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助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126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助眠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助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助眠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大,人们面对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容易导致睡眠问题,特别是失眠、入睡困难。人们解决睡眠问题时,不少人会选择服用药物来改善睡眠,甚至不少人嫌麻烦不做任何措施改变睡眠问题。然而,通过服用药物来改善睡眠往往存在副作用,一方面容易使用户形成药物依赖,后期需长期服用药物;另一方面服用药物对身体的肝功能和肾功能会造成伤害。我国古代使用香薰的方法安神助眠,例如点燃香炉,使香料挥发到空气中,再由人体吸入,实现安神助眠的效果。该方法效果舒缓,副作用小,兼具有较好的养生效果。

现有技术已经对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作了努力,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公开号:cn106390062a)公开了一种安神助眠精油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安神助眠精油粉未包括二氧化硅载体和安神助眠精油;其中:该安神助眠精油按照体积百分比由98-99%的西班牙薰衣草油、0.5-1.5%的柠檬香茅油和0.5-1.5%的中国蒸馏姜油所组成。应用中,可将安神助眠精油粉未配合无纺布制成包埋薄片,贴于枕头处。本发明采用现代技术提取制备的天然芳香精油配制,提供一种方便长效,适合长期使用,又没有复杂、或者专业的条件限制,舒适安全的芳香精油制品,对失眠多虑等现象缓解与改善。

上述发明虽然已经实现了安神助眠精油粉末的制备及应用,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所述助眠制剂在常温下挥发效果缓慢,难以快速实现助眠效果;

2.所述助眠制剂的应用方式不利于制剂附近的空气流通,使得所述助眠制剂挥发效果缓慢;

3.采用包埋薄片的方式存放所述助眠制剂,不方便重复添加制剂。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普及,两者成为用户入睡前经常使用的设备。因此,如何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智能控制优势与传统的助眠制剂相结合,实现较好的助眠效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助眠系统,基于将存储易挥发的助眠制剂的容器与所述智能终端结合设计,实现快速挥发所述助眠制剂,帮助用户安神助眠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助眠系统,所述助眠系统包括:存储腔、固定部及挥发部;所述存储腔内存储易挥发体;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存储腔至所述智能终端上;所述挥发部连通所述存储腔与外部空间,将易挥发体挥发产生的气体发散至外部空间。

优选地,所述助眠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设于所述智能终端内,加热所述存储腔。

优选地,所述助眠系统还包括传导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存储腔,引导所述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至所述存储腔。

优选地,所述助眠系统还包括启动模块,所述启动模块设于所述智能终端内,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启动模块于所述智能终端屏幕上显示按钮并接收外部操作,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助眠系统还包括定时模块,所述定时模块设于所述智能终端内,与所述启动模块连接;所述定时模块设置一时间阈值,当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时,所述定时模块关闭所述加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存储腔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存储腔侧壁顶端;

所述开口上设有推拉式挡片,使所述开口处于封闭或不封闭状态,允许外部添加所述易挥发体至所述存储腔。

优选地,当所述易挥发体为固态时,所述挥发部为所述存储腔上的镂空花纹,允许空气在所述外部空间与所述存储腔之间流通。

优选地,所述存储腔的形状在由内向外的方向由宽变窄,空气自所述挥发部流出所述存储腔时流速变快。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智能终端背面的导轨和设于所述存储腔表面的卡槽,所述导轨插入所述卡槽使所述存储腔固定至所述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设于所述智能终端侧面的凹槽,所述存储腔插入并包覆于所述凹槽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智能终端对所述助眠制剂加热挥发,方便快捷,易于控制;

2.改良了所述助眠制剂的存储方式,便于所述助眠制剂挥发;

3.所述助眠制剂可重复添加,延长了所述助眠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基于智能终端的助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基于智能终端的助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发明再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符合本发明再一优选实施例中助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符合本发明再一优选实施例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助眠系统、20-智能终端、21-加热装置、22-传导装置、23-启动模块、24-定时模块、30-存储腔、31-开口、32-挡片、33-镂空花纹、40-固定部、41-导轨、42-卡槽、43-凹槽、50-挥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参阅图1,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内通讯录的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了将通信设备内通讯录的联系人号码进行加密显示以及解密还原,通过以下步骤对联系人号码进行显示:

