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的尿液的引流系统。
背景技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是将输尿管末端与膀胱的连接处进行截断,并通过皮肤造口将输尿管末端引出,使得尿液通过皮肤造口而直接排出体外。然而,由于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组织破坏以及两种不同组织之间兼容性等问题,造成输尿管皮肤种植段失去了蠕动能力,因此,尿液容易在输尿管的末端滞留。
传统的引流装置包含造瘘管(单j管)尿袋,其中,单j管贯穿于输尿管,且尾部的弯曲段置于肾盂,单j管的另一端伸出造口,并直接悬置于尿袋开口内,尿袋则为尿液收集装置。传统的引流装置主要存在有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输尿管通过自身张力包裹输尿管,造口在缝合后,皮肤会收缩而挤压输尿管,如此输尿管即可贴合于造瘘管上,然此种贴合固定方式使得输尿管与造瘘管之间无法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特别是滞留在输尿管末端的尿液容易造成渗漏。
造瘘管是通过一环形结构固定于输尿管,此固定结构并不牢靠,于实际使用时,很容易造成单j管的脱落。
造瘘管需要定时进行更换,目前的造瘘管尾部的弯曲段需伸入肾盂,造成造瘘管的更换步骤较为繁琐。
(4)滞留或者渗漏的尿液会腐蚀患者的皮肤,且会产生异味并促生感染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尿液的引流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即为本申请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系统,能有效引流滞留于输尿管末端的尿液。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引流系统,用于导出一患者的一输尿管中的尿液,其特征在于,该引流系统包括:
一引流装置,其穿过该患者的皮肤表面的一造口以连通该输尿管的末端;
一接尿器,其用于接收该尿液;
一流体输送装置,其分别连接该引流装置与该接尿器,用于自引流装置导出该输尿管中的该尿液,并将该尿液输送至该接尿器中;以及
一传动装置,其连接该流体输送装置,该传动装置藉由该患者呼吸时引起的体表周长的循环变化提供动力,以驱动该流体输送装置运转。
可选地,该传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作动组件,该至少一个作动组件包括:
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可固定于该患者的体表;以及
一可伸缩件,该可伸缩件分别与该固定件及该流体输送装置连接,该可伸缩件随着该患者的体表的周长变化而往复式直线作动。
可选地,该可伸缩件为非弹性带。
可选地,该可伸缩件包括一弹性带和一从动件,该从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该从动件借由该第一连接部连接该固定件,并沿着该固定件的轴向延伸并跨越该弹性带,且通过该第二连接部连接至该流体输送装置,并通过该可伸缩件的循环拉伸与收缩使得该从动件相对于该流体输送装置进行往复式直线作动。
可选地,该可伸缩件还具有一通道,其由邻近该第一连接部的位置延伸且轴向贯穿该弹性带,并止于邻近该第二连接部的位置,用于提供该从动件穿设于其中。
可选地,该传动装置还包括一第一调节组件,其设于该可伸缩件与该流体输送装置之间,且分别连接该可伸缩件与该流体输送装置,该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一第一变速件、一第一绞盘及缠绕于该第一绞盘的一第一牵引件、一第二绞盘及缠绕于该第二绞盘的一第二牵引件,其中,该变速件具有一第一传动轴与一第二传动轴,该第一绞盘连接至该第一传动轴,该第二绞盘连接至该第二传动轴,该第一牵引件连接至该可伸缩件,该第二牵引件连接至该流体输送装置,该第一变速件用于改变该患者的体表的周长变化量。
可选地,该传动装置还包括:
一定向转动件,其连接该流体输送装置;以及
一传动组件,其分别连接该定向转动件及该可伸缩件;其中,
该传动组件用于接收该可伸缩件的往复式直线作动,以将该往复式直线作动转换为定向转动作动并输出,从而驱动该定向转动件进行定向转动作动。
可选地,该传动装置还包括一第二调节组件,其设于该可伸缩件与该传动组件之间,且分别连接该可伸缩件与该传动组件,该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一第二变速件、一第三绞盘及缠绕于该第三绞盘的一第三牵引件、一第四绞盘及缠绕于该第四绞盘的一第四牵引件,其中,该第二变速件具有一第三传动轴与一第四传动轴,该第三绞盘连接至该第三传动轴,该第四绞盘连接至该第四传动轴,该第三牵引件连接至该可伸缩件,该第四牵引件连接至该传动组件,该第二变速件用于改变该患者的体表的周长变化量。
可选地,该传动装置包括一个作动组件,该传动组件包括:
一底座;
一第一传动结构,其设于该底座上,该第一传动结构连接该作动组件,并可随该作动组件的往复式直线作动而双向转动,其中当该作动组件朝远离该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作动组件朝接近该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二方向转动;以及
一第一单向转轴,其具有一第一转轴外圈与一第一转轴内圈,该第一转轴外圈套设于该第一传动结构内,该第一转轴内圈固定连接该定向转动件,其中,
当该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一方向转动时,该第一单向转轴的第一转轴外圈随着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一方向转动,并带动该第一单向转轴的第一转轴内圈朝第一方向转动,以及该定向转动件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二方向转动时,该第一单向转轴的第一转轴外圈随着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二方向转动,该第一单向转轴的第一转轴内圈保持不动,以及该定向转动件保持不动。
可选地,该传动组件还具有一第一卷簧,该第一卷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底座,另一端固定连接该第一传动结构,其中,当该作动组件朝远离该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侧方向直线作动时,该作动组件施加一牵引力于该第一传动结构,以使该第一传动结构在该牵引力的作用下朝该第一方向转动,且在该第一传动结构的转动作动下使该第一卷簧产生一弹性回复力;当该作动组件朝接近该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作动组件施加于该第一传动结构的该牵引力解除,该第一卷簧所产生的该弹性回复力使该第一传动结构朝该第二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
可选地,该传动装置包括二作动组件,该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第二牵引部,其分别连接该二作动组件;
第一、第二弹性体;
第一、第二齿条,其中,该第一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牵引部与该第一弹性体,该第二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牵引部与该第二弹性体;以及
一第二单向转轴,其具有一第二转轴外圈与一第二转轴内圈,其中,该第二转轴外圈分别与该第一齿条与该第二齿条耦合,该第二转轴内圈固定连接该定向转动件,以使该定向转动件随着该第二转轴内圈的转动而转动;
