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聚氨基酸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4796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聚氨基酸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凝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外科创伤、皮肤炎症、妇科炎症、直肠炎症等感染性部位以及慢性难愈伤口。许多凝胶类敷料或药物中含有的抗菌成分有很大的副作用。而聚氨基酸类材料因其类似蛋白质的结构,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药物控释、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等生物医疗领域。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公开了一种寡聚氨酸与海藻酸钠复合的杂化抗菌水凝胶。但是其制备方法复杂,生产成本高,大规模应用困难,而且其抑菌率最高只能达到90%。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聚氨基酸抗菌凝胶,该聚氨基酸凝胶同时结合了聚氨基酸材料与凝胶两方面的优势,如良好的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可用于糖尿病皮肤感染、烧伤、烫伤、褥疮感染、皮肤炎症、口腔感染、妇科疾病或肛肠疾病等生物医疗领域;本发明制得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抑菌率≥95%。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适宜大规模生产。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聚氨基酸抗菌凝胶,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01-50%聚氨基酸,0.01-90%凝胶基质,0-20%保湿剂,0-1%保存剂,余量为水。进一步地,所述聚氨基酸为如下式(ⅰ)的结构:简写为r-[(m)m-(n)n]z,式(ⅰ)中,r为以下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pamam为聚酰胺胺),(a为壳聚糖的聚合度),式(ⅰ)中,r1为以下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式(ⅰ)中,r2为以下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式(ⅰ)中,m和n分别为聚氨基酸重复单元m和重复单元n的重复单元数;z为(m)m-(n)n的重复单元数;m、n、z均为正整数,m=5-10000,n=0-1000,z=1-100;“*”为r、r1、r2与其相邻基团的化学键合点。优选地,当r2为以下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时:则m×z>50%(m×z+n×z);即,重复单元m的总数大于重复单元m和重复单元n总和的50%。进一步地,所述聚氨基酸在聚氨基酸抗菌凝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50%,或1-50%,或5-50%,或10-50%,或15-50%,或20-50%,或25-50%,或30-50%,或35-50%,或40-50%,或45-50%,或0.1-40%,或1-40%,或5-40%,或15-40%,或20-40%,或25-40%,或30-40%,或35-40%,或0.1-30%,或1-30%,或5-30%,或10-30%,或15-30%,或20-30%,或25-30%,或0.1-20%,或1-20%,或5-20%,或10-20%,或15-20%,或0.1-10%,或1-10%,或5-10%。进一步地,所述凝胶基质选自卡波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海藻酸及其盐、海藻糖、透明质酸及其盐、纤维素类衍生物、黄原胶、明胶、胶原蛋白、卡拉胶、阿拉伯胶、亚麻籽胶、聚卡波菲、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凝胶基质在聚氨基酸抗菌凝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90%,或0.1-80%,0.1-70%,0.1-60%,0.1-50%,0.1-40%,0.1-30%,0.1-20%,0.1-10%,0.1-5%,0.5-90%,0.5-80%,0.5-70%,0.5-60%,0.5-50%,0.5-40%,0.5-30%,0.5-20%,0.5-10%,0.5-5%。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选自甘油、山梨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丙三醇和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保湿剂在聚氨基酸抗菌凝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20%,或1-18%,或1-16%,或1-14%,或1-12%,或3-20%,或3-18%,或3-16%,或3-14%,或3-12%,或5-20%,或5-18%,或5-16%,或5-14%,或5-12%,或7-20%,或7-18%,或7-16%,或7-14%,或7-12%,或9-20%,或9-18%,或9-16%,或9-14%,或9-12%。进一步地,所述保存剂选自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柠檬酸、羟苯乙酯、甲基对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尼泊尔金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保存剂在聚氨基酸抗菌凝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1%,或0.1-0.9%,或0.1-0.8%,或0.1-0.7%,或0.1-0.6%,或0.3-0.9%,或0.3-0.8%,或0.3-0.7%,或0.3-0.6%,或0.4-0.9%,或0.4-0.8%,或0.4-0.7%,或0.4-0.6%。进一步地,所述聚氨基酸抗菌凝胶中还可以包括其它附加剂。优选地,所述其它附加剂包括营养剂、增溶剂、ph调节剂和渗透压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营养剂选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胶原蛋白和尿囊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营养剂在聚氨基酸抗菌凝胶中重量百分比为0.003-0.007%;优选地,所述增溶剂选自聚乙二醇、泊洛沙姆、吐温、聚氧乙烯羊毛醇醚、十二醇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甘油酯和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增溶剂在聚氨基酸抗菌凝胶中重量百分比为0.04-0.06%;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选自碱性调节剂和酸性调节剂;其中,碱性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氢氧化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酸性调节剂为盐酸、醋酸、乳酸和枸橼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碱性物质在聚氨基酸抗菌凝胶中重量百分比为0.1-0.3%,酸性物质在聚氨基酸抗菌凝胶中重量百分比为0.8-1.2%。优选地,所述渗透压调节剂选自氯化钠、硼酸和硼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渗透压调节剂在聚氨基酸抗菌凝胶中重量百分比为0.8-1.2%。进一步地,所述水为纯化水。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上述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s2、将凝胶基质、保湿剂、保存剂和其它附加剂分别用纯化水溶胀溶解后混匀,再将步骤s1得到的聚氨基酸溶液与其混匀,制得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得聚氨基酸凝胶同时结合了聚氨基酸材料与凝胶两方面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糖尿病皮肤感染、烧伤、烫伤、褥疮感染、皮肤炎症、口腔感染、妇科疾病或肛肠疾病等生物医疗领域。