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468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式方法。



背景技术:

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胃肠道造瘘口等插入胃肠内进行人工喂养,以保证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等营养物质的治疗方法。经鼻饲管输入的营养物质因子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有效缩短疾病的疗程。

根据上述,经鼻饲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方式方便有效,已得到全世界临床工作者公认,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缺点:1、注入营养液过程中,因营养液自身粘稠特性,从而易导致堵塞肠内营养管的情况,2、不同患者的肠胃状态(胃动力情况)各有差异,而营养液的供入速度却无法准确与患者肠胃状态匹配,增加了胃潴留的产生,3、不便对患者体内的胃潴留进行抽吸排出,给患者使用带来极大的隐患,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式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式方法,来解决目前肠内营养供入方式,给临床使用带来诸多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肠内营养管,还包括固定板、第一加热器、存储罐、输送泵、进入管、固定壳、定时器、收纳盒、抽吸泵、排出管、三通阀、胃动力检测导管、胃动力检测仪、第二加热器、水罐、活塞、推杆、温控器、连接管,所述的第一加热器位于固定板顶部中端,所述的第一加热器与固定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加热器用于加热营养液,所述的存储罐位于第一加热器内部上端,所述的存储罐与第一加热器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存储罐用于储存营养液,所述的输送泵贯穿第一加热器和存储罐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输送泵分别与第一加热器以及存储罐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输送泵用于输送营养液,所述的进入管位于输送泵顶部左侧,所述的进入管与输送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进入管用于引导营养液,所述的固定壳位于固定板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壳与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定时器位于固定壳前端左侧,所述的定时器与固定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定时器用于定时作用,所述的收纳盒位于固定壳内部,所述的收纳盒与固定壳活动相连,且所述的收纳盒用于收集胃潴留,所述的抽吸泵位于固定壳顶部左侧,所述的抽吸泵与固定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抽吸泵用于抽吸胃潴留,所述的排出管位于抽吸泵和肠内营养管之间,所述的排出管一端与抽吸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排出管另一端与肠内营养管一体相连,所述的三通阀位于肠内营养管和进入管之间,所述的三通阀分别与肠内营养管和进入管胶水相连,且所述的三通阀用于转换调节作用,所述的胃动力检测导管位于肠内营养管内壁左侧,所述的胃动力检测导管与肠内营养管胶水相连,且所述的胃动力检测导管用于测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仪位于胃动力检测导管底部左侧,所述的胃动力检测仪与胃动力检测导管导线相连,且所述的胃动力检测仪用于分析以及记录,所述的第二加热器位于固定板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加热器与固定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加热器用于加热水体,所述的水罐位于第二加热器内部,所述的水罐与第二加热器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水罐用于储存水体,所述的活塞位于水罐内部,所述的活塞与水罐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活塞用于推动水体,所述的推杆位于活塞顶部,所述的推杆与活塞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推杆用于推动活塞,所述的温控器位于固定壳前端右侧,所述的温控器与固定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温控器用于控制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的加热温度,所述的连接管位于三通阀和水罐之间,所述的连接管首末两端分别与三通阀和水罐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连接管用于连接三通阀与水罐。

其工作步骤如下:

⑴、首先将肠内营养管插入患者肠胃内;

⑵、再将营养液倒入存储罐;

⑶、再打开胃动力检测仪,使胃动力检测导管对患者肠胃进行胃动力检测;

⑷、根据胃动力检测仪显示患者的胃动力状况,来调节输送泵的输送速度,即营养液依次通过进入管、三通阀以及肠内营养管进入患者胃部;

⑸、患者进食完毕,将清水倒入水罐,

㈥、按压推杆,使推杆推动活塞顺着水罐作由上向下运动,即通过上述操作,即清水通过连接管以及三通阀流入肠内营养管,此时通过清水的作用,从而达到疏通肠内营养管的作用,避免肠内营养管出现堵塞情况。

㈦、再设定定时器时间;

㈧、当定时器到达设定时间后,通过定时器的作用,使抽吸泵开启,即通过抽吸泵吸力的作用,使患者肠胃内的胃潴留通过肠内营养管以及排出管进入收纳盒内。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⑶之前打开第一加热器,即通过第一加热器开启的作用,来达到对存储罐内部营养液加热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⑶之前打开并设置温控器,即通过温控器的作用,来达到对第一加热器以及第二加热器加热温度的调节控制。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⑷为每隔4小时进食。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㈥之前打开第二加热器,即通过第二加热器开启的作用,来达到对水罐内部清水加热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㈥之后将收纳盒从固定壳右侧抽出,再对收纳盒内的胃潴留清理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式方法,首先通过对患者进行胃动力检测,从而能够根据患者肠胃蠕动状态来精确的对患者进行营养液的供入,降低了胃潴留的产生,提高了患者肠胃的舒适度,其次,每隔4小时对患者进行喂食,接着将温水从连接管注入,即温水通过连接管以及三通阀流入肠内营养管,即通过温水的作用,从而达到疏通肠内营养管的作用,避免肠内营养管出现堵塞情况,最后,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定时的胃潴留抽吸排出,即避免胃潴留长时间的处于患者肠胃,最终通过上述,从而极大的提高对患者肠胃的保护,此外,通过预先加热方式,还能够对营养液进行加热,该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式方法,不仅能够通过运用胃动力检测方式,来提高对患者肠胃营养液供入的精确度,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达到定时抽吸胃潴留的作用,最终通过上述,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对患者肠胃的保护,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肠内营养管1、固定板2、第一加热器3、存储罐4、输送泵5、进入管6、固定壳7、定时器8、收纳盒9、抽吸泵10、排出管11、三通阀12、胃动力检测导管13、胃动力检测仪14、第二加热器15、水罐16、活塞17、推杆18、温控器19、连接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实施例