当该第一、第二牵引部受到该二作动组件的作动力而牵引该第一、第二齿条分别朝远离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的一侧方向作动时,该第一、第二弹性体产生弹性回复力;该第二单向转轴的第二转轴外圈随该第一、第二齿条的作动而朝第一方向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转轴内圈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第一、第二牵引部的所受到的该二作动组件的作动力解除时,该第一、第二弹性体的该弹性回复力使该第二单向转轴的该第二转轴外圈朝第二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同时第二转轴内圈保持不动。
可选地,该传动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拨水件,其附着于该引流装置的内表面;
一动力件,用于提供动力,以令该拨水件振动或摆动而驱动流体于该引流装置内流动;以及
一第一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该动力件所提供的该动力的强度,而控制该拨水件振动或摆动的幅度以及频率。
可选地,该拨水件以倾斜方式附着于该导流通道的内表面。
可选地,该拨水件为至少两组,且各组拨水件于该组成材料、截面形状、或倾斜角度中的至少一者为不同。
可选地,该动力件为电磁线圈或永磁体,该拨水件由磁性材料或包含磁性材料的复合材料所制成,且该磁性材料为铁质材料、永磁材料、软磁材料或超顺磁材料,以透过该动力件所提供的磁性驱动力而驱动该拨水件振动或摆动。
可选地,还包括:
一第一传感器,用于感测该导流通道内的该流体的残留量及/或流速,并输出对应的感测值;且其中,
该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该感测值,输出该控制讯号以调整该动力件所提供的该动力的强度,从而控制该拨水件振动或摆动的幅度以及频率,以控制该流体于该导流通道内的流向以及流速。
可选地,该引流系统还包括一第二控制单元,其具有:
一第二传感器,其用于感测该输尿管的神经电信号或该输尿管中尿液的液量,并输出一感测值;以及
一控制器,其用于采集该第二传感器所输出的该感测值,判断该感测值是否与一预设值相吻合,并当判断该感测值与该预设值相吻合时,输出一触发信号至该传动装置,以令该传动装置进行作动。
可选地,该引流装置还包括:
一外管;以及
一芯管,其设于该外管内,该芯管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纤维管束。
可选地,该外管与该芯管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该芯管可于该外管内滑动。
可选地,该引流装置还具有一吸水件,设置于该芯管临近该输尿管的一端。
可选地,该引流系统还包括一吸附件,该吸附件由该造口周围的皮肤表面延伸入该输尿管的末端的内管壁,以使该引流装置与该输尿管的末端的内管壁之间形成密封。
可选地,该吸附件为一环形吸盘,该引流装置穿设于该吸附件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的引流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具体技术功效如下:
本申请利用传动装置所提供的驱动力,使得引流装置可主动抽吸输尿管中的尿液,因此能够防止尿液滞留于输尿管中。
本申请通过于引流装置外部集成吸附件,以吸附于皮肤以及输尿管的内表面,因此可在引流装置与输尿管的末端开口处形成密封连接,以防止尿液的渗漏,从而及皮肤遭受尿液的侵蚀。
本申请的引流装置只需渗入输尿管的末端,而无需如现有技术般需插入输尿管甚至肾盂,可使得引流装置的更换简单且易于操作。
(4)本申请固定方式牢固可靠,可以有效防止引流装置脱落。
(5)本申请通过的引流装置包含利用了物理学中“毛细效应”的微孔、微管、微隙结构的吸液结构,能有效的吸引滞留的尿液。此外,于引流装置内部设置毛细管芯,以对引流装置的管壁起到支撑作用,能有效防止引流装置被周围皮肤挤压变形甚至弯折以致影响尿液的导出。
(6)本申请可利用患者呼吸产生的腹围变化作为驱动力,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引流系统的基本架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的引流系统的引流装置与输尿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的引流系统的各组成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的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以及图3c为本申请的引流装置中的芯管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第一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传动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传动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传动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申请的传动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储能组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储能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第二控制单元的架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传动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至图18为本申请的拨水件的各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9为本申请的拨水件的截面形状的各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20a及图20b为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2为本申请的驱动结构的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
1引流系统151释能件
2输尿管152输出轴
3皮肤153第三卷簧
10引流装置154第三单向转轴
11外管155储能开关
13芯管157能量转换装置
131吸水件1571转子
55吸附件1572永磁铁
551吸附件排气结构1573定子
20接尿器1574线圈
21引流管158蓄电装置
40传动装置1301a,开孔
1301
401a,401b,401c,作动组件1311底座
401d,401e,401f
4011a,4011b,固定件15储能组件
4011c
4012a,4012b,可伸缩件501第一连接部
4012c,
40122b,4013a,从动件502第二连接部
4013b
401221b第一连接部503通道
401222b第二连接部35第二控制单元
4014通道351第二传感器
41流体输送装置353控制器
402定向转动件1325,1326第一、第二齿条
403传动组件1327第二单向转轴
1311底座13271第二转轴外圈
1312第一传动结构13272第二转轴内圈
13121第一外圈14014变速件调节组件
13122第一内圈141第一传动轴
13123第一键槽142第二传动轴
13124穿孔143第一齿轮
1313第一单向转轴144第二齿轮
