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能医疗绷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852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节能医疗绷带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绷带主要用于包扎伤口,防止伤口感染,在生产加工医疗绷带时,需要将医疗绷带进行卷收,从而方便运输、存放和使用等,现有的卷收装置中往往只是单个的卷收,工作效率较低,绕完一个后需要更换掉卷收筒,然后再继续卷收,比较浪费工时,效率较低,另外,如果要多设置卷收装置,就要额外的设置驱动装置,增加成本,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节能医疗绷带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节能医疗绷带装置,包括机座以及距离相等分布在所述机座顶部端面的卷收部件,所述机座前后端面的左右两侧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设置有穿孔,每个所述卷收部件下方的所述机座内设有向前侧拓展设置的驱转腔,所述驱转腔后侧通联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前侧的所述机座内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一空槽与所述第二空槽之间设有隔断板,每个所述第一空槽前侧内顶部设有导向槽,每个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第一滑运架,所述第一滑运架底部拓展部顶入所述驱转腔内且与所述驱转腔内底部平滑配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运架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侧拓展设置的第一转销轴,所述第一转销轴后侧拓展部长过所述第一滑运架后侧端面外且尾稍固定设有第一斜边轮,所述第一转销轴右侧端面内设有内花键槽,所述内花键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向前侧拓展设置的外花键轴,每个所述外花键轴前侧拓展部均顶入所述第一空槽后联贯所述隔断板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外花键轴前侧拓展尾稍顶入所述第二空槽内且尾稍固定设有蜗轮,每个所述外花键轴上方的所述第一空槽内设有后侧端与所述第一滑运架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以及前侧端与所述隔断板后侧端面固定连接的拉簧,每个所述第一滑运架位于所述外花键轴下方的前侧端均固设有顶入所述第一空槽内的双斜边块,所述双斜边块下方的所述第一空槽内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螺旋杆,所述第二空槽内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蜗杆,所述机座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手抓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卷收部件包括底部的底柱、固定在所述底柱顶部且向上拓展设置的方轴,所述方轴顶部设有锥头,每个所述底柱底部均固定设有向下拓展的第二转销轴,所述第二转销轴底部拓展部联贯所述驱转腔内顶部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销轴底部拓展尾稍固定设有第二斜边轮,所述卷收部件上配合设有卷收筒,所述卷收筒包括用于与所述方轴平滑配合连接的管筒以及固定在所述管筒上下两侧端的挡条。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双斜边块位于所述外花键轴下方的所述第一空槽内。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杆左侧拓展尾稍与所述第一空槽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旋杆左侧拓展尾稍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空槽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槽右侧平滑配合连接与所述螺旋杆配合连接的第二滑运架,所述第二滑运架由滑运座以及固定在所述滑运座顶部且用以与所述双斜边块顶压平滑配合的双斜边触碰块组成。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蜗杆左侧拓展尾稍与所述第二空槽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杆右侧拓展尾稍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空槽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所述蜗杆顶部均与每个所述外花键轴前侧尾稍所述蜗轮的底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手抓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左右两侧的手抓杆,所述手抓杆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手抓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空槽前侧内顶部均设导向槽,每个导向槽内均设向下拓展设置的第一滑运架,通过导向槽从而实现第一滑运架的定向平滑配合,提高第一滑运架的前后移动稳定性,第一转销轴右侧端面内设内花键槽,内花键槽内平滑配合连接向前侧拓展设置的外花键轴,从而实现第一转销轴与外花键轴前后平滑配合同时实现转动驱动配合,实现自动控制传动配合连接,每个外花键轴前侧拓展部均顶入第一空槽后联贯隔断板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外花键轴前侧拓展尾稍顶入第二空槽内且尾稍固定设蜗轮,每个外花键轴上方的第一空槽内均设后侧端与第一滑运架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以及前侧端与隔断板后侧端面固定连接的拉簧,从而实现第一滑运架的自动复位工作。

2.通过螺旋杆左侧拓展尾稍与第一空槽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螺旋杆左侧拓展尾稍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空槽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第一空槽右侧平滑配合连接与螺旋杆配合连接的第二滑运架,第二滑运架由滑运座以及固定在滑运座顶部且用以与双斜边块顶压平滑配合的双斜边触碰块组成,从而实现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控制螺旋杆转动,由螺旋杆带动第二滑运架左右移动,实现自动控制选择相应卷收部件配合连接。