本发明制得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抑菌率≥95%,远高于同类产品,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宜大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50卡波姆0.01食用氢氧化钠0.004甘油2羟苯乙酯0.2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卡波姆分散于纯化水中,使其充分溶胀,加入食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加入甘油和羟苯乙酯,得到卡波姆凝胶基质;(3)将步骤(1)得到的聚氨基酸溶液加入步骤(2)得到的卡波姆凝胶基质中,混匀,制得用于治疗妇科外用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99%、99.99%,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2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0.01卡波姆7丙二醇0.1乙醇40甘油0.05尼泊金乙酯1三乙醇胺0.1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卡波姆分散于纯化水中,使其充分溶胀;(3)将尼泊金乙酯加入到乙醇中,溶解,再加入丙二醇、甘油、三乙醇胺,ph值控制为4,混匀;(4)将步骤(1)和(3)得到的溶液加入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混匀,制得用于治疗肛肠局部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7.20%、95.0%实施例3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10卡波姆1壳聚糖10甲基乙二醇壳聚糖10羟甲基纤维素钠4甘油8苯甲酸钠0.001盐酸0.1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用1mol/l的稀盐酸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ph调至6.0,加入壳聚糖和甲基乙二醇壳聚糖,混匀,得混合液;(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基础上加入卡波姆、羟甲基纤维素钠、苯甲酸和甘油,混匀,制得用于治疗阴道炎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80%、99.20%,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4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1壳聚糖0.2醋酸3明胶15乳酸1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壳聚糖加入质量浓度为3%的醋酸溶液中,使其完全溶解;(3)将明胶溶于纯化水中,于30℃条件下加热,混匀;(4)将步骤(1)和(2)得到的溶液加入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混匀,用乳酸溶液调节ph为6.5,制得用于治疗创面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65%、99.32%,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5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壳聚糖(分子量10万)溶于纯化水中,加入冰醋酸,混匀至完全溶解;再加入明胶,置75℃的水浴锅上加热,至明胶完全溶解;(3)在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溶液,搅拌均匀至溶解,ph控制为5,制得用于治疗慢性伤口(褥疮、糖尿病足溃疡、下肢血管性溃疡和ⅰ、ⅱ°烧伤创面等)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72%、97.34%,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6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壳聚糖加入纯化水中,利用醋酸调节,使其充分溶解;(3)取泊洛沙姆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溶解,再加入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丙二醇、山梨醇,混匀;(4)在搅拌下将步骤(1)和(3)得到的溶液呈细流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混匀,制得用于治疗妇科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50%、99.10%,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7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10高分子壳聚糖2低分子壳聚糖2.5醋酸4聚氧乙烯羊毛醇醚1卡拉胶4甲基对苯甲酸0.01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在含醋酸的纯化水中,加入高分子壳聚糖(分子量60×104da、脱乙酰度88%)和低分子壳聚糖糖(分子量800da、脱乙酰度100%),搅拌溶解,均化后加入聚氧乙烯羊毛醇醚,搅拌均匀,得到一种含壳聚糖的复合溶液。(3)将纯化水加热到温度90℃,然后加入卡拉胶,搅拌溶解,得到一种卡拉胶溶液;(4)将步骤(1)和(2)得到的溶液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混匀,制得用于治疗创面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99%、99.96%,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8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5海藻酸钠90泊洛沙姆1聚乙二醇1硼砂1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海藻酸钠或海藻酸钾、泊洛沙姆、聚乙二醇分散于纯化水中,加入硼砂使其混匀;(3)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混匀,制得用于治疗创面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95%、99.45%,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9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5海藻酸钙90吐温0.05枸橼酸1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海藻酸钙分散于纯化水中,加入吐温和枸橼酸并混匀;(3)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混匀,制得用于治疗创面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82%、99.00%,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10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30海藻糖10黄原胶10丁二醇20山梨酸钾0.1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海藻糖与纯化水混合,加热到90℃,保温30min;(3)将黄原胶与丙二醇混匀,加热至90℃乳化;(3)将步骤(1)和(2)得到的溶液加入(3)得到的乳化液中,混匀,降至室温,制得用于治疗创面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99%、99.99%,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11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透明质酸钠(40~100万da)、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透明质酸、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维生素c加入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混合至溶解;(3)在搅拌下再加入戊二醇、甘油和透明汉生胶混合至溶解,得到均匀体系,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体系将混合物凝胶ph调至4.5±0.5,制得用于治疗治疗阴道炎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90%、99.40%,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12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