13131第一转轴外圈145第三齿轮
13132第一转轴内圈146第四齿轮
13133第二键槽147第一绞盘
1314第一卷簧148第二绞盘
1315连接键147115第一牵引件储能组件
1321,1322第一、第二牵引部1481第二牵引件
1323,1324第一、第二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组成、结构、电气以及操作上的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并且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仅由公布的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空间相关的术语,例如“上”、“下”、“左”、“右”、“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可在文中使用以便于说明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
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预设阈值可以被称作第二预设阈值,并且类似地,第二预设阈值可以被称作第一预设阈值,而不脱离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第一预设阈值和预设阈值均是在描述一个阈值,但是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明确指出,否则它们不是同一个预设阈值。相似的情况还包括第一音量与第二音量。
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术语“连接”在本文中是指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例如a连接b代表a直接连接b,或者a通过c连接b,或a通过d连接b,其中d包括e和f,f连接b,e连接a和f,以此类推。
本申请所提供的引流系统1用于导出患者输尿管中的尿液,以解决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输尿管末端的尿液滞留及渗漏问题。
请配合参阅图1、图2a及图2b,图1为本申请的引流系统1的基本架构示意图;图2a显示了该引流系统1的引流装置10与输尿管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申请的引流系统1的引流装置10、流体输送装置41、传动装置40以及接尿器2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引流装置10穿过该患者的皮肤表面的一造口以连通该输尿管的末端;
接尿器20用于接收或储存该尿液;
一流体输送装置41,其分别连接该引流装置10与该接尿器20,用于自引流装置10导出该输尿管2中的该尿液,并将该尿液输送至该接尿器20中;以及
一传动装置40,其连接该流体输送装置41,该传动装置40藉由该患者呼吸时引起的体表周长的循环变化提供动力,以驱动该流体输送装置41运转。
引流装置10为连接空腔脏器体表与空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通常具有两个端口,可以将人体或动物体液导出,例如造瘘管。
该引流装置10穿过该患者的皮肤3表面的一造口以连通该输尿管2的末端,由于本申请的引流装置10仅需连接输尿管2的末端,而无需伸入肾盂,因此,可以方便引流装置10的更换操作。请配合参阅图3a,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引流装置10由一外管11以及设于该外管11内的一芯管13所构成,其中,该芯管13可于该外管11内上下滑动,然并不以此为限,该外管11与该芯管13亦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设计为一体结构。
于该芯管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纤维管束。如图3b所示,于一实施例中,该芯管13是由一束毛细孔所构成,如图3c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该芯管13是由微间距的毛细面板所构成。此外,于该芯管13的内部且邻近该输尿管2的一端还设有一吸水件131,例如吸水海绵或吸水布等,以进一步利于吸收输尿管2中的尿液。
请返回参阅图2a,优选的,该引流系统1还包括一吸附件55,其由该造口周围的皮肤3表面延伸入该输尿管2的末端的内管壁,以使该引流装置10与该输尿管2的末端的内管壁之间形成密封。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吸附件55可设计为一环形吸盘,该引流装置10穿设于该吸附件55上,且吸附于输尿管2末端的环形吸盘的边缘为薄膜,以增加其与输尿管内表面的贴合面积,借由此结构设计,可使得该引流装置10密封的连接于该输尿管2,提高密封性能,防止漏液。
优选的,该吸附件55上还设有一吸附件排气结构551,可用于在将吸附件55吸附于患者的皮肤3表面时进行压缩排气,以使吸附件55能牢固地吸附于皮肤3上;或在将吸附件55从患者的皮肤3表面取下时通过拔下柱塞而使皮肤3与吸附件55之间填充空气,从而方便拆卸。
该流体输送装置41的一端连通该引流装置10,另一端经由一引流管21连通该接尿器20(如图2b所示),传动装置40藉由该患者呼吸时引起的体表周长的循环变化提供动力,以驱动该流体输送装置41运转,流体输送装置41运转时自引流装置10导出该输尿管2中的该尿液,并将该尿液输送至该接尿器20中。
需说明的是,该流体输送装置41的实施样式可以是离心泵、齿轮泵、蠕动泵、螺杆泵、轴流泵、罗茨泵、滑片泵或其他任何合适的泵均可适用于本申请的引流系统1。
图4是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传动装置包括一个作动组件401a,该作动组件401a包括:
一固定件4011a,该固定件4011a可固定于该患者的体表;以及
一可伸缩件4012a,该可伸缩件4012a分别与该固定件4011a及该流体输送装置41连接,该可伸缩件4012a随着该患者的体表的周长变化而往复式直线作动。
于本实施例中,该可伸缩件4012a为非弹性带。可伸缩件4012a在连接流体输送装置41的部分宽度变得狭窄,以通过开孔1301a与流体输送装置41连接。由于流体输送装置41中有可伸缩的结构,因此当患者呼吸时,可伸缩件4012a随着患者的体表的周长变化进行往复式直线作动,从而带动流体输送装置41往复直线作动。
图5为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作动组件401b包括:
一固定件4011b,该固定件4011b可固定于该患者的体表;以及
一可伸缩件4012b,包括:
一弹性带40121b和一从动件40122b,该从动件40122b具有第一连接部401221b与第二连接部401222b,该从动件40122b借由该第一连接部401221b连接该固定件4011b,并沿着该固定件4011b的轴向延伸并跨越该弹性带40121b,且通过该第二连接部401222b连接至该流体输送装置41,并通过该弹性带40121b的循环拉伸与收缩使得该从动件40122b相对于该流体输送装置41进行往复式直线作动。
具体地,弹性带40121b一端与该固定件4011b轴向固定连接,另一端也可通过固定件4011b连接至流体输送装置41的外壳以形成完整的腰带部分,且弹性带40121b可随着该人体腰围随着呼吸所发生的周期性的扩张及收缩变化而循环地拉伸与收缩,亦即,当人体吸气时,人体的腰围因腹腔内充满空气而鼓起,则弹性带40121b将随之而拉伸变长,当人体呼气时,人体的腰围因其腹腔内的空气排出而收缩,弹性带40121b因其自身的弹性回复力而收缩变短。