参阅图1,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基于智能终端的助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助眠系统10内,包括了:

-智能终端20

智能终端20,构成所述助眠系统10的固定安装结构,起到固定所述存储腔30的作用。所述智能终端2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等具备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设备。所述智能终端20外形一般为长方体,四周可以有圆角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尺寸大小一般在5厘米-30厘米,以便固定所述助眠系统10的其他部件。

-存储腔30

存储腔30,存储易挥发体。所述存储腔30是由外壁围城的容纳一定空间的腔体,所述外壁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塑料、环氧树脂等。所述存储腔30的外形可以是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球状等形状,只要是能够存在中空的空间即可。所述存储腔30内存储易挥发体,所述易挥发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可以挥发成为气态并发散至空气中。根据所述助眠系统10的功能要求,所述易挥发体可以是有助于安神助眠的物质,例如精油。所述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所述精油又分稀释的(复方精油)和未经稀释的(单方精油)比如仙人掌种子油。所述精油的挥发性很强,一旦接触空气就会很快挥发,也基于这个原因,精油必须用可以密封的深色瓶子储存,一旦开瓶使用,也要尽快盖回盖子。精油根据其原产植物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比较著名的有薰衣草,可以改善睡眠、缓解肌肉酸痛、平抚神经紧张、抗抑郁、减压、镇静、舒缓情绪。

-固定部40

固定部40,固定所述存储腔30至所述智能终端20上,防止所述存储腔30从所述智能终端20上脱落或发生位移。所述固定部40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如图1中的三角柱形支架,固定在所述智能终端20上,为所述存储腔30提供支撑;也可以是固定在所述智能终端20上的凹槽,允许所述存储腔30嵌入;也可以是某种卡合结构,一部分设在所述智能终端上20,另一部分设在所述存储腔30上,需要固定时将两部分卡合。所述固定部40可以为可拆卸的结构,若所述助眠系统10不需要工作时,可将所述存储腔30拆下,所述智能终端20独立使用其自身功能。

-挥发部50

挥发部50,连通所述存储腔30与外部空间,将易挥发体挥发产生的气体发散至外部空间。所述挥发部5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设于所述存储腔30上的开口,使所述存储腔30内部和外部连通,只有这样,所述存储腔30内的易挥发体挥发出的气体才能够顺利地发散至空气中,进而被用户吸入。所述挥发部50可以是圆形开口、正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椭圆形开口,所述开口面积受到所述存储腔30外形的限制,不能无限制扩大,也不能过小,则不利于所述易挥发体挥发气体。所述挥发部50可设于所述存储腔50的顶部、侧面等部位。

参阅图2,为符合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基于智能终端的助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助眠系统10还包括:

-加热装置21

加热装置21,设于所述智能终端20内,加热所述存储腔30。所述加热装置21是所述智能终端20内的可发热的部件,所述加热装置21发出的热量加热所述存储腔30,使得所述存储腔30内的易挥发体更快地挥发,进而产生有助于安神助眠的气体并受热膨胀,运动到空气中。所述加热装置21包括至少一个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为硬件组件,可以是所述智能终端20的电池,也可以是发热电阻。所述发热单元的工作原理类似电热毯,通电工作后,所述发热单元通过电流产生电流热效应,发散出热量。所述电流热效应为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所述电流热效应满足焦耳定律,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所述焦耳定律定量描述了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导体的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21同样满足焦耳定律,加热时间越长也就意味着耗电越多。所述加热装置21还包括控制接口,接收外部的控制开启加热或关闭加热。所述加热装置21可以是软硬件结合的装置,具备软件运行基础,所述控制接口为软件接口,可与外部软件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接收外部的指令;也可以是单纯的硬件电路,所述控制接口为控制电路,根据外部电平信号控制加热电路的通断。

