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884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感冒的中药治疗领域。



背景技术:

感冒,俗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感冒病例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一般经5~7天痊愈。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等,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流感病毒传播迅速、流行广泛,抗原易变异,人群的特异性免疫状况不稳定。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对人类威胁较大。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大约有150种以上的病毒可以引起感冒,所以我们一生中才会不断地感冒。一般来说,小孩平均每年感冒约5-8次,成年人每年患感冒约2-5次。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由于约70%-80%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仅有小部分可能会混合细菌感染,而且一般都发生在得病的几天以后。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所引起,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不该用抗菌素而随意滥用,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据统计,目前有80%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公开号cn1425449a的专利申请“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由柴胡、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桔梗、杏仁、薄荷和鱼腥草制成的口服制剂。公开号cn1883651a的专利申请“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由柴胡、黄芩、石膏、青蒿、板兰根、银花、大黄、蒲公英、知母和连翘制成的口服制剂。公开号cn101259197a的专利申请“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由银花、黄芩、荆芥、栀子、连翘、玄参、僵蚕、生地、射干、桔梗、薄荷、蝉蜕、防风和甘草制成的口服制剂。公开号cn101167898a的专利申请“一种治疗感冒的内服中药”公开了一种由柴胡、香薷、银花、连翘、厚朴、扁豆、淡竹叶、藿香、黄芩和栀子制成的口服制剂。公开号cn101468156a的专利申请“一种治疗感冒药物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由扑热息痛、桔梗、连翘、淡豆豉、甘草、淡竹叶、银花、牛蒡子、荆芥和薄荷脑制成的口服片剂。公开号cn1742956a的专利申请“银翘解毒泡腾片”公开了一种由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和甘草制成的口服泡腾片。公开号cn1903254a的专利申请“治疗风热感冒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由牛蒡子、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板兰根、羌活、大青叶和甘草制成的口服制剂。公开号cn1293970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感冒脐疗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制剂由银花、连翘、青蒿、荆芥、薄荷、柴胡、藿香、艾叶、桔梗和陈皮直接粉碎制成。感冒虽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其诱发因素多且复杂,所表现出的病症也是多种多样,因此需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研制出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中成药。所以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感冒,且无副作用的药物制剂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解表、清热、解毒作用,治疗感冒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疗效确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各组分:柴胡10-30份、黄芩10-30份、板蓝根40-60份、蒲公英40-60份;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柴胡20-30份、黄芩20-30份、板蓝根50-60份、蒲公英50-60份。最优选的柴胡20份、黄芩20份、板蓝根60份、蒲公英60份。

柴胡,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黄芩(拉丁学名: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板蓝根,中药名。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药组合物,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本发明将柴胡、黄芩、板蓝根、蒲公英配伍的中药组合物对感冒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基础上添加以下原料药时,具有更好的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羌活、生甘草;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羌活10-30份、生甘草5-15份;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羌活20-30份、生甘草10-15份;最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羌活20份、生甘草10份。

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拉丁文名notopterygiumincisum.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粗壮,伸长呈竹节状。根颈部有枯萎叶鞘。茎直立,圆柱形,中空,有纵直细条纹,带紫色。中药主治:性温,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生长于海拔2000-4000米的林缘及灌丛内;分布于中国的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

甘草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作用。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

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证明,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对感冒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痊愈5人,痊愈率为25.5%;显效10人,显效率为50%;总显效率达75%。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0,痊愈14人,痊愈率为70%,显效7人,显效率为20%,总显效率达90%;其痊愈率及总显效率分别比其他中药组合物组提高30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以上,而且在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以上结果证明,原料药柴胡、黄芩、板蓝根、蒲公英与羌活、生甘草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证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感冒均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所用的各味原料药都可以在医药商店购买得到。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配伍合理,原料药柴胡、黄芩、板蓝根、蒲公英与羌活、生甘草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感冒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疗效确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解表、清热、解毒作用,服用安全,无毒副作用,且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比例称取各组分(g):柴胡10、黄芩10、板蓝根40、蒲公英40;

(1)将上述药材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实施例2

按照以下比例称取各组分(g):柴胡30、黄芩30、板蓝根60、蒲公英60;

(1)将上述药材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

按照以下比例称取各组分(g):柴胡20、黄芩20、板蓝根60、蒲公英60;

(1)将上述药材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实施例4

按照以下比例称取各组分(g):柴胡10、黄芩10、板蓝根40、蒲公英40、羌活30、生甘草15;

(1)将上述药材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实施例5

按照以下比例称取各组分(g):柴胡30、黄芩30、板蓝根60、蒲公英60、羌活10、生甘草15;

(1)将上述药材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实施例6

按照以下比例称取各组分(g):柴胡20、黄芩10、板蓝根40、蒲公英40、羌活10、生甘草15;

(1)将上述药材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实施例7

按照以下比例称取各组分(g):柴胡10、黄芩10、板蓝根50、蒲公英50、羌活10、生甘草10;

(1)将上述药材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实施例8

按照以下比例称取各组分(g):柴胡25、黄芩25、板蓝根40、蒲公英60、羌活30、生甘草15;

(1)将上述药材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实施例9

按照以下比例称取各组分(g):柴胡10、黄芩10、板蓝根40、蒲公英40;

(1)将上述药材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实施例10

按照以下比例称取各组分(g):柴胡20、黄芩20、板蓝根60、蒲公英60、羌活20、生甘草10;

(1)将上述药材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水至中药总重量的5-10倍,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文火煎约20-30分钟,倒出液体,得药液和药渣,留存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总重量3倍的水,继续文火煎15-20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即可。

试验例11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10)治疗感冒的效果观察

将临床诊断为感冒的患者200人(年龄30-55岁),每日3-4剂,一剂50ml,3天一个疗程,随机分为10(各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使用实施例1-10组合物(单位:g):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24小时内退热和感冒症状全身消失

显效24小时内退热或感冒症状全身消失

有效48小时内退热或感冒症状基本消失

无效8小时内未退热

总显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实施例中药组合物治疗感冒的效果

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对感冒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痊愈5人,痊愈率为25.5%;显效10人,显效率为50%;总显效率达75%。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0,痊愈14人,痊愈率为70%,显效7人,显效率为20%,总显效率达90%;其痊愈率及总显效率分别比其他中药组合物组提高30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以上,而且在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以上结果证明,在柴胡、黄芩、板蓝根、蒲公英基础上添加羌活和生甘草,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感冒的痊愈率及总显效效率。说明,原料药柴胡、黄芩、板蓝根、蒲公英与羌活、生甘草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