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式方法,包括肠内营养管1、固定板2、第一加热器3、存储罐4、输送泵5、进入管6、固定壳7、定时器8、收纳盒9、抽吸泵10、排出管11、三通阀12、胃动力检测导管13、胃动力检测仪14、第二加热器15、水罐16、活塞17、推杆18、温控器19、连接管20,所述的第一加热器3位于固定板2顶部中端,所述的第一加热器3与固定板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加热器3用于加热营养液,所述的存储罐4位于第一加热器3内部上端,所述的存储罐4与第一加热器3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存储罐4用于储存营养液,所述的输送泵5贯穿第一加热器3和存储罐4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输送泵5分别与第一加热器3以及存储罐4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输送泵5用于输送营养液,所述的进入管6位于输送泵5顶部左侧,所述的进入管6与输送泵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进入管6用于引导营养液,所述的固定壳7位于固定板2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壳7与固定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定时器8位于固定壳7前端左侧,所述的定时器8与固定壳7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定时器8用于定时作用,所述的收纳盒9位于固定壳7内部,所述的收纳盒9与固定壳7活动相连,且所述的收纳盒9用于收集胃潴留,所述的抽吸泵10位于固定壳7顶部左侧,所述的抽吸泵10与固定壳7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抽吸泵10用于抽吸胃潴留,所述的排出管11位于抽吸泵10和肠内营养管1之间,所述的排出管11一端与抽吸泵10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排出管11另一端与肠内营养管1一体相连,所述的三通阀12位于肠内营养管1和进入管6之间,所述的三通阀12分别与肠内营养管1和进入管6胶水相连,且所述的三通阀1用于转换调节作用,所述的胃动力检测导管13位于肠内营养管1内壁左侧,所述的胃动力检测导管13与肠内营养管1胶水相连,且所述的胃动力检测导管13用于测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仪14位于胃动力检测导管13底部左侧,所述的胃动力检测仪14与胃动力检测导管13导线相连,且所述的胃动力检测仪14用于分析以及记录,所述的第二加热器15位于固定板2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加热器15与固定板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加热器15用于加热水体,所述的水罐16位于第二加热器15内部,所述的水罐16与第二加热器1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水罐16用于储存水体,所述的活塞17位于水罐16内部,所述的活塞17与水罐16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活塞17用于推动水体,所述的推杆18位于活塞17顶部,所述的推杆18与活塞17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推杆18用于推动活塞17,所述的温控器19位于固定壳7前端右侧,所述的温控器19与固定壳7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温控器19用于控制第一加热器3与第二加热器15的加热温度,所述的连接管20位于三通阀12和水罐16之间,所述的连接管20首末两端分别与三通阀12和水罐16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连接管20用于连接三通阀12与水罐16。

其工作步骤如下:

⑴、首先将肠内营养管1插入患者肠胃内;

⑵、再将营养液倒入存储罐4;

⑶、再打开胃动力检测仪14,使胃动力检测导管13对患者肠胃进行胃动力检测;

⑷、根据胃动力检测仪14显示患者的胃动力状况,来调节输送泵5的输送速度,即营养液依次通过进入管6、三通阀12以及肠内营养管1进入患者胃部;

⑸、患者进食完毕,将清水倒入水罐16,

㈥、按压推杆18,使推杆18推动活塞17顺着水罐16作由上向下运动,即通过上述操作,使清水通过连接管20以及三通阀12流入肠内营养管1,此时通过清水的作用,从而达到疏通肠内营养管1的作用,避免肠内营养管1出现堵塞情况。

㈦、再设定定时器8时间;

㈧、当定时器8到达设定时间后,通过定时器8的作用,使抽吸泵10开启,即通过抽吸泵10吸力的作用,使患者肠胃内的胃潴留通过肠内营养管1以及排出管11进入收纳盒9内。所述的步骤⑶之前打开第一加热器3,即通过第一加热器3开启的作用,来达到对存储罐4内部营养液加热的目的,所述的步骤⑶之前打开并设置温控器19,即通过温控器19的作用,来达到对第一加热器3以及第二加热器15加热温度的调节控制,所述的步骤⑷为每隔4小时进食,所述的步骤㈥之前打开第二加热器15,即通过第二加热器15开启的作用,来达到对水罐16内部清水加热的目的,所述的步骤㈥之后将收纳盒9从固定壳7右侧抽出,再对收纳盒9内的胃潴留清理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式方法,首先通过对患者进行胃动力检测,从而能够根据患者肠胃蠕动状态来精确的对患者进行营养液的供入,降低了胃潴留的产生,提高了患者肠胃的舒适度,其次,每隔4小时对患者进行喂食,接着将温水从连接管注入,即温水通过连接管以及三通阀流入肠内营养管,即通过温水的作用,从而达到疏通肠内营养管的作用,避免肠内营养管出现堵塞情况,最后,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定时的胃潴留抽吸排出,即避免胃潴留长时间的处于患者肠胃,最终通过上述,从而极大的提高对患者肠胃的保护,此外,通过预先加热方式,还能够对营养液进行加热,该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式方法,不仅能够通过运用胃动力检测方式,来提高对患者肠胃营养液供入的精确度,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达到定时抽吸胃潴留的作用,最终通过上述,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对患者肠胃的保护,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