-传导装置22

传导装置22,连接所述加热装置21和所述存储腔30,引导所述加热装置21产生的热量至所述存储腔30。从图2中可以看出传导装置22设于所述加热装置21和所述存储腔20之间,起到热传递的作用。所述热传递(或称传热)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中用热量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21开始加热后,其温度升高,高于所述传导装置22和所述存储腔30,于是热量从所述加热装置21向所述传导装置22和所述存储腔30传递。由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21的最高温度不会超过所述智能终端20的安全工作温度范围,也不会超过人体防烫伤的温度范围,因此所述加热装置21很难以热辐射的形式传递热量,而是主要以热传导的形式传递热量。由于所述加热装置21设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而所述存储腔30固定在所述智能终端20表面,所述加热装置21和所述存储腔30无法直接接触进行热传导,且空气的热传导效率很低,因此有必要在所述加热装置21和所述存储腔30之间设一个传导装置22,提高热传导的效率。所述传导装置22可以是所述智能终端20的外壳,此时所述加热装置21最好紧贴所述外壳,以便更好地传递热量。所述传导装置22也可以是设于所述智能终端20内的金属体,因为金属的热传导效率最高,优选金属铜。所述传导装置21的形状构造可以根据所述加热装置21的构造而设计,优选薄而面积大的形状,以便最大程度地传递热量,减少热损失。

参阅图3,为符合本发明再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智能终端20还包括:

-启动模块23

启动模块23,设于所述智能终端20内,与所述加热装置21连接;所述启动模块23于所述智能终端20屏幕上显示按钮并接收外部操作,控制所述加热装置21开启或关闭。当所述加热装置21的控制接口为软件接口时,所述启动模块23的实现形式为软件。所述启动模块23在所述智能终端20的屏幕上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例如一个开关图形按钮,用户对所述按钮点击操作后,所述启动模块23接收该操作,并通过所述控制接口发送指令给所述加热装置21,所述加热装置21根据指令开启或关闭加热。所述智能终端20的屏幕可以是只有显示功能的屏幕,由鼠标或其他输入设备进行按钮点击操作;也可以是触摸屏,用户直接在屏幕上点击操作。上述两种人机交互方式均已有成熟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当所述加热装置21的控制接口为硬件接口时,所述启动模块23的实现形式为软件与硬件结合的方式。所述启动模块23的硬件部分为与所述控制接口连接的控制电路及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通过改变所述输出引脚的状态来改变所述控制电路的电平信号,最终实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21工作电路接通或断开的技术效果。所述启动模块23的软件部分运行在所述控制芯片上,所述软件部分一方面控制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工作,为驱动层软件,另一方面调用所述智能终端20的显示功能和输入功能,为应用层软件。所述应用层软件在所述智能终端20的屏幕上显示按钮图形和相关提示文字,例如“请按下按钮以打开加热装置”,所述提示文字还可以包括所述加热装置21的工作状态,即是否处于加热状态。所述应用层软件还从所述智能终端20的输入模块中获取是否有外部操作的信息,并对外部操作的有效性进行判断,若所述外部操作在所述按钮图形的范围内,则向所述驱动层软件下达指令,所述指令可以是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所述驱动层软件接到指令后即控制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实现电平变化,最终改变所述加热装置21的工作状态。

-定时模块24

定时模块24,设于所述智能终端20内,与所述启动模块23连接;所述定时模块24设置一时间阈值,当所述加热装置21的加热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时,所述定时模块24关闭所述加热装置21。所述定时模块24为软件模块,可设置并存储一时间阈值,所述时间阈值可以由用户设置,也可以是默认值。所述定时模块24通过所述智能终端20的屏幕显示设置界面,用户可以按照分钟或小时为单位进行时间阈值设置。用户输入所述时间阈值时,可以选择下拉菜单选择合适的时间长度,也可以点击虚拟键盘输入数字,也可以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向输入框内输入时间阈值。用户点击确认后,所述定时模块24保存设置的时间阈值。所述定时模块24通过软件接口与所述启动模块23连接。当所述启动模块23给所述加热装置21下达加热指令后,也会将该信息通知所述定时模块24,所述定时模块24开始对加热时间进行计时。当所述加热时间未超过所述时间阈值时,若用户手动关闭加热,则所述启动模块23向所述加热装置21下达关闭指令,同时将该信息通知所述定时模块24,所述定时模块24停止对加热时间计时,并在下一次计时发生时从零开始计时。当所述加热时间超过所述时间阈值时,若所述加热装置21仍处于加热状态,则所述定时模块24发送停止加热的指令给所述启动模块23,所述启动模块23接到上述指令后再发送停止加热指令给所述加热装置21。所述定时模块24计时的方式即可以调用所述智能终端20内的计时功能,也可以直接从时钟电路管理模块中获取时钟周期,并以所述时钟周期为基础累加计算计时时间。