该从动件40122b借由该第一连接部401221b连接该固定件4011b,并沿着该固定件4011b的轴向延伸并跨越该弹性带40121b,且通过该第二连接部401222b连接至该流体输送装置41,并由于该弹性带40121b的循环拉伸与收缩,使得从动件40122b可相对于该流体输送装置41进行往复式直线作动。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该从动件40122b可设计为不具有弹性的一根引线。
较佳者,该作动组件401b还具有一通道4014b,其由邻近该第一连接部401221b的位置(即该固定件4011b连接该弹性带40121b的位置)延伸并轴向贯穿该弹性带40121b,且止于邻近该第二连接部401222b的位置,用于提供该从动件40122b穿设于其中,于本实施例中,通道4014b可为一细长的通孔形状。
图6为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由于肥胖患者的腹围变化较小,产生的能量不足,因此,于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该传动装置除了固定件4011c和可伸缩件4012c,还具有一第一调节组件14,用于接收该作动组件401c所输入的该往复式直线作动,并针对该往复式直线作动的作动幅度进行增大或缩小的调节处理后输出至该体输送装置41。也就是说,第一调节组件14可以放大人体胸腹围变化,即作动组件401c的伸缩量的幅度。
图7为本申请的第一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地,该第一调节组件14包括一第一变速件140、一第一绞盘147及缠绕于该第一绞盘147的一第一牵引件1471、一第二绞盘148及缠绕于该第二绞盘148的一第二牵引件1481,其中,该第一变速件140具有一第一传动轴141、一第二传动轴142,该第一绞盘147连接至该第一传动轴141,该第二绞盘148连接至该第二传动轴142,该第一牵引件1471连接至该可伸缩件4012c,该第二牵引件1481连接至该流体输送装置41,该第一变速件140用于改变该患者的体表的周长变化量。
可选地,该第一变速件140包括:一第一齿轮143、一第二齿轮144、一第三齿轮145、一第四齿轮146,其中,
该第一绞盘147、该第一齿轮143与该第二齿轮144安装于该第一传动轴141,该第一绞盘147藉由该从动件所输入的伸缩作动而带动该第一传动轴141转动,进而带动该第一齿轮143或该第二齿轮144连动;
该第二绞盘、该第三齿轮145与该第四齿轮146安装于该第二传动轴142,该第一传动轴141与该第二传动轴142中的至少一者可通过轴向移动而使该第一齿轮143与该第二齿轮144中的一者与第三齿轮145与第四齿轮146中的一者啮合,以使该第三齿轮145或该第四齿轮146转动,并带动该第二传动轴142转动,且令该第二绞盘随着该第二传动轴142的转动而连动,并带动该流体输送装置41运转。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三齿轮143,145的齿数为相同,该第二、第四齿轮144,146的齿数为相同,且该第一、第三齿轮143,145的齿数为该第二、第四齿轮144,146的齿数的2倍。当该第一齿轮143与该第四齿轮146啮合时,该第一调节组件14的伸缩作动的幅度为该作动组件401c的伸缩作动的两倍(即动力输出量放大了一倍),当该第二齿轮144与该第三齿轮145啮合时,该第一调节组件14的伸缩作动的幅度为该作动组件401c的伸缩作动的两倍(即动力输出量缩小了一倍)。
需说明的是,上述结构仅为本申请的第一调节组件14的一实施例,齿轮的设置形式以及设置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可也依据实际需求而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齿轮也可使用带轮进行替换。
图8是本申请传动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8,本申请的传动装置40主要包括至少一作动组件401d、一定向转动件402以及一传动组件403。定向转动件402与流体输送装置41连接,定向转动件402的定向转动会带动流体输送装置41定向运转。
其中,该作动组件401d与该传动组件403相互连接,固定于一患者的体表周长位置。该作动组件401d可随着该患者的体表周长的循环变化(即人体胸围或腹围因呼吸所产生的循环伸缩)而进行往复式直线作动,该传动组件403用于接收该作动组件401d的往复式直线作动,以将该往复式直线作动转换为定向转动作动并输出,从而驱动该定向转动件402进行定向转动作动。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患者可以是人体或动物,该作动组件401d与该传动组件403相互连接以形成一腰带束于人体的胸部或腹部,以利用人体胸围或腹围随着人体呼吸所产生的伸缩变化而提供本申请所需的动力源。其中,该作动组件401d形成一带体部分,而传动组件403可封装于如图8所示的一壳体内,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开孔1301,该作动组件401d可通过该开孔1301连接该传动组件403而将其所感测到的胸腹围变化产生的动能传递至该传动组件403。为简化说明且便于理解,以下将仅以作动组件401与传动组件403形成一腰带并束于人体腰部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组成构件。
作动组件401d的结构及实施例已经在上文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该传动装置40还包括一第二调节组件14a,其设于该可伸缩件与该传动组件之间,且分别连接该可伸缩件与该传动组件,该第二调节组件14a包括一第二变速件、一第三绞盘及缠绕于该第三绞盘的一第三牵引件、一第四绞盘及缠绕于该第四绞盘的一第四牵引件,其中,该第二变速件具有一第三传动轴与一第四传动轴,该第三绞盘连接至该第三传动轴,该第四绞盘连接至该第四传动轴,该第三牵引件连接至该可伸缩件,该第四牵引件连接至该传动组件,该第二变速件用于改变该患者的体表的周长变化量。
第二调节组件14a的结构与图7中的第一调节组件14类似,稍有不同的是,第二调节组件14a设于可伸缩件与该传动组件之间,而第一调节组件14设于可伸缩件与流体输送装置41之间,由此该第四牵引件连接至该传动组件,而非流体输送装置4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变速件和第二变速件的结构不限于齿轮,也可以是带轮,齿轮或带轮的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更多的齿轮组合方式,以使固定装置的伸缩量放大多倍或缩小多倍。
由于肥胖患者腹围变化小,产生的能量不足,通过第一变速件和第二变速件可放大胸腹围变化时固定装置的伸缩量。对于腹围变化大的使用者,通过第一变速件和第二变速件可缩小胸腹围变化时固定装置的伸缩量。
图9为本申请的传动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图9所示的传动组件是配合于图8所示的作动组件的组成形式(也就是该传动装置40仅设置了一个作动组件401d)所设置。于本实施例中,该传动组件403包括有一底座1311、一第一传动结构1312、以及一第一单向转轴1313。
底座1311即为图8所示的壳体的一部分。
第一传动结构1312,其设于该底座1311上,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连接该作动组件401的从动件4013,并可随该从动件4013的往复式直线而双向转动,其中当该从动件4013朝远离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从动件4013朝接近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二方向转动;