3.通过蜗杆左侧拓展尾稍与第二空槽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蜗杆右侧拓展尾稍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二空槽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蜗杆顶部均与每个外花键轴前侧尾稍蜗轮的底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无需根据卷收部件的数量额外的设置驱动装置,减少设备投入以及采购成本,大大提高了卷收的工作效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实现多个卷收筒的安装,无需在绕完一个后更换掉卷收筒,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另外,无需额外的设置驱动装置,减少制造成本,同时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节能医疗绷带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滑运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节能医疗绷带装置选择卷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节能医疗绷带装置,包括机座5以及距离相等分布在所述机座5顶部端面的卷收部件6,所述机座5前后端面的左右两侧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架501,所述固定架501中设置有穿孔502,所述穿孔502用以将螺钉顶入从而将机座5固定,每个所述卷收部件6下方的所述机座5内设有向前侧拓展设置的驱转腔51,所述驱转腔51后侧通联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空槽53,所述第一空槽53前侧的所述机座5内设有第二空槽54,所述第一空槽53与所述第二空槽54之间设有隔断板55,每个所述第一空槽53前侧内顶部设有导向槽52,每个所述导向槽52内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第一滑运架510,所述第一滑运架510底部拓展部顶入所述驱转腔51内且与所述驱转腔51内底部平滑配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运架510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侧拓展设置的第一转销轴513,所述第一转销轴513后侧拓展部长过所述第一滑运架510后侧端面外且尾稍固定设有第一斜边轮514,所述第一转销轴513右侧端面内设有内花键槽515,所述内花键槽515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向前侧拓展设置的外花键轴516,每个所述外花键轴516前侧拓展部均顶入所述第一空槽53后联贯所述隔断板55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外花键轴516前侧拓展尾稍顶入所述第二空槽54内且尾稍固定设有蜗轮541,每个所述外花键轴516上方的所述第一空槽53内设有后侧端与所述第一滑运架510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以及前侧端与所述隔断板55后侧端面固定连接的拉簧517,每个所述第一滑运架510位于所述外花键轴516下方的前侧端均固设有顶入所述第一空槽53内的双斜边块518,所述双斜边块518下方的所述第一空槽53内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螺旋杆531,所述第二空槽54内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蜗杆542,所述机座5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手抓装置。

其中,所述卷收部件6包括底部的底柱61、固定在所述底柱61顶部且向上拓展设置的方轴62,所述方轴62顶部设有锥头63,通过锥头63方便引导安装,提高安装速度,每个所述底柱61底部均固定设有向下拓展的第二转销轴511,所述第二转销轴511底部拓展部联贯所述驱转腔51内顶部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销轴511底部拓展尾稍固定设有第二斜边轮512,所述卷收部件6上配合设有卷收筒7,所述卷收筒7包括用于与所述方轴62平滑配合连接的管筒71以及固定在所述管筒71上下两侧端的挡条72,从而实现方轴62与管筒71平滑配合连接,提高拆装速度。

其中,所述双斜边块518位于所述外花键轴516下方的所述第一空槽53内。

其中,所述螺旋杆531左侧拓展尾稍与所述第一空槽53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旋杆531左侧拓展尾稍与第一电机533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3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空槽53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槽53右侧平滑配合连接与所述螺旋杆531配合连接的第二滑运架532,所述第二滑运架532由滑运座5321以及固定在所述滑运座5321顶部且用以与所述双斜边块518顶压平滑配合的双斜边触碰块5322组成,从而实现通过第一电机533驱动控制螺旋杆531转动,由螺旋杆531带动第二滑运架532左右移动,实现自动控制选择相应卷收部件6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蜗杆542左侧拓展尾稍与所述第二空槽54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杆542右侧拓展尾稍与第二电机543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4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空槽54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所述蜗杆542顶部均与每个所述外花键轴516前侧尾稍所述蜗轮541的底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无需根据卷收部件6的数量额外的设置驱动装置,减少设备投入以及采购成本,大大提高了卷收的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手抓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5左右两侧的手抓杆81,所述手抓杆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手抓孔82,通过手抓杆81方便将机座5提起从而方便对机座5进行移动位置。

