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药盒及其用药判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4688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药盒及其用药判断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以判断患者用药的数量和品种是否正确的智能药盒及其具体的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慢性病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定时定量服用相应的药物来控制病情。但就目前而言,慢性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差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患者往往无法管理好自己的用药,并且服药时没有方法可以客观准确的记录用药情况,影响了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的临床判断,并且也无法进行远程辅助治疗。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智能药盒以辅助患者进行用药,但是目前传统智能药盒仅仅是把药盒的开盖和关盖当成服用一次药物,无法判定药品是否切实被服用,更无法判定药物的品种以及用量是否正确;同时,传统的智能药盒一般需要拆开药品原包装将药品散装并将药盒放置在桌子上才能进行测量,往往会导致药品出现保存性差以及合规性等问题,且适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药盒及其具体判断方法,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用药的数量和品种是否正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药盒,包括盒体、盖子,置于盒体内部用于放置药物的药物容器;还包括探测器,用于获取用户操作之前的数据d1以及用户操作之后的数据d2;控制分析模块,用于对探测器获取的数据进行解析;通讯模块,用于药盒与外部设备或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探测器、控制分析模块以及通讯模块之间可相互进行通讯,通过控制分析模块与通讯模块的协同作用,将探测器获取的用户操作前后的数据变化d2-d1与预期用药的参考数据比对,以获得用户该次操作的服药时间、药品种类、药品数量是否符合用药要求。

对于不同种类的药品而言,在质量、电阻等方面的数据均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不同种类的场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探测器可采用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三轴加速传感器的组合,也可以采用电阻传感器、场探测器(例如光场探测器、磁场探测器等)、非接触式电子标签、激光雷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通过探测器的组合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噪音,提高准确度,尤其适用于复杂的用药环境以及不同药品种类在测量数值较为接近的场合,通过不同探测器的数据组合降噪,以达到极高的精度。

上述智能药盒适用于任意药品剂型,如固体口服剂,药膏,药水,喷雾剂,针剂,粉剂等,药物可以原包装或者拆开后置于药物容器内,药物容器内可放置一种或两种以上药品混合,也可以不同剂型的药品混合。

上述药物容器可以是单格或者多格结构,单格容器不需要改变用户已有的服药习惯,可以直接把所有药品原包装放进去,日常取用即可,多格容器可以支持用户或者家庭一次性预装多天的药品。

上述智能药盒还可以设置计时模块、提醒模块、记录模块,提醒模块可以为语音提醒装置、报警器或者二者的组合,用于提醒用户按时服药,并且在用户服药品种、数量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记录模块用于客观准确的记录用户的用药情况。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采用上述智能药盒判断用户是否正确服用药物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若已知药盒内部的药品种类以及处方,则:

s1:根据药品品种以及药品的标准参数预测获得药盒内部各不同药品组合、不同使用场景和不同用药场合下所有合理的用药前后的数据变化值△d,置于参照数据库中;

s2:用户取出药品之前,探测器获得数据d1

s3:用户取出药品之后,探测器获得数据d2;

s4:利用控制分析模块将探测器获得的数据变化d2-d1与预测获得的参照数据库中数据△d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计算出药品容器内的药品种类以及药品数量的变化,即获得用户该次服药的使用量;该使用量精确计算至单位剂量,例如一粒、一滴、一勺。

s5:通过将用户该次服药的使用量与处方要求的使用量进行对比,进而判断用户是否正确服药;

若药盒内部药品种类和处方信息缺失,则:

s1:用户首先按照医嘱在一个固定周期内正确服药,将该用药周期内用药前后的数据变化值△d存储作为参照数据置于参照数据库中;

s2:用户取出药品之前,探测器获得数据d1

s3:用户取出药品之后,探测器获得数据d2;

s4:利用控制分析模块将探测器获得的数据变化d2-d1与预测获得的参照数据库中数据△d进行对比,若探测器获得的数据变化d2-d1与参照数据△d不符合,则做出错误服药的判断。

在上述判断方法中,参照数据库可以内置于控制和分析模块中,也可以存储在云服务中,每次判断过程中通过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交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1.解决了传统智能药盒无法判断药品用量、用药种类,进而无法判断患者是否正确用药,影响了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的临床判断的问题;2.适用于多种药品剂型,适用范围广;3.用户可以在任何环境和姿势下使用,例如用户使用时可以撕开铝箔、丢弃包装、摇晃、倾斜等,而并非必须放在桌子上且只能放置拆开包装后的固体口服剂,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药盒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药物容器为单格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药物容器为六格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分析流程图。