第一单向转轴1313具有一第一转轴外圈13131与一第一转轴内圈13132,该第一转轴外圈套13131设于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内,该第一转轴内圈13132固定连接该定向转动件402。其中,当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一方向转动时,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的第一转轴外圈13131随着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一方向转动,并带动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的第一转轴内圈13132朝第一方向转动,以及该定向转动件402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二方向转动时,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的第一转轴外圈13131随着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二方向转动,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的第一转轴内圈13132保持不动,以及该定向转动件402保持不动。
此外,该传动组件403还具有一第一卷簧1314,该第一卷簧1314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底座1311,另一端固定连接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其中,当该从动件4013朝远离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一侧方向直线作动时,该从动件4013施加一牵引力于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以使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在该牵引力的作用下朝该第一方向转动,且在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转动作动下使该第一卷簧1314产生一弹性回复力;当该从动件4013朝接近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从动件4013施加于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该牵引力解除,该第一卷簧1314所产生的该弹性回复力使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该第二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结构1312为一绞盘1312,并具有一第一外圈13121与一第一内圈13122。第一单向转轴1313为一单向轴承1313,然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单向转轴1313也可以是棘轮或离合器等结构设计。其中,于绞盘1312的第一内圈13122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键槽13123,相应的,于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外圈13131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二键槽13133,当单向轴承1313套设于绞盘1312的第一内圈13122中时,周向上的第一键槽13123与第二键槽13133对齐而,然后通过一连接键1315插入由第一键槽13123与第二键槽13133所形成的孔槽中,从而在当绞盘1312转动时,可带动单向轴承1313同步转动。第一卷簧1314的一端(内端)固定于底座1311上,其另一端(外端)可通过设置于绞盘1312的第一内圈13122的侧壁上的穿孔13124而连接至绞盘1312的第一内圈13122上。
当吸气时,胸腹围增大,从动件4013从远离绞盘1312的一侧方向做直线作动,从而拉动绞盘1312的第一外圈13121朝第一方向(即朝从动件4013的方向)转动,使得连接于绞盘1312上第一卷簧1314随之产生弹性回复力,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外圈13131随着绞盘1312的转动而转动,且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内圈13132也随之一同转动,并带动该定向转动件402朝第一方向转动。当呼气时,胸腹围减小,从动件4013从接近绞盘1312的一侧方向做直线作动,使得从动件4013施加于绞盘1312上的牵引力解除,该第一卷簧1314所产生的该弹性回复力得到释放使得该绞盘1312朝第二方向(即相反于第一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此时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外圈13131亦随之一起转动,但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内圈13132保持不动,使得该定向转动件402亦保持不动。随着呼吸的交替进行,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内圈13132仅朝一个方向转动,从而实现该定向转动件402的定向输出。
图10为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40具有两个作动组件401e,401f,分别设置于传动组件403的两侧。图11为本申请的传动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其为配合于图8所示的作动组件的组成形式所设置。于本实施例中,该传动组件403包括第一牵引部1321、第二牵引部1322、第一弹性体1323、第二弹性体1324、第一齿条1325、第二齿条1326、与第二单向转轴1327。
该第一、第二牵引部1321,1322分别连接该作动组件401e,401f。该第一齿条1325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牵引部1321与该第一弹性体1323,该第二齿条1326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牵引部1322与该第二弹性体1324。第二单向转轴1327具有一第二转轴外圈13271与一第二转轴内圈13272,其中,该第二转轴外圈13271分别与该第一齿条1325与该第二齿条1326耦合,该第二转轴内圈13272固定连接该定向转动件402,以使该定向转动件402随着该第二转轴内圈的转动而转动;
当该第一、第二牵引部1321,1322受到该二作动组件401e,401f的作动力而牵引该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分别朝远离该第一弹性体1323及该第二弹性体1324的一侧方向作动时,该第一、第二弹性体1323,1324产生弹性回复力;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的第二转轴外圈13271随该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的作动而朝第一方向转动,同时带动该第二转轴内圈13272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第一、第二牵引部1321,1322的所受到的该二作动组件401e,401f的作动力解除时,该第一、第二弹性体1323,1324的该弹性回复力使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的该第二转轴外圈13271朝第二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同时第二转轴内圈13272保持不动。
