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196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牛皮肤病中药。



背景技术:

在牛的养殖过程中,有些养殖户的牛圈比较潮湿,且卫生条件差,容易导致牛皮肤出现一些皮肤病。湿疹是因致敏物质作用于皮肤的表皮细胞所引起的炎性反应。潮湿,各种有害物质的刺激,营养失调,维生素缺乏,新陈代谢紊乱,慢性疾病,内分泌机能障碍等均可诱发本病。以皮肤发生红斑、丘疹、水泡、脓疱、溃烂等损伤,并伴有热、痛、痒等症状为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养殖方法导致牛皮肤出现一些皮肤病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

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各个组分如下:

大青叶15g-60g、柴胡15g-60g、土茯苓30g-120g、天虫15g-60g、板蓝根15g-60g、鱼腥草15g-60g、青黛15g-60g、马齿苋15g-60g、猫抓草10g-40g、黄芩15g-60g、党参30g-120g、甘草15g-60g、白术15g-60g、蛇床子10g-40g、儿茶5g-20g、蝉衣10g-40g、灵芝10g-40g、白芷25g-100g和枣仁25g-100g。

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将大青叶、柴胡、土茯苓、天虫、板蓝根、鱼腥草、青黛、马齿苋、猫抓草、黄芩、党参、甘草、白术、蛇床子、儿茶、蝉衣、灵芝、蛇床子、白芷和枣仁混合后研磨成粉状,且平均粒径均为50μm~90μm。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各中药材的药性及功能主治: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主治: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土茯苓:甘淡、平,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治疗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

天虫: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

板蓝根: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烂喉丹痧等疾病。

鱼腥草: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青黛:性寒、味咸,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主治热毒发斑、吐血等症;外敷治疮疡,痄腮。

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

猫抓草:甘、辛,微温。归肝、肺经。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瘰疬痰核,疔疮,虫蛇咬伤,偏头痛,疟疾,牙痛。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咽喉炎。

黄芩: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党参: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作用。

甘草: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蛇床子:性温,味苦。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儿茶:苦、涩,微寒。归肺经。功能主治:收湿生肌敛疮。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蝉衣:甘,寒。归肺、肝经。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灵芝:性味:性温,味淡。性状:气特殊,味微苦涩。功能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咳喘痰多,虚劳症。

白芷: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枣仁:性味:甘,平。归经:心经;脾经;肝经;胆经。功能:宁心安神;养肝;敛汗。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

本发明治疗牛皮肤病,经过以上诸药配伍后,各药物的协同叠加作用完全显现,使药物充分发挥了最大疗效,起到杀虫攻毒、祛风止痒、祛腐敛毒、散结化毒及活血生肌的作用;对治疗牛皮肤病有特效,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标兼治本、副作用小及治后不复发的特点。总有效率达1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各个组分如下:

大青叶15g-60g、柴胡15g-60g、土茯苓30g-120g、天虫15g-60g、板蓝根15g-60g、鱼腥草15g-60g、青黛15g-60g、马齿苋15g-60g、猫抓草10g-40g、黄芩15g-60g、党参30g-120g、甘草15g-60g、白术15g-60g、蛇床子10g-40g、儿茶5g-20g、蝉衣10g-40g、灵芝10g-40g、白芷25g-100g和枣仁25g-100g。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各个组分如下:

大青叶20g-55g、柴胡20g-55g、土茯苓40g-110g、天虫20g-55g、板蓝根20g-55g、鱼腥草20g-55g、青黛20g-55g、马齿苋20g-55g、猫抓草15g-35g、黄芩20g-55g、党参40g-110g、甘草20g-55g、白术20g-55g、蛇床子15g-35g、儿茶8g-18g、蝉衣12g-35g、灵芝12g-38g、白芷30g-90g、枣仁30g-90g。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各个组分如下:

大青叶25g-50g、柴胡25g-50g、土茯苓50g-100g、天虫25g-50g、板蓝根25g-50g、鱼腥草25g-50g、青黛25g-50g、马齿苋25g-50g、猫抓草20g-33g、黄芩25g-50g、党参50g-100g、甘草25g-50g、白术25g-50g、蛇床子18g-30g、儿茶10g-15g、蝉衣15g-30g、灵芝15g-35g、白芷35g-80g、枣仁35g-80g。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各个组分如下:

大青叶30g-45g、柴胡30g-45g、土茯苓60g-90g、天虫30g-45g、板蓝根30g-45g、鱼腥草30g-45g、青黛30g-45g、马齿苋30g-45g、猫抓草25g-30g、黄芩30g-45g、党参60g-90g、甘草30g-45g、白术30g-45g、蛇床子20g-28g、儿茶12g-12g、蝉衣18g-25g、灵芝20g-40g、白芷40g-70g、枣仁40g-70g。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各个组分如下:

大青叶40g、柴胡40g、土茯苓80g、天虫40g、板蓝根40g、鱼腥草40g、青黛40g、马齿苋40g、猫抓草20g、黄芩40g、党参80g、甘草40g、白术40g、蛇床子30g、儿茶15g、蝉衣20g、灵芝20g、白芷80g、枣仁50g。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各个组分如下:

大青叶60g、柴胡60g、土茯苓120g、天虫60g、板蓝根60g、鱼腥草60g、青黛60g、马齿苋60g、猫抓草40g、黄芩60g、党参120g、甘草60g、白术60g、蛇床子40g、儿茶20g、蝉衣40g、灵芝40g、白芷100g、枣仁100g。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各个组分如下:

大青叶15g、柴胡15g、土茯苓30g、天虫15g、板蓝根15g、鱼腥草15g、青黛15g、马齿苋15g、猫抓草10g、黄芩15g、党参30g、甘草15g、白术15g、蛇床子10g、儿茶5g、蝉衣10g、灵芝10g、白芷25g、枣仁25g。

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将大青叶、柴胡、土茯苓、天虫、板蓝根、鱼腥草、青黛、马齿苋、猫抓草、黄芩、党参、甘草、白术、蛇床子、儿茶、蝉衣、灵芝、蛇床子、白芷和枣仁混合后研磨成粉状,且平均粒径均为50μm~90μm。

将治疗牛皮肤病的中药按照每头牛每顿300g的量掺入牛的饲料中。

为证明本发明药物地治疗效果,选600例患病牛服用本发明药品,将600例患病牛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服用具体实施方式五的中药,第二组服用具体实施方式六的中药,第三组服用具体实施方式七的中药,进行观察,以28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3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系统检查报告如下:

一、诊断标准:

剧烈瘙痒,时伴肥厚性增生或渗出,夜间病情加重,用激素药物或脱敏类药物症状可缓解等典型的湿疹皮炎类症状。

二、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瘙痒、剥脱,渗出等过敏症状均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

2、显效:瘙痒、剥脱,渗出等过敏症状均消失或显著改善。

3、有效:瘙痒、剥脱,渗出等过敏症状均较前有所好转。

4、无效:瘙痒、剥脱,渗出等过敏症状均无好转。

三、临床观察结果:

每头牛由于病情轻重不一,伴随其他病症不同,因此,疗程长短也不尽相同,在疗程结束后,对疗效情况按疗效判定标准,通过医学统计方法,得出本发明药物对于湿疹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确有明显治疗效果。

经临床诊断治疗病牛共600例,治疗的同时对饲养条件加以改善。600例患者中治愈的570例,显效的30例,总有效率达100%。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制剂为纯中药制剂,各味药相辅相成,具有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无毒副作用、临床症状消失迅速、复发率低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