g、橘红珠3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实施方式二:称取芜菁13g、扁竹根7g、绵三七10g、红香树5g、路边草8g、独脚柑8g、橘红珠5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实施方式三:称取芜菁15g、扁竹根9g、绵三七12g、红香树7g、路边草10g、独脚柑10g、橘红珠7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毒性试验1、实验动物清洁级健康sd雌性大鼠40只,体质量(199±4)g,用作慢性毒理实验;清洁级健康昆明雌性小白鼠20只,体质量(22±2)g,用作急性毒理实验。喂以普通饲料,普通饮水。室温控制在(25±2)℃,湿度(54±3)%,自然光照。2、急性毒理实验根据(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注册工作手册),选用清洁级健康昆明雌性小白鼠20只,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0只。中药组按正常小儿口服量折算成小白鼠的剂量,每日灌服中药1次。空白对照组予1ml/20g体质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服。3、慢性毒性实验清洁级健康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及中药组的小、中、大剂量各10只。对照组予1ml/20g体质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中药组的小、中、大剂量组是小儿正常用量折算成大鼠剂量的20、30、40倍,均为灌胃给药,每日1次,实验周期为3个月。4、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小白鼠在给药10d内无死亡,给药后观察小鼠外观、毛色、光泽正常,社会行为、反应均正常,摄食、排泄正常。10d后人工处死解剖,观察其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卵巢、子宫均未见异常。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中药组脏器表面光滑,组织结构排列有序,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胞浆、胞核染色清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慢性毒理实验结果中药组的小、中、大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外观、毛色,社会行为、刺激性等和对周围环境、食物、水的兴趣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实验后体质量均较本组实验前增加(p<0.05),但4组实验后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实验后血液细胞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重要脏器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处死后重要脏器行病理切片染色检查,he染色。中药组大鼠脏器组织结构排列有序,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胞浆、胞核染色清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试验表明,本发明的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制剂给药大、小白鼠后未见毒性反应。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4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270例患者中,男160例,女110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5.5岁;在患者知情和自愿的基础上,我们将患者分为9组;只服用芜菁单味药组为a组、只服用扁竹根单味药组为b组、只服用绵三七单味药组为c组、只服用红香树单味药组为d组、只服用路边草单味药组为e组、只服用独脚柑单味药组为f组,只服用橘红珠单味药组为g组,服用本发明按实施方式二制剂组为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各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吴瑞萍等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1)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入量较前减少1/3-1/2以上,发病最短时间为2周以上,排除其它系统疾病;(2)体重增长停滞或减轻,有不良食欲习惯或喂养不当史。中医辩证症候:厌食或拒食,面色少华,精神尚可,迫食后恶心、呕吐,脘腹作胀,舌苔薄腻,脉尚有力。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按本发明实施方式二制得的药剂加以治疗;分别称取a、b、c、d、e、f、g各单味药组的重量,按传统方法制成的汤剂加以治疗,以上各组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按照医嘱口服健胃消食片治疗;各组一周为一疗程,各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4、疗效标准痊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明显增加,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显效:食欲明显好转,食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的3/4;有效:食欲有所改善,食量有所增加,但未达到正常水平的3/4;无效:食欲和食量均未见改善,甚至加重。5、治疗结果组别例数药量(g)痊愈显效无效副作用总有效率(%)a307512273例10.0b307513262例13.3c307512272例10.0d307523251例16.7e307522262例13.3f307502282例6.7g307521271例10.0治疗组3056191100例100.0对照组30常规量14972例76.7按上表中各单味药的药量,分别按上述做毒性试验的方法做毒性试验,由实验结果可知各单味药液组均为无毒级。通过以上临床资料可知,治疗组虽然服用较少的药量,但是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各单味药总有效率之和,也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毒性降低,无毒副作用出现,由此可知,各单味药配伍后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在对治疗组患者进行随访时,其中有2例患者家长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另一经历,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后,不但小儿厌食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且小儿支气管炎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得到这一消息后,我们随即利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28例患有支气管炎的儿童进行治疗。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体温正常,肺部哮鸣音消失,x线摄片肺部病灶吸收;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肺部哮鸣音、痰鸣音减少,x线摄片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或临床出现并发症或由于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必须更换其他药物治疗,白细胞总数、分类和x线胸片检查无改变。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痊愈14例(50),显效6例(21.43%),有效6例(21.43%),无效2例(7.14%),总有效率92.86%,疗效显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