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猪流感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789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猪流感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猪流感病毒拉丁学名:swineinfluenzavirus,siv)是猪群中一种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orthomyxoviruses);世界卫生组织4月30日将此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h1n1甲型流感(influenzaa(h1n1));猪流行性感冒(si)是一具有高度猪流感传染性的猪只呼吸系统传染病,其特点为发病急骤,突然发烧及其他伤风的症状,复原亦和发生一样的快;si是一种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与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同属,此病毒具人畜共同感染的特性。

该病的发病率高,潜伏期为2~7天,病程1周左右。病猪发病初期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发病期治疗不及时,则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

病猪体温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肌肉疼痛,不愿站立,眼和鼻有黏性液体流出,眼结膜充血,个别病猪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呈腹式呼吸,有犬坐姿势,夜里可听到病猪哮喘声,个别病猪关节疼痛,尤其是膘情较好的猪发病较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预防猪流感的中药汤剂,用以增强猪只的抵抗力,预防猪流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防猪流感的中药汤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苍耳子3-9份、麻黄2-9份、炒杏仁3-9份、干姜3-9份、菊花5-9份、金银花6-15份、板蓝根9-15份、防风4.5-9份、薄荷3-6份、连翘6-15份,甘草1.5-9份、荆芥4.5-9份、柴胡3-9份、黄芩3-9份、桔梗3-9份,白芷3-9份、知母6-12份、牛蒡子6-12份、陈皮3-9份、生地9-15份。

一种预防猪流感的中药汤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苍耳子9份、麻黄8份、炒杏仁8份、干姜8份、菊花9份、金银花14份、板蓝根13份、防风7份、薄荷5份、连翘13份、甘草8份、荆芥8份、柴胡7份、黄芩7份、桔梗7份、白芷7份、知母11份、牛蒡子11份、陈皮5份、生地10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预防猪流感的中药汤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相应重量组份的苍耳子、麻黄、炒杏仁、干姜,将苍耳子炒黑后,同麻黄、炒杏仁、干姜混合研磨,得到细粉备用;

2)、分别称取相应重量组份的菊花、金银花、板蓝根、防风、薄荷、连翘、甘草、荆芥、防风、柴胡、黄芩、桔梗、白芷、知母、牛蒡子、陈皮、生地放入砂锅中,加入900-1000ml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20min得到第一药液;

3)、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药液倒出,再加入900-1000ml水,大火煎20min得到第二药液;

4)、将步骤2)得到的第二药液倒出,向砂锅中加入600-900ml水,中火煎30min得到第三药液;

5)、将步骤3)得到的第三药液倒出,与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混合后得到混合药液;

6)、将步骤1)得到的细粉加入步骤5)得到的混合药液中搅拌,得到最终药液。

优选的,将步骤4)制得的最终药液,分3次喂服,喂服时,将最终药液食料中喂服。

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功效,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炒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功效,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菊花,味甘、性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疮痈肿毒;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板蓝根,味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功效,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白芷,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功效,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功效,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胸闷气短,咳嗽痰多;

生地,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将本发明按上述重量组份熬成汤剂分3次拌入食疗中给猪只喂食,具有凉血散表、消炎去火、清热解毒,有效预防猪流感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1)、分别称取相应重量组份的苍耳子9份、麻黄8份、炒杏仁8份、干姜8份,将苍耳子炒黑后,同麻黄、炒杏仁、干姜混合研磨,得到细粉备用;

2)、分别称取相应重量组份的菊花9份、金银花14份、板蓝根13份、防风7份、薄荷5份、连翘13份、甘草8份、荆芥8份、柴胡7份、黄芩7份、桔梗7份、白芷7份、知母11份、牛蒡子11份、陈皮5份、生地10份放入砂锅中,加入900-1000ml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20min得到第一药液;

3)、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药液倒出,再加入900-1000ml水,大火煎20min得到第二药液;

4)、将步骤2)得到的第二药液倒出,向砂锅中加入600-900ml水,中火煎30min得到第三药液;

5)、将步骤3)得到的第三药液倒出,与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混合后得到混合药液;

6)、将步骤1)得到的细粉加入步骤5)得到的混合药液中搅拌,得到最终药液。

将步骤4)制得的最终药液,分3次喂服,喂服时,将最终药液食料中喂服。

实施例2

1)、分别称取相应重量组份的苍耳子7份、麻黄6份、炒杏仁6份、干姜6份,将苍耳子炒黑后,同麻黄、炒杏仁、干姜混合研磨,得到细粉备用;

2)、分别称取相应重量组份的菊花7份、金银花13份、板蓝根13份、防风9份、薄荷4份、连翘10份、甘草7份、荆芥9份、柴胡8份、黄芩8份、桔梗8份、白芷8份、知母10份、牛蒡子10份、陈皮4份、生地14份放入砂锅中,加入900-1000ml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20min得到第一药液;

3)、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药液倒出,再加入900-1000ml水,大火煎20min得到第二药液;

4)、将步骤2)得到的第二药液倒出,向砂锅中加入600-900ml水,中火煎30min得到第三药液;

5)、将步骤3)得到的第三药液倒出,与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混合后得到混合药液;

6)、将步骤1)得到的细粉加入步骤5)得到的混合药液中搅拌,得到最终药液。

将步骤4)制得的最终药液,分3次喂服,喂服时,将最终药液食料中喂服。

实施例3

1)、1)、分别称取相应重量组份的苍耳子8份、麻黄7份、炒杏仁7份、干姜7份,将苍耳子炒黑后,同麻黄、炒杏仁、干姜混合研磨,得到细粉备用;

2)、分别称取相应重量组份的菊花8份、金银花12份、板蓝根10份、防风5份、薄荷6份、连翘12份、甘草5份、荆芥7份、柴胡9份、黄芩9份、桔梗9份、白芷9份、知母9份、牛蒡子10份、陈皮7份、生地10份放入砂锅中,加入900-1000ml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20min得到第一药液;

3)、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药液倒出,再加入900-1000ml水,大火煎20min得到第二药液;

4)、将步骤2)得到的第二药液倒出,向砂锅中加入600-900ml水,中火煎30min得到第三药液;

5)、将步骤3)得到的第三药液倒出,与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混合后得到混合药液;

6)、将步骤1)得到的细粉加入步骤5)得到的混合药液中搅拌,得到最终药液。

将步骤4)制得的最终药液,分3次喂服,喂服时,将最终药液食料中喂服。

实施例4

1)、分别称取相应重量组份的苍耳子5份、麻黄9份、炒杏仁5份、干姜9份,将苍耳子炒黑后,同麻黄、炒杏仁、干姜混合研磨,得到细粉备用;

2)、分别称取相应重量组份的菊花5份、金银花13份、板蓝根9份、防风6份、薄荷6份、连翘11份、甘草5份、荆芥6份、柴胡5份、黄芩6份、桔梗5份、白芷6份、知母9份、牛蒡子12份、陈皮5份、生地13份放入砂锅中,加入900-1000ml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20min得到第一药液;

3)、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药液倒出,再加入900-1000ml水,大火煎20min得到第二药液;

4)、将步骤2)得到的第二药液倒出,向砂锅中加入600-900ml水,中火煎30min得到第三药液;

5)、将步骤3)得到的第三药液倒出,与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混合后得到混合药液;

6)、将步骤1)得到的细粉加入步骤5)得到的混合药液中搅拌,得到最终药液。

将步骤4)制得的最终药液,分3次喂服,喂服时,将最终药液食料中喂服。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