硼砂和硼酸在0.9%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加入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充分混匀升温至121℃保温60min;(3)降温至室温加入步骤(1)得到的溶液,通过20个-20℃至37℃的反复冻融循环构建凝胶,用无菌生理盐水氯化钠进行充分的清洗,制得用于治疗烧伤创面修复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65%、99.22%,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13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10聚卡波菲1.5卡波姆0.37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2壳聚糖1.25甘油10三乙醇胺0.4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375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聚卡波菲、卡波姆和甘油混合,搅拌得到糊状液;(3)将壳聚糖加入步骤(1)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搅拌溶解;(4)将步骤(2)得到的糊状液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混匀,用三乙醇胺溶液将其ph值调至3.8~4.4,制得用于治疗阴道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65%、99.32%,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14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成分重量比/%聚氨基酸10胶原蛋白1透明质酸0.4尿囊素0.05血小板源生长因子0.05丙三醇4聚丙烯酸甘油酯0.5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丙三醇、聚丙烯酸甘油酯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透明质酸、尿囊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胶原蛋白加入步骤(1)中,混匀,制得用于治疗伤口愈合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55%、99.12%,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15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25阿拉伯胶5亚麻籽胶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0.05羟丙基纤维素3正丁醇5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阿拉伯胶、亚麻籽胶溶解于纯化水中;(3)将羟丙基纤维素溶解于纯化水中;(4)将步骤(1)、(2)和(3)得到的溶液在加入正丁醇下搅拌,再加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混匀,制得用于治疗创面修复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50%、99.20%,细胞毒性为0级。实施例16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组分组成:组分重量比/%聚氨基酸10聚乙烯吡咯烷酮10吐温2山梨醇15纯化水余量聚氨基酸结构:本发明聚氨基酸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基酸溶解于纯化水中;(2)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和山梨醇溶解于纯化水中;(3)将步骤(1)和(2)得到的溶液混匀,制得用于治疗口腔感染的聚氨基酸抗菌凝胶。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依据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用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标准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测试,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9.45%、99.12%,细胞毒性为0级。对比例1重复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代替实施例1中的聚氨基酸,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结构如下:经测试,本对比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78.12%、75.00%。对比例2重复实施例3,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代替实施例3中的聚氨基酸,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结构如下:经测试,本对比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2.55%、80.81%。对比例3重复实施例5,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代替实施例5中的聚氨基酸,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结构如下:经测试,本对比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78.33%、71.69%。对比例4重复实施例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代替实施例6中的聚氨基酸,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结构如下:经测试,本对比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2.98%、79.84%。对比例5重复实施例7,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代替实施例7中的聚氨基酸,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结构如下:经测试,本对比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6.45%、80.12%。对比例6重复实施例9,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代替实施例9中的聚氨基酸,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结构如下:经测试,本对比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2.67%、80.00%。对比例7重复实施例1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代替实施例11中的聚氨基酸,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结构如下:经测试,本对比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0.54%、75.32%。对比例8重复实施例13,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代替实施例13中的聚氨基酸,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结构如下:经测试,本对比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4.20%、79.52%。对比例9重复实施例15,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代替实施例15中的聚氨基酸,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结构如下:经测试,本对比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7.35%、83.21%。对比例10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代替实施例16中的聚氨基酸,cn105694030a制得的寡聚氨基酸结构如下:经测试,本对比例中得到的抗菌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9.95%、85.44%。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