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634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病床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医用设备,在伤患的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例如病人做完手术后从手术室用病床送回病房的时候,在将病人从移动病床转移到房间病床的时候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将病人抬会病床,费时费力,并且对于一些重伤患,尤其是脊椎受伤的患者有着相当的风险以及不便,在不便移动的病人需要更换病床的时候往往需要将病人抬起更换病床,且病床与病床之间无法形成对接,需要多人操作,而且容易造成对病人的二次伤害,在从病床将患者移到移动病床上时也会有上述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

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型隔板、控制处理器;所述床体包括固定的床板,所述床体还设置有与床板平行的升降托板,所述升降托板短边两端固定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与控制处理器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器控制液压升降杆升降;所述升降托板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器固定于床板表面,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接收器内嵌于升降托板的两侧长边的下表面,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控制处理器连接,并向控制处理器输出遮挡情况;所述c型隔板设置有相同的两个,两c型隔板开口相对上下层叠固定;所述托板从c型隔板的开口处伸入c型隔板内,并与之契合;所述c型隔板包括上层隔板与下层隔板,所述上层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垂直于c型隔板长边的横向滑轨,所述托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横向轨道,所述横向轨道用于横向滑轨在其中滑动,所述横向滑轨与横向轨道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层隔板内嵌有可自锁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下层隔板连接,另一端固定有万向轮,所述伸缩杆内嵌于下层隔板四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c型隔板之间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护理系统,所述护理系统与控制处理器连接,所述护理系统用于接收控制处理器输出的信号并执行相应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c型隔板上表面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处理器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c型隔板上表面的湿度并转化为湿度值向控制处理器输出,当湿度值高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向护理系统输出更换床单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c型隔板上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处理器连接,温度传感器检测c型隔板上表面的温度并转化为温度值向控制处理器输出,当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向护理系统输出更换床单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层隔板均匀分布有通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层隔板底面设置有纵向滑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升降托板上表面设置有纵向轨道。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病人在病床之间的无缝转移;

2.病床的c型隔板在需要的情况下变为移动病床;

3.检测病床表面的湿度与温度,提示更换床单。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c型隔板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升降托板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c型隔板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伸缩杆伸出的c型隔板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框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c型隔板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上层隔板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升降托板俯视示意图。

其中:1.床体、101.床板、102.升降托板、103.液压升降杆、104.红外线传感器、1041.发射器、1042.接收器、2.c型隔板、201.上层隔板、202.下层隔板、3.控制处理器、4.横向滑轨、5.横向轨道、6.伸缩杆、7.护理系统、8.湿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通气孔、11.纵向滑轨、12.纵向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c型隔板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升降托板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框图。

具体的,一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型隔板2、控制处理器3;所述床体1包括固定的床板101,所述床体1还设置有与床板101平行的升降托板102,所述升降托板102短边两端固定有液压升降杆103,所述液压升降杆103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器3控制液压升降杆103升降;所述升降托板102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04,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4的发射器1041固定于床板101表面,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4的接收器1042内嵌于升降托板102的两侧长边的下表面,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4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并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遮挡情况;所述c型隔板2设置有相同的两个,两c型隔板2开口相对上下层叠固定;所述托板从c型隔板2的开口处伸入c型隔板2内,并与之契合;所述c型隔板2包括上层隔板201与下层隔板202,所述上层隔板20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垂直于c型隔板2长边的横向滑轨4,所述托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横向轨道5,所述横向轨道5用于横向滑轨4在其中滑动,所述横向滑轨4与横向轨道5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床体1包括固定的床板101,所述升降托板102与床板101平行,在升降托板102短边两端设置有液压升降杆103,所述液压升降杆103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控制处理器3向液压升降杆103输出上升信号,所述液压升降杆103向上升起,升降托板102随液压升降杆103上升。所述液压升降杆103设置于升降托板102的短边两端,两端的液压升降杆103在控制处理器3的控制下同步升降,保证升降过程升降托板102的稳定性。所述液压升降杆103有初始位置与最高位置,当液压升降杆103接收到下降信号后,液压升降杆103下降到初始位置,当液压升降杆103接收到上升信号,所述液压升降杆103上升至最高位置,当液压升降杆103在下降过程中受到阻力,则液压升降杆103停止下降。

所述c型隔板2为坚固材质,两c型隔板2完全相同,两者开口相对层叠固定设置,所述床体1有固定的床板101,所述床体1还有升降托板102,所述升降托板102的短边两端固定有液压升降杆103,所述液压升降杆103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器3向液压升降杆103输出上升信号或下降信号,液压升降杆103根据上升信号上升或根据下降信号下降,所述升降托板102随液压升降杆103上升与下降。另外,所述控制处理器3还可向液压升降杆103上升调整信号或下降调整信号,液压升降杆103根据上升调整信号上升预设距离,液压升降杆103根据下降调整信号下降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可设置为1-10cm中任意值,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为1cm,液压升降杆103的高度在控制处理器3的控制下进行单次1cm的微调。

升降托板102的长边长于c型隔板2的长边,所述升降托板102可嵌入c型隔板2的内陷部分,所述c型隔板2有上下两个,升降托板102可嵌入任意c型隔板2。所述c型隔板2分为上层隔板201与下层隔板202,所述上层隔板20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横向滑轨4,所述横向滑轨4与上层隔板201的短边平行,所述升降托板102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横向轨道5,所述横线轨道与横向滑轨4对应设置,横向滑轨4可沿横向轨道5滑行,c型隔板2通过横向滑轨4沿横向轨道5在升降托板102上顺利滑动。