参阅图4,为符合本发明再一优选实施例中助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助眠系统10还包括:

-开口31

开口31,设于所述存储腔30上,位于所述存储腔30侧壁顶端,所述开口31上设有推拉式挡片32,使所述开口31处于封闭或不封闭状态,允许外部添加所述易挥发体至所述存储腔30。所述开口31可以为长方形、椭圆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目的在于方便外部添加所述易挥发体,使得所述助眠系统可以长时间重复使用。由于添加所述易挥发体是偶尔才发生一次的行为,因此平时需要封闭所述开口31,故在所述开口31上设有推拉式挡片32,所述挡片32形状与所述开口31相似,可以完全覆盖所述开口31,使所述开口31封闭。所述挡片32也可以推拉至部分遮挡状态,使所述开口31具备所述挥发部50的效果,连接所述存储腔30内部与外部空间,有助于所述易挥发体挥发。

-镂空花纹33

镂空花纹33,为所述挥发部50的一种实现形式,设于所述存储腔30上,允许空气在所述外部空间与所述存储腔30之间流通。本实施例对于所述镂空花纹33的设计适合用于固态的易挥发体,所述镂空花纹33可设于所述存储腔30的顶部、侧壁甚至是底部。所述镂空花纹33可以为十字形、一字形、菱形等几何形状,不限于图4给出的示意样式。所述镂空花纹33可以有多个,以便加强空气流通效果。

作为上述助眠系统10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腔30的形状在由内向外的方向由宽变窄,空气自所述挥发部50流出所述存储腔30时流速变快。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腔30的形状在规则几何体的基础上进行形变,尤其是在空气流通方向进行形变以改变空气流速。当空气流通的空间由宽变窄时,空气收到挤压从而加快流速。所述存储腔30内的易挥发体所挥发的气体流通方向是由内向外,因此将所述存储腔30的形状设计为在由内向外的通道方向上由宽变窄,使得空气流出所述存储腔30的速度加快,有利于加快所述易挥发体的挥发,提升助眠效果。

参阅图5,为符合本发明再一优选实施例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固定部40包括:

-导轨41

导轨41,设于所述智能终端20的背面,呈“工”字型或“t”型,以形成可以卡合的结构。所述导轨41与所述智能终端20可以是一体化构造,也可以设于所述智能终端20的外壳上,若不需要固定所述存储腔30,则更换普通的外壳即可。所述导轨41的构造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形式,其凸出的构造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纺锤形等可以使所述卡槽42卡合不易脱落的形状。

-卡槽42

卡槽42,设于所述存储腔30表面,允许所述导轨41插入,与所述导轨41紧密卡合,从而固定所述存储腔30。所述卡槽42形成半封闭的空间,该空间与所述导轨41的卡合部分吻合。当固定所述存储腔30时,按图5所示的方向滑动所述卡槽42至完全卡合的位置即可。

作为上述固定部40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40为设于所述智能终端20侧面的凹槽43,所述存储腔30插入并包覆于所述凹槽43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4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智能终端20的侧面较长的边长方向平行,以便充分利用其边长长度。所述凹槽43可设于所述智能终端20的外壳上,也可以是所述智能终端20本体的结构外形。所述存储腔30的一部分设计为与所述凹槽43内空间吻合的形状,所述存储腔30与所述凹槽43紧密贴合使得所述存储腔30固定在所述凹槽43上。所述凹槽43内空间构造可设计为“t”型、纺锤型、圆形、“工”字型等带有凸出构造几何形状,以便所述存储腔30更好地卡合于所述凹槽43内。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