于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体1323、第二弹性体1324为拉簧,第二单向转轴1327为棘轮1327。然,并不以此为限,第二单向转轴1237也可是单向轴承与齿轮的组合,且该单向轴承与齿轮可以是一体成型者,以可分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即齿轮设置于单向轴承的外圈。当吸气时,胸腹围增大,作动组件401e的从动件4013a与作动组件401f的从动件4013b拉动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运动,使得该第一弹性体1323及该第二弹性体1324分别产生一弹性回复力,而棘轮1327的第二转轴外圈13271随该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的作动而朝第一方向转动,同时带动该第二转轴内圈13272一并转动,并使该定向转动件402随之转动。当呼气时,胸腹围减小,从动件4013a,113b施加于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上的作用力解除,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在第一弹性体1323及该第二弹性体132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带动棘轮1327的第二转轴外圈13271随该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的复位作动而朝第二方向(即相反于第一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此时,棘轮1327的第二转轴内圈13272保持不动,且该定向转动件402亦保持不动。随着呼吸的交替进行,棘轮1327的第二转轴内圈13272仅朝一个方向转动,从而实现该定向转动件402的定向输出。
图12为本申请的储能组件15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于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将胸腹围变化所生成的定向转动的机械能量予以储存,并在需要时被输出。如图所示,本申请的传动装置40还具有一储能组件15,其包括:一释能件151、一输出轴152、一第三卷簧153、一第三单向转轴154、以及一储能开关155。其中,该输出轴152连接该释能件151,该第三卷簧153具有一内端与一外端,该内端连接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402中的一者,而该外端固定连接至该释能件151,该第三单向转轴154用于限制该第三卷簧153的该内端带动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402反向逆转。该储能开关155可于一储能状态与一释能状态之间切换操作。其中,当该储能开关155切换至储能状态时,该释能件151固定,以使该第三卷簧153的该外端保持不动,该第三卷簧153的内端随着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402的单向转动而作动,以将该转动的动能转换为弹性能量并储存于该第三卷簧153中;当该储能开关155切换至释能状态时,该释能件151解除固定,该第三卷簧153中所储存的弹性能量通过该释能件151释放以带动该输出轴152转动。
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储能组件15组装于一壳体156内,释能件151由一卷簧架以及设于该卷簧架上的一支撑所构成,输出轴152固定设置于卷簧架的中心位置,该第三卷簧153的外圈固定于卷簧架的支撑上,该第三卷簧153的内圈与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或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耦合,该第三单向转轴154的外圈固定于该壳体156上,该第三单向转轴154的内圈固定于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或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上,储能开关155亦设置于壳体156上,其与支撑相配合,可控制卷簧架的转动。当储能开关155锁住支撑,使得卷簧架无法转动时,第三卷簧153的内端随着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或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的转动而拧紧,以储存弹性能量,且拧紧的第三卷簧153受到该第三单向转轴154的限制而无法带动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或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反向逆转,当储能开关155解除锁定时,第三卷簧153释放弹性能量,而带动卷簧架转动,以使输出轴152同步转动。
请参阅图13,其为本申请的储能组件15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于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储能组件15还可用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如图所示,该储能组件15具有一能量转换装置157,该能量转换装置157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402转动的机械能量转换为电能;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157包含转子1571和定子1573,其中转子1571包含永磁铁1572,永磁铁1572分布在转子1571两端;定子1573包含线圈1574,线圈1574周向分布在定子上。该储能组件15还包括一蓄电装置158,用于储存该能装转换装置157所产生的电能。具体而言,该能量转换装置157的转子1571与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402耦合,可随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402的单向转动而转动,转子1571的两端为磁铁1572;该能量转换装置157的定子1573上周向分布着线圈1574,在磁铁1572转动时,线圈1572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能,并利用蓄电装置158储存。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引流系统通过于引流装置与接尿器之间设置传动装置,以为滞留于输尿管末端的尿液提供动力,从而能有效地引流滞留于输尿管中的尿液;此外,通过设置从由该造口周围的皮肤表面延伸入该输尿管的末端的内管壁的吸附件,以是引流装置与输尿管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从而防止尿液的渗漏,并可延长引流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减少其更换的频率,且该吸附件还能有效避免引流装置于使用过程中脱落;另外,本申请的引流装置只需伸入该输尿管的末端,可以方便引流装置的更换操作;再者,通过将传动装置固定于患者的腰部,以利用患者呼吸产生的腹围变化作为驱动力而驱动引流装置导出输尿管中的尿液,无需通电,因此本申请的引流系统还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