所述升降托板102的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04,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4包括发射器1041与接收器1042,所述发射器1041内嵌于床板101上表面,所述接收器1042设置于升降托板102的下表面,所述发射器1041设置于床板101上表面两个长边侧,所述接收器1042与发射器1041对应设置,所述发射器1041向接收器1042持续发送红外线,当红外线被遮挡住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4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遮挡信号,当输出过遮挡信号的红外线传感器104接收到红外线后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恢复信号。当一侧的红外线传感器104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遮挡信号时,判断c型隔板2开始安装,当两侧的红外线传感器104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遮挡信号时,控制处理器3判断c型隔板2安装完毕,控制处理器3向液压升降杆103输出下降信号,液压升降杆103下降至c型隔板2碰触床板101;当一侧的红外线传感器104输出恢复信号时,控制处理器3判断c型隔板2开始撤出,当两侧的红外线传感器104输出恢复信号时,控制处理器3判断c型隔板2撤出完毕,控制处理器3向液压升降杆103输出下降信号,液压升降杆103下降至初始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更换c型隔板2时控制处理器3向液压升降杆103输出上升信号,液压升降杆103根据上升信号上升至最高位置,当一侧红外线传感器104向控制处理恢复信号,控制处理器3判断c型隔板2开始撤出,当两侧的红外线传感器104输出恢复信号时,控制处理器3判断c型隔板2撤出完毕,控制处理器3向液压升降杆103输出下降信号,液压升降杆103下降至初始位置,此时c型隔板2完全撤出,升降托板102下降。当需要安装c型隔板2时,控制处理器3向液压升降杆103输出上升信号,液压升降杆103上升至最高位置,当一侧的红外线传感器104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遮挡信号时,判断c型隔板2开始安装,当两侧的红外线传感器104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遮挡信号时,控制处理器3判断c型隔板2安装完毕,控制处理器3向液压升降杆103输出下降信号,液压升降杆103下降至c型隔板2碰触床板101,c型隔板2安装完成。当需要将c型隔板2从1号病床更换至2号病床时,只需将两张病床的液压升降杆103升起,并将2号病床进行液压升降杆103的微调,当1号病床是上层的c型隔板2与升降托板102契合,那么将2号病床升降托板102调整至可与下层c型隔板2契合的高度,将c型隔板2从1号病床的升降托板102推向2号病床的升降托板102,当安装完成后,1号病床与2号病床的控制处理器3分别控制对应的液压升降杆103下降。

实施例二

参考图5-7,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c型隔板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伸缩杆伸出的c型隔板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框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层隔板202内嵌有可自锁的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一端与下层隔板202连接,另一端固定有万向轮,所述伸缩杆6内嵌于下层隔板202四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c型隔板2之间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护理系统7,所述护理系统7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所述护理系统7用于接收控制处理器3输出的信号并执行相应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c型隔板2上表面设置有湿度传感器8,所述湿度传感器8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8检测c型隔板2上表面的湿度并转化为湿度值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当湿度值高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处理器3向护理系统7输出更换床单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c型隔板2上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温度传感器9检测c型隔板2上表面的温度并转化为温度值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当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处理器3向护理系统7输出更换床单信号。

其中,所述下层隔板202内嵌有可自锁的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可折叠收置于上层隔板201内,当伸缩杆6从折叠状态恢复至与c型隔板2垂直时,伸缩杆6可从收缩状态伸出,所述万向轮固定于伸缩杆6末端,所述伸缩杆6设置与c型隔板2的四角。

c型隔板2之间活动连接,连接时两c型隔板2相对固定,当两c型隔板2连接解除时,两c型隔板2分开。

所述护理系统7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控制处理器3向护理系统7输出病床情况,护理系统7可将病床情况通知医生或护士。

所述c型隔板2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8可设置于c型隔板2上表面,其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将检测到的湿度转化为湿度值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关于湿度值,设置预设湿度值阈值,当检测到的实时湿度值高于预设湿度值阈值时,即为病床过湿,控制处理器3向护理系统7输出更换床单信号。所述湿度值阈值可设置为50-100%,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为70%。

所述c型隔板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可设置于c型隔板2上表面,其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将检测到的温度转化为温度值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关于温度值,设置预设温度值阈值,当检测到的实时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值阈值时,即为病床温度过高,可能为用户体温过高或房间温度过高,控制处理器3向护理系统7输出更换床单信号。所述温度值阈值可设置为30-45℃,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为35℃。

在实际应用中,层叠的c型隔板2可分离,再将伸缩杆6伸出后可将c型隔板2作为移动病床将病人转移或在病床数量不足时作为临时病床使用。

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湿度传感器8可检测c型隔板2上的温度与湿度情况,当温度值过高时,可能是病人体温过高,此时病人可能出现出汗现象需要更换床单或减少被褥,当湿度值过高时,可能是病人出汗过多或出现失禁情况需要更换床单,根据本实施例设置,当温度值高于35℃或湿度值高于70%时,控制处理器3向护理系统7输出更换床单信号,通知医生、护士或护理人员有异常情况。

实施例三

参考图8-10,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c型隔板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上层隔板俯视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便于护理与移动的智能化病床的升降托板俯视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层隔板201均匀分布有通气孔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层隔板201底面设置有纵向滑轨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升降托板102上表面设置有纵向轨道12。

所述上层隔板201均匀分布有通气孔10,由于c型隔板2为不透气材质,设置通气孔10增加空气流动,帮助通风透气,降低被褥的湿度,当被褥湿度过高会容易造成细菌滋生,不利于病人的身体健康。

另外,所述上层隔板201底面设置有若干纵向滑轨11,所述升降托板102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纵向轨道12,所述纵向滑轨11可通过纵向轨道12顺利滑动,所述纵向轨道12与c型隔板2的长边平行,即所述c型隔板2可纵向安装,增加安装方式,当病房内空间比较狭小时,c型隔板2在纵向方向进行安装或撤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