初始状态时,第二滑运架532位于第一空槽53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每个驱转腔51内的第一滑运架510受到拉簧517的拉伸力,使第一滑运架510位于导向槽52内的最前侧位置同时位于驱转腔51内的最前侧位置,此时,每个外花键轴516后侧尾稍最大程度顶入每个第一转销轴513内的内花键槽515最后侧端内,同时,使每个第一转销轴513后侧尾稍的第一斜边轮514最大程度远离第二斜边轮512,同时,使每个第一滑运架510前侧端面底部的双斜边块518最大程度顶入第一空槽53内。

使用时,首先将卷收筒7分别移动到每个卷收部件6的正上方位置,然后通过卷收筒7上的管筒71经过锥头63后与方轴62平滑配合连接,直至卷收筒7底部的挡条72与底柱61相抵接,当需要选择驱动相应卷收部件6时,通过第一电机533带动螺旋杆531转动,由螺旋杆531带动第二滑运架532逐渐沿第一空槽53左侧方向移动,直至第二滑运架532移动到相应卷收部件6底部驱转腔51内的第一滑运架510前侧端面底部的双斜边块518右侧且使双斜边块518右侧的斜面与双斜边触碰块5322左侧的斜面相抵接,继续控制螺旋杆531带动第二滑运架532逐渐沿第一空槽53左侧方向移动,此时,双斜边触碰块5322与双斜边块518平滑顶压配合,使双斜边块518带动第一滑运架510克服拉簧517的拉伸力逐渐沿导向槽52以及驱转腔51内的后侧方向移动,直至双斜边触碰块5322后侧端面与双斜边块518前侧端面相抵时,此时,第一滑运架510移动到导向槽52内的最后侧位置,同时,第一转销轴513后侧尾稍的第一斜边轮514与第二斜边轮512啮合连接,此时,外花键轴516后侧尾稍平滑到内花键槽515内的右侧段位置如图5所示,然后通过第二电机543带动蜗杆542转动,由蜗杆542带动每个蜗轮541,由于其余驱转腔51内的第一滑运架510受到拉簧517的拉伸力,使其余第一滑运架510位于其余导向槽52内的最前侧位置同时位于其余驱转腔51内的最前侧位置,此时,其余每个外花键轴516后侧尾稍最大程度顶入其余每个第一转销轴513内的内花键槽515最后侧端内,同时,使其余每个第一转销轴513后侧尾稍的第一斜边轮514最大程度远离第二斜边轮512,通过相应蜗轮541带动相应外花键轴516转动,由相应外花键轴516带动相应第一转销轴513转动,进而由相应第一转销轴513带动相应第一斜边轮514转动,由相应第一斜边轮514带动相应第二斜边轮512转动,进而由相应第二斜边轮512通过第二转销轴511带动相应卷收部件6转动实现卷收驱动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空槽前侧内顶部均设导向槽,每个导向槽内均设向下拓展设置的第一滑运架,通过导向槽从而实现第一滑运架的定向平滑配合,提高第一滑运架的前后移动稳定性,第一转销轴右侧端面内设内花键槽,内花键槽内平滑配合连接向前侧拓展设置的外花键轴,从而实现第一转销轴与外花键轴前后平滑配合同时实现转动驱动配合,实现自动控制传动配合连接,每个外花键轴前侧拓展部均顶入第一空槽后联贯隔断板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外花键轴前侧拓展尾稍顶入第二空槽内且尾稍固定设蜗轮,每个外花键轴上方的第一空槽内均设后侧端与第一滑运架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以及前侧端与隔断板后侧端面固定连接的拉簧,从而实现第一滑运架的自动复位工作。

2.通过螺旋杆左侧拓展尾稍与第一空槽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螺旋杆左侧拓展尾稍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空槽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第一空槽右侧平滑配合连接与螺旋杆配合连接的第二滑运架,第二滑运架由滑运座以及固定在滑运座顶部且用以与双斜边块顶压平滑配合的双斜边触碰块组成,从而实现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控制螺旋杆转动,由螺旋杆带动第二滑运架左右移动,实现自动控制选择相应卷收部件配合连接。

3.通过蜗杆左侧拓展尾稍与第二空槽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蜗杆右侧拓展尾稍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二空槽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蜗杆顶部均与每个外花键轴前侧尾稍蜗轮的底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无需根据卷收部件的数量额外的设置驱动装置,减少设备投入以及采购成本,大大提高了卷收的工作效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实现多个卷收筒的安装,无需在绕完一个后更换掉卷收筒,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另外,无需额外的设置驱动装置,减少制造成本,同时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