优选地,传动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控制单元35。
请参阅图14,其为本申请的第二第二控制单元35的架构示意图。控制单元35包括一第二传感器351,其用于感测该输尿管的神经电信号或该输尿管中尿液的液量,并输出一感测值;以及
一控制器353,其用于采集该第二传感器所输出的该感测值,判断该感测值是否与一预设值相吻合,并当判断该感测值与该预设值相吻合时,输出一触发信号至该传动装置40,以令该传动装置40进行作动。
可选地,该控制器353为一软件控制程序。
其中,该第二传感器351例如为神经电流传感器351用于感测该输尿管2的神经电信号,或者为电容式传感器用于感测该输尿管2中尿液的液量,并输出一感测值;而该控制器353则用于采集该第二传感器351所输出的该感测值,并判断该感测值是否与一预设值相吻合,且当判断该感测值与该预设值相吻合时,输出一触发信号至该传动装置40,以令该传动装置40驱动该流体输送装置41进行作动。其中,该第二传感器351可以外置方式设置于该输尿管2的外侧或者以内置方式设置于该输尿管2的内侧,亦即,如图18所示,该第二传感器351可环形布置在输尿管2末端的外表面(优选方案),也可环形布置在输尿管2末端的内表面。再者,该第二传感器351还可以贴片方式布置于该输尿管2的外侧或内侧。
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控制器353还包括装载于电子设备(未予图示)中的一软件控制程序(app),其可用于记录患者的饮食,该软件控制程序通过特定算法将患者的饮水量、食物摄入量、食物的利尿特性等进行优化处理,并依据处理结果输出该触发讯号,该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还具有无线通讯功能,可通过无线方式将该触发讯号传送至该传动装置40,以令该传动装置40作动。
图15为本申请一种传动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6至图18为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各种拨水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传动装置80主要包括有一本体801、至少一拨水件802、一动力件(未示出)、以及一第一控制单元(未示出)。
请配合参阅图16至图18该本体801的内部设有一导流通道8011,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本体801为一管件,其两端贯通以供流体通过。然并不以此为限,该本体801亦可为一容器,例如非圆筒状的一槽体(如图21所示)。请配合参阅图16,于本案的实施例中,该本体801(即管件)的两端分别连通流体管路90,且本体801与流体管路90之间可以各种方式相互连通,例如套接、卡接、粘接、螺纹连接,然并不以此为限,其他各种连通方式均可适用于本案。于另一实施例中,该本体801与流体管路90之间还可以软连接的方式相互连通,以防止将该本体801所受到的振动传递给流体管路90(如图17所示)。
该拨水件802附着于该导流通道8011的内表面(也就是导流通道8011的内管壁)。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拨水件802的组成材料可例如为膜片(如图16所示)、纤毛(如图17所示)或鳞片(如图18所示)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纤毛适用于粘稠度较小的流体,而膜片则更适用于具有粘稠度较大的流体。请配合参阅图19,本申请的拨水件802的截面形状亦可设计为各种形状,例如圆形(802a)、椭圆形(802b)、矩形(802c)、圆角矩形(802d)、三角形(802e)、月牙形(802f)或其组合。该拨水件802可以倾斜方式附着于该导流通道8011的内表面,较佳者,该拨水件802与该导流通道8011的内表面的倾斜角度介于5°至89°之间,较佳者,可设置为30°至45°之间。
于其他的实施例中,于同一导流通道8011内还可同时设置至少两组的拨水件802。较佳者,各组拨水件802在组成材料、截面形状、或倾斜角度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是不同的。例如,各组拨水件802的组成不限于一种形式或材料,当该拨水件802是由纤毛所制成时,各组拨水件802可以使用同一种的纤毛,也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毛,所谓不同的纤毛是指纤毛的材质或形状有所不同。
请配合参阅图20a、20b、21和22,该动力件用于提供动力,以令该拨水件802振动或摆动,从而驱动流体于该导流通道8011内流动。较佳者,该动力件803还通过控制该拨水件802振动或摆动的幅度以及频率,而实现控制该流体于该导流通道8011内的流向以及流速的目的(请容后详述)。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动力件为振动器,包括但不限于振动马达、气动振动器、液动振动器或压电振动器。于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动力件也可为电磁线圈或永磁体,相应的,该拨水件802可设计为由磁性材料或包含磁性材料的复合材料所制成,且该磁性材料为铁质材料、永磁材料、软磁材料或超顺磁材料。此外,该动力件可设置于该本体801的表面(如图20a,图20b及图22所示)、该本体801的内部、或该导流通道8011的端部(如图22所示)。
该第一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该动力件所提供的该动力的强度,而控制该拨水件802振动或摆动的幅度以及频率。
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该传动装置80还包括一第一传感器(未予图示),其用于感测该导流通道8011内的该流体的残留量及/或流速,并输出对应的感测值;该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该感测值,输出该控制讯号以调整该动力件所提供的该动力的强度,从而控制该拨水件802振动或摆动的幅度以及频率,以控制该流体于该导流通道内的流向以及流速。需说明的是,该第一传感器所感测的项目并不以残留量及/或流速为限,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于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控制单元可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该第一传感器及/或该动力件通讯连接,优选的,可采用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通讯连接该第一传感器及/或该动力件。该第一控制单元可例如为安装于一电子设备(未予图示)中的一流体驱动控制程序,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电脑、智能手机、或其他类型的电子产品,而该流体驱动控制程序则是安装于该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软件控制程序,如安装于智能手机中的一个app程序,并可以由操作人员预先在该流体驱动控制程序中进行设置相应的控制参数,以令第一控制单元根据该设置的控制参数输出该控制讯号。
