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4281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表现为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药治疗感冒的药品也很多,如中成药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感冒清热冲剂、藿香正气冲剂等。这些中药具有西药所不具有的抗病毒的效果。现有西药对于抑制病毒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中药对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有明确的抑制作用。中医认为治病必须扶正祛邪,要标本兼治,就是通过增强机体抵抗力,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西药治疗感冒主要是病原疗法,即试图消灭细菌病毒,但由于西药抑病毒作用并不理想,所以西药目前只能是对症处理,控制其主要症状,治标不治本,且西药治疗疗效差,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不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山豆根15-30份、板蓝根20-30份、玉竹10-20份、喉咙草5-10份、马交儿6-12份、穿心莲3-10份、佛甲草10-15份、甘草15-25份、芦根13-18份、薄荷7-15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一种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山豆根18-25份、板蓝根22-28份、玉竹10-18份、喉咙草6-9份、马交儿8-11份、穿心莲5-9份、佛甲草11-13份、甘草17-21份、芦根14-17份、薄荷8-12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一种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山豆根20份、板蓝根25份、玉竹12份、喉咙草8份、马交儿10份、穿心莲6份、佛甲草12份、甘草20份、芦根15份、薄荷10份。

其中,一种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称取原料山豆根、板蓝根、玉竹、喉咙草、马交儿、穿心莲、佛甲草、甘草、芦根、薄荷;将10味中药按原料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15加水,加热至105℃,搅拌提取原料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时间为45-60分钟,过滤,得一次提取液;取第一次提取剩下的滤渣再重复操作一次,得第二次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8即得本发明中药膏。

上述中药各组分的功效如下:

山豆根为治咽要药,多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病毒性肝炎以及某些肿瘤等疾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山豆根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

板蓝根: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症状。

玉竹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合燥咳、劳嗽。

喉咙草:苦、辛、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口疮、牙痛、头痛、赤眼等症状。

马交儿:性甘、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结膜炎。

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肠炎、咽喉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外用可治疗疮疖肿毒、外伤感染等。

佛甲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甘草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功效,并调和诸药;

芦根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薄荷性凉味辛,有宣散风热、淸头目、透疹之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组方以山豆根、板蓝根、甘草为主药,以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祛痰止咳为主,再配以喉咙草、马交儿、穿心莲、佛甲草辅以对感冒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进行治疗来舒缓咽部肿痛,并通过玉竹、芦根达到滋阴润肺、生津止渴来巩固咽部肿痛的治疗效果。具有养阴清热,舒利咽窍的功效,对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有极好疗效,不仅具有化痰、清热、解毒和消炎作用,还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痛苦,配伍合理,治疗咽部肿痛疗效确切,见效快,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配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山豆根20份、板蓝根25份、玉竹12份、喉咙草8份、马交儿10份、穿心莲6份、佛甲草12份、甘草20份、芦根15份、薄荷10份。

其中,该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称取原料山豆根、板蓝根、玉竹、喉咙草、马交儿、穿心莲、佛甲草、甘草、芦根、薄荷;将10味中药按原料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15加水,加热至105℃,搅拌提取原料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时间为50分钟,过滤,得一次提取液;取第一次提取剩下的滤渣再重复操作一次,得第二次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即得本发明中药膏。

实施例2

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配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山豆根30份、板蓝根20份、玉竹10份、喉咙草10份、马交儿12份、穿心莲3份、佛甲草10份、甘草25份、芦根18份、薄荷15份。

其中,该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称取原料山豆根、板蓝根、玉竹、喉咙草、马交儿、穿心莲、佛甲草、甘草、芦根、薄荷;将10味中药按原料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15加水,加热至105℃,搅拌提取原料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时间为45分钟,过滤,得一次提取液;取第一次提取剩下的滤渣再重复操作一次,得第二次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即得本发明中药膏。

实施例3

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配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山豆根15份、板蓝根20份、玉竹20份、喉咙草5份、马交儿6份、穿心莲10份、佛甲草15份、甘草15份、芦根13份、薄荷7份。

其中,该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称取原料山豆根、板蓝根、玉竹、喉咙草、马交儿、穿心莲、佛甲草、甘草、芦根、薄荷;将10味中药按原料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15加水,加热至105℃,搅拌提取原料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时间为60分钟,过滤,得一次提取液;取第一次提取剩下的滤渣再重复操作一次,得第二次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即得本发明中药膏。

实施例4

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配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山豆根25份、板蓝根28份、玉竹18份、喉咙草9份、马交儿8份、穿心莲5份、佛甲草11份、甘草17份、芦根17份、薄荷12份。

其中,该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称取原料山豆根、板蓝根、玉竹、喉咙草、马交儿、穿心莲、佛甲草、甘草、芦根、薄荷;将10味中药按原料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15加水,加热至105℃,搅拌提取原料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时间为48分钟,过滤,得一次提取液;取第一次提取剩下的滤渣再重复操作一次,得第二次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即得本发明中药膏。

实施例5

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中药膏配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山豆根18份、板蓝根22份、玉竹10份、喉咙草6份、马交儿11份、穿心莲9份、佛甲草13份、甘草21份、芦根14份、薄荷8份。

其中,该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称取原料山豆根、板蓝根、玉竹、喉咙草、马交儿、穿心莲、佛甲草、甘草、芦根、薄荷;将10味中药按原料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15加水,加热至105℃,搅拌提取原料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时间为55分钟,过滤,得一次提取液;取第一次提取剩下的滤渣再重复操作一次,得第二次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即得本发明中药膏。

采用上述实施例1的中药膏进行了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的临床试验,临床病例80例试验组,男女各半,年龄18-50岁,本发明中药的使用方法:每日一剂,每日分3次服用。

疗效标准(以服用3天为一个疗程标准):

1、疗效显著:服用1天后肿痛缓解有明显改善;服用2天后只有轻微疼痛,异物感、肿胀消失;3天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2、疗效有效:3天后肿痛明显缓解但仍有轻微不适感。

3、疗效无效:3天后肿痛症状几乎无改善。

结果:服用6天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者68人,占总人数的85%;服用12天后症状才明显缓解者10人,占总数的12.5%;服用15天后咽部肿痛症状无改善者2人,占总数的2.5%。

慎重提醒:本发明的中药膏,婴幼儿、孕妇、年老体弱者禁用。

典型病例:

唐某,男,36岁,症状:咽喉疼痛、嘶哑失音2天。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化脓咽部粘膜虽受影响,但淋巴滤泡无化脓表现。治疗:使用本发明中药膏,一次15-30ml,一日2次。患者第3天即感咽喉部疼痛减轻,吞咽疼痛亦有减轻,嘱继续用药,第5天,患者所有症状消失。疗效判定:痊愈。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