其中:1、盒体,2、盖子,3、药品容器,4、控制分析模块,5、探测器,6、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药盒以及采用智能药盒判断用户是否正确服用药物的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药盒,如图1所示,包括盒体1、盖子2,置于盒体1内部用于放置药物的药物容器4;还包括探测器5,用于获取用户操作之前的数据d1以及用户操作之后的数据d2;控制分析模块4,用于对探测器5获取的数据进行解析;通讯模块6,用于药盒与外部设备或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探测器5、控制分析模块4以及通讯模块6之间可相互进行通讯,通过控制分析模块4与通讯模块6的协同作用,将探测器5获取的用户操作前后的数据变化d2-d1与预期用药的参考数据比对,以获得用户该次操作的服药时间、药品种类、药品数量是否符合用药要求。

探测器5可采用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三轴加速传感器的组合,单一使用重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时,一般需要将药盒水平放置在桌子上,通过测量药盒的重力变化以及药盒下方的压力变化来判断是否服用药物,而当药盒产生晃动、处于非水平位置或者两种药品重量接近时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而三轴加速传感器可准确测量操作过程中的运动姿态变化、加速度变化、是否丢弃了部分包装等,用户取用不同的药品种类、不同的取用量等因素也会产生不同的加速度,通过将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三轴加速传感器的组合使用,利用三轴加速传感器对重力/压力数据进行修正,大大降低数据噪音,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探测器5采用电阻传感器,根据用户取用不同的药品种类以及不同的取用量均会使探测电阻产生一定规律的变化,以获得用户是否正确服用药物。

探测器5采用场探测器,例如光场探测器、磁场探测器等,利用不同物体在场内会对场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测量场内的变化数据,以获得用户操作前后的用药情况。

探测器5采用非接触式电子标签探测器,该电子标签预先置于药品内部,药品包装内部或者药品包装外部等位置。

探测器5采用激光雷达,通过连续扫描获得点云数据,以分析获得用药种类、用药量数据。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探测器5采用电阻传感器、场探测器、非接触式电子标签、激光雷达中的两种以上的组合,通过两种以上探测器5测得数据之间的修正与补充,降低数据噪声,尤其适用于复杂的用药环境以及数据接近的药品品种的测量。探测器5可置于药盒的顶部、底部以及四周的任意位置。

在图2和图3中,盒体1中的药物容器分别设置为1格以及6格,根据用户需求,药物容器可以设置为任意数量的分格,用于盛放药品。

进一步,以药盒中探测器5为重力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组合为例,结合图4,说明该智能药盒判断用户是否正确服用药物的方法。

首先,用户购买药品后将药物放在药盒中,服药处方上传至服务器;药盒根据药品品种以及服务器中药品的标准参数预测获得药盒内部各不同药品组合、不同使用场景和不同用药场合下所有合理的用药前后的数据变化值△d,并将数据变化值△d置于参照数据库中。

之后当到达预定服药时间,药盒发出提醒信号,提醒用户按时服药,在用户取出药品之前,探测器获得数据d1,用户取出药品之后,探测器获得数据d2,在此过程中重力传感器和三轴加速传感器分别独立收集了数据变化过程,两者数据在控制分析模块4或者云端进行组合降噪解析,比如,重力传感器获得基础重量变化数据,通过三轴加速传感器获得的水平角度数据补偿重力传感器在非完全水平状态下的测量误差,并且补偿使用中药盒的抖动产生的误差,通过药盒的微小震动判断用户使用姿势和药盒自身姿态来提高重量数据的判断精度,用户取用的不同药品种类,取用颗数,和是否丢弃了部分包装,都会产生不同的三轴加速度,通过二者数据的降噪修正,获得数据变化d2-d1。

再利用控制分析模块4和通讯模块6进行数据解析,将探测器6获得的数据变化d2-d1与预测获得的参照数据库中数据△d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计算出药品容器内的药品种类以及药品数量的变化,即获得用户该次服药的使用量;通过将用户该次服药的使用量与处方要求的使用量进行对比,进而判断用户该次服药是否符合处方要求。

以上内容并非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当指出: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