具体而言,该控制参数可包括该导流通道8011内可残留的流体量的合理数值,该第一传感器可用于感测导流通道8011内流体的流体量,并将感测值传送至该第一控制单元,当该第一控制单元根据该感测值以及该设定的合理数值,于判断该流体量大于该合理数值时,即代表该导流通道8011内当前残留有大量的流体未予排出,则输出该控制讯号以启动该动力件803提供动力,从而驱动该拨水件802作动以排出该导流通道8011内残留的流体。
又如,该控制参数还可包括该导流通道8011内流体的残留量以及流速的设定值,该第一传感器可用于感测导流通道8011内流体的流体量以及流速,并将感测值传送至该第一控制单元,当该第一控制单元根据该感测值以及该残留量及流速的设定值,于判断该导流通道8011内当前的残留量较大,然而流速相对较慢时,即输出该控制讯号以令该动力件803所输出的动力增加,从而调整该拨水件802振动或摆动的幅度以及频率,以加速该流体于该导流通道8011内流速,从而达到快速排水的目的。
以下将配合多种实施形态,详细说明该传动装置80的技术原理。
实施例1
请配合参阅图20a及图20b,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该动力件803可为压电陶瓷振动器8031,该压电陶瓷振动器8031具有多个,并可以等间隔的形式粘贴于本体(管件)11的外表面,该拨水件802为排布于该导流通道8011内表面的膜片8023,该膜片8023具有一定的韧性。如图20a所示,于导流通道8011中设有多组膜片8023,各组膜片8023为轴向均匀的布置在管件11的内表面,而每组膜片8023亦沿着管件11的内表面圆周均匀布置(如图20b所示),每个膜片8023与导流通道8011的内表面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优选的,该倾斜角度可设置为5°至89°之间。当该第一控制单元驱动压电陶瓷振动器8031动作时,压电陶瓷振动器8031会带动管件11和膜片8023一起左右振动,膜片8023的左右振动会拨动导流通道8011内的流体流动,由于膜片8023与导流通道8011的内表面不垂直,因此,对流体的左右拨动的幅度会有差别,从而使得流体在导流通道8011内定向的流动。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感测值所输出的对应的控制讯号(也就是给压电陶瓷振动器8031施加不同的驱动信号),能够控制压电陶瓷振动器8031振动幅度和频率,即可以控制膜片8023的振动状态,从而驱动流体在不同的流速下流动。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压电陶瓷振动器8031可以减小整个传动装置80的体积,可适用于空间较为狭小的人体管腔,如驱动血管中血液的流动。导流通道8011两端与血管密封连接,膜片8023的振动能够驱动血液在导流通道8011内定向流动,并且血液的流速能够通过第一控制单元调节。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1,于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传动装置应用于水体的输送。该动力件803为一振动器8032,该振动器8032例如为振动马达、气动振动器、液动振动器、压电振动器,然并不以此为限。该本体801为可供水体流动的槽型容器,该拨水件802为具有一定韧性的膜片8024。该振动器8032固定于槽型容器11的外壁,该膜片8024均匀布置在槽型容器11的内壁。该膜片8024与槽型容器111的内壁具有一定的倾角,倾角的优选倾斜角度为5°至89°之间。当该第一控制单元驱动该振动器8032振动时,振动器8032会带动槽型容器11与膜片8024一起左右振动,膜片8024的左右振动会拨动槽型容器11内的水体流动,由于膜片8024与槽型容器11的内表面不垂直,因此,膜片8024对于水体左右拨动的幅度会有差别,从而使水体在槽型容器11中定向的流动。此外,设置于槽型容器11内壁不同位置的膜片8024的种类及数量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此外,该振动器8032的振动频率也能够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所输出的控制讯号加以控制,从而使膜片8024能以多种方式拨动水体流动,以调节水体的流速。
采用上述方式驱动水流动具有结构简单、水流平缓的特点,为了增大水流速度,该槽型容器111的外壁和内部均可以设置振动器8032,且振动器的数量不限于一个。
实施例3
请参阅图22,于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该动力件803为一电磁线圈8033(亦可设计为永磁体),其可仅设置于该本体801的一端,亦可分别设置于该本体801的两端,较佳者,电磁线圈8033的轴线与导流通道8011的轴线重合。该电磁线圈8033可产生强度大小可变的磁场。该拨水件802为具有韧性的且含有磁性材质的磁性膜片8025,并排布于该导流通道8011的内表面,该磁性膜片8025由磁性材料或包含磁性材料的复合材料制成。该磁性材料为能够与磁场发生作用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铁质材料、永磁材料、软磁材料。优选的,该拨水件802为超顺磁材料的膜片8025。
该电磁线圈8033所产生的可控磁场在当磁场强度增大时能够吸引该导流通道8011内的磁性膜片8025朝同一方向弯曲,并当磁场强度减小或消失时,磁性膜片8025由于自身的韧性而恢复至初始状态,藉此可通过控制磁场强度的大小使得磁性膜片8025按照特定的规律摆动,从而驱动导流通道8011内的流体流动。
具体而言,该电磁线圈8033设置于该导流通道8011的右端,其能够在外加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平行于轴线的磁力,该电磁线圈8033通过接通电流以产生磁力,在磁力的作用下导流通道8011内的磁性膜片8025会向右摆动并弯曲,通过磁性膜片8025的向右摆动而带动流体向右流动。当逐渐减小电磁线圈8033的电流时,则电磁线圈8033的磁力逐渐减弱,磁性膜片8025会由于其自身的韧性而恢复至初始状态,从而完成一次循环。通过控制电流的强弱,使得磁性膜片8025不断地往复运动,从而驱动导流通道8011内的流体向右流动。
该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装置具有流动平缓、导流通道负压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可应用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尿液引流。将该本体及导流通道通过皮肤造口插入输尿管末端,电磁线圈留置于皮肤造口外部。当磁性膜片在电磁线圈的驱动下摆动时,能够将输尿管末端的滞留的尿液排出,其过程类似于输尿管自身的蠕动排尿。本液体驱动装置应用在输尿管皮肤造口的患者,具有排尿平缓、流量易控的特点,能够有效防止因尿液积聚引起的造口溃烂等病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的传动装置通过于导流通道的内表面附着拨水件,并利用动力件驱动拨水件振动或摆动,以驱使流体于该导流通道内流动,并可通过控制拨水件振动或摆动的幅度以及频率,而控制流体于该导流通道内的流向及流速,从而达到流控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采用拨水件的振动或摆动驱动液体,不会在导流通道的局部产生较大负压。
(2)本申请的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实现微型化,更适用于窄小的人体管腔。
(3)拨水件的振动或摆动方式及幅度能够通过外部电流控制,从而实现多样化的流体驱动方式。
此外,本申请所提供的尿液引流结构通过搭配该传动装置,能够促进输尿管末端的滞留的尿液排出,具有排尿平缓、流量易控的特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